[其它更多] [分享] 700多个问题的故障排除

lienli 发布于2006-6-12 04:49 5144 次浏览 45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分享主题]
<STRONG>700多个问题的故障排除<BR><BR></STRONG><FONT color=red><FONT size=4>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感谢mjmmx版主的支持,欠缺之处还请大家谅解!</FONT></FONT><BR><BR><BR><FONT size=4><FONT color=blue>阅读导航</FONT><BR><BR><FONT color=red>1.经常重启死机 新毒龙CPU改造引起的故障<BR><BR>2.三大品牌产品出问题 如何找工程师帮忙<BR><BR>3.兼容问题之痛 驯服nForce2主板USB驱动<BR><BR>4.换CPU散热器后不能启动 跟BIOS设置有关<BR><BR>5.CPU风扇转速为零 光驱读盘慢等问答7则<BR><BR>6.录制电视没声音 声卡多声道设置惹的祸<BR><BR>7.光驱设置不对 在WinXP下播放CD有爆音<BR><BR>8.光驱性能受影响 刷新光驱固件解决问题<BR><BR>9.让黑屏走开!显示卡常见故障全面解决<BR><BR>10.显示器故障要这样修 六种完美解决方法<BR><BR>11.瞧瞧电脑常见病 计算机典型故障的处理<BR><BR>12.激发潜能——恢复笔记本电脑电池的容量<BR><BR>13.硬盘分区坏了咋办 硬盘分区修复全攻略<BR><BR>14.自己动手 软件拯救丢失的硬盘数据<BR><BR>15.声卡不正常 刷新集成显卡BIOS等问答7则<BR><BR>16.巧用ASPI驱动解决光驱问题 实例两则<BR><BR>17.插上闪存不识别 安装VIA芯片组USB驱动补丁<BR><BR>18.电脑近期常见病 CPU温度过高引起死机<BR><BR>19.失手谋杀显卡 更换配件时最好彻底断电<BR><BR>20.玩个游戏特慢 竟是BIOS内显存设置不对<BR><BR>21.光驱托盘怪毛病 有盘能弹出无盘却不能<BR><BR>22.驱动惹麻烦 我的硬盘竟不支持S.M.A.R.T<BR><BR>23.指示灯长亮不熄 光驱不能读盘的故障<BR><BR>24.无奇不有 共用插座导致系统不能启动<BR><BR>25.显示器出现水波纹 居然是跟显卡有关?<BR><BR>26.轻松解决死机故障攻略 让烦恼远离你我<BR><BR>27.风扇噪音越来越大?把风扇轴承磨损搞定<BR><BR>28.一波三折 看我解决电脑无法启动的故障<BR><BR>29.运行程序速度非常慢 小数据线惹大麻烦<BR><BR>30.每次开机都要先死机 打磨内存引起故障<BR><BR>31.“噼噼啪啪”大爆音 超频引起声卡故障<BR><BR>32.不可小觑的键盘 从日常维护到故障排除<BR><BR>33.MINI USB接口损坏怎么办 U盘维修实例<BR><BR>34.爱机重生记 不明重启故障看我怎么排除<BR><BR>35.RAID使用也不易 安装RedHat9时遇到麻烦<BR><BR>36.PCI插槽惹的祸 兼容问题让关机变成重启<BR><BR>37.为什么电脑在家点不亮 送到别处却正常<BR><BR>38.维修经验之谈 方向T171显示器几点通病<BR><BR>39.3声警报 显卡电容脱落导致系统不能启动</FONT></FONT><BR><BR><BR><BR><BR><BR><BR><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经常重启死机 新毒龙CPU改造引起的故障<BR><BR>去年8月,当市场上刚刚能够买到毒龙1.6GHz的时候,笔者马上买了一块,顺便连主板和内存统统都更新了一遍。笔者选择了可以自由调节倍频和外频的磐正8K9AI主板(KT400芯片组),还特意配备了和P4风扇长相差不多的TT火山7A风扇。依靠过去超频毒龙650的老办法,笔者用2B铅笔和透明胶将毒龙1.6GHz的L2第四金桥连通,毒龙变成了速龙。然后将倍频设置为12.5,外频设为166MHz,电压是1.675V,顺利变成2600+。跑了才两天,第三天开机一看,又变成毒龙了,估计原因是2B铅笔的石墨粉附着在CPU表面不很牢靠,加上毒龙1.6GHz发热比较高导致改造失败。<BR><BR>  继续选择连接材料,这次选择的是从电子商店买来的修复遥控器按键的导电胶,连接后顺利改造为速龙XP2600+。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毫无征兆的重新启动后,毒龙的面孔依然顽固出现在计算机的自检信息上,不到俩月这次尝试也告失败。<BR><BR>  最后笔者咬牙买下了1毫升的导电银漆,在连通金属桥改造成功后笔者又用硅胶为银漆做了防止挥发的覆盖涂层(笔者当时天真地以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改造)。因为感觉良好,笔者将自己朋友的网吧的10台机器在一夜之间也全都改成了“AthlonXP 2400+”。在稳定使用了将近五个月的时候,笔者发现机器开始不稳定起来,运行CS或者《魔兽争霸3》的时候经常有死机发生。起初笔者没有在意,后来发展为经常无故自动重新启机动计算机。有时候一天居然发生十几次。为了查清原因,笔者先后更换了计算机电源、内存、主板、显卡、甚至连硬盘也借来一块重新装好系统来检测。但是无论笔者怎么更换配件,故障依旧,最后笔者拿出被改造的毒龙仔细检查核心外观,也没有发现任何细微破损。<BR><BR>  联想到自己第二次改造失败的经历,笔者怀疑是因为改造后的金属桥接触不良而导致的系统故障。用牙签、酒精和卫生棉签彻底清除掉原来连接金属桥的导电银漆,使用自己原来电脑配件,保持1.675V电压、12.5倍频和166MHz外频。这次顺利进入系统,连续运行了CS、《魔兽争霸3》和视频、音频压缩87小时没有异常。在事后和网吧的朋友交流的时候,被告知自己改造的十台毒龙里也有两台经常有死机现象,依照前法改回毒龙,问题解决。<BR><BR>  事后想想,尽管是用了导电银漆,但终究不如原来出厂时就连接完好的金属桥,这样的改造又怎么能保证金属桥在历经多次热胀冷缩的考验之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接触呢?毕竟CPU是叫“中央处理单元”而不是“中央改造单元”;作为计算机,稳定才是第一位的。在经过三思之后,笔者最终放弃了第四次的改造计划,安心地使用着自己那经历了太多曲折的毒龙1.6GHz。想想速龙XP 2000+也有类似改造方法,还有的兄弟把新毒龙和速龙的L5第四金桥连通起来改造成为AthlonMP,真为他们的改造担心。在这里给各位和我一样的“改造爱好者”提个醒:稳定才是第一位的!</FONT></FONT>

已有(45)人评论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三大品牌产品出问题 如何找工程师帮忙<BR><BR>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我们平常难免会遇到一些硬件方面的问题,大多数朋友的做法一般是赶紧打电话给销售商寻求技术支持,或者是找熟识的朋友来帮忙。其实,如果你使用的是大厂的品牌产品,可以尝试争取厂家的售后服务,甚至可以与硬件工程师面对面进行交流。<BR><BR>  一、华硕<BR><BR>  华硕的产品论坛为<a href="http://netq.asus.com.cn/"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366>http://netq.asus.com.cn/</FONT></A>,最初论坛成立的目的仅仅是为华硕用户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经验的场合,现在华硕考虑将它作为一个开放、广阔、高效的在线服务平台来进行打造。华硕工程师会在周一至周五的9:00-18:00这段时间进行在线答疑,华硕公司对在线技术支持工程师提出了明确的回帖要求。</FONT></FONT><BR><FONT color=#008000 size=4>下面,笔者向朋友们简单介绍与硬件工程师进行在线交流的有关步骤:<BR><BR>  第1步:注册账号如果你希望在NETQ论坛提出问题或进行回复,那么必须注册一个自己的账号,否则的话就只能浏览了。<BR><BR>  第2步:选择论坛登录打开</FONT><a href="http://netq.asus.com.cn/"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366 size=4>http://netq.asus.com.cn/</FONT></A><FONT color=#008000 size=4>页面,这里有主板、笔记本电脑、多功能显卡论坛、光存储产品等论坛,几乎涵盖了电脑产品的所有系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个论坛进行登录。<BR><BR>  第3步:查看帖子例如,我们进入主板论坛,在右上角“选择产品型号”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自己所使用的主板型号,这里无论是最新的P4P800 Deluxe或是早已“作古”的P2B、TX97-E等都可以找到,如上图所示,提出问题后很快就能得到在线工程师的解答。<BR><BR>  第4步:查看知识库其实,我们平时遇到的一些硬件问题,说不定其他朋友早已提出同样的问题并得到了解答。因此你也可以进入“支持与服务→知识库”查找相关资料,这里集中了最新的问题和最热门的问题,可以根据主题、问题、解答等关键词进行查找,你不妨先到这里来看看,说不定很快就可以找到答案。即使给出的答案仍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也可以输入自己的电子邮件信箱,同时提出一些建议,确认后就可以发送过去了,三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收到回复邮件。<BR><BR><BR>二、微星<BR><BR>  打开</FONT><a href="http://www.microstar.com.cn/faq/index.asp"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366 size=4>http://www.microstar.com.cn/faq/index.asp</FONT></A><FONT color=#008000 size=4>页面,在这里可以查看到一些常见的问题解答,你可以根据关键词进行搜索,很快可以看到答案,但遗憾的是未提供反馈功能。<BR><BR>  从</FONT><a href="http://www.microstar.com.cn/manual/index.asp"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366 size=4>http://www.microstar.com.cn/manual/index.asp</FONT></A><FONT color=#008000 size=4>可以下载技术手册,下载前请先选择主板类型,例如Socket 478、Socket 370、Socket A,产品技术手册是PDF文档,如果你系统中没有安装Adobe Acrobat Reader的话,请从</FONT><a href="http://www.adobe.com.cn/"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366 size=4>http://www.adobe.com.cn</FONT></A><FONT color=#008000 size=4>免费下载,或者从主板驱动光盘中进行安装。<BR><BR>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服务器需要维护,因此在线论坛暂时关闭。但用户可以通过</FONT><a href="http://www.microstar.com.cn/about/contact.ht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366 size=4>http://www.microstar.com.cn/about/contact.htm</FONT></A><FONT color=#008000 size=4>上的邮箱列表联系工程师,以获得技术支持。<BR><BR>  三、技嘉<BR><BR>  打开</FONT><a href="http://cn.giga-byte.co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366 size=4>http://cn.giga-byte.com</FONT></A><FONT color=#008000 size=4>,在“技术支援”下可以找到主板、显卡、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例如选择主板后,在这里可以下载最新版本的BIOS、驱动程序、使用者手册、新技术指南、问题集。例如在“新技术指南”中可以查看到GA-8SQ800 Ultra和8SQ800两款主板对DDR400(PC3200)内存的支持情况,在“处理器支援一览表”中可以查看到GA-8I875 Ultra所支持的CPU类型,包括CPU的Vender、Model、FSB等信息,如果最右列显示为“OK”的话,说明主板支持该款CPU。<BR><BR>  如果你选择“问题集”,则可以查询该类产品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按产品的型号或者CPU类型以及芯片组进行搜索。<BR><BR>  如果在“问题集”中没有你所需要的问题解答,那么我们可以到技术服务专区,向厂商发送E-mail报告发现的问题,例如在使用主板的过程中遇到某个问题。可以进入</FONT><a href="http://cn.giga-byte.com/TechSupport/ServiceCenter.ht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3366 size=4>http://cn.giga-byte.com/TechSupport/ServiceCenter.htm</FONT></A><FONT color=#008000 size=4>,选择产品类型和所在省份,然后点击“传送”按钮会进入一个填表页面,在这里你需要填写E-mail、姓名,比较重要的是正确选择产品线和产品型号、主板版本、BIOS版本、序号。为了让技术人员更快速、更准确地判断问题,最好同时提供*作系统、CPU、显卡、内存、电源等信息,当然不要忘记在“问题描述”区详细地说明问题情况,发送后一般在三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收到回复邮件,有时技术工程师还会与你进行电话交流。</FONT>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兼容问题之痛 驯服nForce2主板USB驱动<BR><BR>nForce2芯片组(以下简称NF2)推出已经一年多了,随着驱动程序的不断完善,它也不再那么难驾驭了。下面笔者就USB兼容性问题以自己的体会谈谈NF2主板的驱动使用经验。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如《如何改善nForce2主板与USB设备兼容性》、《图解nForce2主板的USB2.0驱动正确安装》等),不过现在C1版的NF2主板质量普遍比较好,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某部分USB设备和nForce2主板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兼容性的问题,如果你不幸遇上,可以试试用以下方法解决。<BR><BR>  (测试平台:升技NF7S/映泰M7NCG主板,宇瞻金条DDR400,ST80GB 2MB)<BR><BR>  1.主板BIOS设置<BR><BR>  更新主板BIOS,并在BIOS中打开USB2.0 Device Compatible,即增强USB2.0设备兼容性(图1),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USB设备和NF2主板的兼容性问题。</FONT></FONT><BR><BR><FONT color=#008000 size=4>2.单独安装USB 2.0驱动<BR><BR>Win2000系统:首先安装SP4补丁,然后单独安装厂商提供的USB2.0驱动程序,一般可以从主板安装盘中找到。安装完成后重启电脑,系统会发现新硬件设备,选择“显示已知设备驱动程序的列表,从中选择特定驱动程序”并单击“下一步”,接着在硬件向导中选择“NVIDIA USB2.0 Enhanced Host Controller”(图2)安装USB2.0总线控制器,安装成功以后打开设备管理器,如果在“Universal Serial Bus Controllers”USB总线控制器内出现“NVIDIA USB2.0 Enhanced Host Controller”和“USB2.0 Root Hub Device”那么就说明安装成功了(图3)。</FONT><BR><FONT color=#008000 size=4>WinXP系统:首先请升级SP1补丁,然后再单独安装USB2.0驱动,然后重启系统,WinXP会报告发现新硬件,并进行自动安装。安装完成后打开设备管理器,然后我们发现仍然没有识别USB2.0控制器,还得手动解决它:打开“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在“Standard Enhanced PCI to USB Host Controller”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新驱动程序”(图4)。接着在“硬件更新向导”界面内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单击“下一步”,再选择“不要搜索,我自己选择要安装的驱动程序”一项,最后单击“下一步”,在显示兼容设备栏内选择“NVIDIA USB 2.0 Enhanced Host Controller”进行安装,安装完以后系统会提示继续安装“USB2.0 Root Hub Device”,使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即可,至此WinXP下USB2.0驱动算是安装完了。<BR>Win2003系统:笔者暂时没有找到针对该系统的USB2.0驱动程序,如果强行安装了Win2000/XP的USB2.0驱动,系统重启后会提示出现USB错误,设备管理器中也没有“NVIDIA USB 2.0 Enhanced Host Controller”一项。不过此时USB设备仍能使用,但有时会出现问题,比如设备锁死导致打印机不能打印或者移动硬盘盘符突然消失等等。笔者建议在Win2003下暂时使用系统自带的USB驱动,待NVIDIA推出Win2003专用USB驱动后再升级不迟。</FONT><BR><FONT color=#008000 size=4>3.低速USB更新<BR><BR>当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安装USB2.0驱动后,USB2.0设备是可以顺利使用了,但在WinXP中使用USB1.0/1.1等低速设备时,有可能出现系统无法识别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来解决:打开设备管理器,打开“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然后在“Standard OpenHCD USB Host Controller”USB总线控制器上单击右键,选择“卸载”,重复卸载两次,将两个USB总线控制器都卸载掉(必须要全部卸载否则仍无法使用USB1.1设备),然后单击“扫描检测硬件改动”按钮,系统会重新扫描USB控制器驱动程序,扫描结束后设备管理器内会出现两个USB Root Hub和两个Standard OpenHCD USB Host Controller,到这里WinXP下的USB驱动程序安装才算完成(图5)。不过低速USB设备的问题仅仅出现在WinXP系统,如果是Win2000/2003系统,不会出现USB1.0/1.0设备无法识别的问题,所以也不用再更新什么。<BR><BR>  笔者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无论在什么*作系统下,安装NF2驱动时都不要安装SW(SMBUS)驱动程序,因为该驱动会导致系统在某些主板上将USB控制器认成SCSI设备,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只有完全卸载旧版驱动程序甚至是重装系统才能解决。<BR><BR>  编后:由于USB驱动常常会导致兼容性问题,希望能够在此引起大家的注意。</FONT>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换CPU散热器后不能启动 跟BIOS设置有关<BR><BR>笔者使用的是捷波V-400MAX主板和AthlonXP 1800+ CPU,因原来的CoolerMaster CPU散热器的风扇噪音过大,近日购买了九州风神2388+超级静音版散热器进行更换,谁知换上后启动3-5秒就自动关机了。<BR><BR>  笔者以前遇到过扣具过紧引起不能启动的现象,于是调整扣具再试,可是怎么调整都不行。但换上旧的CoolerMaster散热器又能正常启动,反复安装两个散热器,现象依旧。把九州风神散热器换到采用其它主板的电脑上使用,一切正常。<BR><BR>  一次在安装CoolerMaster散热器时忘了连接风扇电源线,结果也出现了启动后3-5秒就关机的现象。难道BIOS要检测CPU风扇工作才能启动,而且检测不到九州风神风扇在工作?笔者灵机一动,重新装好Coolermaster散热器,启动进入BIOS,在“PC Health Status”项中,果然发现有“Detect CPUFAN in post”选项,将它设为“Disable”,保存退出,再装好九州风神散热器,终于正常启动了。<BR><BR>  经过查找资料,笔者终于找到原因,原来九州风神2388+超级静音版散热器采用温控方式调节风扇转速,转速范围在1500-2500转/分,刚启动时散热器的温度低,风扇转速在1500转/分左右,但是BIOS默认的CPU风扇正常工作的转速在1500转/分以上,所以九州风神风扇以1500转/分转动时,BIOS却误认为CPU风扇没有工作,出于保护原因就不允许电脑启动进入系统。而CoolerMaster散热器的风扇转速相对稳定在3500转/分左右,开机时BIOS能检测到它在工作,所以就能启动。<BR><BR>  后来笔者将主板BIOS刷新到J05版,发现BIOS中没有了“Detect CPUFAN in post”这一选项,看来为防止因更换CPU散热器引起不能启动的现象发生,新版本的BIOS干脆取消了该监控功能。 </FONT></FONT>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CPU风扇转速为零 光驱读盘慢等问答7则<BR><BR>安装IAA造成系统无法启动<BR><BR>  问:我的CPU是赛扬2.4GHz,主板是技嘉845E,安装Win98时,在装完IAA驱动后第一次进入系统时,提示“Windows protection error?无法正常启动”,但可以进入安全模式。在Win XP/2000/2003下安装一切正常,请问是什么原因?<BR><BR>  答:IAA即Intel Application Accelerator(英特尔应用程序加速器),IAA虽然可以提高整机的性能,但是在Win98下也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建议你安装完Win98后,先不要安装IAA试试,另外IAA的安装顺序也有讲究,一定要先安装Intel芯片组驱动,重启后再安装IAA驱动。注意,在Win98下一定不要同时安装IAA和Daemon Tools v3.43,否则必定也会出现上述错误提示,但安装Daemon Tools的其它版本就没事。<BR><BR>  52×光驱读盘速度很慢<BR><BR>  问:前两天发现新买的52×CD-ROM光驱的读盘速度很慢,650MB资料拷贝要十几分钟,用软件测试也只有24×,是不是光驱有问题?<BR><BR>  答:现在一些光驱可以手动调节光驱速度。通过长按光驱上弹出键前面的那个按键,就可以调节光驱的读盘速度了。一般长按5秒左右从24×变为32×,再长按5秒从32×变为52×。如果你的光驱不能采用手动方式调速,可以到网上下载相关的调速软件调试。如果以上办法均无效,最好还是找商家解决了。<BR><BR>  华硕P4P800支持P4 2.8E吗<BR><BR>  问:我准备在华硕P4P800的主板上使用P4 2.8E GHz CPU,升级主板BIOS要注意什么问题?华硕P4P800支持P4 2.8E吗?<BR><BR>  答:将华硕P4P800主板的BIOS升级到最新1015正式版,即可支持P4 2.8E GHz CPU。在升级主板BIOS时要注意以下问题:<BR><BR>  1.不能使用旧版本的刷新工具来升级BIOS,也就是说你必须使用升级文件压缩包中的新版本刷新工具来升级主板BIOS。<BR><BR>  2.若你现在使用的主板BIOS低于1014版,那么你必须先将BIOS版本刷新到1014版,其它BIOS版本是不能直接刷新到1015正式版的。<BR><BR>显存自检时容量不稳定<BR><BR>  问:我的电脑配置是:GeForce4 MX440显卡(64MB显存)、P4 2.0A GHz CPU、256MB DDR内存、技嘉8IR2003主板。在开机自检时显卡的显存有时显示为64MB,有时为32MB,有时显示为16MB显存。这是什么原因?<BR><BR>  答:这种现象很有可能是由于显卡被超频或显存的质量不好造成的,如果你的显卡在超频使用,那么最好将显卡频率恢复到它的标称值使用,如果自检时还是不正常,那么就可能是显卡本身的质量问题了,你最好找商家更换显卡或者修理。<BR><BR>  为何CPU风扇转速显示为零<BR><BR>  问:一台新配置的兼容机,平时使用一切正常。只是在主板BIOS中,CPU风扇转速报告为0rpm,而风扇实际运转情况却是良好的。这是怎么回事?<BR><BR>  答:估计是你将CPU风扇的电源线插在了备用风扇接口上。CPU风扇的电源线没有插到主板的CPU风扇接口上,虽然不影响电脑正常运转,但这样插却会导致BIOS无法监测到CPU风扇的运转情况。<BR><BR>  开机后拔插USB鼠标才能使用<BR><BR>  问:我的主板是华擎P4I45PE,USB鼠标,安装的是WinXP系统。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出现开机后鼠标无反应的现象,拔下鼠标重新插入后可正常使用。换个USB插口也是同样的现象,不知是何原因?<BR><BR>  答:这种问题多和供电系统有关,不知道你最近进行了哪些设置*作,你可以根据以下方法进行故障排除:<BR><BR>  1.如果在使用WinXP时,将关机设置为STR/STD(挂起到内存/挂起到硬盘),那么再次启动进入系统后,可能因为高级电源管理功能造成USB设备无法正常供电。请用管理账户登录到WinXP,用鼠标右击“我的电脑”,然后点击“属性”,进入“硬件”页面的“设备管理器”。在设备管理器中找到USB控制器,展开后会看到“USB Root Hub”选项。双击打开,然后在“电源管理”页面中把“允许计算机关闭此设备以节省电源”选项前的钩去掉。<BR><BR>  2.如果以上方法不行,就进入主板BIOS的电源管理选项中,把高级电源管理模式由S3(STR)更改为S1(POS)。<BR><BR>  3.如果你使用了无源USB Hub,而鼠标就接在USB Hub上的话,那么也可能导致供电不足的问题。因为在无源USB Hub中,所有的USB接口的电力都是从一个USB接口中得到的,如果一个4口的USB Hub接了4个USB设备的话,那么每个USB端口就只能获得500mAh/4=125mAh的电力供应。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拔掉几个USB设备试试。<BR><BR>  开机系统显示时间延后的原因<BR><BR>  问:我的电脑配置是:捷波J-N2PA400主板、Athlon XP 2500+ CPU。电脑最近出了问题,每次开机系统时间都变为2003年1月1日。每次修改BIOS后第二次开机又是以上现象,这是什么原因?<BR><BR>  答: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估计问题是由CMOS供电系统造成的。如果CMOS供电系统有问题或CMOS电池电量耗尽,在每次关闭系统重启后,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好先购买一颗同型号的CMOS电池换下原来的主板电池,如果不行请检查CMOS供电电路,看看是否有问题。 </FONT></FONT>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录制电视没声音 声卡多声道设置惹的祸<BR><BR>我的电脑配置是:Athlon XP Barton 2500+ CPU、磐英8RDA3+主板、两条256MB KingMax DDR400内存(构成双通道)、Plextor 8×双制式DVD刻录机、电视卡,磐英8RDA3+主板板载IEEE1394接口和5.1声卡。<BR><BR>  一天,笔者将连接电视卡输出插孔的音频线插入声卡的输入插孔,准备录制一段电视节目。录制时没有声音,在回放录制的电视节目时仍没有听到声音。反复插拔音频线,仍然如此。然而播放MP3又有声音。<BR><BR>  进入BIOS检查硬件设置,进入控制面板检查驱动程序,再重新安装电视卡驱动程序,均没解决问题。正准备开箱拆卸电视卡,忽然环绕的音乐声提醒了我,声卡是设置在5.1状态的,是不是电视卡不支持6声道呢?于是边接收电视边进入控制面板,将声卡发音方式改为4声道,仍没有声音;再改到2声道,有声音了。明白了,原来声卡设为6声道和4声道状态时,系统自动将声卡的输入功能屏蔽了,将它设为后置输出状态,电视卡输出的声音不能通过输出线输送到声卡,故录制时没有声音。<BR><BR>  笔者将关闭的常驻内存的声卡控制程序重新打开,当需要播放音乐或看电影时,将方式设为5.1方式,当要收看电视或录制电视时,将声卡置于2声道方式。</FONT></FONT>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光驱设置不对 在WinXP下播放CD有爆音<BR><BR>我的电脑在WinXP下播放CD会出现爆音现象,但播放MP3等时一点问题也没有。更换过多个播放软件也没用。但在Win98下面播放CD正常,因此排除了硬件问题。<BR><BR>  进入Win98的控制面板,发现在硬件设备的CD-ROM属性里有一个DMA选项,这个选项好像在WinXP里没有看见过。回到WinXP中,在“设备管理器”→“IDE ATA/ATAPI控制器”→“次要IDE通道”→“属性”→“高级设置”选项里找到了它。在这里可以看到有“设备0”和“设备1”,我的光驱是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且为主设备,所以应该是“次要IDE通道”中的“设备0”,发现“传输模式”为“仅PIO”。从下拉框中找到了“DMA”。选中,确定,重启电脑。美妙的CD音乐又回来了,不再有爆音现象了。 </FONT></FONT>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光驱性能受影响 刷新光驱固件解决问题<BR><BR>光驱固件(即Firmware)和主板的BIOS类似,都是驱动硬件的核心,光驱的固件虽然已经在出厂时进行了测试,但有时它也会有不完善的地方,而这些隐性问题往往会导致光驱罢工。<BR><BR>  实例一:光驱固件有Bug,导致光驱性能受影响<BR><BR>  三星金将军52×CD-ROM光驱,使用时感觉读盘速度很慢(已打开DMA),而且许多正版光盘无法读取,使用CDSPEED测试多张正版光盘,平均外圈最大速度只有20×左右,根本无法达到标称的52×。<BR><BR>  此光驱刚买来时读盘能力一般,在制作虚拟光盘时速度特别慢,许多有轻微划伤的光盘无法读出。起初以为是数据线的IDE接口有问题,更换了数据线,但故障依旧。考虑到该光驱能够读取光盘,只是速度和纠错能力较差,估计是光驱固件存在问题,于是从驱动之家下载了最新的三星金将军Firmware(SC152L_C100.zip,181KB),刷新后问题得到解决,使用CDSPEED测试,外圈最大速度达到了51×,在制作虚拟光盘时速度也有了较大提高。<BR><BR>  实例二:Fireware兼容性不佳,造成刻录失败一台<BR><BR>  新买的SONY 210E1 48×刻录机,使用次数并不多,用Nero551056企业版刻盘也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后来更改了刻盘方式,将TAO改为DAO模式,每次刻盘到5%时,系统死机没有反应,只能重启电脑,盘片也因此报废。<BR><BR>  起初怀疑是盘片质量不佳,更换了Benq白金盘片,但故障依旧,又更换了铼德RAD 40×系列盘片,可以完成刻录,但在最后阶段系统又死机了。重新安装了WinXP和Nero,还是老样子。想到更新一下刻录机的固件也许可以解决问题,于是将SONY 210E1的固件由2YS1更新为2YS2,更新后故障排除,刻录完成时也没有出现错误。<BR><BR>  编后:在遇到光驱不读盘、读盘不畅、刻录失败等问题时,首先要排除硬件及*作系统的原因,然后不妨到光驱厂商的网站看看是否有其他用户反映此类情况,或者有无新版本的固件发布,出现问题不妨升级固件试试。不要动不动就拆光驱,这样不仅可能会弄坏光驱,同时也会失去质保资格。注意,刷新光驱固件有一定危险性,建议初学者在高手指导下进行! <BR></FONT></FONT>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w1 Y2 Z0 Z5 C! V, b

$ `$ b4 ], `  L<TR>
0 g0 ^6 n% p0 r' S! I0 J* V<TD vAlign=top>" `4 E3 O5 D. ]0 n; T2 E' C8 U3 L
<P><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让黑屏走开!显示卡常见故障全面解决<BR><BR>显示卡故障是我们在使用电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显示卡故障都会伴随有黑屏等其他问题出现,这也为我们的检修造成了麻烦。一出现黑屏,可能会让大多数朋友束手无策,除了把电脑搬到电脑城维修,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么?其实很多显示卡小故障只要我们自己动动手就可以解决的,根据笔者多年使用电脑经验,显示卡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类,下面就请根据您罢工的显示卡的具体状况对症下药吧!<BR><BR>  一、接触不良<BR><BR>  显示卡接触不良是导致显示卡不能稳定工作的原因之一,而出现接触不良主要是有以下的四种可能造成的。第一,不少价格低廉的主板的AGP插槽用料不是很好,AGP槽不但不能和显示卡PCB紧密接触,有的主板还省略AGP插槽的卡子,这就让我们的显示卡在插槽中有了松动的空间。其次,就是在安装显示卡的过程中,一些劣质的机箱背后挡板的空档不能和主板AGP插槽对齐,在强行上紧显示卡螺丝以后,过一段时间可能导致显示卡的PCB变形,这是AGP显示卡和插槽接触不良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有就是我们通常谈到的显示卡“金手指”本身的问题。不少劣质的显示卡的金手指上的镀层金属厚度不够,在多次插拔显示卡后,镀层金属已经脱落,导致显示卡的金手指在潮湿的空气中氧化。最后一种情况就是灰尘在AGP插槽周围堆积,使得显示卡金手指和主板的接触出现问题。随着大功率的显示卡风扇的出现,这个问题已经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了。</FONT></FONT></P>
" C5 ?% y; [: E3 E( q* {1 r9 S<P> </P></TD></TR></TABLE><FONT color=#008000 size=4>解决办法:针对接触不良的的显示卡,如果根据判断发现是显示卡在尺寸上和机箱不能“兼容”,只要尝试的去松开显示卡的螺丝就可以了。如果你担心电脑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撞击、移动而导致电脑运行产生问题,那么你可以使用宽胶带将显示卡挡板固定在它的位置,如果还不放心就把显示卡两边的机箱都装上,把显示卡的的挡板夹在中间。如果你的显示卡金手指遇到了氧化问题,那么解决的时候可能要麻烦许多,首先你要使用绘图橡皮把金手指上的锈渍除掉,如果清除以后你的显示卡能够正常工作,那么你是幸运的,如果显示卡还不能正常的工作,我们就需要使用除锈剂清洗金手指,然后在金手指上轻轻的敷上一层焊锡,以增加金手指的厚度,注意不要让相临的金手指之间短路哦。</FONT><BR>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二、 供电问题<BR><BR>和CPU升级的时候遇到的问题非常相似,当初设计的电路往往不能应付后来出现的硬件设备的供电需求。随着显示卡功耗的迅速增加,显示卡升级的时候总会有可能会遇到AGP供电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GPU巨大的功耗对于主机电源、主板的供电电路都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您在运行大型的3D游戏的时候,经常遇到黑屏的问题,而且这个时候您有刚刚升级了显示卡,笔者建议您有必要检查下主机电源和主板供电的问题。如果您的显示卡在冬天运行良好,而到了夏天则非常的不稳定,那么除了检查下显示卡本身的散热,还应当注意下供电问题,因为在炎热的夏天,开关管电源和主板的MOS管会比冬天的时候工作`辛苦`许多。<BR><BR>  解决办法:如果是因为AGP供电不足而引起的显示卡工作不正常,可以在CMOS设置中关闭AGP加速功能,让我们的显示卡做为一块普通的没有AGP加速功能的显示卡来用,如果你觉得在性能上损失比较大,我们也有折中的办法,就是将AGP总线加速速度降低一个层次,比如AGP4X可以使之运行在AGP2X。较低的AGP总线速度比起较高的AGP总线速度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如果您所购买的主板能够调节AGP电压,那么恭喜你,也许您可以通过提高AGP电压来满足显示卡比较高的供电需求。一般来说,将AGP电压提高0.1-0.2V,不会对硬件造成什么伤害,但是AGP的供电却比原来稳定许多。最后要谈到的是我们还可以听取主板厂商的建议,打一个客户服务电话或者上一下厂商网站的论坛,也许会有让人兴奋的收获。笔者的一位朋友曾经遇到过显示卡供电不足的问题,他所使用的主板是某知名厂商一年半以前的产品,在使用各种`软性`办法不能解决以后,该厂商的工程师主动提出把主板邮寄回厂,由工程师帮忙修改电路以增强AGP的供电能力。至于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这样的`好事`,那还要看看你的运气了。<BR><BR>  三、CMOS设置不合理<BR><BR>  世界上没有哪件产品是完美的,硬件产品也是如此。显示卡的发展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不少新的特性和功能,对于我们的硬件系统来说,不仅不能完美支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电脑的稳定性。边带寻址功能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利用闲置的总线带宽来增加显示子系统的带宽,但是VIA毕竟不是AGP标准的创立者,所以,对于大多数的VIA显示卡来说,边带寻址功能的支持都不够完美,不少主板生产厂商为了稳定起见,在出厂的默认设置中就关闭来该功能,如果你在VIA系统的CMOS设置中把边带寻址打开了,那么它十有八九就是影响你电脑稳定性的罪魁祸首。<BR><BR>  再就是主板的ACPI高级电源管理系统里有一个项目叫做VIDEO OFF METHOD,通过它我们设置显示器的关闭方式,遗憾的是不少的主板对新的显示卡支持有限,所以在显示器进入休眠以后经常出现难以唤醒的黑屏现象。<BR><BR><BR>COMS中的BLACKSCREEN设置可能让你的显示器不能唤醒</FONT></FONT></P>
2 B1 F/ O1 T3 z# j+ U! |<P><FONT color=#008000 size=4>解决办法:在CMOS设置中把出问题的选项关掉^_^,要是不怕麻烦的话可以吧BIOS刷到最新版本,可以解决不少的兼容性问题哦。<BR>四、VGA插头上的隐患<BR><BR>  显示卡上的VGA插头在多次插拔以后可能会导致针孔中的簧片变松,使得其不能和显示器的信号线公头良好接触;还有就是对显示器信号线的暴力拉扯,也可能导致VGA插头信号传输问题。对于常见的15针的VGA插头,1、2、3脚分别对应红、绿、蓝三色信号,其正常的电压波动范围是0.03V-0.06V;13、14脚分别对应显示器的行扫描信号和场扫描信号,对于行扫描输出信号,正常工作的时候电压应该为3V-5V,场扫描信号不应该高过1V。如果你在对VGA插头暴力*作以后,显示器黑屏,经过测量后发现VGA插头的针脚输出电压异常,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VGA插头出现了问题。<BR><BR><BR>VGA插头的针脚中只要检查对我们有用的几根就可以了</FONT><BR></P>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解决办法:碰到VGA插头内部簧片松动的情况,可以使用焊锡把显示器信号线公头上的针脚加粗,让松动的簧片重新和显示器信号线紧密接触。对于检查出中现问题的VGA针脚,可以顺着VGA插头找到PCB板上的对应焊点,发现断路,重新补焊就可以了。<BR><BR>  五、刷新BIOS和更改驱动程序引起的故障<BR><BR>  曾经有一段时间,DIY群体中兴起了一阵显示卡BIOS替换的热潮,不少人希望通过把名牌显示卡的BIOS文件刷到自己显示卡中这样的手段来提高显示卡性能。这样的做法也许有效,但是本质上讲,使用名牌显示卡的BIOS文件所带来的硬件性能的提升不过是BIOS文件中对显存的频率以及延迟的重新设置造成的,大多数主流的显示卡BIOS文件已经相当完善,不可能通过更改BIOS文件来取得性能上巨大的提升,相对于硬件性能微乎其微的提升,稳定性上的我们的损失可能会更大一些。就是同一厂商同一型号的显示卡,他们的BIOS文件也是不相同的,厂商也会根据该批出厂的显示卡的具体情况对BIOS文件进行一定的修改,以增强产品稳定性,而我们手中的这块和名牌显示卡一点“亲戚关系”都没有的显示卡,在用了别人的BIOS之后,出现稳定性问题也是正常的了。如果您在更新显示卡BIOS以后,经常性的出现黑屏、游戏中自动退出或者屏幕上出现有规律条纹的现象,那么很有可能您刷的BIOS有问题。<BR><BR>  解决办法:刷回原来的显示卡BIOS文件就可以了。除非你真的需要通过刷新显示卡的BIOS文件来解决兼容性问题,否则,还是尽量让显示卡使用原来的BIOS吧,毕竟刷BIOS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对于主流的显示卡,刷新BIOS文件不会有性能上的提升,否则,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高性能显示卡选购文章就不会只谈到显示卡的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而不谈显示卡BIOS的版本号了。<BR><BR>  以上就是应付简单的显示卡故障的几条不传秘籍,相信您在“进修”完这篇文章之后一定可以大声的说出:“让黑屏走开!”当然,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比较严重,比如显示卡芯片上有焦糊味道或者PCB上的电容一个个的都变“啤酒肚”,那你还是赶紧拿到显示卡的维修点去吧,因为这已经不是显示卡常见的一般故障了。如果您坚持要自己动手的话,那么笔者还是建议你弄一篇“让黑屏走开!显示卡不怎么常见故障剖析”这样的文章看看再动手吧。 </FONT></FONT>
lienli 发表于 2006-6-12 04: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9 [3 Z2 D0 K5 d7 q
* |. q6 X; ?6 p1 j! M
<TR>' P+ g5 P7 l, B, F+ {
<TD vAlign=top><FONT color=green><FONT size=4>显示器故障要这样修 六种完美解决方法<BR><BR>一、感观诊断法<BR><BR>  所谓感观法,就是指在检修故障时能通过检修人员的眼、耳、手、鼻等感观器官,如同医学中所说的望、问、闻、切等方法。来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判断故障所在的部位。采用感官法的主要技巧步骤如下:<BR><BR>  1.望<BR><BR>  在开机壳前通过观察图象故障现象,来联想故障所在部位。开机壳后通过观察电路元器件的色与形,若色异常,多为故障所在部位。如色环电阻一般的红色,在电流高温的情况下使表面变为黑色,应在该元件上联想故障部位,在同样的情况下,黑色的线绕电阻变为灰白色,均属烧坏之兆。再如烧保险丝,一般烧保险丝大至可分为三种烧法,① 保险丝内部断玻璃壳无变色;② 保险丝内部变为深黄色;③ 保险丝内部变为黑色甚至玻璃壳破裂。都可跟据其烧坏程度来定断故障的部位及严重性。再如带有金属铜的元件变为绿色则为受潮、滤波电容爆裂一般为电压过高所致、高压包凸出一个小包(正常情况下为光滑平面)一般为高压包内部短路。<BR>2.闻<BR><BR>  闻有两种含意,其一,是用鼻嗅其味道。如开机后有焦味,多为大功率晶体管、电阻等烧坏;开机后有臭氧味,多属高压部件绝缘击穿、漏电或逆程电容容量变小造成高压过高而打火。其二,是通电后用耳朵听其声音。正常的显示器在使用中是无声的,无声变有声则为异常。如在高压打火发出的爆裂声,机内发出的吱吱报警声等。多为机内有严重过流过压之处,如行管坏造成电源发出吱吱声,说明电源负载过重。<BR><BR>  3.切<BR><BR>  所谓切,如同医学中所讲的切脉,在这里就是指让机器工作一段时间,用手触摸易发热部位的元件(注切断电源),用手感觉发热元件的冷热程度,从而发现元件是否有过热或该发热而未发热的部件,以间接判断故障部位。如行管散热片、场IC散热片、大功率电阻、三极管等部件。正常工作时应有微量发热,若感觉很烫手,应视为异常。如维修一台坏的彩显,在开机约三分钟后,然后断电,用手触摸行管散热片,发现很烫手甚至热得不敢用手去摸。应视为异常,联想故障部位,最后直到排除故障部位。从而减少因严重发热而损坏的元件。<BR><BR>  4.问<BR><BR>  一般指发生故障时,有无异常现象。如有无发生过冒烟或有焦味、有无因运输或搬动造成的人为故障等现象。通过问可掌握维修思路的第一步,也减少了动手的盲目性,少走弯路,来排除故障。因本人维修多年不知不觉的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排队故障后,盖机壳前再次问用户,发生故障前有无其它不良的故障现象。(特别是使用多年的机器往往出现时好时坏的故障)免得造成二次返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影响到用户使用。<BR><BR>  维修实践证明,显示器正常工作的开机瞬间会有多种正常现象。如在开机时指示灯由黄色变为绿色应视为有规律的正常变换、再如行扫描工作时会有轻微的吱的一声、屏幕上有高压感应等种种迹象,都可以用我们的感官诊断来判断故障部位。 <BR><BR>二、替换法<BR><BR>替换法,顾名思义,就是指用好的元件代替所怀疑的元器件。若故障能消除,说明怀疑是正确的,否则便是失误(除非其它元件同时存在同样的故障的可能性),应进一步检查、判断。用替换法有以下好处,可检查显示器的所有元件的好坏,而且结果一般准确、快捷。而且较适合于难以判断是否失效的元件,如电容、集成电路及晶体管等元件。此外对于不需拆下的元件,替换条件以不很方便的情况下,可采用特殊的替换方法,如怀疑某个电阻断路就可用同一规格、质量好的电阻直接并联在元件的两端进行替换。如此检修,速度极快、效率高,值得提倡。<BR><BR>  替换法看似简单,人人都会,其实不然。这里面也有不少不容忽视的地方需要自己掌握和领悟,其中以集成电路替换最为代表性,是用来判断集成电路是否失效的可靠方法之一。对于其它检修方法久久难以判断的疑难故障,采用替换法往往可以迎刃而解。所以下面以集成电路为例,介绍运用替换法时应注意的步骤。<BR><BR>  1.必须保证替换件是良好的<BR><BR>  若替换件本身不良,替换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对于没有把握替换的集成电路是好的,建议平时将集成电路换入正常的显示器试试,以确定其好坏,试验方法应尽量简化,不提倡多次焊接,若有IC座可焊接上去,这样不仅方便拆卸,而且可避免损坏集成电路。另外,还可多备几个同型号的集成电路,若更换一集成电路后仍是同样问题,也不妨再试一个,一般不会遇到二块同时损坏的。<BR><BR>  若在没有IC座的情况下,要试换多个集成电路。为不使电路板烫坏可用细的导线将集成电路与电路板连接,这样不至于因多次焊接损坏电路板。<BR><BR>  替换集成电路的型号应与原用集成电路相同,也可用能与原集成电路直接 代换而型号不同的集成块。但要防止水货。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显示器所用的集成电路,区别仅在末尾代号的一两个字符上,往往就不能代换,因此在代换前一定要多查些有关资料,要做到万无一失,不能有半点差异。<BR><BR>  2.替换之前先对集成电路做其他检查<BR><BR>  有采用替换法之前,应尽可能的用其它较简单的检查方法对集成电路的好坏做出判断。不要轻易拆焊,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因为毕竟是一件麻烦的事,还易烫坏电路板,只有用别的方法难以作出确切判断的,并自认为有充分的理由怀疑集成电路已坏的情况下,才试用替换法。<BR><BR>  在焊拆集成电路时不能*之过急,更不可乱拔插其引脚。在拆卸过程中一般用电烙铁(最好是衡温烙铁)和吸锡器。在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可用电烙铁将引脚锡熔化立即用医用针头将锡套开,当逐个将引脚套开后用镊子将集成电路取出,当然还有其它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其目的是,将集成电路从电路板上取下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将电路板的损坏程度降到最小。<BR><BR>  除集成电路外、其它元件的替换都十分方便,通常只有用好的元件代替所怀疑的元件,在这里再说一种特殊的代换法,就是用怀疑的坏的元件代替到好机上,看正常机是否能正常工作,来反故障范围缩小,确定故障点。这种方法通常只在检查少数疑难杂症时才采用。例如:在检查分析后怀疑某个元件有问题,但以无精确的仪器来测量其好坏,这时可将怀疑的元件装到好机上去试,从而判断被怀疑的元件是否是损坏的。因此种检查方法需具备相同或能代换的电路,替换起来也比较麻烦,一般兴在排除软故障或疑难问题时采用这种方法。 <BR><BR>三、电流检测法<BR><BR>  电流检测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测量,另一种是间接测量。直接测量就是将万用表的相应电流档直接串入电路中的一种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电路中某一电阻上的电压降来间接估算出来的电流值。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串入电路中,而测量电流的大小也不受万用表的量程限制,使用起来也很方便。<BR><BR>  四、盲焊法<BR><BR>  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由于虚焊导至显示器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因现在生产的电路板均为锡炉焊接,其焊点较薄,比较容易产生此问题。特别是用了多年的老机器更易产生虚焊。可真正找到虚焊点不一定是一件容易事,有的可能花上几天的时间都难以排除,特别是在用户家维修还易使用户感到不满。此时不防试一下盲焊法,可对怀疑的虚焊点逐一焊一遍。由于这种方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称它为"盲焊法"。<BR><BR>  五、局部升温、冷却法<BR><BR>  现在彩色显示器的多数元件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状态,各元件工作对温度要求较高,因此冷机和热机也是有所不同的,而温度变化是通过元器件的工作状态表现出来的,尤其是一些高温参数比较差的元件则更加明显。根据这一特性,在检修过程中可用局部升温、降温被怀疑的元器件,让故障充分暴露出来。确定故障元件,来排除故障部位。<BR><BR>  本方法对于因环境温度或局部温度升高而导致的延时性软故障,以及检测热稳定性差的元件穿透电流大的晶体管、电容等有显著效果。如有些机器在刚开机时是正常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又旧剧重演。这时我们用电烙铁或专用电吹风适当加热某一元器件,如果故障出现,说明"故障源"就是该元件;也可以当机器工作一段时间出现故障时,用棉花蘸无水酒精对被怀疑的元件进行降温,看故障是否消失,若故障能消失,则故障源就是该元件。<BR><BR>  采用升温或降温时要注意温度变化不要超过元件所允许的范围,不能升温过高或降温过低,否则会损坏元器件。<BR><BR>  六、分段切割法<BR><BR>  分段切割法,就是在检修过程中,通过拨掉部分转插或断开某一电路,有的也可甩掉某一电路或某些元器件来缩小故障范围,最后把故障元件找出来。一般对于大电流短路的故障,采用切割法效果最为显著。如开机烧行管问题,可首先将+B电压断开接一假负载。其目的是将负载断开,看故障部位是出在电源电路还是行电路,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电路切割法。再如一台无80V视放电压的机器,其真实故障为视放电路一电容短路导至电源电路保护,行无法工作。笔者也是采用过这种方法,将P904插座拔开后,行电路工作,高压正常。无疑是视放板上的问题,缩小故障范围,直到查出坏的元器件,排除故障。 </FONT></FONT></TD></TR></TABLE>
1234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