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IBM与联想合作对双方有利 跨文化将是重大挑战

ekj 发布于2004-12-10 07:25 871 次浏览 4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分享主题]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99%" border=0>& S6 J& G% h- ~( A- [+ Z! m

; K  T; s; t) D7 v' O+ Z<TR vAlign=top>2 b7 J9 m+ @8 K' Y
<TD class=article>3 ?& M$ a* M7 R; p1 s& i2 ^( _$ r
<P>  最近IBM与联想进行了一项轰动全球的合作,IBM将它年收入额为120亿美元的PC业务部门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国联想公司。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次交易。联想很快将在美国纽约设立全球总部,而蓝色巨人将会拥有联想小部分的股权。所以尽管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次出售,然而从实际来看更像一次合作。9 l/ ]# E: D. q6 A& n

  b$ D; s: T/ B* c  两家公司在12月7日美国股市停市之后宣布了这项消息,从而结束了这场长达13个月的谈判。根据事后透露的消息,这项谈判几乎在今年9月夭折。因为当时一向PC销售为主的IBM PC部门业绩出现了高速增长,营收增长17%,达到33亿美元,然而这一成绩的取得却主要是由于ThinkPad笔记本电脑的推动。所以经过再三研究,IBM首席执行官Palmisano仍然决定将谈判继续下去。
; N0 G% q' r! y( q/ y- J) d5 v * b7 {, v4 s% y& f4 r6 @
  这次交易对于双方来说都有好处。从IBM的角度来看,它将不拥有PC业务,该部门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IBM的累赘。而从联想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次交易使得联想从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一跃成为了全球性的PC厂商。
$ f8 v, d* j9 g3 e 9 l! K2 R0 u3 |8 v. z
  IDC国际业务副总裁Phillipe de Marcillac对此发表评论说:“联想得到了它一直梦寐以求的国际厂商地位。而IBM也达到了目的,因为这次交易保证了它即使不生产PC仍然有充足的产品供应来满足客户需要。”
. z8 g+ Y& U' |6 m& s" V3 N
4 l6 o/ d- h- i7 u; u1 t  事实上,IBM早已成为了PC产业的一个传奇。它在1981年推出的第一台IBM PC机为它赢得了崇高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IBM在PC市场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到后来先后被康柏和戴尔超过。经过市场份额下滑等一连串打击之后,IBM终于在最近几年重新找到了适应自己的发展模式。它将制造工厂卖掉,转而从Sanmina-SCI和Solectron公司采购大部分产品。; I5 |+ i; w& S# l- U' [7 ~" {5 ~
, P% T7 }# o% X' v) B6 |3 X, P
  联想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一番曲折。它是中国第一大PC厂商,占据了27%的市场份额。然而它向服务器和服务领域的扩张却并不成功。而且近来它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戴尔和IBM侵吞,戴尔在企业市场有着庞大的势力,而IBM则占据了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最大份额。在今年第三季度,联想和IBM的PC销量之和大约占了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份额。' u+ H; S$ ^, r# m$ Y( u* q
8 @( J7 r. ]0 A! ?$ m
  IBM的主要优势就在于PC业务早已不是该公司的业务重点。在今年的头9个月,IBM的PC业务销售额为94亿美元,然而税前利润却只有7000万美元。据分析家估计,IBM在剥离了PC业务之后,它的总利润率将会出现增长,而且它仍然可以从PC的转售过程中获利。目前IBM自有品牌的PC销售仅占了该公司PC销量的35%,剩余的65%都是进行的PC转售。
- l; o6 L) a$ o# Z+ P
4 v% [2 O% S5 G+ F5 a  不过这次交易也并不意味着IBM和联想在以后可以一帆风顺。这种联合管理方式的效率肯定不如戴尔,因为后者是一家按定单进行生产的公司,而联想仍然是按照前期市场预测来进行生产,然后通过分销售来销售产品。* U1 X( ]  k: U0 D
. ^9 O* `" l6 k, Z3 D' m
  另外,中美文化的碰撞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原IBM PC部门副总裁Stephen M. Ward Jr.将会担任联想CEO一职,而IBM PC部门经理Fran O'Sullivan将会担任首席运营官。联想现任CEO和副主席杨元庆将会出任董事长,现任董事长柳承志将会引退。5 u" U0 B& O: r6 c
5 @4 T+ p( r! h4 ?
  目前尚不清楚新公司将如何整合它的管理部门以及如何进行权力分配,正如IDC分析家Marcillac所说:“联想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管理。”
- w$ V% d5 L: Y, Q- }( t: I
: P2 Z+ [7 r, l3 e* s, X& w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事态如何发展,这不单单是因为收购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这项交易已经成为了全球IT市场演变的标志性事件。(</P></TD></TR></TABLE>/ l. G2 u( ?0 R" f' r
<P>详细请看:http://www.pconline.com.cn/news/hr/sub041208lx/index1.html</P>

已有(4)人评论

ekj 发表于 2004-12-10 07: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P>早上看到网上新闻....没太相信....</P><P>晚上电视然后有播~~~</P><P>原来是真的~ 呵呵.......值得一提 不错啊~</P>
hyddd 发表于 2004-12-10 16: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期望啦,呵呵,话晒都是收购IBM 的 PC业务部门~
ekj 发表于 2004-12-11 21: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想收购IBM PC偷工减料 从12.5亿到17.5亿     【2004-12-10 00:34】 【王乐】 【天极网】     [文章导读]   除柳传志宣布收购数字为12.5亿美元外,没有一个人提起过5亿美元的这笔负债     [正文]     天极网特稿(记者 王乐)“我荣幸地代表联想集团董事会向各界宣布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向世界宣布了这样一则重大的消息,可能是觉得应该有所强调,他追加了一句“付出的12.5亿美元是以6.5亿美元的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构成的”。     在现场的一片惊呼声中也,记者们迅速的将这个数字填写到事先拟好的新闻稿中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到网上,于是“12.5亿美元”这样一个数字开始迅速的在互联网上蔓延。     发布会结束后,联想才将一直压着的新闻稿发给记者,不过这时的记者们都在考虑如何采访柳传志搞到更多细节,因此已经很少有人认真阅读这份官方新闻稿,但是就是在这份材料的第一页赫然写着:“交易总额约17.5亿美元”,该材料第四页清楚地写着:“另外,还将有5亿美元的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     已经很难确定是哪家媒体先意识到这个“5亿美元”的“玩笑”,但记者最先看到在报道中纠正错误的是路透社消息,虽然该社的消息指出,“同时联想还将承担IBM PC部门5亿美元的资产负债”,但在该社的报道中还是延续了“12.5亿美元”收购IBM PC部门的错误。     不过,第二天我国台湾媒体的报道大多采用了17.5亿美元这个数字,但这已经难以改变大多数人的印象。截至12月9日,通过Google新闻,仍然可以看出,采用“12.5亿美元”这一数字的媒体报道有3850条之多。而采用“17.5亿美元”这一数字的报道只有272条,并且多为海外和港台媒体。     实际上,在12月8日的联想发布会上,除柳传志宣布收购数字为12.5亿美元外,整个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没有一个人提起过5亿美元的这笔负债。(完)
ekj 发表于 2004-12-14 08: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P>出售PC业务后 IBM的半数客户将流向HP 戴尔 </P><P>2004-12-10 16:44  转自: eNet硅谷动力 </P><P>  一家市场调研厂商在于本周四发表的一从报告中称,几乎约半数的美国企业称,在IBM出售其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业务后,它们准备考虑购买惠普或戴尔的产品。 </P><P>  本周早些时候,IBM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PC业务卖给了联想。尽管IBM的官员信誓旦旦地表示这不会或几乎不会造成业务流失,可象Forrester等一些市场调研厂商的分析师们却发出了不同 . Y4 x* o, p, Y  j
的声音。Forrester咨询公司的高级分析师罗伯特说,IBM的业务肯定会流失。 </P><P>  在于本周四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罗伯特和一些同事表示,约半数━━准确地说是48%的IBM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潜在客户将考虑转向戴尔或惠普。Forrester的数字与《信息周刊》的即时调查结果相似。《信息周刊》的调查显示,52%的客户表示将改变PC供应商,30%的客户表示不会,另有18%的客户则还没有做出决定。罗伯特表示,人们认为,客户对IBM的忠诚度━━尤其是对ThinkPad笔记本电脑的忠诚度很高,但我们的数据显示,事实恰恰相反。 </P><P>  事实上,IBM潜在客户的忠诚度低于戴尔和惠普的潜在客户。只有29%的戴尔潜在客户考虑转向其它PC供应商;在惠普的潜在客户中,这一比例是41%。罗伯特说,我们发现,企业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已经让位于价格。IBM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市场上的策略是不打价格战。 </P><P>  罗伯特说,IBM的对手中获利最大的要算是惠普了。在可能流失的IBM潜在客户中,约43%的客户会转向戴尔,39%的客户会转向惠普,18%的客户会同时考虑这三家公司。按出货量计算,戴尔和惠普将瓜分IBM流失的客户,而惠普的市场份额增长幅度会更大一些。但罗伯特表示,惠普争取IBM客户的工作比想象的要困难一些,它必须向企业客户表明,它对PC业务的支持要好于戴尔和IBM。相比之下,戴尔的策略就很十分清楚,即它专注于PC业务。</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