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厂商心中永远的痛:备件问题难以解决

Kiver 发布于2004-5-3 19:00 777 次浏览 0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分享主题]
  品牌附加值可以说是众多IT产品中比较高的产品,用户在购机的同时也购买了厂商的售后服务。虽然随着政府对这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电脑厂商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售后服务质量有着很大的提高。但是否代表其中就没有问题了呢?1 g, c$ q6 e/ S; d
; @( }) O3 A9 B4 D( Q
  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是广州的品牌机用户的电脑硬件出了问题,由于刚买不久所以就拿到售后维修部去,售后维修部的接待态度很好,但却告诉用户这个备件这里没有,备件需要从北京调货,需要两个星期时间。" [* }/ S' O2 R! n% I% ]
; `: A/ w& a( ]. y0 ~5 @
  自从电脑“三包”规定中要求“主要部件在‘三包’有效期内出现故障,应当由修理者负责免费修理或者免费更换新的主要部件(包括工时费和材料费)”以来,备件问题已经成为了品牌电脑售后服务中的一大焦点问题。# m0 C) ]% h: K$ C$ P* B8 ?

4 C( B1 u* x9 y2 {  “有的备件可能在仓库里放十年都用不上,有的备件则是根本没有库存。”这是某些售后服务人员的无奈的话,因为原因是非常多的,要保证备件充足,又要尽量减少库存,这样的操作并不容易。相信这个矛盾也是很多电脑厂商的售后服务部门都头痛的普遍问题。那么,现在的厂商对于备件问题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 h+ }5 W# V6 V. [2 A: Q' u9 w" g9 ~* k' Y
备件解决方法举例:
" w* l, e4 b0 A% n( P
: g0 M  {5 ?; ?  联想:有专门的备件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成都建立了区域备件分库,与北京备件一级库一起支持联想服务在全国的运转。" W; N5 @" s& i* Z8 i  D3 D
4 i4 ?7 u; `8 _4 }
  方正:建立了以北京为运营管理中心,以北京、东莞为备件储备核心库的服务网络,其备件分库在全国20多个省会城市,覆盖200多个城市的维修服务机构7 O$ U9 r0 O: N9 I6 X% e% {/ T

0 I$ g. U# P: U- U( r  惠普:其“金牌服务”目前在国内拥有149个城市服务网与2个大型备件中心,7个副备件中心,35个备件库。' T0 b0 _9 J0 N& E% m
8 i7 b, E; s" p
  七喜电脑目前只在广州、北京和上海有属于自己的售后维修机构,其它均属于“七喜授权维修站”,负责HEDY台式微型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七喜笔记本的售后维修。七喜电脑要求授权维修站根据规模的大小和当地的情况,交纳2万—10万元不等的备件押金,各授权服务机构必须对翻修率高的备件有一定的库存(最多占备件押金的80%)。1 M4 d1 k* M. O% m) }& b- [6 z' S1 C
6 m0 i$ D% R4 P* ^
  这样的解决方式妥当吗) q6 @1 n$ Z6 g" O  c3 o. d
& e- }$ c# U2 `6 K$ M
  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规模及具体情况,都会制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相应规则。在储备方面,如果才能找到平衡点是每个厂商都切实要考虑的问题,有些厂商每月都要调拨高数目的配件进行补仓,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整体命中率在90%以上,但是这样一来,势必影响到其整体利润的问题,看来产品质量把关这个环节应该给予更大的重视,很多二、三线厂商为了急功近利,把产品利润压得很低,以求近期取得一定的市场,而在备件方面的售后服务却跟不上,这样直接影响到了消费者的利益,而最终受损的是也是自己。
$ I  y' W" O4 {. M+ ]/ z6 W$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