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精英阁 于 2011-2-1 12:25 编辑
# J# g7 J. c+ E9 U2 E- u4 {$ y2 ~ ~! |2 s; Q1 M7 Q
《鬼马水浒传》唱片
2 _2 g/ u' ~9 H2 R
( C2 R5 R4 x$ y* q9 |! a1 f3 @
. A" c" b- A0 P- q6 i* J没有华丽的旋律,却胜似天籁;没有庞大的乐队,只有二人的对说,却营造了万马奔腾的气势。
" K6 e" N7 H$ I+ V8 U( d黄耀鸣、李双节两位涉足广播不到5年的年轻人,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担纲主持谐趣幽默节目——《鬼马双星》,一干就是4年。节目以贴近生活、嘻笑怒骂,无厘头,颠覆传统的主持风格,令听众为之倾倒,广播同行也称赞。其中的《鬼马成语大全》、《鬼马神功》、《鬼马警讯》、《鬼马教师节》、《鬼马食中宝》等环节至今仍为听众津津乐道。, y( p; a V2 {/ S; r
2007年,两位年轻人以新的视角和思维,用现代表达元素注入《水浒传》,进行了“鬼马”搞笑的二度创作;“讲古”手法和“鬼马主持”的语言风格融会贯通,推出了令人捧腹的广播连载《鬼马水浒传》。作品受到了广泛好评,出现了办公室午休时间集体收听的“壮观”现象,创下了节目收听率稳居全省前茅的佳绩。$ i0 ^+ W4 Q9 l) d Q8 ~( t
广播是流逝的艺术。如何让百听不厌的优秀节目定格在人们的耳畔?这套《鬼马水浒传》唱片(共27张碟片),共收录了两年来录制播出的八十多辑节目,以满足喜爱广播的听众。
/ J4 i/ b1 k) P6 H一杯香茗,两件美点。细细品味时尚与传统揉合的妙韵,您定能在莞尔微笑之余,引发无尽的启迪。这便是我们编辑出版这套唱片的初衷。(城市之声)$ {! f E- _" W( x6 Y8 p
2 H. |6 X$ h5 e《鬼马水浒传》背后的故事
3 F$ h' [' E) d0 B' L/ }“鬼马双星”节目主持是两个广播新丁:黄耀鸣、李双节。2005年开始在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开咪,到现在4年多了。从一对新人做到旧人(4年来真的送走过很多更新的新人),期间秉承着“人做我唔做,杀出条血路”的宗旨,先后创作了《鬼马警讯》、《鬼马成语大全》、《鬼马食中宝》等节目环节。
9 |2 ~5 I: ?* j# g5 d( f人总是喜新厌旧的,一个节目环节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不能再有突破,勉强做下去会趋于平淡,没有新的火花。就在那个时候,《鬼马水浒传》开始孕育了。% O x( B0 r3 }
李双节是《水浒》迷,是他提出要讲古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因为本地古坛实在有太多的前辈高手。珠玉在前,如何超越?
* S9 Q3 l1 v7 B5 @不求超越别人,只求突破自己。前辈的高度我们无法超越,就用我们独有的鬼马方式去讲古吧。" {8 u: r0 _3 m
没过几天,双节买了一本《水浒传》(少儿读本)。注意,是《水浒传》的少儿读本,并非原著。(事实上我是从来没有读过原著的,惭愧。)) c' U( A' e+ |$ q8 t: \' D0 v
就是拿着这本少儿读本,然后天南地北、添油加醋地加入了许多即兴的无厘头内容,我们开始录制《鬼马水浒传》。! _7 R6 [% O) @& u
一个月后,节目监制彭伟说:不如按美剧的惯例,做完第一季先停下来,让听众有一个等待的心情?! @( I5 }. U7 R% ?
就这样,断断续续从第一季到第四季,《鬼马水浒传》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一共录制了81集。记得2008年年底某夜,我与双节在电台录制《鬼马水浒传》最后两集大结局,那天我们一直录到凌晨两点多。录完最后一句话,停了机器,静了下来,良久没有说一句话。凝固的空气是双节先打破的:“终于录完了。”这句话夹杂着不舍、满足,又带了点失落。我已近虚脱地没话应对……: V6 b% Q5 l& H; N8 }& E8 b
现在大家买到的这套《鬼马水浒传》CD,从头到尾听一遍就会发现,我们的形式、风格、处理技巧都明显跟四季的故事一起慢慢改变,慢慢进步。这81集《鬼马水浒传》有我跟双节,还有《鬼马双星》这个电台节目在那些日子里的成长轨迹。
4 ?1 d- o) o I' k! y希望你能喜欢我和双节用一年半的时间生出来的“儿子”——《鬼马水浒传》。; x/ T% Z( e& n9 C. z: ^2 g! P- L/ _# H
至今,那本少儿版的《水浒》、那本被我们翻的几乎散架的《水浒》原著依旧放在我办公室的桌面上。
( n3 G5 T9 m0 h下一次,是《鬼马西游》?《鬼马红楼》?还是《鬼马三国》?鬼才知道。(黄耀鸣)9 {+ C [4 V3 v5 h! A0 _7 Y
鬼马水浒传01.txt
(66 Bytes, 下载次数: 3)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