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能]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Kiver 发布于2006-9-7 20:17 2202 次浏览 16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分享主题]
硬盘越来越便宜了,尤其是大容量的硬盘,其性价比越来越突出,据笔者观察,目前250GB的硬盘单GB容量已经不足3元。面对比白菜还要便宜的硬盘,你是否心动了呢。没错,现在很多用户都在装机时选择了160GB以上的大容量硬盘,很多老用户也纷纷购买了大容量的硬盘来升级电脑存储系统。在升级大容量的硬盘当中,很多用户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有些束手无策,那么接下来笔者就将电脑硬盘升级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向大家详细的做一下介绍。&nbsp;<br/>一、老生常谈—解决老主板上大容量问题<br/>  关于老主板如何上大容量硬盘这个问题也许是很多老用户经常会提到的问题,由于受到主板芯片组的困绕,导致他们不敢轻意的去购买更大容量的硬盘来升级。主要问题是主板的芯片组能不能够正确识别大容量的硬盘。<br/>  任何一个技术人员都不可能估计今后一段时间技术的发展状况,技术发展的迅速是人们所不能预料的。就是硬盘一样,在经历了2.1GB、3.2GB、8.4GB和32GB的容量限制以后,如今的LBA逻辑块寻址模式又让我们迎来了137GB容量限制。很多用户所购买的160GB的硬盘只能显示137GB的容量,其它剩余的容量根本无法显示,主板的BIOS成为硬盘容量扩充的又一次的阻碍物,给大容量硬盘用户带来了诸多的尴尬,因此用户在升级时要格外注意了。<br/><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4171673.jpg" target="_blank"></a><br/>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  要想使用137GB以上的大容量硬盘,首先我们电脑的主板必须满足三个基本的硬件条件:一是主板的南桥芯片组(磁盘控制芯片)支持LBA&nbsp;48位的寻址模式,二是主板的BIOS必须支持。这二个条件是必须的,几乎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如果不能满足则就说明无法使用137GB的大容量硬盘。第三是操作系统的支持,这一点比较简单,在windows&nbsp;2000和windows&nbsp;XP操作系统下均提供对大容量硬盘的支持。<br/>  支持LBA&nbsp;48位寻址模式的芯片组,我们这里主要介绍最底层,也就是能够支持的最低芯片组标准,这上芯片组以上的所以主板南桥芯片全部支持。英特尔芯片组的主板从ICH南桥芯片开始,都提供了LBA&nbsp;48位寻址的支持,都可以通过刷新主板的BIOS来实现对137GB以上大容量硬盘的支持。VIA从VT8233A南桥、SIS从961开始、NVIDIA的NF系列芯片组都能够很好的支持137GB以上的大容量硬盘。假如你的主板芯片组采用了以上所讲到的,且在实际使用中不能提供137GB容量以上硬盘的支持,那么完全可以通过刷新主板的BIOS来实现。<br/>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些朋友会说在32GB容量限制时,我们常常可以使用DM分区软件中的DDO动态驱动来解决BIOS限制,然而据笔者试用后这一方法在对137GB容量限制时并不实用,因此朋友们需要特别注意了。<br/>  升级好主板的芯片组后,还要解决操作系统的问题。目前采用Windows&nbsp;9X操作系统时无法很好的解决支持48位LBA寻址模式,因此我们还是放弃windows&nbsp;9X,直接安装windows&nbsp;2000+SP4或是windows&nbsp;XP+SP1,另外windows&nbsp;2003也能提供对48位LBA寻址模式的很好支持。<br/><br/>
! g2 @; S9 L6 Q2 V1 ^1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7 12:20:04编辑过]
" a; M7 C  U7 L4 p

已有(16)人评论

Kiver 发表于 2006-9-7 20: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硬盘安装有门道,合理放置很重要<br/>  PC个人电脑硬盘目前主要有SATA与PATA两种不同接口的产品,不管是哪一种产品,其主流的转速均达到了7200RPM,相比较起以前的5400RPM的产品,性能上的提升自不必多说,但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带来的更大的发热量是有目共睹的,特别在长期工作状态下硬盘的温度是比较明显的。<br/><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4249757.jpg" target="_blank"></a>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br/>  要给硬盘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最重要的便是要给硬盘留有足够的空间散热,这就需要我们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了。目前的机箱一般都留有5个3.5寸的硬盘安装位置,如果你只有一块硬盘,那么建议你安装在第三个3.5寸安装槽中,这样上面和下面分别留有两个安装位,以保证硬盘足够的散热空间。如果你有两块硬盘,那么建议你安装在第二、第三个3.5寸的安装槽中,这样硬盘与硬盘、硬盘与机箱之间都保留这足够的距离供硬盘散热。在安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在硬盘与机箱3.5寸安装槽相互接触的地方像安装CPU风扇一样加入少许的导热硅脂,这样便可以利用机箱将硬盘散发的热量及时的散发热,有助于硬盘的散热。如果是多硬盘的用户,那么你就要考虑安装硬盘支架,以解决硬盘的安装散热问题。<br/>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4492834.jpg" target="_blank"></a><br/><br/>  进入炎炎夏日后,如果你觉得有必要的话,可以为硬盘安装散热风扇辅助硬盘散热。但在选择风扇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噪音小和震动小的优质产品,切不可像选购机箱风扇一样马虎大意,因为较大的震动和嗓音会对硬盘的磁头和盘片带来伤害,那样就得不偿失了。<br/><br/><br/>
Kiver 发表于 2006-9-7 20: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硬盘分区有窍门,合理分区很重要<br/>  使用硬盘的第一步就是要对硬盘进行合理的分区。新购买的硬盘如果看成是一张白纸,我们要把他写满东西的话,那么分区就是给它规定了可以写入文章的范围,格式化则就是为电脑划分出各种方格。硬盘分区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朋友而言是再简单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但也别小看这件事情,合理的分区不但利于文件的管理,还有利于提高硬盘的使用效率。<br/><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4643334.jpg" target="_blank"></a>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br/>  拿一块160GB的硬盘来讲,我们最佳的分区数量最好不要超过六过,160GB至300GB的硬盘一般都要将分区控制在六个以内,以方便我们的管理。在分区时一定要按照顺序为每个分区指定一个名称,如C、D、E、F、G……顺序不要打乱,以方便管理和应用,这样我们在存放不同档案和文件时才能更好的操作。<br/>  在分区的容量上,当然不能像小硬盘那样一个分区3到4个GB大小。建议最小的分区容量也不要小于10GB。以160GB为例,一般系统盘分区在10GB就可以了,但要记得平时安装的各种大型软件或游戏要安装在其它的分区上,这样即可以减少系统盘的压力,又可以在系统崩溃以后重新系统后不用再去重装游戏或应用软件。在windows98/ME中,最大分区不要超过40GB,否则会造成使用的簇太大而浪费硬盘空间,在使用Windows&nbsp;2000/XP操作系统时,分区最大容量不能超过137GB,否则极容易出现容量无法识别的现象。<br/>  对于分区的格式,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的分配NTFS和FAT32,选用FAT32格式对系统的性能上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与DOS的兼容性较为出色,更容量管理,但有单个文件最大容量4GB的限制。NTFS格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摆脱了单个文件最大容量4GB的限制,最大容量单个文章可以达到64GB,并且NTFS格式的簇比较合理,能有效地利用磁盘的空间,不容易产生文件碎片。&nbsp;因此建议两种文件格式结合使用最佳,系统分区我们可以设定为FAT32格式的,这样可以方便的被DOS和windows&nbsp;98所识别,有利于出现故障时的修复。存放文件的分区就设定为NTFS格式,方便日常的管理和大文件的存放。<br/><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4764547.jpg" target="_blank"></a>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br/>  那么怎么样给硬盘分区才算合理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具体来安排分区的容量,如游戏用户、看影片用户和办公用户等,都有不同的分区需求。以160GB硬盘为例:<br/>  游戏用户:一般将硬盘分为六个分区,系统C盘容量为10GB,个人文档分为D盘,占用10GB;常用的各种软件占用10GB,分为E盘;游戏安装区要设置的大一小,因为目前游戏的容量都非常大,方便安装,不妨分为80GB,设置为F盘;那么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不妨再分给40GB;最后将10GB做为重要资料的备份之用。<br/>  影视爱好者:这部分用户当然以收集各种视频文件为重,因此也要留出一个较大的分区存放这些文件,分区规格是:系统C盘容量为10GB,个人文档分为D盘,占用10GB;常用的各种软件和游戏安装占用20GB,分为E盘;视频专区要设置的大一小,不妨分为80GB,设置为F盘;那么音频文件不妨再分给30GB;最后将10GB做为重要资料的备份之用。<br/>  一般用户分区相对来讲就简单的多了,一般按照以下分区即可:系统C盘容量为10GB,个人文档分为D盘,占用20GB;常用的各种软件和游戏安装占用40GB,分为E盘;视频专区不妨分为40GB,设置为F盘;那么音频文件不妨再分给40GB;最后将10GB做为重要资料的备份之用。<br/><br/><br/>
Kiver 发表于 2006-9-7 20: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硬盘供电很重要&nbsp;用好电源确保硬盘延年益寿<br/>  要是对计算机的电源使用不加重视的话,硬盘就会随时受到电源的突然袭击,从而有可能发生致命性的伤害;为了保证硬盘延年益寿,我们很有必要从计算机电源的使用着手,来妥善维护好硬盘。&nbsp;<br/>供电电源要稳定<br/>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4978993.jpg" target="_blank"></a><br/><br/>  硬盘在读写数据的过程中,要是突然遇到停电故障的话,很容易毁坏硬盘的磁头,从而有可能对硬盘造成致命性损伤,所以使用高质量、输出稳定的电源为硬盘提供工作“动力”,可以确保硬盘在持续工作时不受外界电压跳动的干扰,从而能够达到保护硬盘的目的。所以大家在挑选计算机电源时,尽量到正规销售商那里选购那些已经经过3C质量认证的品牌电源。要是硬盘所处工作环境的市电电压波动幅度比较大的话,一定要使用UPS稳压电源来为硬盘所在的计算机供电,同时尽量不要将硬盘所在计算机与微波炉或空调之类的大功率设备连接到同一个电源插座上,以尽可能地确保硬盘的输入电源处于稳定状态。此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一般情况下由供电电源造成的计算机故障,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我们在排查解决稀奇古怪的计算机故障时,要是无法找到切入点的话,不妨多从供电电源的稳定性方面着手,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br/>开关电源要正确<br/>  不少人在操作计算机时,一旦遇到Windows系统反应稍微迟钝一点,就不耐烦地将计算机的主机电源强行关闭掉,然后让Windows系统进行重新启动。殊不知,这种随意开关主机电源的不良习惯,会对正在处于高速读写状态的硬盘造成致命性的伤害,毕竟硬盘在高速读写操作过程中,要是突然碰上停电故障的话,硬盘上的重要数据很容易发生丢失现象,或者硬盘磁道发生物理性的伤害。尽管在Windows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形下,没有人会随意地开关主机电源的,不过要是计算机遇到了视频线没有连接好、显卡松动或者内存没有插牢,而引起计算机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时,相信许多人都会很自然地使用频繁开关主机电源的方式来寻找计算机的故障原因。尽管这种频繁开关主机电源的操作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但因为在开机的一刹那硬盘的初始化操作才刚刚开始,硬盘的磁头当时可能正处于敏感的位置,要是此时突然关闭主机电源然后又迅速打开电源的话,那么位于硬盘敏感位置的磁头就会受到开机电源的强烈冲击,冲击次数越多的话硬盘的寿命就缩短得越快。所以,当计算机遇到无法正常启动故障需要排查解决时,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先将计算机的机箱打开,接着从硬盘上拔下电源线缆,如此一来不但能够缩小故障排查范围,而且还能避免硬盘受到频繁开关主机电源的冲击,从而达到保护硬盘的目的。<br/><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5088248.jpg" target="_blank"></a>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br/>静电防范要谨慎<br/>  在气候干燥的季节里,人身体上可能不知不觉就积累了不少静电,如果此时贸然地用手直接去拿硬盘而不小心碰到硬盘表面的电路板时,人身上的静电就有可能将硬盘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击穿,从而造成硬盘发生损坏故障。为了让硬盘避免人体静电的突然袭击,我们在拆装硬盘之前一定要想办法将身体上积累的大量静电释放掉,否则受到静电袭击的硬盘十有八九会被损坏。释放人体静电的有效办法就是在用手接触硬盘之前,先将手摸一下金属的自来水或煤气管道,或者接触一下金属的门窗边框;要是我们自己是一位专业的计算机维修人员,那最好戴上防静电手套来修理计算机。此外,在拆装硬盘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不穿羊毛衫这样的毛料衣服,毕竟该衣料十分容易产生静电。<br/>使用独立电源供电<br/>  对于移动硬盘来说,要是它的容量大于30个GB的话,我们一定要使用独立的电源为其供电,否则移动硬盘在读写数据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反应迟钝现象,严重的话能造成计算机死机故障。当然要是手头暂时没有独立电源的话,我们一旦遇到移动硬盘无法稳定工作现象时,不妨考虑换用移动硬盘USB连接线缆上的其他接口来连接计算机;例如,不少品牌的移动硬盘除了具有USB接口外,还具有PS/2接口,该接口通常需要的供电电源功率比较小,所以要是我们通过USB接口来将计算机和移动硬盘连接起来而计算机经常死机的话,就可以考虑用PS/2接口来连接计算机。此外还需要大家的是,当移动硬盘在传输大容量数据的时候,尽量将连接到计算机主板上的其他USB设备全部从计算机上拔下来,以保证移动硬盘能从主板中获得足够稳定的电源功率。<br/><br/><br/>
Kiver 发表于 2006-9-7 20: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硬盘头号杀手&nbsp;揭密导致硬盘坏道的非法操作<br/>  硬盘坏道可以说是硬盘的致命性故障,出现硬盘坏道以后的硬盘往往也就代表着硬盘生命的结束,因为硬盘在出现坏道以后不但是某些坏扇区不可用,还会直接殃及到其它可用的磁盘扇区,这样硬盘的生命也不会太长,一般利用不了多长时间后便无法再继续使用,造成整块硬盘损坏。&nbsp;<br/>  大容量硬盘的出现,使硬盘单碟的容量也越来越大,这样硬盘内某一碟片出现坏道以后则代表的损失也就会越大。以160GB单碟容量的硬盘来讲,如果一块160GB的硬盘使用了一张单碟,那么当这个碟片出现坏道以后刚会造成整个碟片的损坏。而采用两张单碟容量的硬盘至少还有一张碟片是可用的。因此,在使用大容量的硬盘中,我们更应该注意硬盘的维护与保养,确保硬盘的使用寿命和数据的安全。<br/>  硬盘出现坏道的原因是多方面,与我们日常的非法操作和使用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哪些错误的操作会致使硬盘出现坏道呢?接下来笔者不妨将最容量使硬盘出现坏道的几种误操作介绍给大家,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br/>1、非法关机<br/>  硬盘在工作时是不能突然断电和非法关机的,这点大家要切记,这也是使硬盘最容易产生坏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因很简单:当硬盘在工作中是,盘片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磁头停留在盘片的不同位置读取磁盘中存放的数据。如果中途突然断电,磁头便会迅速做归位动作,则可能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盘片。因此在工作中,千万要避免突然断电导致非法关机,另外其它的非法关机操作也要尽量的避免。再者windwos自带重新启动功能也尽量少用,因为这一功能会使硬盘在瞬间突然断电加电,也极容易引起硬盘的各种故障,如果需要重新启动,则正确的方法是在电脑关闭10秒钟以后再按开机按钮打开电脑。&nbsp;<br/>2、灰尘<br/>  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可以说灰尘是硬盘的头号杀手。大家知道硬盘的磁头与盘片接触是十分紧密的,不允许有半点的灰尘,如果灰尘落入硬盘盘片上后,那么就意识着硬盘离损坏为期不晚。<br/>  另外,如果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长期工作,硬盘很容易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使其长期积累在硬盘的内部电路元器件上,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使得电路元器件的温度上升,产生漏电或烧坏元件。灰尘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线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灰尘体积虽小,但对硬盘的危害是绝对不可低估。因此必须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空气中的潮湿度和含尘量。<br/>  一定要切记的是:普通的计算机用户千不要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极其容量进入硬盘内,有些时候你是无法用肉眼看得到的,灰尘但在不经意是落入到盘片上,在磁头进行读、写操作时划伤盘片或磁头。&nbsp;&nbsp;<br/>3、震动<br/>  硬盘的制造过程十分的复杂,工艺十分精密,虽然各大硬盘厂商都在硬盘中加入了防震抗摔功能,但碰撞和震动依然是困绕硬盘的几大杀手之一。过度的碰撞和长期工作在震动的环境下极易造成硬盘盘片与磁头结合不严密,磁头断裂的现象,特别是在硬盘工作中,后果将会更加的严重。因此,一定要将硬盘紧密的固定的机箱内部,上紧每一颗螺丝。另外工作过程不要直接移动硬盘和移动机箱,需要将电脑移动位置时切记要轻拿轻放,防止硬盘碰撞造成损坏。<br/>4、静电<br/>  静电对电脑硬盘的损害大家也许再熟悉不过了,对于硬盘而言,其背部的电路版同样会受到静电的伤害。因些,不能用手随便地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这是因为在气候干燥时,人体通常带有静电,在这种情况下用手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则人体静电就可能伤害到硬盘上的电子元器件,导致硬盘无法正常运行。&nbsp;&nbsp;<br/>  在用手拿硬盘时应该抓住硬盘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有些类型的硬盘会在其外部包上一层护膜,它除具备防震功能外,更把电路板保护其中,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什么静电了。<br/>5、高温&nbsp;<br/>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使用中存在散热问题。环境温度以20~25℃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温度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器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凝结在集成电路元器件上,造成短路。&nbsp;&nbsp;<br/>  湿度过高时,电子元器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积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荷,从而烧坏CMOS电路,吸附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机房内的湿度以45~65%为宜。注意使空气保持干燥或经常给系统加电,靠自身发热将机内水汽蒸发掉。另外,尽量不要使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喇叭、电机、电台、手机等,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损坏。&nbsp;<br/>
Kiver 发表于 2006-9-7 20: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数据安全有一招&nbsp;巧用NTFS磁盘格式为文件加密<br/>NTFS磁盘格式是基于win&nbsp;NT以上版本支持的一种磁盘格式,相比较起FAT32磁盘格式,NTFS格式的安全性更强,可靠性更好,并且在些格式之下磁盘利用率更高,不易产生文件碎片等,NTFS通过使用标准的事务处理记录和还原技术来保证卷的一致性,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则NTFS格式将使用日志文件和检查点信息来恢复文件系统的一致性。在Windows2000和Windows&nbsp;XP以上的操作系统中,我们推荐大家使用NTFS格式,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也许大家还不知道,NTFS格式还提供了对单个文件乃至整个文件夹的加密功能,从系统的安全角度来讲,加密功能可以对需要保护的文件或是文件夹对象设置用户访问权限,可以有效的保护数据。从个人的隐私角度来看,文件加密可以更加可靠的保护我们的私人隐私,因此NTFS磁盘格式的加密功能对我们而言还是十分有必要的。&nbsp;<br/>  如何在NTFS格式下实现对文件夹或单个文件的加密呢?接下来笔者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操作过程。<br/>1、NTFS磁盘格式下加密文件夹或文件<br/>  第一步:打开我的电脑,选择要加密的文件或是文件夹,右键单击在出现的快捷下拉框中选择属性,打开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对话框,在“常规”选项卡中选择高级,打开“高级”对话框(如图1)。(这一步也可以通过打开windos资源管理器来实现,具体步骤是在右侧桌面“我的电脑”图标,选择“资源管理器”即可打开整个windows系统的资源管理器)<br/>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5226138.jpg" target="_blank"></a><br/><br/>  第二步:在“高级属性”下,我们会看到“加密内容以便保护数据”这一选择,如上图,我们在前面的空格内选择这一选项,而后单击“确定”后回到“常规”对话框,在窗口下单击应用后,则会自动弹出一个新的窗口“确认属性更改”。如图2<br/><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5333733.jpg" target="_blank"></a>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br/>  第三步:在“确认属性更改”窗口中,我们会看到两个选项:“仅将更改应用于该文件夹”和“将更改应用于该文件夹、子文件夹和文件。如果你是对一个文件夹进行的加密,选择第一项则只能对该文件夹加密,文件夹下的所以文件将不会被加密;如果你想将些文件夹下的所以子文件夹和文件全部加密,那么就选择第二项即可。选择完成后单击确定即完成了文件及文件夹的加密过程。加密以后的文件或是文件夹在windows&nbsp;XP下文件夹名或文件名显示为绿色。<br/>在对文件及文件夹加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br/>  一是只可以加密NTFS分区卷上的文件或文件夹,FAT32分区格式下对文件夹和文件加密是不可用的。<br/>  二是被压缩的文件夹或文件也可以进行加密,如果要加密一个被压缩过的文件或文件夹,则压缩的文件将会自动解压缩。<br/>  三是无法加密标记为“系统”属性的文件&nbsp;,并且位于系统盘下systemroot目录结构中的文件也是无法加密的。<br/>2、解密文件夹或文件的具体操作步骤<br/>  第一步,打开加密后要进行解密的文件夹或文件,右击并选择“属性”按钮,打开属性窗口,选择常规选项,并选择高级,打开高级对话框。<br/>  第二步,在高级对话框中将“加密内容以保护数据”前面的勾去掉,并确定。<br/>  第三步,回到常规选项窗口中,单击应用,同样出现询问只解决文件夹和解决文件夹下的所有子文件夹、文件选项,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选择,完成后单击确定,即完成了文件夹或文件的解密过程。解密以后的文件夹名或文件名字体又恢复到了默认的黑色。<br/>  有些用户可能会问,加密以后的文件夹或文件怎么显示“拒绝访问”消息呢,这是因为我们加密文件系统(EFS)使用的公钥证书对文件加密时,与该证书相关的私钥在本计算机中不可用,解决方法是查找合适的证书私钥,并使用证书的管理单元将私钥导入计算机并在本机上使用即可。<br/><br/><br/>
Kiver 发表于 2006-9-7 2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巧妙变换思路&nbsp;让普通硬盘同样支持热插拔&nbsp;<br/>  不少朋友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那就是在克隆数据的时候,往往需要在中途更换连接其他的硬盘,不过又不想在关闭计算机电源的情况下对硬盘进行连接或拔除,觉得这样操作有点浪费时间。但是要是在带电的情况下对硬盘进行直接插拔的话,又担心损伤硬盘而战战兢兢的,其实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完全可以变换思路,让普通硬盘支持热插拔功能,不信的话,就请各位一起来看看本文下面的内容吧!&nbsp;<br/>认识硬盘热插拔<br/>  所谓硬盘热插拔,其实就在带电状态下直接插拔硬盘;一般来说对硬盘直接热插拔的话,往往能节省计算机关机然后重新启动系统所需要的等待时间,而且还能有效避免计算机系统在重新启动时产生的启动电流对硬盘的直接冲击。对于硬盘来说,由于它的电源线缆和数据线缆是单独分开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硬盘是允许被热插拔的;不过在对硬盘进行热插拔时,如果操作不当的话,不但能够导致计算机系统死机,而且还有可能损坏硬盘。当然为了保证硬盘能够被系统准确识别到,在计算机中安装合适的操作系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Windows&nbsp;2000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能够很好地支持硬盘的热插拔操作。<br/>安全热插入硬盘<br/>  所谓热插入硬盘,其实就是指在计算机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将新硬盘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中。在对硬盘进行热插入操作之前,应该首先要分清硬盘的电源连接线缆和数据连接线缆,然后将数据连接线缆先连接到硬盘上,再将电源连接线缆插入到硬盘中;特别在连接电源线缆时,动作速度一定要快,争取在一秒钟之内完成连接操作,这样能够避免硬盘被损伤的可能性和危险性降低到最小限度。<br/>&nbsp;<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5421632.jpg" target="_blank"></a>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br/><br/>  下面再用鼠标右键单击系统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在随后出现的系统属性对话框中,单击一下“硬件”选项卡,并在对应的选项设置页面中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打开系统的设备列表界面;紧接着用鼠标右键单击设备列表中的计算机名称,从弹出的如图1所示的菜单中执行“扫描检测硬件改动”命令,这样Windows系统将会自动扫描到刚才的硬盘连接操作,检测到硬盘存在后就会自动为硬盘安装配置好驱动程序。一旦安装好硬盘的驱动程序后,硬盘所对应的名称以及图标就会自动显示在系统的设备列表界面中了。此时我们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后,就会在其中看到新硬盘的磁盘分区符号,双击硬盘图标后就能进入到硬盘窗口,并能看到硬盘中的内容了。这样一来,硬盘的热插入操作就算成功了,以后再安装硬盘时就不需要开关电源、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了。<br/>安全热拔除硬盘<br/>  尽管Windows&nbsp;2000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对硬盘的热插拔操作支持得已经非常完善了,不过要是我们在热拔除硬盘时操作不当的话,同样会对硬盘造成伤害。正确热拔除硬盘的步骤应该为:<br/>&nbsp;<br/><a href="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20067/29/1154175529626.jpg" target="_blank"></a>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转帖]大容量硬盘应用实战串串烧
<br/><br/><br/><br/>  按上面的方法打开系统的设备列表界面,找到需要热拔除的硬盘选项,然后用鼠标右键单击之,从弹出的如图2所示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卸载”命令,随后系统会自动出现“确认设备删除”的提示界面,单击该界面中的“确定”按钮后,Windows系统就会自动对硬盘所用的驱动程序执行卸载操作。等到硬盘驱动程序卸载成功后,才能将硬盘从计算机中拔下,这样操作才能保证硬盘在拔除时不会受到伤害。不过在将硬盘从计算机中拔除下来时,也要注意一定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拔除顺序应该是先拔下电源线缆,然后将数据线缆拔下来。<br/>热插拔硬盘事项<br/>  尽管热插拔硬盘操作比较简单,也比较安全,不过在实际热插拔硬盘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便确保热插拔操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在对硬盘进行热插拔操作的同时千万不能让计算机断电,不然的话容易造成硬盘上的重要数据发生丢失,严重的话能给硬盘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其次一定要记牢热插拔的顺序,插入时要先连数据线缆后连电源线缆,拔除时要先断开电源线缆后断开数据线缆;第三在将电源线缆插入到硬盘中时,一定要保证电源插头平行进入到硬盘的电源接口中,一定不能斜着将电源线缆插入到硬盘中,这样容易出现硬盘被烧毁的故障现象。记牢了上面几则操作事项后,我们日后就能随心所欲地对硬盘进行热插拔操作了。<br/>  最后笔者需要再次强调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虽然允许热插拔硬盘,不过掌握正确的热插拔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毕竟操作不当或多或少会对硬盘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对普通硬盘的热插拔操作不能太过频繁,毕竟普通硬盘有别于移动硬盘,频繁热插拔普通硬盘总存在伤害硬盘的危险,而降低热插拔次数可以将这样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Kiver 发表于 2006-9-7 20: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减少磁头读写次数&nbsp;硬盘长寿技巧为你支两招<br/>1、硬盘使用之道—合理BT很重要<br/>  目前宽带网络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只要你有电线,就可以安装ADSL宽带网络,充分享受到宽带网络带来的便捷。宽带网络也促进了各种影视、游戏等影音娱乐文件的共享,很朋电影迷经常通过网络下载各种影片进行观看。目前网络中最流行的下载工具非BT莫属了,其操作简单、下载速度快越来越受到网友们的青睐。由于BT下载时是在线的人越多下载速度越快,而且其最重要的将下载的数据直接保存在硬盘上,因此在BT下载时就需要硬盘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中。<br/>  对于BT下载伤硬盘的说法,到底是否真正会伤害硬盘尚未得到确切的定论,但是可以非常肯定的是,至少在BT下载的过程中硬盘是处于工作状态下的,这就造成了硬盘的磁头要不断地进行文件的读写操作。下载一部电影的时间不会太长,关键是网友要经常的利用BT下载影片,这样长久下来肯定会对硬盘造成一定程序的影响。<br/>  那么疯狂的BT用户应该怎样尽可能的减少硬盘磁头的读写操作的次数呢,除了平时在下载些小的文件时尽量采用直接下载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置更大容量的缓存来尽量的减少磁头读写。<br/>  以大家经常用的BitCome为例,选项菜单的高级设置便可以使我们用户自定义缓存的大小,建议将最大值与最小值设置成一样,这样缓存就不会发生变化。以512MB内存为例,设置成32MB将是最合理的,而内存的容量如果更大则用户可以设定更大的缓存。<br/>  经常BT的朋友在硬盘分区时也可以单独划分出一个较大的分区专门用于BT下载。由于BT软件的应用很容易就会造成大量的磁盘碎片,虽然这样对于硬盘的稳定性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但对于硬盘的速度影响却是直接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硬盘在寻找某个文件时速度减慢,而硬盘的碎片整理是相当的耗时,这样不说,对于硬盘的磁头而言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因此单独指定一个分区进行BT下载便可以大大的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br/>  另外,升级了硬盘的用户,换下的硬盘也不要浪费,这些硬盘进行BT下载再好不过了。我们可以将其设置为从盘接在IDE数据的从盘上来使用,这样即不会造成硬盘的浪费,而且还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何乐而不为之。<br/>2、硬盘的保养之道—正确操作很重要<br/>(1)不要强制关机<br/>  很多朋友喜欢利用机箱上的POWER键强制关闭机器,觉得这样非常省时省力,但殊不知这样对硬盘的使用非常不利。由于硬盘在工作中强制将磁头关闭,磁头便不能正常的归位,很容易造成硬盘磁道损伤和磁头偏移,这样对硬盘所造成的硬伤是十分严重的,可能导致整块硬盘报废。<br/>(2)正确卸载软件程序<br/>  有些朋友安装软件后觉得没有用会直接找到其安装位置的文件夹利用DEL键直接将整个文件删除,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会在硬盘上留下许多的碎片,长期下去自然会导致硬盘性能下降。并且这样删除并不能删除windows注册表中的信息,使windows注册表体积不断增大,导致系统越来越快。我想你还是老老实实的采用卸载程序或windows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或删除程序删除你不要的软件才是正确之道。<br/>(3)注意防潮、防尘、防静电<br/>  潮湿、灰尘和静电是硬盘硬件损伤的三大杀手,因此我们要注意不要将硬盘长期放在潮湿的环境或温度极低的房间里,同时要经常的打扫机箱卫生,保持机箱内的整洁,避免灰尘,切记千万不要打开硬盘盖,防止灰尘进入。另外在安装和拆卸硬盘时要注意先消除身上的静电,并且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硬盘的电路板,以免静电伤害硬盘电路。<br/>
Laputa81 发表于 2006-9-7 2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鬼长篇!!!</p><p>得闲先慢慢睇·······</p>
Kiver 发表于 2006-9-7 22: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aputa81</i>在2006-9-7 14:03:48的发言:</b><br/><p>好鬼长篇!!!</p><p>得闲先慢慢睇·······</p></div><p></p>好似你几时都甘得闲的啵
Laputa81 发表于 2006-9-8 01: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红枫</i>在2006-9-7 14:18:40的发言:</b><br/><p></p>好似你几时都甘得闲的啵</div><p>你都识讲好似啦!!! </p><p>好似即喺 唔喺啰········</p>
Kiver 发表于 2006-9-8 01: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aputa81</i>在2006-9-7 17:09:20的发言:</b><br/><p>你都识讲好似啦!!! </p><p>好似即喺 唔喺啰········</p></div><p></p>甘你真系好得闲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