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资讯] [转帖]【精品】宫崎骏作品赏析

Killua 发布于2006-4-17 11:07 4447 次浏览 38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分享主题]
Killua 发表于 2006-4-17 11: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P>千与千寻的神隐(千と千尋の神隠し)2001 </P>
, @# N  M9 ~1 U1 o- o<P>一辆汽车在林荫道上驶着,车上载着千寻和她的父母,他们正在从都市搬往乡下的途中,故事就这样发生了。<BR>千寻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自信的父亲及现实的母亲对她的娇宠使她一直无忧无虑。父母为她安排好了生活中的一切,就连这次搬家也一样。但她对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环境都感到很厌烦。此时,她愣愣地坐在马车里,那呆滞的目光,似乎对生命已经厌倦。<BR>  车子突然停了下来,一个巨大的石像挡住了前面的通道,不耐烦的父母抛下千寻,径直走了过去。这时一个日式和西式结合的小镇出现在眼前。千寻的父母好奇地在这不可思议的“灵异世界”里来回看着,他们贪婪的欲望很快就显露无遗,两人随心所欲地吃着堆积入山的美食,对千寻的制止置若罔闻。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应得的惩罚,猛然间变成了半透明的时候有药物把她救了回来,并且教给千寻在这个世界中的生存之道——劳动。虽然千寻并没有劳动的意识,可迫于生存的压力,她还在哈库的指引下道魔女汤婆婆的温泉澡堂里干活。<BR>  这个温泉澡堂是日本土地神、下等神等成千上万的神灵治病、疗伤的地方。在这里改名为“千”的千寻得到了烧锅炉的釜爷和英俊少年哈库等很多好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为了避免变成猪的命运,千寻地工作,并平生头一次感觉到生命的存在。<BR>  后来,小镇上来了一个戴着面具穿一身黑褂子的男人卡奥那西,他爱上了对他说话温和的千寻,并且向她求婚。遭到拒绝的卡奥那西变的疯狂异常,他一直说着“寂寞”这两个字,于是千寻不得不担负起解放其灵魂的责任。另一方面,少年哈库为了汤婆婆的孪生姐姐钱婆而受伤,生命危在旦夕。千寻勇敢的寻找着治救哈库的方法,但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考虑到别人——千寻第一次知道了人活着的意义。<BR>  清新的早晨,明净的窗子,一切从头开始,生活充满着希望……</P>
: |9 J! ~, v6 |2 x0 c<P>幕后(放映前强漫预告内容): <BR>宫崎骏说他希望来看影片的10岁左右的孩子能在故事中找到真正的自己。但在这部以普通的10岁女孩的影片中,他并没有采用家长式的说教,而是通过影像技巧,层层深入地使那个有各种奇怪想法的任性女孩千寻释放出独特的光彩。<BR>  如同[幽灵公主]一样,影片的色彩依旧保持了简单的色调,而在背景以及其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飞翔场景上,则运用了电脑特效,同时,在这部影片中,宫崎骏一改以往纯二维平面影像的传统,采用了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方法,使影片更具视觉魅力,这在日本动画电影史上还是首次。<BR>本片音乐依然有久石让担当音乐指导(从[风之谷]起,久石让多次担任宫崎骏电影的音乐监督)。主题曲《いつも何度でも》(无论多少次)极为清澈悠扬,由歌手木村 弓演唱,具有十足的日本民族特色。 </P>
$ U! v! X5 O- u% p- `7 L" \; O: C<P>(放映后公开资料)</P>
5 Y; t) ?; W5 i  p6 K( e" O<P>物語 <BR>  隧道的另一端有想象之外的幻境,所有不可能发生的事都是这个城镇的理所当然,它和人界毗邻而居,但人类的双眼永远不能捕捉到它的存在。因为有治愈百病的温泉,幻境里聚集了无数神仙精灵。迷路的10岁少女千寻,无意间掉入了这个人类的禁地。为了在幻境中生存,千寻被魔女汤婆婆把名字改成千,彻底脱离人界的生活;她还成为汤婆婆手下的工人,在这个专横的魔女所控制的温泉浴池里不停劳动。千寻从釜爷爷、铃铛姐姐和神秘美少年小白的鼓励里得到生存下去的勇气,在温泉拼命工作避免沦为动物。渐渐地,在她身上沉寂已久的“生命力”被冷酷的生活唤醒了,原来人可以实际地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千寻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体验。<BR>   温泉里有个叫“无颜”的面具人,他整天只会嘟囔着“冷”,“俺都要,俺有钱,拿来”,“千,饿了”这样的词,脾气暴躁粗野,丧失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一心要活下去的千寻体会到了生之美好,她不希望自己和无颜有同样的下场,于是努力寻找解放无颜灵魂的方法。同时,曾经保护过她的少年小白刺伤了汤婆婆的女儿钱娘,千寻毅然决定拯救小白,挑战魔女的权威。</P>
% I5 E+ D. L0 X9 ^# Z<P>传説<BR>  在宫崎骏的新作里,主人公是1990年出生的独生女千寻。故事从千寻一家的搬家旅途开始,对千寻来说,她即将面对的是全新的学校和朋友,可是请注意她出场时的面部表情,这个10岁小女孩的脸上始终是不动声色的冷漠,可以说,她对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严重缺乏孩童的好奇,也不希望自己踏入未知的社会。对比宫崎先生1988年的《龙猫》,千寻的冷淡和《龙猫》里因搬家而欢天喜地的孩子正好相反。<BR>   千寻一家在幻境里迷路了。她的父母出生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代,对金钱物质有强烈的向往和控制欲,他们在幻境里触犯规则而变成了猪,千寻孤独的留在幻境里。支配城镇的魔女强行改掉了千寻的名字,这更让她感觉到自我丧失的恐怖。不劳动者罚为猪,是这里残酷的法则。在精灵汇集的温泉拼命工作,这是千寻十年生命里没有试过的。和过去宫崎骏作品里的主角不同的是,千寻不具备天真可爱,聪慧伶俐的资质,这个平凡女孩是在完全被动的窘境里爆发出生命无可抗拒的生存意愿,人类无限的可能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P>
1 n8 K+ \+ s+ ?4 O<P>現実</P>/ `7 G( w8 y$ T# _0 L6 u" J. H2 n+ \
<P>   在这部“宫崎版爱丽斯奇遇记”里,现代日本第一次作为宫崎动画的舞台出现。千寻在幻境里遇见的各类精灵,无不在现今的日本有着寓意式的指向——魔女汤婆婆是迷恋金钱的温泉经营者,对自己的子女放纵不加管制,是个失职的母亲。任意挥霍金钱不尊重他人的存在,性格如同小儿缺乏思考理性。性格复杂的少年小白兼备聪明和冷酷的双重人格。千寻面临丢失自我的危险,寻找成人理性世界的冒险困难艰巨——所有这一切都会让我们在观看电影时心有所感吧?<BR>   最后千寻能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她明白了“要让自己找到本来的自己”,这一点无疑是对现代日本人的忠告。泡沫经济破产后的长期不景气,旧有社会体制的难以改革,国民对政府内阁的强烈不信任感,这些都是成人的麻烦;而在孩子的世界里,学校道德败坏,校园暴力不断,少年犯罪更是司空见惯的黑暗。找一把钥匙打开光明之门,是每个日本人都在考虑的问题。在这个故事里,千寻最终激发出身体里全部的潜能,随之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冒险。宫崎先生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把故事讲给整个日本社会听。</P>3 T7 r  l8 ]9 r4 J6 a0 I+ e
<P><BR>宫崎骏为10岁女孩而作故事来源自童年<BR>  宫崎骏对现实发言<BR>  自《幽灵公主》后宣布退休的宫崎骏又回来了,他的这部新作《千与千寻》,自7月份上映后两个月即成为日本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创下无人可及的纪录,而近日该片在香港上映,同样引来一片赞赏声。</P>* p8 H1 P  O/ ]2 H3 a- f# R( H
<P>  问:这一部电影的创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何以会想到创作这样一部动画?<BR>  宫崎骏:《千与千寻》是为我五位小朋友而创作的。这五位小朋友是我朋友的女儿,十岁左右,每逢夏季,都会到我山边的小屋来。有时我想,我们制作过不少关于小孩的电影,却没有一出是为十岁女孩而作的,大概也该为她们做点什么吧。</P>( e, C1 i/ e3 O
<P>  问:你怎么去了解10岁女孩喜欢些什么呢?<BR>  宫崎骏:为了创作这样一个故事,我看过好一些时下女孩所看的漫画都是些俗不可耐的浪漫爱情故事。我深信这绝不是一个十岁女孩所渴求的。难道我们就不能创作一些能引起她们共鸣的故事吗?</P>7 b5 N- m, I- E4 Y! l( G4 o. Z
<P>  问:故事的背景,灵感来自哪里?<BR>  宫崎骏:说到故事的背景,这多少是源自我童年的回忆。《千与千寻》里的“神秘之城”,是根据江户东京建筑物园而描绘的。我在那里留下不少童年的足迹;现在仍经常到那儿散步,缅怀一下童年旧事。面对古旧的建筑,我不禁觉得现代人应该反省反省:他们总是夸大自己的问题,难道都忘了古人是怎样克服种种困难的吗?只要我们能重拾昔日的勇气,那么,天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P>
$ _8 D) _6 _8 K<P>  问:还有其它的一些场景呢,比如大浴场?<BR>  宫崎骏:至于故事中的温泉大浴场,则是源自我童年时的遐想。我小时候到过一所日式浴场,布置非常特别,令我印象难忘,一直希望创作一个以此为背景的故事。有时我忽发奇想:一个专为神仙而设的浴场必定更为有趣———现今的神仙日理万机,大概也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吧。这就是你们在《千与千寻》里看到那有神仙光顾的浴场了。</P>5 M8 M! t  Z! B( t# q6 L
<P>  问:能够引发这么多人的喜爱和共鸣,《千与千寻》有什么特别之处呢?<BR>  宫崎骏:《千与千寻》有别于其他故事,也有别于我过往的创作。以往,我笔下的主角都我所喜爱的,但这次我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物,一个毫不起眼的典型十岁日本女孩。我要让每个十岁女孩,都从千寻那儿看到自己。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可人儿,也没有特别吸引之处,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没精打采的神态,更是惹人生厌。最初创造这角色时,我还真有点替她忧心呢;但到故事将近完结时,我却深信她会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P>4 L1 W* r5 m# _) N
<P>  问:你想通过《千与千寻》表达什么样的想法呢?<BR>  宫崎骏:《千与千寻》叙述了千寻的一个生活小片段,讲述她在面对困难时,如何逐渐释放自己的潜能,克服困境。这正是我要我那些小朋友学习的。这故事也令人联想到现实社会中,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进入一间大机构做事的情形。面对陌生的环境,冷漠的人事,这女孩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发掘内在的潜能,克服种种挑战,方可建立一片立足之地。现实世界里的人事,是如斯复杂!是非黑白,往往很难界定。正如故事里的汤婆婆,看似是个坏人,但背后却也有她辛酸的一面。</P>
, c/ y& z9 y3 l<P>  问:你对当今的电影制作有什么看法?<BR>  宫崎骏: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泛滥的社会。成年人追求不断的娱乐,以填补心灵的空虚。这同时反映在孩童身上。过剩的娱乐,使他们的知觉淡化了,天赋的创造力减退了。我们的电影创作,就是要刺激那麻木了的知觉,唤醒那沉睡了的创造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不能为了激发孩子的本能,而要他们独自面对种种困难。我相信一出用心制作的电影将是孩子借镜的好对象。就是这个信念,促使我制作了这出电影。</P>
9 i: b- ?1 L/ O. ?8 t$ k<P>  编前:自1997年《幽灵公主》之后宣称息影的宫崎骏,蛰伏四年一朝复出,拿出的是比《幽灵公主》更具现实战斗性的《千与千寻》(又译为《千和千寻的失踪》)。宫崎骏的票房号召力一如当年。然而,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这部与宫崎骏以前的动画导演风格迥然不同的电影,代表了宫崎骏思想的何种新方向。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东京记者招待会上的诚恳发言也许能给你一个答案。<BR>  《千与千寻》在2001年的夏季由东宝公司发行,首映前在东京小金井市的古建筑园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宫崎骏导演在这次记者会上作了长篇发言。 </P>3 ]& N2 t5 @( h: N% g
<P>?宫崎骏:开场白</P>
: n5 D3 Q) ^2 z8 z( t<P>  德间书店的社长还在世的时候,曾经想召集日本最好的动画人,制作全世界最好的动画,想起这些年的经历,我们也不算辜负了他的期望。 <BR>  在整个电影制作结束时,我曾经独自前往神社求签,签子上写着“残花,旧枝头再次开放”。原来是这样,我心想,虽然力图有所突破和改变,但只要导演是我,就不可能像当下的风潮,完全迎合商业需求,那样的事情对我是不可想象的。<BR>  每年夏天都会和佟榴美(《千与千寻》女主角千寻的配音演员)般年纪的女儿前往山上的木屋度假,当我看见她可爱的面容,就会想,我还没有给她这样大的孩子做出过最合适的动画。固然以前也有过这方面的作品,像给少女们的《风之谷》和《魔女宅急便》,给男孩们的《天空之城》,但在这些电影里,还没有出现这样的角色:他们还没有被生活变得复杂多变,对于成人有纯真的服从和崇敬,全心信服父母们教导的古朴道理。这样的孩子该是什么形象呢?说实话,我自己的脑子里也不是十分有概念。 <BR>  已经是母亲的侄女带着孩子也来到山上小屋,少女漫画一下子满屋都是,我看了看,内容大多是如何吸引班级男生之类的校园浪漫故事,怎么潮流已经变成如此了呢?无论漫画和动画,内容的主要部分都不应该只限于此,就像年轻时追求我的小女友,用不需要多少金钱的东西就让她欢喜,制作动画也应该这样吧,这才是高明的做法。固然我们是过了幼拙的时光了,可是我们不是一样葆有记忆吗?过去的梦想还是能够在那些支撑着社会的成人身上找到的,如果你也相信这些事会发生在10岁的女孩身上,你的幻想也就是真实的。无论如何,我要重新动笔作画,为了所有的孩子,在没有被恋爱和思考打扰的年纪里,让他们拥有童年的快乐。以上这些,决定了我的复出。<BR>  到现在才站在这里召开记者会,我们这次的制作所费时间不可谓不长啊。主要原因是完成了九成工作的时候才开始复检,结果一下就推翻了八成的既定内容。每周工作室都接到无数的电话,“无论时间多长也要坚持下去啊,哪怕被闪电打中了也要画完,拜托了”这一类的“鼓励”。(众笑)但是看着花了三年时间做出来的电影,虽然只有两个小时,也能感觉到其中的厚度。</P>
& C6 j7 m) R& h3 z- X<P>??答记者问之一:为何复出<BR>  记者:1997年的《幽灵公主》后,您停笔的时间可真不短,复出的想法最开始是什么时候的事?契机是什么?  <BR>??宫崎: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在困惑,我还要继续做导演吗?对人类的怀疑在电影里色彩浓重,不停作画给身体带来的压力也不小,我质疑自己这种作品还是否应该出现,包含那样的倾向。再次复出,一方面是为了鼓起当初合作过《幽灵公主》的伙伴们再次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就是上面所说,为了增加孩子们童年的快乐。我还是没有放弃过去的理念,尽量有所批判和思考,有所把握,于是就去做它。<BR>  在影片开头,有一句话叫“雾的彼端,那不可思议的城镇”,其实这是日本七十年代的儿童文学作品。一直想表达这个意象,是《幽灵公主》制作前的想法了,一直到现在才化其为影像。小学时许多同学都喜欢这本书,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我那时的确无动于衷,所以现在有些后悔,想回过头去解开书的谜团。不过改动的地方很多,比如不会在故事里出现超能力少年,站立在地震后毁灭的东京废墟上之类,那样的话,就很像大友克洋的东西了(众笑)。承接书里的情绪的地方,只有在电影的结尾,女孩不知为什么又回到了那个神仙的澡堂,看见那个曾经感觉可怕的婆婆安静地站在门边。</P>
) ^0 a2 c/ v, e, f<P>  记者:《幽灵公主》之后关于您的身体情况的报道很多,幸好您没有因此而引退。那么以后是否还会一直创作下去?<BR>  宫崎:身体不如从前是个事实,毕竟已经六十岁了,到深夜时脑子就自动罢工,怎么休息也难免有糊涂的感觉。最大的问题还是寻找一个可以放心的接班人吧,没有精力全部监督却又不能不事事过问。我现在才算是明白黑泽明当时的心情,在《乱》中安排了李尔王这个角色。不是不想放开手中的权力,而是国王一旦成了老王就难免可笑哀愚。只要还有力气,还有干劲,就会一直制作电影,不知道这是喜剧还是悲剧,我想黑泽明导演当初的心情一定也是如此复杂。</P>
6 T) [4 C  r  ]( x* T, J<P><BR>??答记者问之二:人物性格设计<BR>  记者:电影还未被大家看到之前,你能预计观众的反应吗?<BR>  宫崎:不知道,这真是完全不可控制的。这一次的电影里,并没有画出一贯被大家喜爱的、一眼便觉得可爱活泼的形象,因为我想换一种创作方式,让大家看见并不太美的小姑娘的故事。  美君固然是个美少女,可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家,初次结识的那个小女友都未必一定漂亮吧?可是还是一样的可爱呵。(众笑)就是要给大家这样的感觉:一见之下不过尔尔,发展下去觉得“还是有些可爱”,最终历经千山万水走到她身边,发觉“啊,原来她拥有这样的魅力”———大吃一惊而记忆深刻。 </P>
7 O: w/ f* E/ t<P>??答记者问之三:制作细节I<BR>  记者:为什么选择“现代”作为故事的背景呢? <BR>  宫崎:毕竟还是活在现实里的人多嘛。可怕的是活在“现在”太久了,人会变得麻木,有时忘记了来时的道路。也不是说这样就不好,可能是没有太多人会适应想象里的生活吧。我一直没怎么对现实发言过,不过身边的人总是七嘴八舌,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现在该轮到我说话了吧?(众笑) <BR>  虽然一直是想做这类女孩形象的动画,可是制作出来后我还是吓了一跳,看起来这个女主角实在是太虚弱了,完全不是“那乌西卡”式的人物。不过电影当然不仅是表达她的无力感,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讲述她如何振作和学会奋斗,也因此使整个影片的长度超过了预计。 <BR>  记者:为了做这个电影,有特地去找些孩子来聊天沟通什么的吗?  <BR>宫崎:从来不特地去生活里找原型角色。每年都会有两三次和孩子专门呆在一起,每次大概两三天。虽然不知道孩子一定会怎么想怎么做,但只要耐心和爱护地揣摩他们的心理,也可以让他们对剧中人产生亲近感。 <BR>  记者:用这样充满古风的建筑物做舞台背景,好像是想做一次日本古建筑的导游呢。<BR>  宫崎: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建筑了。在我孩提的时候,东京被空袭之前,在街角的某个地方或者能发现古代的遗留,在电影里这样安排,是出于一种个人的怀旧情绪吧。有时我一个人独自留在公园里,就要关闭了,我却一人指点着看太阳缓缓落下,再下去,就几乎要流泪了。(自笑)<BR>  一直以来,这里(日本古建筑园)如果要开设分部,吉卜力工作室就会尽微薄之力稍做帮忙,为它印制商业广告,制作图册出版,关系亲密。我认为经济实体和文物单位之间的互动很重要。<BR>??记者:影片里大门缓缓打开,那是用的CG(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绘画)技术吧? <BR>  宫崎:不,全部是手工制画。是啊,这是个动画技术年代了,一切都可以靠科技来轻松完成,可我就是个不喜欢搭顺风船走路的人。(众大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很简单的地方也一定喜欢取巧,画面的明暗,还是由人来控制的好。看起来技术使人自由,其实分业过于精细,很容易使独具匠心的制作变成流水式的生产。CG后面还跟着3D技术,然后便不由自主地向迪斯尼的风格投降了,这就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吗?泛滥的、国际化的制作,所谓合乎国际口味?所以我在拍摄制作初期,就向工作组发出了“不要3D”的宣言。基本的绘画技术是动画制作者永远不能抛弃的,当然,也不是全然不要技术,像波浪之类处理不完美的地方,可以让CG部派上用场,一般情况下,做美术的人,最好不要碰电脑,关于数码制作,3D、CG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映像部,经过绘图定型的作品被最后送来接受处理,两方面的工作不能混淆,正如电影里的那句台词,“一旦伸出你的手,就请你完成它吧”。</P>3 g/ f. \/ G* C8 o/ c% W
<P>有感〈千与千寻〉<BR>很喜欢看《龙猫》,看龙猫时的人太轻松了,视线在一片广阔的深深浅浅的绿中划过,心情随着的爽朗的欢笑而起伏,那时才发现浅浅的单纯的东西也能带给人无与伦比的美好回忆。<BR>一样的小女孩,一样的对自然热衷的宫崎骏,却带给人们完全不一样感受的〈千与千寻〉。看完后总觉得少了象以往一样的激情与活力和象风一样轻快的心情,这部片子怎么了?<BR>瘦弱的千寻比以往任何一部动画片中的女主角还要纤细,与《风之谷》中的有着少年一般眼神的娜乌西卡,与《龙猫》中快乐的MEI和SATSUKI,与《幽灵公主》中勇敢执著的??,有着如此的迥然不同。<BR>开场时千寻呆呆的坐在汽车的后座上,眼神中带着一种厌倦感……中途发现好吃料理时自顾自对千寻冷漠的父母……还有很多细节……这些确实微不足道,比起宏大制作的影片也许并不引起你的留意。但我却认为这是宫崎骏有意要呈现给观众的。无怪呼制片人铃木会说:“以前的宫崎骏非常有冲劲,将自己的拼命劲头寄托在主人翁身上,创造出的自然是为理想而努力的角色。但这次的千寻则完全不同了,此一时彼一时啊。”<BR>如果说以前的女主角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似曾相识的理想,那千寻也许就代表了这个时代中女孩的缩影。<BR>13年前的蹦蹦跳跳的整天游戏在乡间的MEI和SATSUKI不见了。现在的孩子太忙了,每天的日程被塞得满满的,一旦闲下来反而会觉得无聊。从学校回来后总有做不玩的作业,能和朋友玩的时间太少了。学习的压力冲淡了对玩耍的渴望,剩下的时间也只是面对电视机或者玩玩电子游戏。他们与被生活与工作折腾得疲惫不堪的大人有同样的心态和无奈。<BR>也许幻想与现实融合后就有了这部〈千与千寻的神隐〉。<BR>千寻并不是一个明快的小孩,虽然她努力与聪明,但她仍然带着不该属于她年龄的压力。最后,希望宫崎骏的话能成为现实:看到这部片子的十多岁左右的小女孩在故事中找到真正的自己,唤醒眠在心中的真正的鲜活的自己。</P>
- Q( U" u/ C1 X3 _
Killua 发表于 2006-4-17 11: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P>千与千寻神隐真正含义</P>
, y% E" R& T9 i. L2 n<P>故事说汤婆婆能夺去人的名字,藉此来控制人,”名字”就象征了”自我”。白龙和千寻均被汤婆婆夺去了名字,但是他们靠着互相的提醒而找回自己的名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情节。要知道,导演写的是人和河流的一段爱情故事,初时感觉上有点不明就里,可是想深一层,它并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它写的是人与河流的关系,引申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BR>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本来是很亲密的,可是这种亲密的关系随着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而就故事情节看来,似乎导演觉得人要找回"自我"还是要靠大自然的帮助。例如千寻靠白龙而记着自己的名字;而河神给千寻的那颗丸就帮助所有角色找回自我;河神正正象征了大自然界,它受到了人类的污染,只有河神被洗涤干净后才能再发挥它的神力,这一段是很明显的写了导演对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的看法。在这个题材上导演表达了他很有趣的想法,在他看来,人与大自然应该是互动的关系,平衡的关系,就像千寻与白龙,反对人类对大自然一直以来主宰式的看待。 </P>3 o( o7 N" x/ \. f( i  X8 X
<P>  与大自然对立的,导演写了文明的一面--------浴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场所,虽然是一个享乐的地方,然而其实它本身并没有好与坏的分别,可是,导演却说无面人入了浴场后就学坏了,原因何在呢?导演以一个浴场来代表一个享乐和文明的地方是很巧妙的,因为浴场本来有”清洗”的意思,本来是一个洗去所有污秽的地方,然而它在故事里却是一个让人迷失自己的地方。 </P>+ F0 W/ O1 i; ~( a
<P>  故事一开始就说了,要在浴场工作就要先被夺去名字,所以在浴场工作的都是迷失了自我的。在那里的人基本上差不多是一个模样的,为钱而工作。千寻靠着记着自己的名字,冲出了那里,依靠的不只是勇气,还有是最宝贵的纯真(对金钱无动于衷)。千寻的父母被变作猪,导演要说的似乎就是以猪这种无意识自我的动物来代表失去自我的人类,他们连自己变作了猪也不自觉(如电影中所说的)。 </P>
  X+ N' _6 E; C* ^' ^' w7 `<P>  另外,呕吐在电影里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象征意义,在电影经常出现(河神/无面人/白龙)。呕吐的意义大抵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洗涤方法,剧中几个人均是通过呕吐来寻回自我,河神靠着千寻的纯真,呕吐了所有人类带来的污染,而回复本来面目,无面人呕吐了使它回复原始面貌,白龙也是靠着呕吐活过命来。人的占有欲往往让人越吞越多,就像无面人,越来越膨胀的同时,就会越想吞噬,甚至吞噬大自然,只有通过呕吐,呕出我们想占有的东西,我们才能看清自己,找回自我。 </P>
/ X* x( k: Z9 F* _# o: |<P>  最后,想说的是无面人这个角色,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象征了空虚与寂寞,而它是最原始的,本来就存在,并无好与坏之分。当无面人看见千寻时,是那一种纯真吸引了他,这也是一种原始的需求,但在这种需求的同时,一种想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欲望,渐渐演变成一种占有欲,并且想通过金钱来建立关系,金钱似乎使无面人不再孤单一人,然而通过吞噬他人,膨胀的不单是他的身体,还有是他的空虚与寂寞。到最后,无面人最渴求的仍然是千寻的纯真,一种不能通过金钱来建立的关系。对于无面人,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他未进入浴场之前,是不会说话的,进入浴场膨胀之后就开始会说话,但当他回复本来面貌后却又失去了语言。 </P>$ |- W7 ?$ f& B) J0 R& Z
<P>  所以,宫崎骏想表达的大抵就是大自然与文明社会的对立,人在文明社会中的迷失,只有通过重新反省与大自然的关系来找回自我。 </P>6 o8 i+ c" g4 ~: r3 e. E& `
<P>  千与千寻的女主角, 现代家庭长大下的十岁少女. <BR>  在普通家庭成长, 得到双亲悉心爱护的独女. <BR>  故事开始虽讲述搬新居时的情况, <BR>  但对千寻来说, 却是要入新学校认识新朋友感觉到烦厌. </P>
/ d* y1 S& C; C& [  ~/ J! |<P>  辗转间来到不思议之町, 千寻欲制止被物引诱, 对何事都有贪欲的双亲. <BR>  跟两亲相反的, 她没有好奇心, 是不肯从自己的世界向前踏一步的那类人. <BR>  双亲中了计变了猪, 千寻没办法不一个人生活了. </P>. V  b& J# P5 h4 y
<P>  她被不思议之町的支配人汤婆婆夺了名字, 自己逐渐变成不属于自己, 她害怕. <BR>  她变成了 "千"在这个环境中打工. <BR>  不做事就会变成猪, 是这个世界规矩. <BR>  千寻很努力的工作, 这是她出生10年间第一次做的事. </P>
4 }. l: }1 M. Z7 |<P>  宫崎骏作品以往的主人公都是天真, 开朗, 乐观, 兼且拥有好好的能力. <BR>  今次变成甚么也做不到的千寻, 一个受保护下成长的现代小童. <BR>  究竟她可否返回以往的世界呢. </P>$ W5 n) A, [0 \4 g# H/ R! N* ^+ W/ u
<P>  现代日本人取回自己 "生存的力量" </P>, s7 m: L! L9 A
<P>  宫崎骏版爱丽斯梦游仙境舞台中出现的各种人物, <BR>  有象征现代日本的寓意. </P>
# F6 M9 D5 n+ I% L<P>  浴场支配人汤婆婆作为一个对钱非常着紧的经营者, <BR>  但放任儿子, 坊,的失格母亲. <BR>  浴场顾客KAONASI(中译:无面人)除了大洒金钱之外就没有办法 <BR>  令别人注意, 性格跟小孩同样的人. <BR>  其他像阿玲及青蛙男都是拜金者, <BR>  帮助千寻的HAKU(中译:白)温柔与冷酷双重性格的少年. </P>
2 ^) s3 r: m0 A4 q9 A/ T/ N0 G% F6 A<P>  千寻被夺去自己的名字, 感到丧失自我的恐布, 就好像当代大人们感到的不安感. <BR>  之后千寻冒险所认识的人物, 让以千寻角度观赏电影的观众也体验一下吧. <BR>  让千寻呼唤沈睡了很久的 "生存的力量" . <BR>  她开始发掘潜在着自己里面的 "生存的力量", 她认识到现在正在 "寻回自我". </P>
% V+ T  y7 n  a<P>  但是, 故事中千寻虽然在寻找自我, 但这不代表他成长了. <BR>  只是她感觉到自己自身涌出来的力量罢了. <BR>  与千寻同样, 我们这些没有了自信的日本人再一次寻回自己应有的 "生存的力量". <BR>  这是面对变幻莫测的未来的其中一个重要契机, 这是宫崎先生的一言. </P>
$ [) p  ?& K' j" ?& {$ O- F<P>  取回"生存的力量"的千寻又怎样呢. <BR>  剧情后半她变了整套戏的女主角, 救了河神, <BR>  另外唯一一个人用真心对待无面人, 最后她引导了无面人解放自我. <BR>  千寻面对救过自己但面临频死状态的阿白时, 也不顾自己的危险, <BR>  毅然向拯救阿白唯一的方法挑战. <BR>  对千寻来说, 她是出生以来第一次 "为了他人而做过甚么甚么事". <BR>  在10年的人生中, 她只是从亲人 "供给" 之下长大, <BR>  她第一次为了他人而做 "供给者" 的角色. </P>( {/ l+ {0 r( c3 g
<P>  这样拼命的去做不问回报的事, <BR>  千寻确实感觉到原来她一直不知道自己的 "生存的力量". <BR>  衣食住无忧, 现代典型少女的千寻, 在影片始段时苦闷没表情的样子, <BR>  正好反影了她才10岁, 就已经失去了自我. </P>' o6 E1 y4 x6 Z, _3 H9 _) J: g
<P>  这次不思议之町的冒险, 学识了出生至未做过的 "供给者角色", <BR>  得到了生存实实在在的感觉. <BR>  这种感觉正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我们一早抛诸脑后的感觉吧. </P>& @( j: N$ h# W+ G1 d. K) G9 f
<P>  这套戏的发展, 千寻感觉到"生存原来是不可思议", <BR>  这就是她今次旅程的终点. </P>8 v( Y" F- ]* ]5 ]" l
<P>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无面人" </P>  Q! Y3 b& ]3 k' ^+ a2 u
<P>  无面人一直想跟千寻做朋友, 却因为受人拒绝, 因而发怒做出一连串暴力行为, <BR>  到最后跟千寻说我好寂寞我好寂寞时, 还一直追着千寻, 终于在最后得到救济. <BR>  无面人是不懂与他人构通的人, 利用金钱支配别人, 被意中人拒绝就做出 <BR>  疯狂行为, 爱情这方面除了死缠难打就不懂做其他事的人. <BR>  宫崎骏主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无面人"”, <BR>  喜欢了人就死缠难打, 按耐不往的寂寞感, 随便发泄忧郁的情绪, <BR>  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本质. <BR>  无面人是我们现代日本人拥有的性质的一个结晶. </P>* v0 Z" A# I% _
<P>  手提电话, 上网, 人与人的距离好像在缩短. <BR>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BR>  自己与其他人的构通虽然变得便利, 也同时变得复杂. <BR>  无面人本身, 是宫崎骏对现代人构通考察的一个警钟。<BR></P>
# q; J6 V" Q1 ]2 R& ~<P></P>, B& `/ q' p; O- d7 C
<P></P>
Killua 发表于 2006-4-17 11: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P>猫之报恩(猫の恩返し)       2002     森田宏幸                              製作:吉卜力<BR>原作:柊青(《侧耳倾听》的漫画原作)<BR>脚本:吉田玲子<BR>导演:森田宏幸<BR>企画:宫崎骏<BR>制片:高桥望<BR>幕后配音:池胁千鹤、丹波哲郎<BR>音乐:野见祐二(《侧耳倾听》的音乐制作人)</P>+ H  u: D) R+ H8 U( u/ s" d8 G0 g
<P>简介<BR>  猫的王国,时间静止的所在;日子咕噜噜滚过,白天睡大觉,吃吃喝喝,讨厌的事,全部忘掉。 猫的王国,欢迎那些厌恶旧日生活的人;如果你是这样,最后变成猫,也无所谓吧?<BR><BR>  对17岁的高中二年级生春来说,这个早晨的开头如此倒霉:她因为迟到而被批评,更重要的是,她暗恋的男生町田君看到了这一幕。<BR><BR>  放学回家的途中,郁闷的春意外的救下了一只差点被卡车轧过的猫儿。更叫她吃惊的是,这只猫居然幻化成人形,彬彬有礼使用人类的礼节向她致谢,又神秘的消失在春面前。实际上,张口结舌的春还不知道,这只是一连串奇遇的小小开头。这一夜,春的家门前聚起了许多不知来自何处的猫咪。在这个巨大的“猫”之方阵中,猫王乘坐着“猫车”出现了。猫王以高贵的姿态告诉春,白天她所救下的小猫实际是猫国的王子,因此,猫国上下将视春为恩人,并将对她有所报答。<BR><BR>  放学回家的途中,郁闷的春意外的救下了一只差点被卡车轧过的猫儿。更叫她吃惊的是,这只猫居然幻化成人形,彬彬有礼使用人类的礼节向她致谢,又神秘的消失在春面前。实际上,张口结舌的春还不知道,这只是一连串奇遇的小小开头。这一夜,春的家门前聚起了许多不知来自何处的猫咪。在这个巨大的“猫”之方阵中,猫王乘坐着“猫车”出现了。猫王以高贵的姿态告诉春,白天她所救下的小猫实际是猫国的王子,因此,猫国上下将视春为恩人,并将对她有所报答。<BR><BR>  第二天,猫们的"报恩"行动开始了。好友广美收到了许多来自猫的礼物;春在学校的储物箱里堆满了死老鼠;正当春眼花缭乱之际,猫王的秘书出现在她家附近,邀请她前往猫国一游。生性迷糊的春在猫国做客时,还稀里糊涂的答应了嫁给猫国王子为妃……<BR><BR>  处于困境的春忽然听见有人在喊她名字——“小春,请到猫之事务所来一趟吧”——,跟随这奇怪的声音,春在街角看见了肥肥的流浪猫木塔,同时出现的还有神秘之街的猫形人偶巴隆。当黄昏降临时,巴隆变成了神奇的猫男爵。<BR><BR>  春向木塔,男爵和他们的伙伴托托求助,男爵向她承诺潜进猫之国度,探清一切。正在这时,事务所的门被敲响了,刚因为男爵的帮助而安心下来的春毫不提防的打开大门,没想到一堆猫儿轰然而进,以猫王一秘、二秘带头的猫群将春挟持着呼啸而去。<BR><BR>  猫国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春与王子的婚事,在这个与烦恼不安绝缘的国度,春产生了"猫的国度就象天国一般,这样下去,变成猫也没关系吧"的念头。此念一生,她的头上"呼"的伸出了两只猫耳。这时,英姿飒爽的猫男爵及时赶到,如果这一夜不能把春救出猫国,天亮时分的春就会当真变成猫儿。在男爵、托托和胖猫木塔的帮助下,春向那个唯一的出口奋力前行…… <BR></P>
3 p! ^3 X' r0 A) o6 k+ d1 f% {
5 x- Q. `8 D& Y# t# Q7 b& c<P>2002年7月9日,《猫的报恩》于东京有乐町正式召开记者发布会。 <BR>Q:池胁君感觉如何? <BR>A:电影里有一些尖叫的配音部分……因为我很少在生活中有春这样的举动,所以有些难度。但和自己的知心女友对谈这样的场面,音调完全是自然流露。 <BR>Q:宫崎骏先生看过本片的完成版吗? <BR>A:在《猫》片的摄制过程中,我们在前期策划时听取了宫崎先生的许多意见,他也时常对声优的表演进行指导,《猫的报恩》完成于7月2日,宫崎先生于4日在吉卜力工作室的试映间里观看了本片。当电影将近结尾的时候,宫崎先生率先鼓掌,说,"干的不错"。(森田宏幸) <BR>Q:猫的国度,究竟怎么样? <BR>A:实际上,我最讨厌猫了(大笑),作为"东京爱犬会"的会长,我非常喜爱的宠物是狗。但是由于自己为猫王配音,也渐渐感到了猫的可爱之处。我饰演的猫王是一只任性的猫儿,其实也和我本人有所相像呢。(猫王声优:丹波哲郎) <BR>Q:《猫》片希望达到的发行目标是什么? <BR>A:我从试映会上孩子们的反映里得到了勇气,如果能让男孩女孩都来看这部电影,那真是我最大的奢望了。(森田) <BR>其实这一次的作品也可以说成是《侧耳倾听》的续集,但我相信这次的发行成绩一定会大有进步。(铃木敏夫) </P>4 b  \5 b  J. l( k: R" j
<P>Q:家人对你们的影片有什么反映? <BR>A:以前经常看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没想到这次可以在电影里出现我的声音。我的哥哥也是吉卜力的忠实FANS,听说我这次将为电影配音,高兴的象小孩子一样。(池胁) <BR>Q:如果真能进入猫国,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BR>A:拥有小猫那样亮丽的毛发……(池胁) </P>
Killua 发表于 2006-4-17 11: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images.tvod.cn/1079427568.jpg" border=0>
/ b' _+ V' g: N% x3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7 13:28:48编辑过]

* y2 l) Z" ~+ [: y+ P
Killua 发表于 2006-4-17 1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P>《哈尔的移动之城》</P>
) {" U/ D7 n6 M# k9 ~<P>出品:吉卜力工作室 <BR>制作:高橋 望、井上 健 <BR>导演:宮崎 駿 (就是监督啦,日本翻译不同而已) <BR>编剧:吉田玲子 <BR>原著:Diana Wynne Jones(英国)《Howl&amp;acute;&amp;acute;s Moving Castle》 <BR>日译:ダイアナ ウィン ジョーンズ(西村醇子訳)~『魔法使いハウルと火の悪魔』徳間書店 <BR>音乐:久石 譲 <BR>动作导演:鈴木敏夫 <BR>作画监督:近藤勝也 <BR>平面发行:德间书屋 <BR>配音:倍赏千惠子<BR>   木村拓哉<BR>   美轮明宏<BR>类型:动画/幻想/爱情<BR>出品:东宝映画公司<BR>上映日期:2004年11月20日<BR>简介<BR>  宫崎骏继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神隐》之后,又将在2004年冬推出新作《哈尔的移动之城》(暂译)。<BR><BR>  改编自英国的人气儿童小说家“黛安娜·W·琼斯的《魔法使哈威尔与火之恶魔》”。这是继1990年《魔女宅急便》后,宫崎骏又一部带有浓厚原著色彩的作品。这部剧场版动画以战争前夜为背景,描述住在小镇的三姐妹,其中的大姐苏菲是位制作帽子的专家,但她却因此得罪了女巫,从18岁的美少女变成了90岁的老太婆。她惊恐地逃出家里,但又进入了一座移动的城堡,她和不能与人相恋但懂魔法的豪尔,谱出了一段战地恋曲,并且和城堡里的其他人一起想办法解开身上的魔咒。《移动之城》在2002年10月已展开绘画工作,其中的城堡部分将带有19世纪末钢铁工厂的特殊风格。<BR>宫崎骏每拍一部电影就会因工作太辛苦而产生“不如归去”的退休念头,从《幽灵公主》到《千与千寻的神隐》,每次新片发布会上,他都表示自己想退休,但是说归说,现年61岁的他,还是坚守在动画岗位的第一线,绝不轻易撤退。<BR><BR>  去年宫崎骏筹拍此片时,本来只打算参与监制工作,但之后却改变主意。宫崎骏表示:“为了表现原作的神髓,只好自己来做啦!”也因此收回了先前宣布的退休计划,继续推出新作品。<BR><BR>  《哈尔的移动之城》一片的监制同样由《千与千寻的神隐》的监制铃木敏夫担任,他说,“这次的主角是‘移动之城’,所以我会设法让整座城以3D方法移动。”而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在2002年10月已开始招募工作人员,预计2003年2月正式绘画与开拍,2004年春天完成,并于11月上映。<BR></P>
; K1 I/ D4 f9 `6 `8 e% ?3 g<P>【剧情】 <BR>  索菲(Sophie)一家住在一个有小市集(应该是手工艺品市场之类的)的镇上,她是三个姊妹中最年长的一个,两个妹妹是继母弗朗西丝(Fancy)的亲生女儿。自从父亲死后,弗朗西丝靠制作帽子的收入无法独立支撑一个有三个女儿的家庭,于是她打发索菲留在自己店里帮忙,却为自己两个更年幼的女儿——玛莎(Martha)和莱缇(Lettie),找到了不错的学徒活儿:玛莎选择做见习女巫,莱缇则对面包师情有独钟。可怜的索菲,虽然对自己无趣的生活不满意,不过她在制帽工艺上的天才却渐渐显现出来,只要经过她的巧手,每个来这里定做帽子的人都觉得新帽子和自己特别般配。 <BR><BR>  与此同时,一个城堡突然出现在索菲所在的镇郊。这是一个可以飞来飞去的神奇城堡,传说有一个法力无边的邪恶魔法师住在里面,他好收集年轻女孩并且吸食她们的灵魂,还有人说他喜欢吃她们的心脏。镇上的所有年轻姑娘都被警告不要单独出门,以免被抓到邪恶的城堡被恶魔吞噬。 <BR><BR>  索菲难以置信的天才制帽能力终于引起了一个西方女巫的嫉妒。这个小心眼的女巫一怒之下把她变成了一个老太婆,并且施下一个恶毒的咒语——索菲自己不能告诉任何人她的本来面目。这个突如其来的可怕遭遇激发了索菲本来就蓄积的多如牛毛的不满,何况她无法想象这个样子的她如何回家。 <BR>于是,她离家出走了。 <BR><BR>  年老力衰的索菲艰难而顽强地迈着步子向镇外走去,但当夜幕降临时,她依然没走出多远。索菲吃惊地意识到,现在的自己竟然永远无法走到下一个村子!绝望之时,她发现自己旁边就是那个传说的生人勿近的冷冰冰的庞然大物——移动之城。也许意外苍老的年龄给了这个小小的制帽匠巨大的勇气,也许她实在疲乏困窘已经无法再多走一步。总之她用最后残存的精力敲开了这个可怕的城堡并准备借宿一晚。魔法师居然出门了!而魔法师的徒弟迈克(Michael)则显然嫩了点,面对这个老态龙钟脾气暴躁的不速之客,他显得束手无策手忙脚乱。当索菲终于在火炉面前睡下时,火焰的影子似乎让她看到一个人的面容…… <BR><BR>  当索菲醒过来以后,她向那奇怪的火焰中扔进一块木头,火焰果然变得越来越像人脸——那就是一张人脸!事实上,这团火焰被一个叫做卡西弗(Calcifer)的魔鬼操纵着,但它也像索菲一样被无法自己挣脱的诅咒给封印了。于是它和索菲定下一个契约:各自帮助对方找出被封印的本来面貌并解除诅咒。当然,索菲也因此找到了一个必须留在城堡里的理由。 <BR><BR>  终于找到希望的索菲,堂而皇之地宣布她现在是这个城堡的女管家。当城堡的主人魔法师豪尔(Howl)回来时,他吃惊地发现自己的城堡已经模样大变——索菲疯狂地清理掉了城堡里无数陈年蛛网和最深角落的尘垢。这个奇怪老太婆虽然是不受邀请自己擅自闯入的,但豪尔最终没有赶她出去,还让她免费地住了下来,以帮助自己研究卡西弗为什么会被封印在这个城堡里…… <BR><BR>【花边】 <BR>◎2003年12月13日吉卜力宣布将于2004年7月17日上映宫崎骏新作《移动之城》,同日迪斯尼宣布该片的美国版本将于2005年在美国上映;但今年1月30日吉卜力突然再次发表声明表示《ハウルの動く城》的上映日期会推迟到今年年底,很可能是11月:( <BR><BR>◎该片原定由細田 衛监督,如果这样的话,《ハウルの動く城》将是第一位吉卜力工作室以外的人做监督的动画作品。可惜后来他的“稀奇古怪"的艺术概念实在无法得到吉卜力高层的认可,临阵换帅,最终只好出动了宫崎骏。</P>
8 @/ b. O. g1 C& }# Q2 A+ X<P></P>
Killua 发表于 2006-4-17 12: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P>On Your Mark(On Your Mark) 1995    宫崎骏                                制作/ STUDIO GHIBLI <BR>製片人 / 鈴木敏夫 <BR>監督 / 宮崎駿 <BR>作画監督 / 安藤雅司 <BR>監督助手 / 有冨興二 <BR>脚色 / 宮崎駿 <BR>原作 / 宮崎駿 <BR>撮影監督 / 奥井敦 <BR>撮影 / 薮田順二 高橋わたる 古城環 <BR>音楽 /「On your mark」 <BR>作詞 /飛鳥涼 <BR>作曲 / 飛鳥涼 <BR>編曲 / 澤近恭輔 <BR>歌 / CHAGE&amp;ASKA <BR>美術監督 / 武重洋二 </P>
3 E& a; y8 U) f8 j3 W6 W<P>[简介]</P>8 p$ I1 ^; l! |7 `  A3 ?
<P><BR>  如果经常听日本流行音乐的朋友应该会知道CHAGE &amp; ASKA这个二人组合吧。1995年,宫崎骏为C&amp;A的新作歌曲On Your Mark制作了这一部长六分多钟的Music Video。</P>* F7 u; t5 V/ I# @
<P>  影片中反映的是一个被核辐射所威胁的世界,人们为了安全而躲进了地底苟延残喘。两位主人公是类似突击警察之类的成员(凭其特征很容易就认出他们就是C&amp;A中的两位成员)。在一次歼灭邪教组织中发现了活着的有翼“天使”,她被认为是和人类重返地表的重要相关元素(有点宗教色彩),因此政府马上将她送进了实验室。两位正义的主人公经过内心的一番挣扎,终于决定营救这个唯一生存着的“天使”……</P>
1 [* e! S: e2 i  R* T<P>核辐射布满地面的未来,阳光依旧明媚,屡屡金丝撒向大地。散落的绿茵却是如此的萧条,与天空中偶尔经过的一片云对视,然后目送它远去。于是,再次转移目光,凝视周围的一切,没有动物没有人类,甚至连风都微得无法吹动树枝发出一点声音,那是怎样的一种死寂。?</P>2 J; X3 ]1 d) F2 N$ F; G" a. v( z( k$ s
<P>  人类无奈地抛下了他们生存了几万年的家园,离开那文明滥觞之地,栖身于地下,继续生活着。</P>
% u6 u) a7 G. F; o+ O; J<P>  地下的“天空”永远都是黑的,不灭的霓虹彩灯却映得人眼刺痛,这里有可控的温度和天气,一切都在科学的掌握之中。CHAGE(恰克)和ASKA(飞鸟)是两位青年特工。他们在一次袭击邪教组织的任务中发现了一位将要死亡的天使般的有翼少女,设法挽救少女生命之后,她就被无情的组织抓去研究。于是,C和A不惜背叛组织,被组织通缉,救出了少女。在通过各种艰险之后,终于,车子开上了前往地面的隧道。转瞬即逝的牌子上用警告的红色写着“小心阳光”,“……危险”但这些都已不再重要。</P>
3 {. \' M% v8 s7 V  t# X<P>  阳光照射到三人身上,汽车开起也带起了风,女孩儿恢复了精神,绿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不由得身体向上飘起,一直手抓着C,扇动着白色的羽翼,接着风带动她白色的衣襟,这一刻一切都是那么美好。</P>
( F& g2 u0 J. q& l( ?0 l7 N; I<P>  女孩远远的飞向高空,车子停在草地上,留下的两人心情是从未有过的欢畅。原来那天蓝和草绿才是世上最美的色彩。</P>% k! u8 W. ?$ X  t
<P>  “这是宫崎骏于1995年以CHAGE&amp;ASKA的歌曲《ON YOUR MARK》制作的同名音乐电影。宫崎骏用自己对歌词的理解,融合自己对未来社会的看法用动画的形式创造出了一个未来世界,以及一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现实通话。”</P>
0 q9 j: v6 U* A) `+ R4 n<P>  ON YOUR MARK 本意是各就各位,但个人的理解定不相同,上面是我以自己的理解对全片的一个回顾,自当也夹杂了我主观的看法。</P>
8 r3 Z, V) y+ M7 ^3 D<P>  起先的第一幕,银屏上的画面是那样普通,我心里也只有个“俗”字,在之后的更长时间里是一片黑色背景不断的画面,压抑在心中积累着,直到最后,再次回到第一幕的画面,感觉却是心中一激,莫名的情绪激动,然后心中只剩下“原来自然是那么美好”。于是,又是一个个的六分钟,不断地让我再次感受。</P>+ w4 z/ h" ?- ?$ U
<P>歌词:</P>
- d; v( w% t8 ^<P>そして僕らは いつもの笑顔と姿で<BR>埃にまみれた服を払った </P>
: w, y6 {, f" S7 f5 S<P>この手を離せば 音さえたてない<BR>落ちていくコインは 二度と帰らない </P>. e: C/ @3 |% a' t- {6 p
<P>君と僕 並んで<BR>夜明けを追い抜いてみたい 自転車 </P>
7 R, K$ l0 y' h  N4 q9 h5 I<P>On Your Mark いつも走りだせば<BR>流行の風邪にやられた </P>* L  R; M2 X! ~; u' n
<P>On Your Mark 僕らがそれでも止めないのは<BR>夢の斜面見上げて 行けそうな気がするから </P>
# ~. j+ f& C1 L) |  \<P>そして僕らは 心の小さな空き地で<BR>互いに振り落とした 言葉の夕立 </P>2 y. L; f8 n( P
<P>答えを出さない それが答えのような<BR>針の消えた時計の 文字を読むような </P>2 R# S8 ]8 u) K! ^- |4 Z2 k1 U
<P>君と僕 全てを<BR>認めてしまうにはまだ 若すぎる </P>
4 Q1 w) V$ L/ T: U: S$ ^<P>On Your Mark いつも走りだせば<BR>流行の風邪にやられた </P>
8 {( X; P  {$ z& ~3 j1 c. |<P>On Your Mark 僕らがこれを無くせないのは<BR>夢の心臓めがけて 僕らと呼び合うため </P>1 a: V+ w* V. G$ f
<P>そして僕らは </P>+ X. N1 Y: C/ [; C9 J# B/ E& X
<P>On Your Mark いつも走りだせば<BR>流行の風邪にやられた </P>  l( S2 |( s0 M  B- y
<P>On Your Mark 僕らがそれでも止めないのは<BR>夢の斜面見上げて 行けそうな気がするから </P>
2 H$ F1 b/ V& T$ z! \' I<P>On Your Mark いつも走りだせば<BR>流行の風邪にやられた </P>/ ]: i" Y# I2 r1 N. R
<P>On Your Mark 僕らがこれを無くせないのは<BR>夢の心臓めがけて 僕らと呼び合うため </P>
, h5 l) o4 j6 N+ K2 w1 J1 P<P>Oh... そして僕らは </P>
+ U+ ~& V7 O0 T<P></P>
Killua 发表于 2006-4-17 12: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P>关于吉卜力(GHIBLI)工作室</P>' e( ^( L# m$ `% z- T) h
<P>转载自: 骏&amp;勲 / 作者:HAA<BR>          「吉卜力(GHIBLI)」這個名字事實上本意是指「撒哈拉沙漠上吹的熱風」在<BR>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義大利空軍飛行員將他們的偵察機也命名為「吉卜力」。宮崎駿<BR>是個飛行器狂,當然也知道這件事,於是決定用「吉卜力」作為他們工作室的名字。而<BR>在這個名字的背後,還有一層含意,也就是希望這個工作室能在日本動畫界掀起一陣旋<BR>風!!<BR>          吉卜力工作室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團體,不論在日本國內或是國際間都是一樣<BR>。因為吉卜力工作室原則上只製作由原著改編,劇場放映用的動畫。由於製作劇場版的<BR>動畫必須冒相當大的票房風險,所以一般的工作室通常都以製作TV版動畫為主,雖然偶<BR>爾會製作一些劇場動畫,但是大多數也是由著名的TV版動畫改編而成的。(這裡還有提到<BR>,日本平均每週製作超過40部的新TV版動畫!!真驚人!!)接下來談到吉卜力的歷史。<BR>          30年前,名叫宮崎駿和高畑勲的兩個年輕人相遇了。那時他們一起在一個叫<BR>「東映動畫」的工作室裡工作。這個工作室原本也是只製作電影動畫的,但是在時代潮<BR>流的影響之下,他們無可選擇地還是做了一部TV的動畫「阿爾卑斯的少女海蒂」,於19<BR>74年播出,由宮崎駿製作,勳導演。這部卡通在全世界都廣受歡迎。 然而,在製作這部<BR>卡通的同時,宮崎駿和高畑勲逐漸領悟到,透過電視版這種製作時間和成本都大受限制<BR>的動畫形式,是沒有辦法達到表現他們心中真正追求的境界的。他們所追求的,是純綷<BR>而高品質的動畫,是能真正深入人心,刻畫人們生命中喜悅與悲傷的動畫。這一股信念<BR>,正是他們在「風之谷」成功之後,毅然成立「吉卜力」工作室的根本動機。他們的理 <BR>想,是將全副精力都灌注在他們的每一部作品之中,絕不犧牲品質向有限的時間和預算<BR>妥協。每一部作品都將由宮崎駿和高畑勲製作導演,一切的指示都由導演來下達,導演<BR>的決定擁有最高的優先權。吉卜力工作室這十年以來,一直都堅持著這樣的理念,而這<BR>可說是宮崎駿和高畑勲這兩位出類拔粹的導演和全工作室人員努力的成果。<BR>          吉卜力工作室的成員們,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工作室竟然能一直存活到現在。<BR>「我們製作一部電影,如果它成功了,就再做下一部。如果失敗了,那這個工作室就得<BR>結束生命。」吉卜力成員們當初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出發的。為了使風險減到最低,他<BR>們沒雇用半個全職的工作人員。在製作一部影片的時候,他們大約會召募70個左右的人<BR>員組成小組,當電影完工之後,小組即自動解散。他們工作的地方,就只有位於東京市<BR>郊一間房子中的一層樓而已,而且還是租來的。一切的管理決策都由一手包辦,在他的<BR>良好經營之下,吉卜力工作室才得已順利地完成「天空之城」的製作,並在1986年上映<BR>,成功地吸引了775,000位觀眾到電影院觀賞,同時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吉卜力工作室<BR>接下來的兩部電影是「龍貓」和「螢火蟲之墓」,負責導演的分別是宮崎駿和高畑勲。<BR>當時兩部電影的製作時同時進行的,整個製作過程簡直是一片混亂。而令人驚嘆的是,<BR>即使是同時製作兩部電影,品質卻絲毫沒有降低的跡象,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吉卜力<BR>做到了,他們的政策方針是將製作良好的影片擺在第一位,公司的經營和成長則是其次<BR>。這就是吉卜力和其他的工作室不同的地方。如果沒有這樣的政策,想製作這兩部電影<BR>根本是不可能的。 談到吉卜力工作室的歷史時,有一個人是不得不提到的,他就是德間<BR>康快,吉卜力的總裁。同時,他也是德間書店的總裁,除了負責發行業務之外,他也參<BR>與了一些公司發展及其他的事務。另外,他也擁有一個名叫Daiei的影片工作室,此工作<BR>室一向以製作大導演溝口健二的影片聞名。<BR>         德間康快很少來吉卜力的工作室,因為他原則上希望吉卜力工作室能自由地發<BR>展,自由地做決定。但是在有需要的時候,他總是站在第一線幫忙。當初將宮崎駿的漫<BR>畫風之谷搬上螢幕,正是出自他的決定,同時,吉卜力工作室也是由他一手創建的。 要<BR>將「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這兩部電影付諸發行上映,吉卜力工作室遇到了不小的困<BR>難。因為這兩部電影和他們的之前的幾部電影相較,顯得相當的「沈悶」。當時,德間<BR>康快自己不惜風塵僕僕地游走於發行片商之間,為這兩部片拼命地爭取發行上映的機會<BR>。最後在他的努力之下,終於說服了片商。如果缺少了他的任何一點努力奉獻,吉卜力<BR>工作室現在早已不在了。<BR>        「龍貓」和「螢火蟲之墓」的票房表現並不如預期,這可能是由於錯過了上映<BR>時間的關係,也就是說,這兩部片並沒能在暑假這個電影旺季上映。不過,它們超卓的<BR>品質卻獲得了各界一致的讚賞。那一年,「龍貓」幾乎包辦了日本所有的電影大獎,甚<BR>至還包括了最佳攝影獎。而「螢火蟲之墓」則被盛讚為「真正的藝術」。藉著這兩部片<BR>,吉卜力工作室在日本電影界打響了極大的名氣。<BR>         另外,「龍貓」也為吉卜力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龍貓布娃娃竟然大受歡<BR>迎。為什麼說是「意想不到」呢?因為龍貓布偶的上市距離影片上映差不多已有兩年之<BR>久了,而且他們創造龍貓當初也並不是為了想促進票房。事實上,是有一家布偶製造商<BR>看上了龍貓,覺得龍貓這個「人物」不做成布偶實在太可惜了,於是極力央求吉卜力工<BR>作室讓他製作布偶。 總而言之,感謝龍貓產品的銷售成果,吉卜力工作室才能夠慢慢地<BR>補回製作費造成的大筆赤字。龍貓后來還被吉卜力當成工作室的標誌。目前吉卜力正在<BR>計畫成立一個專門負責銷售電影角色週邊商品的部門。當然,吉卜力的方針仍是以製作<BR>電影為第一優先,周邊商品的收益只是一個額外的成果而已。吉卜力從來沒有(將來也<BR>不會)為了考慮周邊商品的價值,而改變影片的任何一個部份。 嗯,我們再回來談談吉<BR>卜力的歷史。                       <BR>        第一部為吉卜力創下極佳票房的電影,是1989年由宮崎駿導演的「魔女宅急便<BR>」。「魔女宅急便」吸引了大約264,000,000名的觀眾,同時,它也成為日本全年度最賣<BR>座的電影。這部電影所帶來的收益及票房,超過了所有吉卜力工作室之前所作的每一部<BR>電影。然而,在這次大成功的背後,吉卜力遇上了另一個問題:吉卜力到底該怎麼運作<BR>比較好呢?尤其是在僱傭關係、工作人員的召募和工作室的發展方面,更是需要考慮的問<BR>題。在日本的動畫電影界,一般都是按照所畫的張數來計算員工的薪資,這也是吉卜力<BR>給付它的員工薪資的計算方法。然而,「魔女宅急便」的工作小組所得到的薪水卻嚴重<BR>偏低,差不多只有日本平均薪資的一半。於是,宮崎駿做了兩個建議:<BR>1.改用全職的僱傭制度以及固定的薪資系統,將工作小組的薪資加倍。<BR>2.固定規律地召募新員工,並且加強訓練制度。<BR>        雖然吉卜力工作室的經濟狀況現在有了改善,但是當時全日本的動畫界卻是處<BR>在低迷狀況。因此,想在這樣的環境下仍能維持製作的水準,宮崎駿認為吉卜力需要一<BR>個固定的工作總部,用來建立堅固的組織系統、實現全職員工制度的理想、同時實行工<BR>作人員的訓練和擴增的計劃。所以可以說,吉卜力的管理經營策略有了很大的轉變,自<BR>此之後,吉卜力進入了第二個時期。 繼「魔女宅急便」之後,吉卜力的下一部作品是「<BR>兒時點點滴滴」(岁月的童话),導演是高畑勲。在這部電影製作工作進行的同時,199<BR>0年的十一月,全職制度實施了,而且吉卜力也開始推行動畫訓練的課程,每年固定招收<BR>新員工的制度也實現了。 「兒時點點滴滴」這部電影在1991年公開上映,也創下了極佳<BR>的票房。和「魔女宅急便」一樣,它也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不過,最讓我們高興的<BR>是,宮崎駿的兩個建議全都實現了:加倍的薪水和固定招收新員工。但,這兩個方案付<BR>諸實行的同時,也產生另一個新的問題:影片製作成本的大幅提高。這是吉卜力早已預<BR>料到的結果,既然動畫製作的成本有80%是來自人力,那麼薪水提高兩倍的結果當然會 <BR>造成成本大為提高。   所以在這個時期,吉卜力的新政策是--在廣告方面做更多的<BR>努力,並希望藉此來提升票房。如果製作成本的增加是無法避免的話,那唯一的解決之<BR>道,就只有利用策略性的手段來提高票房一途了。吉卜力工作室之前並不是沒有想過這<BR>個問題,只不過是在「兒時點點滴滴」之後,他們才真正想到要在廣告方面下功夫。  <BR> 大約就在那個時候,吉卜力的總執行長(反正就是一個很大的職位就是了)指出了吉卜<BR>力工作室的「3Hs」狀況。「3Hs」就是指「High Cost」、「High Risk」和「High Ret<BR>urn」。要製作最高品質的電影,就必須投注很高的製作成本,同時雖然這樣做會有很高<BR>的風險,但是得到報酬收益卻是很大的。這大概就是「3Hs」的意義。從這之後到現在已<BR>經過了4年,吉卜力仍然維持著這樣的原則。不過,雖然報酬收益很高,卻全部又投注在<BR>下一部電影的製作上面了,所以吉卜力到現在還是窮光蛋.....^_^。<BR>        僱用全職員工的意義,就是吉卜力必須每個月給付員工薪水。吉卜力對這個情<BR>況的應變方法,是維持一種不斷工作的狀態,也就是不斷地製作新的電影,現在這已成<BR>了吉卜力的宿命了。所以,吉卜力工作室不得不開始「紅豬」的製作,而當時「兒時點<BR>點滴滴」的製作還尚未完工呢!吉卜力第一次遇上這種兩部電影製作時間重疊的情況,當<BR>時「兒時點點滴滴」正在接近完工、最忙碌的階段。在這種非常時節,吉卜力根本不可<BR>能撥出員工來製作「紅豬」。結果呢,在紅豬製作剛開始的時候,可憐的宮崎駿竟然必<BR>須自己單槍匹馬地工作。當然,宮崎駿很不高興,「什麼?你是說我必須自己一個人包<BR>辦製作、導演和所有的助手角色?...」 雖然他苦苦哀求,但是殘酷的吉卜力仍然....<BR>...<BR>       宮崎駿在接下了紅豬的工作之後,不知是為了消解壓力還是什麼的,提出了一個<BR>建議:「嘿!我們來蓋一座新的工作室吧!」這就是宮崎駿一貫的方式:當遇到一個問題<BR>的時候,就製造一個更大的問題作為解決的方法!!不過宮崎駿的理由倒是很充分:「如 <BR>果吉卜力想吸引最好的人才,一間租來的辦公室未免太寒酸了吧!」所以啦,吉卜力工作<BR>室的新家終於開始興建啦!<BR>        那一年的宮崎駿真是個天才,在製作「紅豬」的同時,他也一個人畫好了新工<BR>作室的藍圖,親自和建造商接洽,要求工作室完成時能儘量接近他理想的樣子。一年之<BR>後,「紅豬」和新的工作室幾乎同時完成。「紅豬」一上映,吉卜力就高高興興地搬到<BR>新家去啦!! 新的工作室一共有三層樓,整座建築物最特別的地方大概是休息室了。雖然<BR>吉卜力裡的女性員工只有男性的一半,但是女生的休息室卻比男生大了兩倍,而且設備<BR>也比較好。可能這是我們偉大的建築師宮崎駿,在表現他對女性主義的支持吧!!另外,<BR>新工作室的綠地也非常多,而停車的空間被宮崎駿刻意弄得比較小了......呵<BR>        回到主題。1992年的夏天,「紅豬」上映了,又成為年度票房最佳的電影,甚<BR>至連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虎克船長」和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都不是對手。<BR>        1993年,吉卜力購進了兩部大型的電腦化攝影機,同時也設立了吉卜力渴望已<BR>久的攝影部門。新增了這個部門之後,吉卜力終於成長為一個具備動畫部門、美術部門<BR>、描线/上色部門,及攝影部門的工作室了。這和日本動畫工業界的發展方向完全相反,<BR>日本動畫界一般是強調分工要極度精細的。而吉卜力採用相反發展方向的原因,是因為<BR>他們覺得大家在一個屋簷下,為著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樣對達到高品質工作是很重要<BR>的。<BR>          1993年,吉卜力製作了他們的第一部TV動畫,「海潮之聲」(听见涛聲)。<BR>負責導演的是望月智充,時年34歲。他是第一位除了宮崎駿和高畑勲以外,和吉卜力合<BR>作執導影片的導演。這部影片的製作群都非常年輕,大部份由20多歲到30多歲的人組成<BR>。他們的工作信條是「快速、便宜而又有品質的製片」。  <BR>        這部70分鐘長的電視特別節目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但是在預算及製作時間 <BR>方面,卻超出了計畫中所預期的。所以,電視是吉卜力未來仍需發展的領域。1994年由<BR>高畑勲所導演的「平成狸合戰」也成為年度日本國產片的第一名。在這部動畫中,大部<BR>份的動畫部份都是由「兒時點點滴滴」之後新加入吉卜力、在吉卜力成熟的年輕成員完<BR>成的,而他們也為「平成狸合戰」這部影片下了非常大的努力。在「平成狸合戰」中,<BR>吉卜力第一次使用電腦作畫(CG)。雖然只有3個cut有使用CG,但以後只要有需要,他們<BR>會用得更多。<BR>        吉卜力現在總共有99個成員了:動畫46,描线/上色 8,美術12,攝影4,導演<BR>及製作12,出版及行銷5,管理12。就如這些數字所顯示的,吉卜力大部份的工作成員都<BR>是負責動畫部份的。全體工作成員的平均年齡是29歲。前面有提過,吉卜力的影片製作<BR>費可能會比其他的工作室來得高。但是從吉卜力的組織架構來看,大部份的經費都花在<BR>影片上面了。這就是吉卜力特別的地方。吉卜力之所以能夠這樣做,就是因為他們和其<BR>他的公司比起來,花在支撐各個部門的費用要少太多了。  <BR>在宮崎駿的哲學中,他認為日本應該自己來創造他們想讓日本小孩看的東西。所以,遵<BR>循宮崎駿哲學的吉卜力,從未向海外其他國家的工作室請求任何的援助。 我們現在來談<BR>談吉卜力在國外的活動吧!!<BR>       到現在為止,吉卜力的作品主要僅限於在亞洲地區發行,也就是香港和台灣兩地<BR>。大約在兩年前,這樣的情形漸漸有了改變。首先是「龍貓」在美國的上映。很快地福<BR>斯公司取得了發行「龍貓」家用錄影帶的版權,並且銷售量達到560,000捲。在美國的電<BR>影界,日本片能有這樣的成績是很驚人的。另外,「平成狸合戰」還被選為代表日本角<BR>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呢!<BR>          大家可能也知道,在法國「紅豬」曾在六十多個戲院上映,負責配波哥的是<BR>一位著名的演員尚雷諾Jane Reno。事實上,宮崎駿本人恰好是Jane Reno的影迷,他非<BR>常喜歡Jane Reno在「碧海藍天Gran Bleu(Great Blue)」這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安索En<BR>zo。所以啦,宮崎駿對尚雷諾Jane Reno能在紅豬中參加出演當然是非常高興的。<BR>       吉卜力希望在未來能將作品推廣到歐洲和北美,只要是有建設性且合理的提案,<BR>他們都會很高興地採納。身為動畫的創作師,能讓更多的觀眾欣賞自己創作的影片,並<BR>給大家帶來快樂,吉卜力會很高興的,不管觀眾的種族或國籍為何都是一樣。但是為了<BR>要將作品在國外發行,吉卜力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他們所收到的很多提案,都是只希望<BR>將影片錄成家用錄影帶,或是只想在電視上放映而已。但吉卜力卻希望他們的電影能以<BR>在戲院上映為優先,必竟電影本來就是為了在電影院放映而製作的。<BR>       當然,吉卜力絕不允許任何人修改他們的作品。然而很不幸的,由於他們經驗和<BR>思慮的不足,在「風之谷」製作的時候,有人將它改成較短的版本,然後以「Warriors<BR> of the Wind」的名字在美國及其他地區上映。假如大家曾經看過這個版本,吉卜力建<BR>議您就當做沒看過吧!<BR>          有一點是仍需強調的,吉卜力從未(今後也是一樣)為了市場的考量,而製作<BR>一部適合多國市場的影片。吉卜力將會維持一貫的風格,單純只為日本的觀眾製作影片<BR>。如果情況允許的話,他們才會朝其他的國家發展。<BR>       在1995年夏天上映的[侧耳倾听」(梦幻街少女、心之谷)中,吉卜力嘗試了一<BR>個新的製作群組合。宮崎駿負責製作、編劇、繪分鏡表,而曾在「螢火蟲之墓」、「魔<BR>女的宅急便」及「兒時點點滴滴」中擔任動畫導演的近藤喜文,則出馬挑戰導演一職。<BR>此外,吉卜力也試著在影片中的各個部份加入了最近的數位技術。在「侧耳倾听」完成<BR>之後,吉卜力開始著手製作他們的第十一部影片,「魔法公主」,此片將在1997年上映<BR>。這部由宮崎駿執導的電影將會應用非常多的電腦科技,這是吉卜力的一大挑戰。為了<BR>應付這個新的挑戰,吉卜力設立了一個專門的CG小組,也購置了一切CG所需的設備。同<BR>時,他們也邀請了一位Nippon Television Network的CG導演加入「魔法公主」製作小組<BR>,這位導演以前也曾在「平成狸合戰」中參加製作。<BR>       光是影片製作的第一年,吉卜力就在更新系統上投資了一億日元。在「侧耳倾听<BR>」中表現優秀的電腦技術將會在「魔法公主」中大量地使用。電腦技術將會使原來只有<BR>2D的平面影像變得更加有深度(景深吧....)。 在1995年的四月,吉卜力創立了一座「東<BR>小金井動畫學院」(小金井是吉卜力所在的一座市鎮),希望能挖掘出並培養更多像近藤<BR>這樣的新導演人才。學校的校長是.......(不知為何,突然想到江田島平八.......呵)<BR>。沒人能保證吉卜力工作室能繼續像這樣順利地發展下去。吉卜力從來沒有忘記,每一<BR>部電影對他們來說都是個新的挑戰。持續地在品質、技術及人才培育方面不斷創新,這<BR>就是吉卜力工作室存在的理由。                                               </P>
Killua 发表于 2006-4-17 12: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P>[名家档案] 高畑勳 <BR>1959年高畑勳进入东映动画,参与一些电视动画的助理工作。而后在1964年完成首部电 <BR>视《狼少年》获得肯定后。在1968年与宫崎骏、大冢康生等当时东映动画的新锐成员合 <BR>作的《太阳的王子华伦斯》,并成为日本动画的转折点,成为摆脱传统风格与开创未来 <BR>形式的里程碑。这也是首次执导的电影作品。在离开东映动画后,与宫崎骏再合作1972 <BR>年制作《熊猫家族》与《熊猫家族续集》,担任演出与分镜。并在1974年开始制作《阿 <BR>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由于《阿》的日常生活深刻自然的描述,也开启了同一风格的 <BR>名作剧场动画的可能性,之后1976年又再次制作了《万里寻母》的电视动画。期间也参 <BR>与过宫崎骏《未来少年》与《小英的故事》等部份集数的分镜。在1979年的《红毛的安 <BR>》,以描写青春期少女的感性与活泼,并忠实的呈现原作的幽默感,获得与众不同的极 <BR>大好评,再次表现高畑勳对人物描写的高深功力。 <BR>  继《太阳王子》后,1981年又再次执导电影版动画《小麻烦千惠》,描写大阪市井 <BR>小民的生活与人物关系的清新趣味之作。第二年完成了《大提琴手高修》,这部以宫泽 <BR>贤治的原作小说改编的动画,围绕在剧情中的古典配乐,猫和少年成长的幻想场面,描 <BR>写出原作的细腻和幽默,也可看出高畑勳的音乐造诣并不简单。1983年参与美日合作的 <BR>动画长片《小尼姆的飞行床》,不过中途制作过程过长,就离开制作了。而后担任宫崎 <BR>骏的电影《风之谷》与《天空之城》的制作人。成立吉卜力工作室后与宫崎骏完成唯一 <BR>的一部纪录片电影《柳川掘割物语》,担任剧本与监督。之后1988年执导动画长片《萤 </P>( G# e* }# \" {. J6 ~
<P>火虫之墓》,这部以极写实的作画充满人文关怀的影片,描述战火之下兄妹的情感,感 <BR>动了不少人的泪水。擅长音乐的高畑勳在1989年也担任《魔女宅急便》的音乐制作,并 <BR>选用松任谷由实的流行老歌为主题,使影片有着轻松开朗的明快气息。1991年由高畑勳 <BR>监督,宫崎骏制作的《童年的点点滴滴》上映,融合了写实与回忆的幻想,细腻的人物 <BR>刻画,描述爱与真诚的经典之作。1994年完成《百变狸猫》,这此走向如同宫崎骏以往 <BR>明快嘻闹的风格,却有着深刻悲哀自然控诉,探讨着现代自然与人的互动关系。与宫崎 <BR>骏的明朗开阔的风格不同,高畡x 所擅长的往往是小人物的微妙细腻的情感。 <BR>-- <BR></P>
Killua 发表于 2006-4-17 1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P>【精彩影评库】 <BR>  <BR>寻寻觅觅宫崎骏 <BR>  <BR>  <BR>作者:谷之雨 来源:网易娱乐 <BR>  <BR>  三姐9月移民去加拿大,之前先辞了工,带3岁的女儿回兰州来度夏。几年没回来过, <BR>这次一住就是3个月。小外甥虽说淘气精灵,惹人疼爱,可也占去了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和 <BR>家里唯一一台电视机,工作几年来,我第一次度过了一个没有电影的酷暑。我把自己收藏 <BR>的有限几部美国卡通片一遍遍放给她看,后来,想起尚有全套宫崎骏蒙尘已久,便也翻了 <BR>出来——事实是,除过龙猫和小魔女外,宫崎骏的动画形象和故事很难讨她喜欢,而且她 <BR>还不时被巨大的怪兽和或血腥或黑暗的画面吓得躲到妈妈怀里,倒是我借机看全了这些闻 <BR>名已久的大作,然后由衷叹道:果然厉害,不负盛名!这也印证了许多人的看法:宫崎骏 <BR>的作品在思想境界上是超越了迪斯尼式老少咸宜的动画片的,接受他的电影,不光需要眼 <BR>睛,还需要大脑。 <BR>  <BR>  看宫崎骏,有的人看见自然,有的人看见童心,有的人看见成长,有的人看见杀戮, <BR>每个人的最爱各不相同。这也正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原因,他们的作品像一座巨大的 <BR>宝藏,内涵丰富,永远具有多重性,可以被各种各样的人因为不同的缘由、从不同的角度 <BR>喜爱、接受和阐释。看完他至今所执导的7部电影,我则觉得他的所有作品都在复述同一个 <BR>母题——寻找,或者说,我觉得他总是要在自己的每一部电影里用不同的方式提出同一个 <BR>困扰他的问题,然后试图找到答案。动画片,只是一个童趣的形式,那里寄托着一个成年 <BR>人的梦想和怀旧的情怀,从中,我看见了一个执著寻找的宫崎骏,一个理想主义的、又有 <BR>些悲观的宫崎骏。 <BR>  <BR>  <BR>《风之谷 凤Lの谷のナウシカ / Nausicaa of the Valley of Wind <BR>  <BR>  这是宫崎骏的成名之作,在优美精致的传统二维动画领域里,他突然以一个漂泊的思 <BR>想者和执著的追梦人的姿态出现,其深刻的内涵让世人震惊。 <BR>  <BR>  这却不是一时的灵感乍现,而是长期反思后的厚积薄发,在电影问世前,其动画连载 <BR>就已经脍炙人口,其后仍未中辍,一直延续了12年之久。宫崎骏关于人与自然这一最主要 <BR>命题的相关要素和原型均已出现:濒临毁灭的家园,无知而贪婪的攫取,一个美丽又脆弱 <BR>的世外桃园,作为人类与自然沟通桥梁的纯真少年,大自然和生灵万物的愤怒,血淋淋的 <BR>杀戮,日本人传统的崇尚悲壮与牺牲的英雄主义气质;以及技术风格方面的特点:抒情与 <BR>纪实的融合,细节的细腻描摹,艳丽色彩与浓重阴影的对比,少见甚至恐怖的巨大怪兽, <BR>不作掩饰的血腥场面,从童年时代飘来有如天籁的音乐,对飞翔的迷恋。 <BR>  <BR>  在第一部作品里,宫崎骏让风之谷的勇敢少女娜乌西卡担负起寻找人类出路的重任, <BR>那时候的他,对人类应该是满怀信心的吧,他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自我牺牲来获得救赎。娜 <BR>乌西卡死了,为了平息自然界的愤怒,然后,在那个令人感动的瞬间,她又重新被赋予了 <BR>生命,在清丽纯净的音乐声中,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女走过芳草萋萋的童年,仿佛全体人类 <BR>沐火重生。 <BR>  <BR>  这部作品里,有一个一直被人们忽视的角色,那个花白络腮胡须、骑  驼鸟披着斗篷 <BR>周游世界、武艺高强的伊羽。他是电影里最先出现的人物,似乎一个中古的游侠,更像一 <BR>个命定的漂泊者,或者也许就是宫崎骏本人吧。相异于娜乌西卡锲而不舍的追寻和充满希 <BR>望的结局,他是个更为悲观的寻找者,他的形象与寻找,隐隐贯穿了宫崎骏的所有作品。 <BR>他说;我居无定所,浪迹天涯,只不过想解开这个谜,看我们是不是也不免毁灭的命运。 <BR>  <BR>  <BR>  <BR>《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 The Castle in the Sky <BR>  <BR>  这部作品,宫崎骏把触角伸向西方,从西人的传统里找到一个少年历险的故事,衍生 <BR>为关于人类家园和千古梦想的当代寓言。 <BR>  <BR>  《格列佛游记》能被作为经典的幻想故事广为流传,传统故事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优点 <BR>,它的叙事结构自足完满,人物性格饱满,情节安排悬念丛生、富有张力,以至于据它改 <BR>编的这部作品成了宫崎骏所有电影中情节最吸引人、结构最为紧凑、故事讲述得最出色的 <BR>一部。 <BR>  <BR>  传统的故事,主题也最为明了:寻找家园。但宫崎骏本意不在其过程的刺激、幻想的 <BR>奇诡,而在寻找的艰难,更在最终希望的突然落空。真正的世外桃园、空中楼阁皆是子虚 <BR>乌有,人世虽然险恶,人心虽然诡谲,我们的家园,仍然得建在这个逃避不了的蓝色星球 <BR>上。这一结局虽说仍存希望,而且也更为理性,但对于一个理想主义气质的人来说,这个 <BR>答案,难免不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被我们在不经意间捕捉到。 <BR>  <BR>  两个少年,终于踏上了拉普它岛,岛上却人迹已缈,荒草疯长,墓碑上的文字经岁月 <BR> 质茨 糊难辨,忠诚的机器人朋友,肩上爬满了青苔,只有依然清脆的鸟鸣,和寂寞而过 <BR>的风声,清响在亘古的天空。 <BR>  <BR>  它最终仍是要化为尘土、化为荒烟的,“如谷之歌,扎根土里,与风共存,与种子越 <BR>冬,与鸟歌颂”,这样的美丽而永恒的家园,何处可寻? <BR>  <BR>  <BR>《龙猫》/ My Neighbor Totoro <BR>  <BR>  看完《龙猫》后,好长一段时间我觉得很惊诧,宫崎骏是不是有种“巨物癖”,其他 <BR>的兽类倒也罢了,在这样一部童趣天然的电影里,他怎么仍然会想象出如此巨大的动物与 <BR>天真弱小的儿童相伴?至为难得的是,这个庞然大物真的非但不可怕,而且简直可爱之极 <BR>,各个电影论坛里有多少人对它念念不忘,何况片中那对惹人怜爱的小姐妹?以至于,这 <BR>个夸张可爱的家伙最后成了宫崎骏那著名的工作室的标志。 <BR>  <BR>  我想,或许是因为在巨大的龙猫身上,有着和小姐妹一样的善良品性、童真气息吧; <BR>或者,它更加寄托了两个孩子,以至所有的孩子甚至成年人飞翔的梦想、心想事成的祈望 <BR>吧。 <BR>  <BR>  对于孩子,那是在童年星空下永远不灭的梦,他们在幻想里找到了翅膀和希望;对于 <BR>成人,那是灰色生涯里红尘眷恋的回头一望,让他们得到甜蜜的安慰和忧伤的怀想。 <BR>  <BR>  谁能忘记那雨夜中奇谲的公车和车中温暖的灯光呢?谁能忘记那个不断飞升,连灵魂 <BR>也会在满月的天空下起舞的梦境呢?还有那一夜拔节的幼苗、妈妈病房外的眼睛? <BR>  <BR>  也许有人会不喜欢宫崎骏的深沉,但我肯定很少有人会不喜欢他在《龙猫》中的眷眷 <BR>童心。 <BR>  <BR>  <BR>《小魔女宅急便》魔女の宅急便 / Kiki""s Delivery Service <BR>  <BR>  念起来怪怪的,是个很拗口的译名,大约是“速递员”的意思吧。长到13岁的女孩奇 <BR>奇,按照传统,必须做个小魔女,骑上扫帚离家独立生活一段时间,服务于人,这样她才 <BR>能长大。这是宫崎骏的成人仪式吧。 <BR>  <BR>  奇奇带着她淘气的小黑猫出发了,她来到一个海边的陌生城市,那里的人们已经很少 <BR>看见魔女了,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带给他们新的伦理,使他们不再轻意相信奇迹和人与人 <BR>之间无条件的付出与善意。于是,奇奇在这个城市里尝试被人接受和欢迎,或者说,这是 <BR>讲述寻找一个城市,寻找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群的故事。 <BR>  <BR>  应该说这个意思跟宫崎骏一贯的主题是一致的,但他显然没有要把它做成一个关于工 <BR>业社会人类情感的寓言的打算,他选择了一个很容易讨巧的办法,只是让奇奇在一次次历 <BR>险和付出后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却没有反思人们最初的漠然和这种接受的功利色彩。这让 <BR>我有些奇怪,这不太像我知道的宫崎骏。 <BR>  <BR>  于是这部电影成了宫崎骏最想取悦观众的一部作品(当然,这好像也没有什么错), <BR>就连片中的小女孩也是他所有动画形象中最清丽漂亮的一个,几乎符合每个人关于美丽女 <BR>孩的想象,惹人喜爱,也更易忘记。 <BR>  <BR>  <BR>《红猪 芳tの豚 》/ Porco Rosso <BR>  <BR>  这是宫崎骏动画系列中非常特殊的一部,是唯一一部完全是从成年人角度拍摄成年人 <BR>题材的作品,据说它是宫崎骏的自传性电影。我不了解宫崎骏的生平,他竟然会有这样丰 <BR>富的人生?我宁愿把它视为宫崎骏的心理自传,他借动画和光影,寻找心中久藏的飞翔之 <BR>梦,放纵地吟唱着一首个人自由的诗篇。 <BR>  <BR>  很奇怪,他把自己物化为一只猪,一只因为追悔和咒语丧失人形的丑陋的红猪,但那 <BR>却是一只会飞的猪,一只充满傲气的猪,一只不要任何形式的羁绊的猪,一只追求不平凡 <BR>人生(也许应该叫"猪生"吧,哈哈)的自由放纵超越的猪。 <BR>  <BR>  许多人会认为《风之谷》《龙猫》或《千与千寻》是他们的最爱,我却最爱这部简单 <BR>粗犷的《红猪》。也许对某部作品的喜爱真的只是跟个人的经历或者气质有关吧。我不知 <BR>道该如何表达我对它的喜爱,用怎样的文字才传达得出电影中那自由浪漫的气息,亚德里 <BR>亚海的自由,地中海放纵的阳光,以及身心俱飞时的心驰神迷和耳畔欢快地呼啸而过的风 <BR>声。在别人眼里,红猪"猪头人脑,思想颓废,行为散漫",而在我眼里,这正是他的可爱 <BR>之处,且听这只颓废的猪是怎么说的: <BR>  <BR>“我比猪还懒。” <BR>  <BR>“如果不飞的话,我只是只普通的猪。” <BR>  <BR>“做法西斯不如做瘟猪。” <BR>  <BR>  在这样一只因为追悔和赎罪反而超越了世俗政治、国界甚至地心引力的猪面前,你才 <BR>能真正感受什么是自由。就连片中那群愚蠢粗俗却心太软的海盗,在我的眼里都变得可亲 <BR>可爱,我甚至想像,如果某个政府前来招安纳降,他们也会像红猪一样骄傲地说:不!与 <BR>其做一个循规蹈矩、为虚妄的名义而战斗的飞行员,不如做个没心没肺、天真率性、驾着 <BR>自己的破飞机自由翱翔的地中海飞盗吧! <BR>  <BR>  <BR>《幽灵公主》  Princes Mononoke <BR>  <BR>  在《风之谷》和《天空之城》11年之后,宫崎骏又回到了人与自然这个最主要的命题 <BR>,拍摄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宏大、最具野心的作品,《幽灵公主》。 <BR>  <BR>  重拾旧话题,又不完全是旧意思。这部两个多小时的动画长片里,除去人与自然的对 <BR>抗外,视角更伸入到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冲突,人类内部之间的杀戮与仇恨,某群人与他 <BR>者以及与自身的冲撞不和。经过了十多年的思考,伴随当代科技愈来愈快的发展,宫崎骏 <BR>的思想领域扩大了,目光也更为尖锐和残酷。 <BR>  <BR>  飞鸟是娜乌西卡形象的延续,他竭尽全力奔走于人与兽、人类社会之间,寻找人与自 <BR>然、物与物以及人类全体生命内外的和解之途,也许他可以阻止那只即将成为邪神的白猪 <BR>神,也许他可以挽救遭受灭顶之灾的村民,也许他可以治好自己的伤口,也许他可以不惜 <BR>牺牲自己以求得麒麟神的原谅,可是他真的能消弭人类心中生命力比森林里的树精还要顽 <BR>强的欲念之火吗?真的像片尾那样,在沧海之后,仍能还桑田以青翠,还天空以蓝到透明 <BR>的宁静吗? <BR>  <BR>  在伤仍滴血的女当家说“我们从头来过”时,谁又能肯定,她重新来过的不会是掠夺 <BR>和杀伐而是万物共荣的人间乐园? <BR>  <BR>  最终拒返人间的幽灵公主嘴角那抹淋漓的鲜血,让我仿佛听见冥冥中一声不知来处的 <BR>冷笑,令我浑身发冷,宫崎骏在片中尽力建立的信心是那么不堪一击:相对于万方生灵, <BR>人类,对于人类,你又能如何? <BR>  <BR>  <BR>《千与千寻》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 The Spiriting Away of Sen and Chihiro <BR>  <BR>  于是,在《千与千寻》里,自然退去,人类站到前台,成了唯一的主角。人类的命运 <BR>,只有人自己来决定。 <BR>  <BR>  有人说,《千与千寻》是关于千寻、关于少年的成长,其实,它是关于整个人类的, <BR>人类的迷失、歧途,人类的出路、希望。 <BR>  <BR>  那是个阴  惨惨、暗影重重的寓言舞台,介于人类与鬼神之间,介于天与地之间,在 <BR>这个寻常之眼无法透视的人类后台,身材弱小的千寻代表所有的人寻找着名字、记忆、身 <BR>份,寻找着早已被遗忘的重返伊甸园之路。幼小的她几乎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恶:纷争, <BR>欺骗,贪婪,懒惰,利用,自私,虚伪……也一路艰难地拣拾被丢弃的尊严、勇气、善良 <BR>、诚实、勤奋、友爱……夜色沉沉,千寻带着宝宝、无面人在一片泽国包围的孤岛一般的 <BR>车站,静静等待列车上温暖的灯光从黑暗里闪现,那一刻,我不禁屏息静气,心里充满了 <BR>甜蜜的忧伤。逼近生命的黄昏,宫崎骏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可知道答案是一回事, <BR>果能实现所愿则是另一回事,你我不是千寻,世界也不是动画片中那个小小的游乐场,世 <BR>界之大,那都不是我们所能把握的了。 <BR>  <BR>  在这样一部短短的动画片里,宫崎骏竟然要让我们历经人间的一切,回望人类曲曲折 <BR>折的成长史,所以千寻得与失的过程显得太过简单急迫,流于形式化的图解,结局也难免 <BR>仓促,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部获奖之作是他最好的作品。不过,这些,想必每个理解他 <BR>苦心之人都不会去计较吧,只是,在那个光明的尾巴之后,我们心里是否也能感到他的匆 <BR>忙急迫和不易觉察的惶惑呢? <BR>  <BR>  <BR>后记 <BR>  <BR>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只拍一部电影,我深以为然。宫崎骏的作品,一般被看作两个系 <BR>列,一个是关于人与自然的,一个是关于童年和成长的,在这两个系列里面,他分别在寻 <BR>找人类与外物、与自身和内心的和谐。到了《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这两个主题已 <BR>经合而为一,人的成长不再异于自然万物,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人类的成长与自然共 <BR>存共生,才能找到双方共同的出路,关键的也是最难的,是人类如何生存、如何自处、如 <BR>何认识自己。宫崎骏给出了答案,在错综复杂、纷纭莫辨的人性迷宫里,却不知道从哪一 <BR>条路才能抵达它。 <BR>  <BR>  谁也没有理由苛求宫崎骏,他只是个电影导演,他已经用电影承担了本不应由他承担 <BR>的功能。也许他只是个寻梦者,借助电影这种形式,他一生做着一个关于飞翔的梦,自由 <BR>的梦,童真的梦,生命的梦。固然这些美丽的梦底色其实并不乐观,甚至有些绝望,但是 </P># p  s- U1 `4 D7 r* P
<P>悲观与梦想结合,才更有一种令人感动莫名的动人力量。 </P>
Killua 发表于 2006-4-17 12: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完了,偶训先!未全的请大家补下,我都想收集齐全。嘿嘿
猪C叮 发表于 2006-4-17 17: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正!佩服楼主噶细心。千与千寻,龙猫,再见萤火虫。。。太多经典啦。。。</P>
lbn914 发表于 2006-4-18 0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没话说, 希望一天能有一位中国的大师有这样的传奇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