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Web标准建站第1天:选择什么样的DOCTYPE

enchanter 发布于2004-11-19 05:58 902 次浏览 6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分享主题]
第一天) g* X, m' |3 v6 ]
<P>  开始制作符合标准的站点,第一件事情就是声明符合自己需要的DOCTYPE。</P>3 h: S- ~2 p5 j* H1 M) _
<P>  查看本站首页原代码,可以看到第一行就是:</P>% U+ H$ t- n& O, F! a/ }4 j
<P>&lt;!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 b, n2 F* l0 |! O"<a href="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target="_blank"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A>"&gt; </P>
/ ?* q* N1 E- J! o5 y/ l7 J: {<P>  打开一些符合标准的站点,例如著名web设计软件开发商Macromedia,设计大师Zeldman的个人网站,会发现同样的代码。而另一些符合标准的站点(例如k10k.net)的代码则如下:</P>
/ h0 [8 Y8 ?! d& w6 x# [<P>&lt;!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Frameset//EN" "<a href="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frameset.dtd" target="_blank"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frameset.dtd</A>"&gt;</P>4 d. Q' a* J# P/ J
<P>  那么这些代码有什么含义?一定要放置吗?</P>  H6 A9 A) L6 y9 i5 z5 N
<P>  什么是DOCTYPE</P>
+ X( g1 X4 _6 L- ?) y4 P<P>  上面这些代码我们称做DOCTYPE声明。DOCTYPE是document type(文档类型)的简写,用来说明你用的XHTML或者HTML是什么版本。</P>; V+ I/ Q) Y& ^  M3 [- I( a
<P>  其中的DTD(例如上例中的xhtml1-transitional.dtd)叫文档类型定义,里面包含了文档的规则,浏览器就根据你定义的DTD来解释你页面的标识,并展现出来。</P>3 L$ z- o/ W! _
<P>  要建立符合标准的网页,DOCTYPE声明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除非你的XHTML确定了一个正确的DOCTYPE,否则你的标识和CSS都不会生效。</P>
+ A2 @. v: x$ t8 O" @1 V( F<P>  XHTML 1.0 提供了三种DTD声明可供选择:</P>
, Y( ~% [9 Y) h5 q; X<P>  过渡的(Transitional):要求非常宽松的DTD,它允许你继续使用HTML4.01的标识(但是要符合xhtml的写法)。完整代码如下:</P>
; v# R( Y) [1 T& s( g3 C<P>&lt;!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 D1 i; C: y! M6 Y  I
"<a href="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target="_blank"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A>"&gt;</P>
3 r- S) K' ]5 g8 S  V4 d<P>  严格的(Strict):要求严格的DTD,你不能使用任何表现层的标识和属性,例如&lt;br&gt;。完整代码如下:</P>
; E5 G- }& D  W<P>&lt;!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Strict//EN" "<a href="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strict.dtd" target="_blank"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strict.dtd</A>"&gt;</P>
8 J0 |9 ^6 f! c/ _! h9 ~8 g: f# X<P>  框架的(Frameset):专门针对框架页面设计使用的DTD,如果你的页面中包含有框架,需要采用这种DTD。完整代码如下:</P>- b2 M9 z8 W4 W0 H+ ~7 y) I
<P>&lt;!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Frameset//EN" "<a href="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frameset.dtd" target="_blank"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frameset.dtd</A>"&gt;</P>3 b5 _: w3 A, K$ I
<P>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DOCTYPE</P>
8 B* O) J8 {' L# z7 n- W<P>   理想情况当然是严格的DTD,但对于我们大多数刚接触web标准的设计师来说,过渡的DTD(XHTML 1.0 Transitional)是目前理想选择(包括本站,使用的也是过渡型DTD)。因为这种DTD还允许我们使用表现层的标识、元素和属性,也比较容易通过W3C的代码校验。</P>
% |5 I; {* A- f* V<P>  注:上面说的"表现层的标识、属性"是指那些纯粹用来控制表现的tag,例如用于排版的表格、背景颜色标识等。在XHTML中标识是用来表示结构的,而不是用来实现表现形式,我们过渡的目的是最终实现数据和表现相分离。</P>
( i1 i8 W) [* z2 F, Z9 Z<P>  打个比方:人体模特换衣服。模特就好比数据,衣服则是表现形式,模特和衣服是分离的,这样你就可以随意换衣服。而原来HTML4中,数据和表现是混杂在一起的,要一次性换个表现形式非常困难。呵呵,有点抽象了,这个概念需要我们在应用过程中逐步领会。</P>5 A2 T5 s9 y9 t* n1 p
<P>  补充</P>" d% e: _8 R) e
<P>  DOCTYPE声明必须放在每一个XHTML文档最顶部,在所有代码和标识之上。</P>3 H+ D* H3 O2 ~, X9 n" q
<P>  更多细节可以访问W3C的网站</P>

已有(6)人评论

enchanter 发表于 2004-11-19 06: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990000 size=3>使用Web标准建站第2天:什么是名字空间 </FONT></B></DIV><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990000 size=3></FONT></b> </DIV><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990000 size=3></FONT></b> </DIV><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990000 size=3><FONT color=#000000> DOCTYPE声明好以后,接下来的代码是:</FONT><P><b>    &lt;html xmlns="</b><a href="http://www.w3.org/1999/xhtml" target="_blank" ><b>http://www.w3.org/1999/xhtml</b></A><b>" lang="gb2312"&gt;
3 u8 e! @0 z) Y- I9 ~! v  通常我们HTML4.0的代码只是&lt;html&gt;,这里的"xmlns"是什么呢?</b></P><P><b>  这个"xmlns"是XHTML namespace的缩写,叫做"名字空间"声明。名字空间是什么作用呢?阿捷自己的理解是:</b></P><P><b>  由于xml允许你自己定义自己的标识,你定义的标识和其他人定义的标识有可能相同,但表示不同的意义。当文件交换或者共享的时候就容易产生错误。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发生,XML采用名字空间声明,允许你通过一个网址指向来识别你的标识。例如:</b></P><P><b>  小王和小李都定义了一个&lt;book&gt;标识,如果小王的名字空间是"</b><a href="http://www.xiaowang.com/" target="_blank" ><b>http://www.xiaowang.com</b></A><b>",小李的名字空间是"</b><a href="http://www.xiaoli.com/" target="_blank" ><b>http://www.xiaoli.com</b></A><b>",那么当两个文档交换数据时,也不会混淆&lt;book&gt;标识,因为它属于不同的名字空间。</b></P><P><b>  更通俗的解释是:名字空间就是给文档做一个标记,告诉别人,这个文档是属于谁的。只不过这个"谁"用了一个网址来代替。</b></P><P><b>  XHTML是HTML向XML过渡的标识语言,它需要符合XML文档规则,因此也需要定义名字空间。又因为XHTML1.0不能自定义标识,所以它的名字空间都相同,就是"</b><a href="http://www.w3.org/1999/xhtml" target="_blank" ><b>http://www.w3.org/1999/xhtml</b></A><b>"。如果你还不太理解也不要紧,目前阶段我们只要照抄代码就可以了。</b></P><P><b>  后面的lang="gb2312",指定你的文档用简体中文。</b></P></FONT></DIV>
enchanter 发表于 2004-11-19 06: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990000 size=3>使用Web标准建站第3天:定义语言编码 </FONT></B></DIV><DIV align=center>第三步是定义你的语言编码,类似这样:<P>    &lt;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gt;
- j* k& o( k& H3 d  为了被浏览器正确解释和通过W3C代码校验,所有的XHTML文档都必须声明它们所使用的编码语言,我们一般使用gb2312(简体中文),制作多国语言页面也有可能用Unicode、ISO-8859-1等,根据你的需要定义。</P><P>  通常这样定义就可以了。但是要补充说明的是,XML文档并不是这样定义语言编码的,XML的定义方式如下:</P><P>&lt;?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gt; + E4 D& w- ^. w5 B/ H# K4 ~
  你在Macromedia.com的首页代码第一行就可以看见类似的语句,这也是W3C推荐使用的定义方法。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采用这种方法呢?原因是一些浏览器对标准的支持不完善,不能正确理解这样的定义方法,比如IE6/windows。所以在目前过渡方案下,我们依然推荐使用meta方式。当然,你可以两种方法都写。</P><P>  看本站源代码,你会发现语言编码定义的地方还多一句:</P><P>&lt;meta http-equiv="Content-Language" content="gb2312" /&gt; 7 @: C1 C9 A0 I# j
  这是针对老版本浏览器写的,以保证各种浏览器都能正确解释页面。</P><P>  注意:在上面声明语句的最后,你看到有一个斜杠"/",这和我们以前的HTML4.0的代码写法不同。原因是XHTML语法规则要求所有的标识都必须有开始和结束。例如&lt;body&gt;和&lt;/body&gt;、&lt;p&gt;和&lt;/p&gt;等,对于不成对的标识,要求在标识最后加一个空格,然后跟一个"/"。例如&lt;br&gt;写成&lt;br /&gt;、&lt;img&gt;写成&lt;img /&gt;,加空格的原因是避免代码连在一起浏览器不识别。3 Y- m0 x6 s, F; h
</P></DIV>
enchanter 发表于 2004-11-19 06: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990000 size=3>使用Web标准建站第4天:调用样式表 </FONT></B></DIV><DIV align=center>用web标准设计网站,过渡的方法主要是采用XHTML+CSS,css样式表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所有网页设计师必须熟练掌握CSS,如果你以前不常用,那么现在就开始学习吧。要制作符合web标准的网站,不懂CSS是设计不出漂亮的页面的。<P>  事实上,所有表现的地方都需要用CSS来实现。我们以前都习惯用table来定位和布局,现在要改用DIV来定位和布局。这是思维方式的变化,一开始有些不习惯。呵呵,任何变革都会有阻力的,为了享受标准带来的"益处",放弃一些老的传统做法是值得的。</P><P>外部调用样式表# y2 z( h0 r4 E) c& a% S
  在以前,我们通常采用2种方法使用样式表:
/ y' w! W- z' m页面内嵌法:就是将样式表直接写在页面代码的head区。类似这样: ' T9 c- n9 R3 {6 q2 \4 W; Q
&lt;style type="text/css"&gt; &lt;!-- body { background : white ; color : black ; } --&gt; &lt;/style&gt; : }3 u# P$ j3 V7 J3 e' Q
外部调用法:将样式表写在一个独立的.css文件中,然后在页面head区用类似以下代码调用。 ( s& d: U4 G/ v$ F( @
&lt;link rel="stylesheet" rev="stylesheet" href="css/style.css" type="text/css" media="all" /&gt;
- ~5 K% [+ u+ U: f! W0 m) T- @' X  在符合web标准的设计中,我们使用外部调用法,好处不言而喻,你可以不修改页面只修改.css文件而改变页面的样式。如果所有页面都调用同一个样式表文件,那么改一个样式表文件,可以改变所有文件的样式。</P><P>双表法调用样式表3 }3 C; n, z% E% T4 m+ s
  查看某些符合标准站点的原代码,你可能看到,在调用样式表的地方有如下2句:</P><P>&lt;link rel="stylesheet" rev="stylesheet" href="css/style.css" type="text/css" media="all" /&gt; &lt;style type="text/css" media="all"&gt;@import url( css/style01.css );&lt;/style&gt;
8 `6 f3 m/ c, h) u' |4 ^  为什么要写两次呢?</P><P>  实际上一般情况下用外联法调用(就是第一句)就足够了。我这里使用双表调用只是一种示例。其中的"@import"命令用于输入样式表。而"@import"命令在netscape 4.0版本浏览器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当你希望某些效果在netscape 4.0浏览器中隐藏,在4.0以上或其它浏览器中又显示的时候,你可以采用"@import"命令方法调用样式表。</P><P>
, B' Z  P; e$ h2 f9 j <b>   head区的其他设置
. p, ^2 X6 H* R* A( i# X( Y* B+ m2 v: D9 F
</b>
$ r& w) N7 o. f) V3 Q  @, P  这些技巧主要讲meta标签设置的,其实与符合web标准关系不大,只要注意在最后加"/"关闭标签就可以,但是既然是入门教程,就写得详细一点吧。</P><P>收藏夹小图标
  W/ v2 f$ B/ U/ C( E2 d  如果你将本站加入收藏夹,可以看到在收藏夹网址之前的IE图标变成了本站特别的图标。要实现这样效果很简单,首先制作一个16x16的icon图标,命名为favicon.ico,放在根目录下。然后将下面的代码嵌入head区:</P><P>&lt;link rel="icon" href="/favicon.ico" type="image/x-icon" /&gt;/ q$ b! b$ j( _3 H; N
&lt;link rel="shortcut icon" href="/favicon.ico" type="image/x-icon" /&gt;! l, q. w/ c! r2 r1 Q( H# S
为搜索引擎准备的内容
! z; u% Y" E* J8 w1 E  代码如下,替换成你自己站点的内容就可以:</P><P>允许搜索机器人搜索站内所有链接。如果你想某些页面不被搜索,推荐采用robots.txt方法. e9 }2 s1 ]$ F$ D5 [  |
&lt;meta content="all" name="robots" /&gt; 8 i% @  }) F6 O& P$ R" \
设置站点作者信息
& [5 n) k, X& `/ w) Z- i. X&lt;meta name="author" content="<a href="mailtajie@netease.com" target="_blank" >ajie@netease.com</A>,阿捷" /&gt;
* s9 k" X3 F5 h' x* C0 Q. L设置站点版权信息1 E$ @) O5 W! T7 C: y/ C
&lt;meta name="Copyright" content="<a href="http://www.w3cn.org/" target="_blank" >www.w3cn.org</A>,自由版权,任意转载" /&gt; + b3 x+ f; X3 v" y
站点的简要介绍(推荐)
* J1 m6 _' I6 Z9 [&lt;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新网页设计师。web标准的教程站点,推动web标准在中国的应用" /&gt;
! A% s8 K1 }/ @; @" }/ t0 C8 d  H站点的关键词(推荐)
2 c0 x- ~" K7 n. x0 ~& |&lt;meta content="designing, with, web, standards, xhtml, css, graphic, design, layout, usability, ccessibility, w3c, w3, w3cn, ajie" name="keywords" /&gt;
: a* l8 R  e% J) A  `3 u3 `1 w; u( M, P! [2 C: j! ^" q
  先介绍这么多。补充说明,前面花了5节都是讲head区的代码,实际页面内容还一字未提,呵呵,不要急,其实head区是非常重要的,看一个页面的head的代码就可以知道设计师是否够专业。</P></DIV>
enchanter 发表于 2004-11-19 06: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990000 size=3>使用Web标准建站第5天:XHTML代码规范 </FONT></B></DIV><DIV align=center>在开始正式内容制作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web标准有关代码的规范。了解这些规范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尽快通过代码校验。<P>1.所有的标记都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结束标记: d; l( {# t- i7 R
  以前在HTML中,你可以打开许多标签,例如&lt;p&gt;和&lt;li&gt;而不一定写对应的&lt;/p&gt;和&lt;/li&gt;来关闭它们。但在XHTML中这是不合法的。XHTML要求有严谨的结构,所有标签必须关闭。如果是单独不成对的标签,在标签最后加一个"/"来关闭它。例如:</P><P>&lt;br /&gt;&lt;img height="80" alt="网页设计师" src="../images/logo_w3cn_200x80.gif" width="200" /&gt;
0 K$ E; ?& t/ Y. y  e. D; c+ |2.所有标签的元素和属性的名字都必须使用小写
) `" o# T3 W' [  与HTML不一样,XHTML对大小写是敏感的,&lt;title&gt;和&lt;TITLE&gt;是不同的标签。XHTML要求所有的标签和属性的名字都必须使用小写。例如:&lt;BODY&gt;必须写成&lt;body&gt; 。大小写夹杂也是不被认可的,通常dreamweaver自动生成的属性名字"onMouseOver"也必须修改成"onmouseover"。</P><P>3.所有的XML标记都必须合理嵌套
2 H; M. m" D. s* f4 d  同样因为XHTML要求有严谨的结构,因此所有的嵌套都必须按顺序,以前我们这样写的代码:</P><P>&lt;p&gt;&lt;b&gt;&lt;/p&gt;/b&gt; ; p$ C3 F. ~) S
  必须修改为:</P><P>&lt;p&gt;&lt;b&gt;&lt;/b&gt;&lt;/p&gt; - b0 w0 ^5 I9 M! P0 T; L% n* |8 `
  就是说,一层一层的嵌套必须是严格对称。</P><P>4.所有的属性必须用引号""括起来' W) R  B  R8 ^  s; _1 G
  在HTML中,你可以不需要给属性值加引号,但是在XHTML中,它们必须被加引号。例如:</P><P>&lt;height=80&gt;
6 e; F! l- t, }6 I) J: l9 W- ~  Z  必须修改为:</P><P>&lt;height="80"&gt; ) |6 `/ H  K; W* \: s- n
  特殊情况,你需要在属性值里使用双引号,你可以用",单引号可以使用&amp;apos;,例如:</P><P>&lt;alt="say&amp;apos;hello&amp;apos;"&gt;
3 {6 @! J! b! ]/ a. ^& N" m5.把所有&lt;和&amp;特殊符号用编码表示
$ h: c& H# A1 X5 a任何小于号(&lt;),不是标签的一部分,都必须被编码为&amp; l t ;
: E  I' u, C4 Z& p+ w任何大于号(&gt;),不是标签的一部分,都必须被编码为&amp; g t ;
7 \$ z5 A* R0 D+ [; l任何与号(&amp;),不是实体的一部分的,都必须被编码为&amp; a m p;
0 j, d1 L5 c3 N1 U  注:以上字符之间无空格。</P><P>6.给所有属性赋一个值4 J$ J# V( H/ H
  XHTML规定所有属性都必须有一个值,没有值的就重复本身。例如:</P><P>&lt;td nowrap&gt; &lt;input type="checkbox" name="shirt" value="medium" checked&gt;
  @6 z* x( A; N+ w  必须修改为:</P><P>&lt;td nowrap="nowrap"&gt; &lt;input type="checkbox" name="shirt" value="medium" checked="checked"&gt;
8 E2 W$ \* n5 j% T7.不要在注释内容中使“--”' x: H* \) w/ G8 w0 _4 Q0 j
  “--”只能发生在XHTML注释的开头和结束,也就是说,在内容中它们不再有效。例如下面的代码是无效的:</P><P>&lt;!--这里是注释-----------这里是注释--&gt; 8 o6 p  e/ L1 P8 j) p. Y
  用等号或者空格替换内部的虚线。</P><P>&lt;!--这里是注释============这里是注释--&gt;
8 n: e+ m8 U# R' C  M. `  以上这些规范有的看上去比较奇怪,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我们的代码有一个统一、唯一的标准,便于以后的数据再利用。/ A& @! Z1 Z! u2 F7 n6 G
</P></DIV>
enchanter 发表于 2004-11-19 06: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990000 size=3>使用Web标准建站第6天:CSS入门 </FONT></B></DIV><DIV align=center> <P>在了解XHTML代码规范后,我们就要进行CSS布局。首先先介绍一些CSS的入门知识。如果你已经很熟悉了,可以跳过这一节,直接进入下一节。</P><P>CSS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的缩写。是一种对web文档添加样式的简单机制,属于表现层的布局语言。</P><P>1.基本语法规范. L, z" i1 h2 W% p) E# `
  分析一个典型CSS的语句:</P><P>p {COLOR:#FF0000;BACKGROUND:#FFFFFF}
' z* y) i9 n1 D其中"p"我们称为"选择器"(selectors),指明我们要给"p"定义样式;
; ~6 q1 m& a4 `5 f* v样式声明写在一对大括号"{}"中;
2 V# b3 d* \3 R6 v1 c* ^9 UCOLOR和BACKGROUND称为"属性"(property),不同属性之间用分号";"分隔; 9 |6 g5 n0 g4 m. Y2 C
"#FF0000"和"#FFFFFF"是属性的值(value)。</P><P>2.颜色值( W( f6 O* G  }) K
  颜色值可以用RGB值写,例如:color : rgb(255,0,0),也可以用十六进制写,就象上面例子color:#FF0000。如果十六进制值是成对重复的可以简写,效果一样。例如:#FF0000可以写成#F00。但如果不重复就不可以简写,例如#FC1A1B必须写满六位。</P><P>3.定义字体  k2 r' H3 {) L$ ^# h6 x
  web标准推荐如下字体定义方法:</P><P>  body { font-family : "Lucida Grande", Verdana, Lucida, Arial, Helvetica, 宋体,sans-serif; }
: K0 m5 y+ b( Z3 ~字体按照所列出的顺序选用。如果用户的计算机含有Lucida Grande字体,文档将被指定为Lucida Grande。没有的话,就被指定为Verdana字体,如果也没有Verdana,就指定为Lucida字体,依此类推,; ( ~' ?3 z* q# {8 m+ `  E% x+ n
Lucida Grande字体适合Mac OS X;
6 ~9 S8 t8 u0 mVerdana字体适合所有的Windows系统;
, A, E' K, B- d$ d, ILucida适合UNIX用户 8 i- l5 L7 c7 J4 @
"宋体"适合中文简体用户;
/ k" A  F5 t: c  N- \如果所列出的字体都不能用,则默认的sans-serif字体能保证调用; </P><P>4.群选择器3 `/ X4 W7 `  v
  当几个元素样式属性一样时,可以共同调用一个声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p, td, li { font-size : 12px ; } </P><P>5.派生选择器
+ V3 @0 M; o; B0 P  W+ p% K$ j  可以使用派生选择器给一个元素里的子元素定义样式,例如这样:</P><P>li strong { font-style : italic; font-weight : normal;}   就是给li下面的子元素strong定义一个斜体不加粗的样式。</P><P>6.id选择器
, t7 e. F% |' ~4 V  用CSS布局主要用层"div"来实现,而div的样式通过"id选择器"来定义。例如我们首先定义一个层</P><P>&lt;div id="menubar"&gt;&lt;/div&gt; 8 q; ~" B2 [" R2 a1 ~( Z5 A6 b
  然后在样式表里这样定义:</P><P>#menubar {MARGIN: 0px;BACKGROUND: #FEFEFE;COLOR: #666;}
5 X$ ^7 m: A! t2 E# s7 z4 u  其中"menubar"是你自己定义的id名称。注意在前面加"#"号。</P><P>  id选择器也同样支持派生,例如:</P><P>#menubar p { text-align : right; margin-top : 10px; } # c7 X% a, B" `) C6 N6 a
  这个方法主要用来定义层和那些比较复杂,有多个派生的元素。</P><P>6.类别选择器
) N, D" J  i3 K/ X  在CSS里用一个点开头表示类别选择器定义,例如:</P><P>.14px {color : #f60 ;font-size:14px ;} ! `; N( q9 R/ }+ ]% v! Z
  在页面中,用class="类别名"的方法调用:</P><P>&lt;span class="14px"&gt;14px大小的字体&lt;/span&gt;
$ z, n0 p6 E0 a! f  这个方法比较简单灵活,可以随时根据页面需要新建和删除。</P><P>7.定义链接的样式( V+ ~' c5 T$ R  u6 P. ]3 R
  CSS中用四个伪类来定义链接的样式,分别是:a:link、a:visited、a:hover和a : active,例如:</P><P>a:link{font-weight : bold ;text-decoration : none ;color : #c00 ;}
7 E, w9 e) i5 ]3 Fa:visited {font-weight : bold ;text-decoration : none ;color : #c30 ;}
* v3 |, t* C- W0 o6 b7 C$ ]$ Sa:hover {font-weight : bold ;text-decoration : underline ;color : #f60 ;}5 E8 a2 i9 K1 x! W9 a' K  X
a:active {font-weight : bold ;text-decoration : none ;color : #F90 ;}   以上语句分别定义了"链接、已访问过的链接、鼠标停在上方时、点下鼠标时"的样式。注意,必须按以上顺序写,否则显示可能和你预想的不一样。记住它们的顺序是“LVHA”。</P><P>  呵呵,看了这么多,有点头晕吧,实际上CSS的语法规范还有很多,这里列的只是一些常用的,毕竟我们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P></DIV>
enchanter 发表于 2004-11-19 06: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990000 size=3>使用Web标准建站第7天:CSS布局入门 </FONT></B></DIV><DIV align=center>CSS布局与传统表格(table)布局最大的区别在于:原来的定位都是采用表格,通过表格的间距或者用无色透明的GIF图片来控制文布局版块的间距;而现在则采用层(div)来定位,通过层的margin,padding,border等属性来控制版块的间距。<P>1.定义DIV
( Q; n! p( Z; ^: u3 b. i) i  分析一个典型的定义div例子:</P><P>#sample{ MARGIN: 10px 10px 10px 10px;9 w# C  ~! z/ Z+ u' Y. b1 A2 w. z
PADDING:20px 10px 10px 20px;
6 B- D* E* U2 x4 ?BORDER-RIGHT: #CCC 2px solid;1 `) P6 _% i1 Z5 A, i
BORDER-BOTTOM: #CCC 2px solid;
! b- H7 x  B0 d$ U# PBORDER-LEFT: #CCC 2px solid;
. X, d' k! A" b# ~* {BORDER-TOP: #CCC 2px solid;
3 Q  c4 J9 S9 {+ o6 |( BBACKGROUND: url(images/bg_poem.jpg) #FEFEFE no-repeat right bottom;
4 U7 ^# j% ], y+ v- ~  D* p& l2 ?6 J/ {3 OCOLOR: #666;$ `2 [: a  j2 W6 s3 u
TEXT-ALIGN: center;/ k& ?4 G) r% r) M
LINE-HEIGHT: 150%; WIDTH:60%; }   说明如下:</P><P>层的名称为sample,在页面中用&lt;div id="sample"&gt;就可以调用这个样式。 </P><P>MARGIN是指层的边框以外留的空白,用于页边距或者与其它层制造一个间距。"10px 10px 10px 10px"分别代表"上右下左"(顺时针方向)四个边距,如果都一样,可以缩写成"MARGIN: 10px;"。如果边距为零,要写成"MARGIN: 0px;"。注意:当值是零时,除了RGB颜色值0%必须跟百分号,其他情况后面可以不跟单位"px"。MARGIN是透明元素,不能定义颜色。 </P><P>PADDING是指层的边框到层的内容之间的空白。和margin一样,分别指定上右下左边框到内容的距离。如果都一样,可以缩写成"PADDING:0px"。单独指定左边可以写成"PADDING-LEFT: 0px;"。PADDING是透明元素,不能定义颜色。 </P><P>BORDER是指层的边框,"BORDER-RIGHT: #CCC 2px solid;"是定义层的右边框颜色为"#CCC",宽度为"2px",样式为"solid"直线。如果要虚线样式可以用"dotted"。 - m' D* J. k: ~- u+ q- Y; w
BACKGROUND是定义层的背景。分2级定义,先定义图片背景,采用"url(../images/bg_logo.gif)"来指定背景图片路径;其次定义背景色"#FEFEFE"。"no-repeat"指背景图片不需要重复,如果需要横向重复用"repeat-x",纵向重复用"repeat-y",重复铺满整个背景用"repeat"。后面的"right bottom;"是指背景图片从右下角开始。如果没有背景图片可以只定义背景色BACKGROUND: #FEFEFE ) Q" L3 o* X4 n0 z
COLOR用于定义字体颜色,上一节已经介绍过。 </P><P>TEXT-ALIGN用来定义层中的内容排列方式,center居中,left居左,right居右。 </P><P>LINE-HEIGHT定义行高,150%是指高度为标准高度的150%,也可以写作:LINE-HEIGHT:1.5或者LINE-HEIGHT:1.5em,都是一样的意思。 </P><P>WIDTH是定义层的宽度,可以采用固定值,例如500px,也可以采用百分比,象这里的"60%"。要注意的是:这个宽度仅仅指你内容的宽度,不包含margin,border和padding。但在有些浏览器中不是这么定义的,需要你多试试。</P><P>我们可以看到边框是2px的灰色,背景图片在右下没有重复,内容距离上和左边框20px,内容居中,一切和预想的一样。hoho,虽然不好看,但它是最基本的,掌握了它,你就已经学会一半的CSS布局技术了。就是这样,不算难吧!(另一半是什么?另一半是层与层之间的定位。我会在后面逐步讲解。)</P><P>2.CSS2盒模型
& y- J9 ]! m- [: m1 S  自从1996年CSS1的推出,W3C组织就建议把所有网页上的对像都放在一个盒(box)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创建定义来控制这个盒的属性,这些对像包括段落、列表、标题、图片以及层&lt;div&gt;。盒模型主要定义四个区域:内容(content)、边框距(padding)、边界(border)和边距(margin)。上面我们讲的sample层就是一个典型的盒。对于初学者,经常会搞不清楚margin,background-color,background-image,padding,content,border之间的层次、关系和相互影响。这里提供一张盒模型的3D示意图,希望便于你的理解和记忆。</P><P>3.辅助图片一律用背景处理- L( }1 }) Z' A/ A6 B1 z9 t5 x6 k
  用XHTML+CSS布局,有一个技术一开始让你不习惯,应该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与传统表格布局不一样,那就是:所有辅助图片都用背景来实现。类似这样:</P><P>BACKGROUND: url(images/bg_poem.jpg) #FEFEFE no-repeat right bottom; & E2 G! t, d# e
  尽管可以用&lt;img&gt;直接插在内容中,但这是不推荐的。这里的"辅助图片"是指那些不是作为页面要表达的内容的一部分,而仅仅用于修饰、间隔、提醒的图片。例如:相册中的图片、图片新闻中的图片,上面的3d盒模型图片都属于内容的一部分,它们可以用&lt;img&gt;元素直接插在页面里,而其它的类似logo,标题图片,列表前缀图片都必须采用背景方式或者其他CSS方式显示。</P><P>  这样做的原因有2点:</P><P>·将表现与结构彻底相分离(参考阅读另一篇文章:《<a href="http://www.w3cn.org/article/tips/2004/43.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60a179>理解表现与结构相分离</FONT></A>》),用CSS控制所有的外观表现,便于改版。
6 Y4 b/ h. G. {" ]·使页面更具有易用性,更有亲和力。例如:盲人使用屏幕阅读机,用背景技术实现的图片就不会被朗读出来。</P></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