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能] AMD 走过的路~~

Kiver 发布于2006-11-9 18:26 1173 次浏览 19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分享主题]

已有(19)人评论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每一个PC用户,都应该对桑德斯心怀感激<br/>2002年,大概是历史上AMD最扬眉吐气的时期,可是一比较还是吓人一跳:到2002年3月底,英特尔公司市场价值2050亿美元,AMD刚好是它的零头:50亿美元;2001年,英特尔收入265亿美元,而AMD只有39亿。更关键的是,英特尔是地球上最厉害的赚钱机器,每年利润都有几十亿美元。而在2000年开始赢利前的5年内,AMD都是赤字高挂。在微处理器这个市场,没有人会认为桑德斯能够活下去。<br/><br/>历史也的确一再印证这个与“摩尔定律”一样准确的法则:80年代初期,英特尔曾经将8080微处理器许可给15家公司,如今,只剩下AMD这个唯一的幸存者还在挑战;Zilog、国家半导体、Motorola等许多新星和巨头前赴后继起来挑战,最后都不断落败。最新的故事就是Transmeta,人们对它热情高扬,连产品还没有全面上市,其股市价值甚至就超过了AMD,但是,也很快被英特尔碾得几乎粉碎。因为,英特尔不但封死了重要客户,而且还“慷慨”地准备了至少30项法律诉讼的连环拳,连Transmeta喘气的机会都不会多给。<br/><br/>只有桑德斯,不但活了下来,而且在产品技术方面开始超越。结果,英特尔的命运与业内另一大垄断巨头——微软的命运相比,开始发生戏剧性的逆转:微软操作系统在PC价格不断下滑的背景下,逆势而上,不断涨价,充分显示了垄断的力量。但是,英特尔的命运却是另一个走势:1998年,新出炉的最新微处理器价格900美元,而今天已经降到不到400美元;英特尔的市场份额也从90%多,降到了75%。桑德斯无疑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甚至,在法庭上,他与英特尔战斗了整整8年,最后居然奇迹般赢得了这场价值5亿美元的官司。而且协议规定,在2010年前,英特尔都不能对它动用法律武器。如今,全球前5大PC厂商,除了Dell(它是英特尔最优惠的客户)外,其他都已经与AMD全面合作。<br/><br/>桑德斯不但丰富了整个高科技行业,而且让整个数字世界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他使每一个数字化的人们都免受CPU的垄断之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每一个PC用户,即使是英特尔的忠实用户,也应该对桑德斯心怀一份感激。<br/></font>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桑德斯的不幸与大幸<br/>多年来,硅谷的人们对于桑德斯,就象看一场热闹的喜剧,超然度外。但是,人们突然发现,似乎很久没有听到桑德斯的声音了。大家才发觉生活中一下子失去了什么,开始怀念起来。<br/><br/>对英特尔这个邻居又是最大的对手,桑德斯化费了整整25年,去挑战、追逐和抵抗,甚至与英特尔打赢了一场耗时8年,价值5亿美元的官司。如今,AMD不但险象环生地存活下来,而且大有赶超的势头。而这时候,桑德斯的声音却消失了,这位被有人誉为高科技最伟大的市场商人,甚至连乔布斯也略逊一筹的市场营销大王,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开始熄火了,令人惊讶。作为仙童后代中最年轻的一位,桑德斯在33年前为创办AMD苦苦筹钱,成为芯片公司中最后入场的选手之一,从此与英特尔较上劲。马龙认为,在所有的高科技故事中,AMD的故事是最可怕,也是最英勇的,它年复一年,代复一代,顽强地挑战这个星球上最成功、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因为英特尔就象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从来没有给过桑德斯可乘之机。<br/><br/>如今,通过挑战这座“神像”,AMD不但活了下来,而且大有奋起之势。在互联网热潮中,一个成立不到10个月的电子商务公司也能超越1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而桑德斯领导的AMD撞到了这根界线,却用了整整1/4世纪。AMD的股票走势也成为股市中最跌宕起伏的画面,一会儿痛楚,一会儿狂喜,一会儿被摔上了天,一会儿又跌到似乎马上要破产的地步,而这一场的源头就是桑德斯。<br/><br/>如今,硅谷真正的半导体掘金一代,已经头发苍白。他们的辉煌无助于抵抗大自然的规律。与桑德斯同时代的人,或者已经退休,或者已经入土,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在努力奋斗。遭遇了英特尔这样一个对手,是桑德斯的不幸,也是桑德斯的大幸。显然,他永远也不可能把英特尔击倒在地,但是他的确在某些回合中赢得了一定的“点数”。他是注定的失败者,却又总能赢得几次胜利者才享有的掌声。<br/><br/>是他,最早为员工召开大型聚会,是他,承诺永不裁员,是他每年都举办抽奖使公司低层员工也有机会大发其财,也是他,居住好莱坞,开着豪华骄车直奔办公室。最新潮的互联网大亨们所炫耀的派头,其实桑德斯早就创造出来了。桑德斯不但丰富了整个高科技行业,而且让整个数字世界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他使每一个数字化的人们都免受CPU的垄断之苦。<br/><br/>人们期待桑德斯的声音,但是他的声音不但让AMD担心,也让整个产业担心,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资深记者马龙在文章中大声呼吁:给桑德斯自由,让桑德斯再一次欢呼,让人们再一次享受他带来的快乐。桑德斯需要向世界发言,而不是将他打入公司博物馆。<br/></font>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他是硅谷最独特的风景<br/>1998年4月,硅谷突然刮起一股风:说AMD的老板杰里·桑德斯准备将AMD卖给IBM,自己从此洗手不干,告老还乡。谣言有鼻子有眼,很快传遍世界各地。<br/><br/>人们似乎很欢迎这个谣言,一直下滑的AMD的股票还因此往上翘了几翘。硅谷以批评见长的杂志《Upside》幸灾乐祸地连发数文,要送走桑德斯,对他长期以来的劣迹作了一番总结,最后还假惺惺地说:“杰里,我们会想你的。”<br/><br/>但是,61岁的桑德斯马上站出来辟了谣,这位AMD的创始人,已在CEO的席位上坐了整整30年。他并没有养老的打算,如果有人将半导体业称为“掘金业”,那么桑德斯一定是最老牌的掘金人了。虽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被英特尔压得喘不过气来,掘到的也尽是沙土,但桑德斯仍不服输。这位从仙童公司市场部出来的家伙,与当年仙童的同事和朋友(号称仙童帮)开办的公司——英特尔及国民半导体展开了三十年的竞争。如今,老对手如罗伯特·诺宜斯(Robert&nbsp;Noyce(1927-1990)),早已经过世;而戈登·摩尔(Gordon&nbsp;Moore)、查尔斯·E·斯波克(Charles&nbsp;Sporck)、安迪·格罗夫(Andy&nbsp;Grove)都已退下席位,撤出战场。只剩下头发雪白的桑德斯一个人还老当益壮,有一股“不尝胜果死不休”的气概。<br/><br/>桑德斯绝对是硅谷的一道风景。他在硅谷历史中所占的篇幅,甚至不会少于格罗夫。这不仅仅是因为AMD,而是他放荡不羁、挥金如土的独特个性。无论是HP的创始人,还是仙童的后裔们,如诺伊斯、摩尔、格罗夫、斯波克等,都崇尚勤俭、朴素,但却偏偏出了桑德斯这一个异类活宝。这位来自好莱坞的浪荡子,一下子就把硅谷当作生财之地,开着黑色卡迪拉克,留着长发,有幢豪华别墅,甚至还穿出一条臭名昭著的“粉红色裤子”。据说,他还穿着这条裤子走遍了IBM各个角落。他厌恶矜持克制,厌恶成功的装饰,着迷于成功,赤裸裸地将其实利主义公诸于众。凡是商人应具有的气派,哪怕是不合适宜的陈腐言行或场面,他都感到满意。<br/><br/>这一切给早年硅谷的严肃风格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变化。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狂妄、智慧和恰如其分的疯狂,早早就成了硅谷的大名人。那时,格罗夫等还默默无名。《Upside》说桑德斯的浮华做派在硅谷显得十分怪异。而今天,倒是谦逊、节俭的公司显得不太正常,桑德斯带来的一切倒成了主流。这无异于说,是桑德斯败坏了硅谷的风气。《Upside》还说:“但愿,这次最新的退休传闻是真的。”<br/></font>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屡败屡战的斗士<br/>桑德斯渴望发财,并直言“我崇尚金钱”。他说:“我干这一行就是为了赚大钱,过得快活,何乐而不为呢?”三十年来,他始终没能登上成功的巅峰,但也从来没有被失败和挫折压倒过。甚至在80年初期,半导体业进入萧条期时,AMD反而兴旺发达,一度盖过了英特尔。三家仙童公司的后代可谓风格迥异:国民半导体精明而实际,英特尔讲究团体智慧,而AMD既不属于任何一种,也不是它们的中间产物,更不同于HP。AMD就象桑德斯本人一样,性情不定,股票大起大落,毫无定数。<br/><br/>“我经常卷入争斗,是因为我经常失败”<br/>硅谷的公关领袖麦肯纳说:“在所有硅谷伟人中,杰里·桑德斯大概是最才华横溢的,但也是最不可靠的。”要透视桑德斯独特个性必须追溯到他的童年。<br/><br/>与大多数硅谷的创建者相比,桑德斯童年的艰难历程是独一无二的。他于1936年9月12日出生于芝加哥南温切斯特街的一间小屋里,那是他祖父的房子,在这儿他一直住到上大学。<br/><br/>桑德斯出生时,母亲才15岁。父亲是交通路灯修理工,很少回家。行为无节制,经常狂饮,取闹作乐。不到五岁,父母就离异,有一段时间他随母亲生活,他们不断搬家,总是住在灰暗的低租金公寓里,后无家可归的他被祖父母收养,而他的外祖母收养了他的弟弟。上学后,他成绩出众,常常卷入打架斗殴。他比同学年纪小,体力弱。“我经常卷入争斗,是因为我经常失败”。<br/><br/>这一个性,在当了企业家后被桑德斯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为打好架,上中学时,他开始练举重。这时他喜欢上集邮,并在15岁时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冒险:为集邮者提供邮票。祖父经常教导他:“对于普通人来说,美好的一切只能来自艰苦奋斗。”他告诉桑德斯,如果他不上大学,那么他就贱如尘土。祖父心目中的成功就是成为一名工程师。因此中学毕业后,桑德斯考入伊利诺斯大学,攻读工程学。这位聪明的年轻人曾逃学两年,因此21岁才从大学毕业,这是他人生最空虚的时光。<br/></font>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毕业那天,没有任何人表示庆贺。我回到家中,等待我的是祖父的一份账单,里面详细罗列着这么多年来的花费:无非是我吃的东西,甚至包括祖母的洗衣服费用。这就是祖父认为我欠下的债务,要我今后偿还。我气得大笑不已。你说我祖父怎么能够这样对我?但我知道,他是爱我的,也为我骄傲。”21年的苦难,成了他一生奋斗的动力。<br/><br/>其中还有一段桑德斯死里逃生的故事,是半导体业最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之一:18岁时,他和同伴吉姆参加晚会,一帮当地的小痞子与吉姆打架,他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他觉得两个人联手,应该可以打赢。结果意想不到的是,吉姆自己居然拔腿跑了,把他最忠实的朋友留在那儿。桑德斯几乎被打死,下巴、脑壳和肋骨受到挫伤,面部被罐头刀划破。那帮家伙还把他抛入一个金属制的垃圾箱里。幸好一位邻居将他投进车尾行李箱,送到了医院。他厚厚的外套使他得救了,但鼻子变形,前额取了块骨头修补上去。<br/><br/>这是他一辈子的转折点,“我记得的就是自己被朋友背叛。吉姆不是我最好的朋友,甚至不是我很了解的朋友。但我还是下去相助,结果居然是这样的回报。我得到了两大教训,一是你永远不能依靠你不了解的人,二是我从此知道,生活没有公平可讲。我却努力去追求公平。”<br/><br/>与许多穷孩子一样,桑德斯有自己的人生之梦:“我想成为演员,赚许多钱,还有许多漂亮女人。”但是他的歪鼻子使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他在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当一名空调系统设计师。仅仅工作几年他便发现,如想配备一辆小汽车,拿到丰厚的薪金,并建立一个个人账户,那现在的工作就不对路。他认为推销比工程师赚钱要快,于是又去摩托罗拉当销售经理。结果发现自己是一等一的推销高手,很快被挖进了仙童公司。<br/></font>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毕业那天,没有任何人表示庆贺。我回到家中,等待我的是祖父的一份账单,里面详细罗列着这么多年来的花费:无非是我吃的东西,甚至包括祖母的洗衣服费用。这就是祖父认为我欠下的债务,要我今后偿还。我气得大笑不已。你说我祖父怎么能够这样对我?但我知道,他是爱我的,也为我骄傲。”21年的苦难,成了他一生奋斗的动力。<br/><br/>其中还有一段桑德斯死里逃生的故事,是半导体业最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之一:18岁时,他和同伴吉姆参加晚会,一帮当地的小痞子与吉姆打架,他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他觉得两个人联手,应该可以打赢。结果意想不到的是,吉姆自己居然拔腿跑了,把他最忠实的朋友留在那儿。桑德斯几乎被打死,下巴、脑壳和肋骨受到挫伤,面部被罐头刀划破。那帮家伙还把他抛入一个金属制的垃圾箱里。幸好一位邻居将他投进车尾行李箱,送到了医院。他厚厚的外套使他得救了,但鼻子变形,前额取了块骨头修补上去。<br/><br/>这是他一辈子的转折点,“我记得的就是自己被朋友背叛。吉姆不是我最好的朋友,甚至不是我很了解的朋友。但我还是下去相助,结果居然是这样的回报。我得到了两大教训,一是你永远不能依靠你不了解的人,二是我从此知道,生活没有公平可讲。我却努力去追求公平。”<br/><br/>与许多穷孩子一样,桑德斯有自己的人生之梦:“我想成为演员,赚许多钱,还有许多漂亮女人。”但是他的歪鼻子使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他在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当一名空调系统设计师。仅仅工作几年他便发现,如想配备一辆小汽车,拿到丰厚的薪金,并建立一个个人账户,那现在的工作就不对路。他认为推销比工程师赚钱要快,于是又去摩托罗拉当销售经理。结果发现自己是一等一的推销高手,很快被挖进了仙童公司。<br/></font>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忠诚并没有好报<br/>桑德斯步步高升,收入大增。但是他有永恒的天赋——生活入不敷出。他的生活水平就好像他赚了两倍于实际上挣的钱。他的物质享受和生活情调,与其说是象个电子业的大老板,倒不如说是电影界的大明星。而到了六十年代末期,仙童开始摇摇领坠,他的处境也越发艰难。因此每当谈起这段生活,他的声调总会越来越高,越来越气愤。<br/>仙童人才纷纷外流,但担任付总经理的桑德斯还不想走,他的部下也很稳定,但是这种忠诚并没有好报。不久霍根博士接管了仙童,桑德斯作为异已分子落了个被人解雇的耻辱。“到了这个时候,一个为公司辛勤工作了5年的受人爱戴的人,如今成了障碍,不再是‘宝’了。”后来,霍根对桑德斯说,这个解雇的确是一个错误。<br/>突然的解雇使他一下子论为贱民,4个月的大手大脚就把一年4.5万美元的工资花费殆尽,两个孩子嗷嗷待哺,昂贵的房租要付。“老朋友突然不认识我了。我的自尊心被人践踏了,我也仔细考虑过自杀。”后来,桑德斯雇佣了许多被仙童解雇的人:“我再不去估价他们的忠诚,我主要想让他们别害怕,因为我尝过害怕的滋味。”<br/>一天,与桑德斯遭遇相似的约翰·凯里找上门来,睡在桑德斯的沙发上,两人花了几天时间草拟了创建新公司的计划。最后,AMD于1969年成立了。当时有8个人。桑德斯是总裁。他说“噢,我们得有一名推销员”。大家说:“你就是呀。”于是,桑德斯身兼两职。<br/>桑德斯去筹集资金,才发现他的泼辣劲和声望毫无用处。“诺伊斯总是说英特尔只花了5分钟就筹集了500万美元,而我花了500万分钟只筹集了5万美元。这简直是残忍,但我坚持不懈。”<br/>游说投资者的征途中,第一站就是阿瑟·罗克,此公一下子就给英特尔提供了230万美元的引业资金。桑德斯为这位财神爷准备了70页厚的计划书。但罗克只是说:“太迟了。”桑德斯还苦苦劝说。罗克就说,在他过去进行的所有投资者,那几次赔钱的项目都是由推销人员经管的。<br/></font>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为AMD付出一切<br/>桑德斯一生都缺乏幸运之神的青睐。他不象诺伊斯创办英特尔时有大量资金,也不象斯波克去了一家早已建立的公司。他建立AMD时几乎是白手起家。公司的起飞完全归功于桑德斯的坚韧和才能。后来终于有了一个投资班子,但还不够创业资本150万美元。他的朋友为此出了力,连鲍勃·诺伊斯也成为AMD的创业投资者之一。1969年6月20日下午5点钟截止,必须凑齐这笔最低限度的预定款额。下午4点30分,已有总额为148万美元,他们反复计算,结果总数还是那么多。在随后的20分钟内,三个人还有两位投资顾问,都默不作声地坐着,你瞪我,我瞪你,气氛令人窒息。正在灰心丧气,4点55分,一个邮递员拿着信封进来,里面是25000美元的支票。真正天无绝人之路,离截止时刻还差5分钟,比最低限额还多5000美元,AMD公司正式营业。<br/>这些信任他的人不用后悔。十多年后,他们就有了2000%的回报。当AMD的股票在纽约上市时,公司员工已达2万人,年收已愈4亿美元。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推销和销售,那当然是桑德斯的功劳。公司还推出一则臭名昭著的广告,是一动画片:将AMD当作硅谷的中心;英特尔和国民半导体只能靠边站,而前方是由枯枝支撑的公司,自然是暗指仙童。这个公司桑德斯永远怀恨在心。很远处,才隐约屹立着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br/>AMD有一点个人崇拜的氛围,所有的光环都集中到桑德斯身上。在八个创始人中,有七个人每人各持76500股,而桑德斯鉴于老资格地位,得了102000股。但在1972年6月,公司又另外赠给他48000股的购买特权。而这纯粹是桑德斯在操纵,他的合作伙伴们则认为他已经开始有了一种倾向,即厚着脸皮为自己攫取最大的馅饼。<br/></font>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愤怒的中年人<br/>1973年1月,桑德斯着手精心制订一份新契约,内容涉及他在AMD公司供职的规定。这些条款都十分过分,为使其新的雇佣契约能在董事会通过,桑德斯又一次耍弄权术,甚至不惜摊牌,但是,他凭借着那种厚脸皮照样干的本事,又一次获得成功。这位AMD董事长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应超过其力所能及的限度。”但是,绝不会有人完全照此格言生活。<br/>由于童年的艰辛和对下层人的尊重,他大大简化了公司结构,最高层与普通员工之间没多少中间环节。每年,他都将公司雇员全体拉到旧金山,一处气氛幽雅的饭店,举办盛大的圣诞聚会。这些措施都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土气。<br/>桑德斯成功了。虽然从一开始他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以实现他的硅谷梦。这位有最灵活头脑,最优秀、最机智的公开场合演说家,驾着卡迪拉克敞蓬汽车,蓄一把胡须的小旺子,也成了媒体注意的中心。<br/>但是,成功是用巨大的代价换来的。桑德斯可能是硅谷放荡不羁的急流中历经磨难最多的人。为了AMD,他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妻子和他自身的东西。<br/>他最好的朋友艾德·图尼,AMD的创建人之一。在1974年向他要求更多的报酬,而桑德斯拒绝了。图尼一气之下写下辞职书,而桑德斯居然收下了。友谊也结束了。<br/>桑德斯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过去是一位愤怒的年轻人,现在是一位愤怒的中年人,我追求完美,这世界不完美,我要改善这个世界。”他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的婚姻,坚持了15年后也崩溃了。1981年夏闹离婚到1983年夏法院判决下来,他几乎被彻底压垮成为一具僵尸。“我第一年想维持婚姻,是因为我不能承认失败。15年后,我仍认为我的婚姻是一次失败。但婚姻对我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契约,我不想破坏契约,我也不喜欢它来破坏我。”当时,他们已有了一个女儿。<br/>由于婚姻破裂,他的感情和经济同时被压垮。他的私人财产被分割去一半,减少到大约1200万美元,只够硅谷富豪标准的一个零头,只够维持他的生活方式。他的妻子还分走了他在AMD股权的一半。<br/>最后,还是AMD安抚了他的伤痛。至今,一提及婚姻,桑德斯还会泪流满面。<br/>胜利总是那么远<br/>有一个AMD的广为人知的著名电视广告,海上有一个青年,身着商人服装,特别象桑德斯,两脚分开站在冲浪板上,周围还有一群青年人。一片海浪涌来,只有这位青年看准了,弓起身子,成功地冲出这朵螺旋状的浪花。此时,简单而吸引人的广告语是:“AMD&nbsp;Catch&nbsp;the&nbsp;Wave&nbsp;(AMD公司,赶上浪潮)。”<br/>在七十年代,桑德斯创下了企业界的奇迹,这和李·艾科卡在克莱斯勒公司创下的奇迹同样辉煌。当AMD公司还是一家为其他公司生产芯片而获利的公司时,&nbsp;桑德斯以他的独特魅力,狂妄自大,聪明才智和恰如其分的疯狂,独自使AMD成为公众注目的焦点。这个比现实生活中更具高大形象的桑德斯,使AMD也显得比实际更高大。<br/>三位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同事按照他们各自不同的设计,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国家半导体公司是精明而讲求实际的商店风格,英特尔公司是研究小组型的智囊团风格,AMD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可以概括为“个人崇拜”,始终围绕着桑德斯,在Sunny&nbsp;vale公司总部接待大厅里有一个桑德斯的半身像,在德克萨斯州奥士汀市(Austin)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桑德斯路。<br/>1984年,AMD的销售额达到了创记录的11亿美元,这是AMD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同年,英特尔的销售额是16亿美元,桑德斯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AMD将在80年代末成为集成电路的美国冠军,超过国家半导体,超过英特尔,超过德州仪器,超过Motorola。”这个目标看起来好像并不遥远,但这时美国半导体工业面临了巨大的危机,AMD也进入了艰难发展的阶段。<br/>日本厂商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打入存储器市场,由于有政府投资和财团支持等优势,日本厂商极大地威胁着美国半导体公司。英特尔断然放弃了存储器业务,将全部力量转移到微处理器,成功开发出386处理器,这成了英特尔再次腾飞的里程碑。AMD从此被英特尔远远地甩在了后面。<br/>1989年,桑德斯将整个公司转移到新的市场,比英特尔晚了好几年。1991年,AMD推出了它的386处理器AM386,打破了英特尔公司在PC微处理器上的垄断地位。AMD&nbsp;一直宣称英特尔公司破坏了两者在80年代中期达成的技术交换协议。1992年,法庭裁定英特尔公司在合同执行上确有一些不当行为,但AMD还是成为自己短视的牺牲品。因为AMD也没有按照合同生产芯片交换英特尔的微处理器技术,最后英特尔和AMD在1995年达成了庭外和解。<br/>1994年,AMD企图对英特尔奔腾处理器的挑战遭到重大失败。公司最大的失误是1994年微处理器技术论坛年会过早地展示K5处理器,AMD的官员夸耀K5将比英特尔的奔腾处理器性能提高30%,但是这是使用仿真芯片比较得出的结果,实际的芯片还没有一片生产出来,等到AMD公司发现无法如期生产出来时,公司的公关部门遇到了大麻烦。<br/>K5处理器的计划未能成功。1995年,AMD收购了芯片设计公司Nextgen,并在1997年4月推出了K6处理器。国际数据公司的半导体分析专家凯利-亨利说:“这是AMD公司有史以来发布得最好、最及时、最具战略性的产品。”<br/>AMD在过去已经错过了许多发展的大好机会,但无论如何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永不言败的推销之王桑德斯将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带领AMD重振雄风。<br/></font>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一匹孤独的狼<br/>对于失败,桑德斯的内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但是失败却总象幽灵似的,一生都与他纠缠不息,不认输的桑德斯不得不一生都与失败搏斗。他轻浮而外露的性格,他浮夸的外表和卖弄,都无法掩饰其内心的脆弱和敏感。桑德斯背负了硅谷最浓郁的悲剧色彩,因为他拥有不服输的坚韧。<br/>三十多年来,AMD在桑德斯领导下几经沉浮,以其出色市场销售能力把AMD从一个办公室设在卧室里的小公司发展成为销售额超过20多亿美元国际大公司,和同为仙童后代的安迪·格罗夫领导的英特尔公司,还有查尔斯·斯波克的国家半导体公司相抗衡。1997年,AMD推出的K6处理器向英特尔的奔腾家族发起了最强大的挑战。1999年,更为先进的K7出台,有可能第一次在性能上领先英特尔。但是不知何故,公司的亏损却在进一步扩大。<br/>如今的桑德斯该是愤怒的老年人了。但是老年的人要愤怒已力不从心。无论从成功方面,还是从财富上来讲,桑德斯都没有失败,但也从没有真正成功过。这方面他永远无法与乔布斯、拉里·艾里森、诺伊斯、休利特、帕卡德等相比。但在硅谷这本丰厚的书籍中,桑德斯已经占据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与他崇拜的英雄们已不相上下。<br/>人们盼望着杰里退休的那一天,但人们盼酸了脖子也没等到。好几次都传言他要下台了,公司也数次濒临灭亡,但杰里还是那样有趣、平易近人。他说他跟公司的合同规定,他得一直任职到2003年,他没有提前离去的想法。尽管老了,他还是相信自己是硅谷最优秀的推销大师。当然,如今的AMD中桑德斯的股份已稀之又稀。<br/>AMD作为其个人性格的外在体现的日子已永远结束了。桑德斯自己也好几次说要离开公司。“如果我能放弃我的妻子,我也能放弃AMD。”这是一个诚实的回答,更是安慰自己内心的回答。在他内心深处,他还在做美国梦。作为争议的人物,他说“我确信,我对待生活的方式,给自己带来了许多痛苦。将来是不是会更多,我说不准。但我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br/>桑德斯,在计算机业中,永远是一匹孤独的狼。他的嚎叫仍在回荡,使我们不会感到这个产业过分的千篇一律。<br/>&nbsp;&nbsp;<br/></font>
Kiver 发表于 2006-11-9 18: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这一次应该是真实的<br/>2001年2月15日,AMD公司宣布,桑德斯将于2002年4月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让位给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海格特·瑞兹(Hector&nbsp;de&nbsp;J.&nbsp;Ruiz),但仍将保留董事会主席一职。消息传开之后,在业界引起不小动荡。几十年来,AMD一直在英特尔的巨人影子下挣扎与生存,也曾试图找到自己的亮点,但大部分时候都败在英特尔手下。<br/>AMD公司于1982年以9美元上市,1983年8月经历了第一次拆股。在以后的17年间,这家公司一直在低谷中徘徊,1991年每股价格甚至跌落到4美元。直到2000年,AMD挑战芯片老大英特尔,才成功地扭转了局面:2000年2月,AMD先于英特尔,率先推出了当时运算速度最快的850兆赫芯片,公司士气大振,仅仅一个月之后,AMD再拔头筹,推出1000兆赫的芯片,两次大捷让投资者备受鼓舞,AMD“速龙(Athlon)”芯片的知名度也在一天天扩大,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br/>2000年初战告捷,致使AMD股价大涨。在2000年前9个月时间里,谁要是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回报率超过100%。特别是在科技股调整期间,AMD股票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在每股80美元价位时,AMD公司宣布分股,这是这家公司在经历17年的沉寂之后,头一回实实在在地给投资者一个最好的报答。美国所有财经频道和报纸都把AMD的动态作为热点新闻加以报道。<br/>&nbsp;<br/>受到2000年9月英特尔公司赢余预警的影响,AMD公司也从巅峰下滑,但不管怎么说,AMD公司2000年赢利7.94亿美元,每股赢利2.36美元,可以说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了。AMD公司的大起大落和大喜大悲,似乎成了桑德斯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br/>到2002年,66岁的桑德斯掌舵AMD公司长达30多年,有人把他称为半导体业“梦幻般的领袖”,但也有人认为他“败坏硅谷形象”而不屑一顾。<br/>在取得了2000年的辉煌之后,桑德斯才心满意足地宣布,他决定2002年4月退休。舆论普遍认为,桑德斯在公司全盛时期退出,也算是激流勇退吧。关于桑德斯退休的传闻已有一段时间,但公司处于困难时期,具有斗士性格的桑德斯是绝不会轻易言退;但现在不同了,AMD在与英特尔竞争中已经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他的隐退也算是给他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br/>&nbsp;<br/></font>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