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讨论]平凡而伟大的小人物---悼念郭昶先生(容许我另开贴)

ninaomu 发布于2006-6-16 06:06 1178 次浏览 9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分享主题]
<P><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blue size=2>       初次认识郭昶,是在1994年的电视剧《情满珠江》,郭昶饰演一个改革开放下的暴发户。当时年幼的我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只是除了男女主角之外,对他的印象最深,可能是因为他黑高瘦的身型相貌把那个年代市井小民变成暴发户的经历演得生动入格吧。之后几年,我都没有看过郭昶出演的剧集,直到2000年开播的广东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郭昶因饰演剧中典型的广州小市民“阿宗”一炮而红,我终于想起这位熟悉的演员,并知道了他的名字---郭昶。<br>       其实,2年多前,还在读高二的时候,我就得知郭昶患上癌症---同班一位女生告诉我,郭昶曾去她母亲供职的医院治疗癌症。那时我甚是担心他的病情,可郭昶先生在戏中很好地掩饰他的病情,他的表演依然是那么生龙活虎、那么精彩,简直让人不相信他一直忍受癌症的折磨。渐渐地,我也淡忘掉患病这件事...<br>       最终,很不幸,2006年6月14日下午1时10分,郭昶先生还是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旅途...<br>       故人已去,希望郭昶先生一路走好.........</FONT><br></P></FONT>
6 s' N1 q1 o$ ]0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5 23:41:00编辑过]
" l1 U  Q5 Z% |  Z9 x8 ~- X

已有(9)人评论

ninaomu 发表于 2006-6-16 06: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阿宗”昨日谢幕 从此长别街坊<BR><BR>  给广东观众带来无数欢乐的《外来媳妇本地郎》里的“二哥”郭昶因胃癌于2006年6月14日下午1时10分不幸在广州去世,年仅50岁。<BR>  郭昶的离开让喜欢他的观众以及《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剧组成员异常悲痛。他离开的时刻恰逢广州狂风暴雨,有人感慨,“连老天都哭了”。他离开的消息一传出,很多观众在网上留言“二哥,一路走好!” <BR><BR>  人生如戏 事业从扮演“小偷”起步<BR><BR>  郭昶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瘦和说话利索。荧幕上的“阿宗”因为太瘦,两颊深陷,脸只有巴掌那么大,总是被“阿婵”取笑他“又黑又瘦”。但正是这种瘦削的形象让《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导演陆晓光眼前一亮,直言《外来媳妇本地郎》中“阿宗这个角色非郭昶莫属”。<BR>  陆晓光就是最开始为郭昶的演艺道路创造机会的人。陆导演介绍说:“大概是1984年、1985年,广东电视台在拍一部搞笑剧,叫《特殊情况》,有一个小偷角色。当时省话(广东省话剧院)的人推荐说有一个人演小偷很在行。这个人不是专业演员,样子很有趣,瘦瘦高高的。”这个人就是郭昶。后来,郭昶饰演的小偷果然受到好评。而1986年《万花筒》开始拍的时候,需要一个人演“娇妈”的儿子,找了很多人都不理想,当时陆导就介绍郭昶来演。大家看了都觉得不错。<BR>  到了《外》剧找演员时,陆导再次推荐郭昶,虽然受到一些人的质疑,陆导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有一些人持有怀疑的态度。后来我给了他们一句话:在广州市演个体户就他最强。” <BR><BR><BR>  宽和为人 “永远只是小演员一个”<BR><BR>  在《外来媳妇本地郎》中,郭昶扮演的“二哥”康祈宗是《外来媳妇本地郎》中最搞笑的角色,虽然剧中的康祈宗市侩狡猾,追名逐利,郭昶本人则一直称自己对名利看得不重,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演员,拍戏空闲时喜欢独处,潜心研究角色。<BR>  他曾说:“我是一个有什么说什么的人,所谓明星,只不过是给你一个定位,演员只是一个职业,与工人、医生没什么区别,如果把自己定位为明星,那就大错特错。”<BR>  据了解,郭昶虽然是病魔缠身,都没有让自己休息。<BR><BR><BR>  身世 正宗东北汉 十岁入岭南<BR><BR>  很多观众都觉得郭昶身上有典型的广州小市民特色,其实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据说,电视台曾经邀请《外》剧中演员参加一个综艺游戏节目,主持人给观众出了一道题,让观众猜猜他们四人中谁不是广东人。结果谁也没想到讲着一口纯正流利的粤语,将一个市井小市民形象演得入木三分的“阿宗”——郭昶恰恰不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BR>  十岁那年郭昶随妈妈改嫁从沈阳来广州,13岁离家住校,开始自己独立生活。这让他很快熟悉了广州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在地道的岭南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中学毕业,郭昶去了红卫汽车制造厂,是厂宣传队成员,后来又考入广州工人业余文工团,开始业余演出。话剧团的老师们都认为他这张脸不适合做演员,所以团长只给他一些小角色,跑跑龙套。<BR>  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话剧院儿童剧团有一个话剧要上北京演出,而郭昶在其中担任一个小角色。郭昶很执著于他的演艺事业,从北京回来后,他挨门挨户地去考各个地区的剧团,甚至连周边的肇庆、佛山的话剧团都不放过,但没有一个剧团接纳他。<BR>  眼见一年之期将至,这时有人告诉郭昶广东电台农村天地要招一个文艺编辑,别无选择的他便决定去尝试这份工作。<BR><BR><BR>  创业 常年“客串” 什么活都干<BR><BR>  当郭昶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时,他请电台的同事们吃了顿饭。席间,郭昶颇为感伤地聊起他这一年的生活及他依依不舍的演艺事业,没想到这一席肺腑之言感动了在座的同事,他们为郭昶写了一份推荐书给台长,电台最终留下了他。机缘巧合,郭昶又调入了广东电视台,进了小品组,身份是道具,实际什么活都要干,场记,副导演,后期制作,客串……一直到2000年开拍《外》剧之后,郭昶才一夜成名。<BR><BR><BR>  家庭 与妻子“一见钟情” 三口之家坚守清贫<BR><BR>  短剧《万花筒》虽然没让郭昶成名,但却让他拥有了一段美好的婚姻,妻子潘洁是郭昶在佛山拍戏时认识的一个秀美的护士,他们一见钟情,认识半年就结婚了。<BR>  妻子后来也加入广东电视台成为了一名艺人,和张卫健等诸多明星合作过,现在正热播的《乘龙怪婿》中扮演老夫人一角,郭昶和潘洁的恩爱甜蜜是让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羡慕不已。<BR>  如今他们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妻子与女儿一直很支持与体谅郭昶的工作,郭昶默默无闻也好,功成名就也罢,她们都泰然处之,平和地过着她们的生活。和潘洁一起合作《乘龙怪婿》的刘汗告诉记者,潘洁是个很坚强的女性,“她和郭昶真的是不离不弃,患难夫妻,平时在片场有时候遇到困难,她总是特别的乐观,共同和郭昶面对命运的挑战”。<BR><BR><BR>  走得太急<BR><BR>  45集生前特辑留下遗憾<BR><BR>  戏里,郭昶尖酸刻薄,充满小市民气,但生活中,他却是个大好人,他的老同事广东台宋文姝伤心地回忆道,“他一直在演戏,从没间断,但因为之前有的角色不适合,直到《外来媳妇本地郎》里的阿宗,这个角色可以说让他得到了释放, 他的人缘很好,不光在于演戏上,更重要他对年轻演员的帮助,今天知道他快不行了,所有的演员都自觉去到了医院,哭得淅沥哗啦,对于年轻演员来说,他像个大哥哥一样”。<BR>  郭昶平时为人低调,除了拍剧,很少有接受采访的镜头,宋文姝很遗憾没有将郭昶笑对病魔的顽强镜头留给观众看,“我们做了45集郭昶特辑,这两天就会播出,本来想最近去采访他,因为每次他都说想等病情好一点,演员都是希望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大家看,但没想到这一等就永远没机会了……”<BR><BR><BR>  郭昶简介<BR><BR>  身高:173 厘米<BR><BR>  体重:55公斤 <BR><BR>  星座:天蝎座 <BR><BR>  生日日期:10月1日<BR><BR>  出生地点:沈阳 <BR><BR>  家庭成员:妻子、女儿(读小学四年级)<BR><BR>  演出经验:从艺十多年,经验丰富,受广大观众欢迎。<BR><BR>  幕后工作经验:导演、副导演、编剧、剧务等卖力的工作。 <BR><BR>  教育水平:初中 <BR><BR>  座右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BR><BR>  兴趣:娱乐活动、旅行、 演戏、 户外活动、 阅读。<BR><BR>  专长:语言、 演戏、 文学创作。<BR><BR>  从艺人生<BR><BR>  上世纪80年代,在广东电视台的一部搞笑剧《特殊情况》中饰演一个小偷,广受好评;<BR><BR>  1986年参与《万花筒》演出,凭借演技奠定广州“个体户”的经典形象;《万花筒》剧组解散后,分别出演了电视连续剧《乱世香港》、《情满荆途》、《情满珠江》、《宝贝老公娇娇妻》中的主要角色;<BR><BR>  1992年,郭昶与潘长江、黎舒兰在中央台春节晚会上演小品《草台班子》,这也是郭昶在央视春晚的首次亮相;<BR><BR>  2000年在《外来媳妇本地郎》中,郭昶扮演“二哥”康祈宗,一炮而红。</FONT>
ninaomu 发表于 2006-6-16 06: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外来媳妇本地郎》痛失“二哥”<BR><BR>  《外来媳妇本地郎》中老二扮演者郭昶因胃癌于昨日中午在广州二沙岛省中医院逝世,年仅50岁。据悉,郭昶前天后半夜非常清醒,而他希望自己的身后事也低调进行。昨日,在家人和《外来媳妇本地郎》一帮朋友的陪伴下,他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BR><BR><BR>  抱病坚持拍到1000集 <BR><BR>  “他真的是广东非常非常优秀的粤语情景喜剧的演员”,广东电视台电视剧中心主任曾小电对记者表示,郭昶在《外来媳妇本地郎》里成功塑造了一个很爱贪小便宜的带小市民气的小人物形象,他的离世对广东粤语情景喜剧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是一个东北人,却能将广东本土的小市民形象演得活灵活现,非常了不起。观众还送他和虎艳芬一个对联——‘草根夫妻,金牌搭档’,就证明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基本上是我们这个剧的一个金字招牌。”而今年年初,《外来媳妇本地郎》突破1000集的大关,曾小电昨日透露郭昶为了这1000集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其实他病了快三年了,当时刚拍完第二部《外来媳妇本地郎》,他就发现生了这个病,就和我说过,我当时劝他要休息,先停一下,但他坚持要拍,他说要拍到1000集。”年初1000集的庆功宴上郭昶爽朗的笑声还历历在目,谁知道其实当时他刚刚开完刀,“拍完1000集后,他就倒下了,不得不住院,他是直到最后一刻还在想着演戏”,“在这几年拍戏中,他一直很乐观,很坚强,从不在片场说自己的病情,也没有影响过拍戏,生病的时候,在医院也从不吭一声”。而失去了这个观众爱戴的金字招牌,曾小电表示《外来媳妇本地郎》还将继续拍下去,继承郭昶的遗愿。<BR><BR><BR>  虎艳芬承受不了这个打击<BR><BR>  《外来媳妇本地郎》中郭昶和虎艳芬这对吵吵闹闹的夫妻最深入民心,而虎艳芬对这个“老公”的感情也异常深厚。接到记者的电话,每次提到“失去他”,她就忍不住阻止记者提那个词。而最终,她告诉记者自己承受不了这个打击,刚吃了药,在她心目中,郭昶永远不会离开,“我和郭昶在《外来媳妇本地郎》里当了6年的夫妻,连他都说我们前世是夫妻,很有默契。6年前拍《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后来大家一起合作,刚开始会有磨合期,因为我脾气很直,他也很直,大家会吵架,但就和真夫妻一样,这头吵完那头就和好了”,郭昶在《外来媳妇本地郎》里成功塑造了一个很爱贪小便宜的带小市民气的小人物形象,但生活中他却是个十足的大好人,“他对所有人都很好,很有江湖义气,因为他自己爸爸妈妈的婚姻不是很美满,他就希望我们这一大家子能非常好,他对自己的家人也很好,对女儿……”电话那头虎艳芬哽咽着说不下去了。虎艳芬表示难以想象剧组里将会没有他的身影,“他真的是很敬业,非常热爱他的事业,我们这个剧他也付出了很多,前几天昏迷前他还在嚷嚷着要拍戏”。<BR><BR><BR>  14年前曾登春晚舞台<BR><BR>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郭昶曾与潘长江、黎舒兰在1992年中央台春节晚会上演过小品《草台班子》。不过“同人不同命”,潘长江此后扶摇直上成为中国一线小品演员,而排名在前的郭昶并没因此改变很多。事隔10多年,再谈起当年上春晚的感受,郭昶说:“当时还觉得挺兴奋的,后来也就没什么感觉了。”很多人都认为上春晚,能够为演员带来更多的名利。对此,郭昶表示,自己的演艺生涯在上春节联欢晚会的前后并没有什么变化。反倒是参加了《外来媳妇本地郎》演出后,才有更多的机会向他招手。 <BR><BR>  敬业精神有口皆碑<BR><BR>  很多观众都觉得康祈宗是《外》中最搞笑的人物。他身上有典型的广州小市民特色:精明市侩、能说会道、狡猾世故,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赚钱,最大的乐趣就是数钱。其实,郭昶本人与剧中角色反差很大,他的敬业精神是有口皆碑的。 <BR><BR>  为了拍《外》剧,郭昶累出了胃癌,但是,即便他病得没有精神,一到片场,他就会生龙活虎。观众根本无法在荧屏中发现他抱病在身。他和“阿婵”虎艳芬的对手戏尤其精彩,难怪有观众送了他们八个字:“草根夫妻,黄金搭档。”这份真挚的赞美让郭昶非常感动。</FONT>
蓝加 发表于 2006-6-16 07: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P>来说声“再见了,郭昶先生”!。。。。。</P>1 i) V( R* Z1 G
<P>95年时珠江台放的“东江纵队”他演奸滑搞笑的国民党军官。从那时我才记住他的样子。</P>
sazabi 发表于 2006-6-16 07: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不看《外来媳妇》的,对不上号,同情一记
gundam 发表于 2006-6-16 18: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几中意睇距做戏咖,好可惜啊.
huang 发表于 2006-6-16 18: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P>生命的脆弱</P>
8 u1 k- X6 C  Y  O/ C<P><FONT color=#0000ff size=2>郭昶一路走好</FONT></P>
Laputa81 发表于 2006-6-17 0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P>都喺个句!!!</P>
4 z% f7 M7 s/ o! B  @<P>做人真喺化学·········</P>
vegap 发表于 2006-6-17 0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可惜了,内地一个咁好嘅演员~
hery 发表于 2006-6-17 01: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P>难得又少左一个喜剧演员~~~~</P>
/ K7 B' X! D  v9 `;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