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监狱化
6 Y, l' B0 Q. i$ e8 B* P, \ 2008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入学了,今年还有个破格录取的95年的孩子。) V+ ]( ]4 ], H8 Y+ ^
大学生的自由意识越来越浓重,很多校园却依然延续着老套的管理模式——定点关灯睡觉(我们那会是夜里11点就熄灯了)、上下课考勤、不允许结婚,大一大二的低年级不让买电脑等等。作为校园管理必须规范化,可是在追求自由大学生眼里这些规定却成了剥夺自由的监狱条规。虽然知道会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可是大学生们还是坚持寻找自由的信念,还是以同居、合租等形式纷纷逃离“监狱化”的管理,于是大学校园边上租房的价格也一涨再涨,“温馨爱屋”的小广告在学校里不时就能看到几个。" `9 | K, b; Z* R& \: J% _
记得05年开始大规模扩招那会,211之内的效益好的高校,都纷纷在学校原址外,扩建分校,分校都选在了比较偏僻的地域,周围很可能是农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同学们被迫搬去新校区(在西安的郊区)那会儿,周围的农民很讨厌学生,认为是他们占用了农田,影响了他们的生计——于是有了农民绑架学生要挟学校退还耕田的可怕事……慢慢的,农民发现学生到来的价值了,开了小饭馆、小旅馆一干和生活相关的,还剩下农田的农民也不再种田了。用陕西本地人的话说:学生娃的钱,好挣~
a$ i2 K# d8 e' }$ P9 n - e, `4 K+ z/ {' ^% j& q
二.上课梦游化- u( c9 i% t9 z9 w3 z
教师讲授的知识脱离社会实际,教学方法死板,学生新的“知识无用”论,课堂纪律的散漫,这一切已经足够作为学生上课睡觉、看小说打发时间的理由了。睡吧、睡吧,反正是交了学费费的,想怎么睡怎么睡,冬天大伙挤在教室里还暖和;看看小说,还有同学在旁点评来着,常常就两个人头埋一起看着的。/ ~7 U! h- j# k1 E o4 |
还记得中国政法大学那个打不认真听课学生而出名的老师吧,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不提名字。1 e ^& n9 T9 ?
上课不认真听课考试怎么办啊——可能有人会这么想。
! i3 Y4 {) B/ j! k& |. ^" t 其实能从高考大军中走过来的学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谓生涩的大学课程,其实只要在考试前愿意多看会书儿,实在不懂的地方和同学或者老师交流下,就完全可以应付考试的。再说,硬试教育在大学里还是一样没有变化的,最明显就是高等数学、矩阵论那样比较费脑筋的科目,只要考前你花了时间多练练考题,考试是绝对没有问题不pass的。
9 V6 P! i# Q3 ?0 O% U5 F( ` 上课没啥实质影响,翘课当然也是学生会做的事了。
( @" @3 J% }/ v+ K* a+ Y# R
1 ~3 c! w' W1 @! [6 P- p' L 三.翘课普遍化
( ^. J- |6 e5 L5 F# D9 u; N( f1 v 由于高校年年扩招,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教室里装的学生越来越多。一堂课几百人听一个老师讲课,已经是正常现象,如果老师挨个点名的话,等点完名该下课了。更何况学生要睡懒觉、谈恋爱、买东西、要旅游、要赚钱……逃课就成普遍现象一点不奇怪——同学们都忙啊,哪有时间上课。/ |# A3 g3 j7 [% k% w
我上学那会,讨厌邓论等等生涩的课程,也翘过,跑去鼓楼上拍pp了。为此,邓论课缺勤,后来貌似只有80来分,影响学分来着。真怕这种不光看考试,还看出勤、交作业的中学式大学教育。 u; D% H F) P& n# Z4 P3 [
3 X& m0 H+ T" n3 Y 四.补考专业化" o; J* V3 r9 b
“不把学习当目的,生活才会有意义”这大概是另类大学生的新新宣言。扩大招生必然招一大批实在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进入大学,这些学生的作风又带动更多的鄙视学习,根本就不当补考是件羞人的事情。对于补考,也许不少人确实具备专业水平了。尤其是一些生源来自于地域比较好的省,如上海、北京 ,考进大学时的标准就比河南、安徽低得多,门槛低了,水平不得而知。
* e4 r9 {" G; n( A' y 上研时就遇到一北京 师弟的毕业设计,比偶大一岁,留级过一年,到大四还没补考完高等数学。但是,我发现他其实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很强,应该是对某些课很不感冒导致的吧——标准的全能补考王。
' s; B b, t& M" ^% \ 本人大一时挂了高数和大物,有羞愧感,恍然醒悟大学不是来玩的。还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后来发奋了,没再太堕落,总算拿了后来几年的奖学金,挣了点生活费。" A% I% |' ]6 A! H! q) f7 q
y: I' D' y, n W9 k4 f
五.素质流氓化3 p( S. e+ T; s& N% |1 {1 y9 g
男生开口我Cao,女生张嘴说Kao,事无大小都Tmd,凡事都离不开KFC(Kao、####、Cao)。在校园里,大家课堂上、宿舍里说脏话都不以为然,Soooooooo正常来着,谁也不知道大学生们流氓化了,还是流氓们大学生化了。张扬个性、标榜豪爽原来也是可以用流氓形象实现的,太多的不理。
+ ^) `$ Y) u; d% V# ]( H ps:Shit这个词居然渐渐落伍了,真是奇怪儿。 * s. q) k! f5 @4 z/ w% G7 V
# U, l* Y6 W1 o' D7 V! m 六.男生痴呆化0 q# G( Q, T7 y/ a+ J' K7 f' u
男生们一夜连一夜的网络游戏、麻将、扑克牌,更有甚者……长期如此,只见一个个精神恍惚,痴痴呆呆,开口闭口就是魔兽、CS、副本,不谈学习,不谈认识,不再有一点年轻人的活力。夜夜奋战,伤身体也伤脑子,也难怪男生们要被定性为痴呆,大家累的很。君不见,大学里的奖学金基本上都是女生包揽各种奖项的吗?
# v! Z& ^$ _& R
" M4 I; e7 h0 @( U 七.女生恐龙化
- S+ a- H" P! y" P 这倒不是说学生集体退化,而是说在校园里已经找不到那种有清纯味的学生妹。名牌大学里还好些,偶听说那民办的或者二流学校里,有的女生们打扮很妖冶化,很多人走在大街上恐怕要有人被误解是歌舞的厅的服务的服务人员,实在让人想不到美,那也就只能当恐龙看。
* m& |2 P: d+ j5 R1 ^ 我记得偶们大一军训时,最开心的故事,莫过于:报告排长,前方出现恐龙!然后众小姑娘笑晕一片——呵呵,当年的苹果mm早就老了啦
: S: Y; Y; ?& w. ~
7 \* R( F& \& j9 F* w4 G+ m5 i7 w 八.恋爱闪电化" p, _ H! I3 h9 P- Y
恋爱已经是大学生活的必须,就如同一种时尚。有人说恋爱是相互安慰无聊、空乏的大学生活;有人说就是相互玩;还有人说这是为了做进入社会生活的准备。无论怎么说,大学生们的恋爱已经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家一样都不需要天长地久,不需要太多的磨合与了解,直奔主题,然后迅速厌倦,闪电分手。这就是闪电化的爱情,或者应该说是情欲与肉欲的简单化、快餐化。
9 G! E4 K5 i- O/ O S% [ 大一时邂逅一个师兄,可能觉得师兄就光辉伟大吧,晕晕乎乎,不知所以。现在觉得此人像苍蝇,不知道他想到偶,是否会有同感呢?2 y, ~) R. p$ K! h: w1 m
8 [. f2 C* j# d 九.亲热公开化
1 s% |4 {) n, ]: t8 Q/ o: c 也许是自由的一部分,也许是受了西方激情的冲击,现在的大学生们接吻、拥抱甚至是相互抚摩都不需要考虑场合,只要有情绪就来一把。做的人不觉得难为情,倒是看的人像偷窥了别人隐私,什么世道啊。我看谁也不用不好意思,反正人家也乐意当众表演。
" X% q0 V' k+ j- e2 O& u 夏日的夜里最为明显:图书馆前,后花园里,宿舍楼下,卿卿我我——自是一番甜蜜景象。没处在恋爱中的ggmm,尤其是从来未曾恋爱过的,当然是鄙视,鄙视之余从不说出口,免得被人认作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实话是,确实是有那么点儿。 g% Z8 Z" {( g
就不提同居、开房了,太obscene……7 C$ J' N/ I: M$ b/ Z. Q9 U
' }8 n6 t% x) a7 s/ B 十.消费白领化
$ [0 l( {# O2 P5 C5 T 说起白领阶层的消费,曾经有无数人羡慕,不过那是因为人家有高收入支撑着。现在的大学生们却更加厉害,手机一个比一个高档、吃饭请客一个比一个讲排场、旅游娱乐一个比一个在行、衣着时尚、处处品牌,越来越难想象学生的消费可以如此之高,只是不知道这些孩子们的父母是不是都开着银行。, s0 z$ F) |0 i2 X
说说自己周围的吧:
# Z" n/ Z% H s 大一时,我们基本上用的都是小护士、大宝;8 r1 h- I( \( }2 R8 g$ x! l
大二时,很兴奋的换了李医生;! k+ Y' g, @* s
大三了,转战高丝;大四,薇姿;
9 W" V% f5 ~7 ^2 k) G1 c 研一,理肤泉;研二,兰芝;1 v% k) z5 o/ J6 g
工作了,雅斯兰黛、芯丝萃。6 W- \8 a, R# y
不是因为富足,只是跟上形势,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