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鹅腿阿姨”火出了圈。在社交媒体上,“清华北大鹅腿阿姨之争”词条甚至登上微博热搜。. C* n, }. X- a/ U9 D* B& J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原本在人大、北大卖鹅腿的阿姨,近期去清华摆摊了,本来数量就有限的鹅腿还被别的学校分走,人大的同学们纷纷破防:两年的时光终究还是错付了。
% U5 w; P1 |! x4 H11月26日晚上9点,清华大学东北门外排起长队,学生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着排队的情景,引得路人和网友都感到好奇,这么冷的天儿这是做什么?
; ?4 e- f( U% O* }4 ?7 Z& X3 [: n原来,他们正翘首等待着“鹅腿阿姨”到来。
8 v# }( r2 X# P3 P( q. d“刚知道这个特别火,特地来尝尝!”队伍里,许多学生都这么说,甚至有两名学生是从北邮昌平校区来海淀聚会,就被热情的同学拉进了“清华鹅腿群”。, i8 G; {' M% M1 b1 W
“鹅腿阿姨被清华‘拐走’,北大、人大学子痛失鹅腿,以至于人大的同学纷纷破防:两年的时光终究还是错付了。”热搜词条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们的调侃,引得许多网友关注,“清北人三大高校吵起来了!我以为他们在搞学术,结果是在抢鹅腿?”经过社交平台发酵后,“鹅腿阿姨之争”也从学生之间火出了圈。
3 v4 {) |* _/ p T# S5 O“我不太会用手机,很多群都是学生帮我建的。”阿姨掏出手机给记者看,几十个微信群都翻不到底,每个群里都消息不断,“北大和人大群里天天有孩子问,什么时候能吃上烤鹅腿,也不能光在清华卖,每个学校都得轮流去几天。”阿姨说。
! O& r/ L: F% m# ~" N实际上,“鹅腿阿姨”最早是在人民大学周边卖烤鹅腿,每天晚上九点多出摊,已经卖了近两年。今年上大二的王同学买过五六次,她告诉记者,同学们这么舍不得“鹅腿阿姨”,主要是因为学校周边能选择的夜宵种类太少。“要么就去校外吃海底捞、麦当劳,要么就是去食堂买个煎饼,去便利店买个关东煮。现做的小吃太少了。”
# a* t: R/ ~: y0 z" b记者了解到,学生群体有较大的夜宵需求,却面临供需不匹配的矛盾。如果能在校内或周边餐馆增设夜间档口、延长营业时间、丰富小吃种类,也能转化成较高的夜间消费潜力。在大学校园生活中,美食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鹅腿阿姨”作为小众美食,也成为串联几所大学的特殊符号,以及学生们表达生活热情的载体。0 y1 n7 h9 j8 @+ X# c0 H
据了解,人民大学近日宣布正在加紧研发,后续将在食堂开售烤鹅腿,赢得许多本校学生的夸赞和外校学生的羡慕。在他们看来,这也体现出高校对学生心声的聆听和重视。
7 {, | Y+ a( T6 y6 w3 X% Z*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要你选外省菜系当中比较驰名的关于鸡鹅鸭的名菜,边一类会係你比较中意食的?: p8 w( P+ D! S+ A& s C
5 @/ e, P! S4 N6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