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全行业亏损严重。新形势下,如何稳定生猪生产,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f% d. k) W! h5 K$ `2 S
( N7 H. P' y* Z) P9 b& F1 S亏损还在扩大
6 j5 n3 ^. k# L/ n9 q. v! E( k0 O I0 C2 [1 A% W7 @. C
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第4周,全国生猪均价为13.76元/公斤。从1月份第3周的36.01元/公斤起,已连续22周下跌,累计跌幅达62%。6月份第4周,全国猪肉价格为24.60元/公斤,较1月份第3周下跌29.62元/公斤,累计跌幅达54.6%。$ y# F9 U. R4 c: s5 l
) b, L' ~* f* ~/ J4 E* j“生猪出栏量、出栏活重和猪肉进口持续增加,叠加商业冻品持续投放市场和鲜肉消费低迷,使得猪价持续回落。”对猪价深跌的原因,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这样总结。
1 d1 [- X( v. I: s4 z/ J
/ a) H# p" l& B# S5 a从供给看,当前全国猪肉供应非常充裕。数据显示,1月至5月,全国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同比增长40.4%。1月至5月,猪肉进口196万吨,同比增长13.7%。牛肉、羊肉和禽肉进口量也分别增加了18.6%、22.4%和13%。! @: K* o, j: ?
# ?! x# B+ \1 Z' q* f* E1 u
“猪肉价格继续下探,主要原因是以前压栏的毛猪太多。目前,上市白条猪单重普遍较大,单重超过90公斤/头的占70%左右。这些白条猪基本上都是推迟了一两个月才出栏,压栏时间过长。换句话说,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基本上还是一两个月以前就应该出栏的毛猪。”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6 I$ ~; r o4 F r/ S6 X( O. G
$ Z/ J* w5 _/ A7 L# Q4 C! D刘通告诉记者,大体型白条猪占比过大的现象从春节前就开始了,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估计再有一两个月时间,压栏超大毛猪也不能完全消化。/ l" r8 y H, |% Z% z
- Q1 b; Q0 e' k) G, P
养殖者盈亏情况怎样呢?据了解,当前,自繁自养养殖户每公斤平均养殖成本约17元,外购仔猪养殖户每公斤养殖成本约26元至27元。
) [2 J+ M& ^. o% R% M6 c9 C# U- @. a) Y3 x6 B4 d
朱增勇调研发现,自繁自养出栏120公斤商品猪,5月盈利约200元至300元,6月初开始亏损,亏损幅度在100元至200元,6月中旬亏损扩大至350元。外购仔猪养殖户3月份就已经开始亏损,5月底每头猪亏损1000元左右,6月中旬亏损达到1400元以上。/ _( o! a' B8 l3 l2 b
1 J6 O7 I7 V3 a, ?6 D# s0 Z( n
借套保降损失! u _. ]5 v. R
+ V. z8 G+ T' O. m0 p3 W" h猪价深度下跌,已经跌破养殖成本,但养殖者仍然有办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这个办法就是参与生猪期货交易。
- H/ @' F" j& t) G
) q5 a( ^$ |- k9 @ t3 h今年年初,我国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生猪期货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国内生猪供需基本面,但期货套期保值为养殖、屠宰、贸易等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保值增值的渠道。
2 d$ t: M; P. Q& \$ }; F; @* [3 t0 w1 [; m( X" T9 Q/ I, m
所谓期货套期保值,就是经营者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提前进行买卖操作,预先锁定价格,以规避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4 o" L$ l2 o2 U+ \
, K% Q1 y) S) S, b) x3 D生猪养殖周期比较长,从母猪受孕到仔猪长大出栏,一般需要10个月左右时间。在漫长的养殖周期内,疫病、供需、饲料价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未来生猪出栏时价格可能大幅偏离预期。有了生猪期货这个工具,当生猪期货价格适中时,养殖企业就可以在期货市场预先售出与其将来出栏数量相等的生猪期货,提前锁定利润。
& c' p8 e1 o9 E5 c0 ?' E3 X
, A; d6 |0 D* ~( Q9 W与现货价格持续下跌相对应,今年2月下旬以来,国内生猪期货价格也持续深跌。不过,自1月初正式挂牌交易,到5月中旬之前,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价格长达4个月处于2.5万元/吨之上,甚至一度徘徊在3万元/吨附近。按照2.5万元/吨的价格计算,生猪养殖企业如果及时卖出生猪期货,提前锁定利润,效益还是较为可观的。
) w3 `$ c1 z8 _, T( W
5 f. ?& Y" _- j0 `5 K) R6月24日,生猪养殖龙头企业金新农发布公告称,自生猪期货首次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以来,公司逐步建仓了生猪期货套期保值合约,截至6月23日,已将所持仓的全部生猪期货合约进行了主动性平仓。经初步测算,自今年一季度后,金新农所开展的生猪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实现盈利10892.73万元。
2 D# {( s* B M
0 i! _2 b% G% E当前,生猪期货、现货价格都已跌破养殖成本,按照历年波动规律,7月份后,猪价可能会季节性反弹,养殖企业可进行相应布局。
1 d8 e- B! A0 V. }/ w) y" m0 }' H$ D! a: P
加快产业升级' ]7 K4 |; z$ l; ~- ^! F2 Z% c
! e% H6 }0 x) \# ^" w: {
在国内生猪产能已成功恢复的情况下,猪价下跌在客观上也倒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b& K# @& D6 I5 M, g" d
- H, M" J9 Q! q% u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由于母猪严重不足,各大中型养殖企业较大范围地采用轮回杂交方式生产父母代母猪。目前,正好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代之以产能更高的二元母猪。* x# _$ E7 a' C! G2 i' Q
: V2 M+ R9 t7 H$ p) y“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我国种猪卡脖子问题突出。从长期来看,我国生猪种业附属于产业大盘子中,难以体现农以种为先的指导思想,企业自主培育积极性弱。顶端核心育种体系规模小,独立分散的种猪供给模式导致无法形成自主的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疫病持续冲击生猪种业,集团化、专业化种业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朱增勇说。
* r. E/ b& D; r. H* ^$ x
, ]' _) }) q' S1 F" B$ A针对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生猪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业界应当从品种资源保护和核心种群培育、营养与饲料、智慧养殖设施设备、猪病防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屠宰加工等方面,加大协同创新攻关力度。* A7 p# z# r. q# F; b2 e6 t9 n, t
7 u S8 l3 U1 y2 N# |
朱增勇表示,我国生猪种质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希望未来随着地方种猪资源保护利用、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研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集团化育种加速发展,我国种猪自给率能够显著提升。
/ E0 W d# r. H0 z8 e7 }! P$ b% i/ ]
“当前,猪价回落,养殖场切莫产生恐慌心理。应该认识到,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猪价回落是必然趋势。同时,猪价也不会一直回落,伴随着压栏大猪被市场消化,猪价仍将季节性反弹。养殖者要继续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的防控,以免错失猪价回升行情。”朱增勇说。 % t% Z4 m3 k& u a4 e# v- V
点解市场的猪肉仲系28-32元一斤的?) _ c8 T+ q8 [
9 Q. N. K+ j m5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