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 `5 b. V R4 C1 e- ~7 j8 c那个预告...怎么说呢?( C3 x0 R3 @1 }3 t: |' Q* c8 z
还算可以吧!的确很吸引人,也让我真的很想快点看到变3~!
3 w- Y! g, f% ?1 Y
' R; R' d% t8 y" r+ K12.10:% l6 g$ ~) l! |9 X. n7 @& F
今天早上起来,发现TFW2005更新了段新闻,是说“官方自己发布的预告”.....其实官方自己重新编码了。8 v# h$ N, C# {" _) v5 N
在线视频的标题虽说是1080P,其实是720P.....另外链接的1080P下载地址被禁止了
7 s% v+ ?0 W1 N! M3 D# R3 S播放效果的确很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8 H8 q0 I6 }& i& J7 }
1 q& o/ i% @/ M
(二楼在线视频,待会儿上传115网盘的)7 e! @& v9 X i, t
^, i( Y& @+ Q$ S) {! |4 L
8 ~7 I: V( ?& W6 K X8 e
( B( r2 |& i" w/ I' U9 N. U% ~& @. X& X0 t
转回正题!(此截图非 官方修正版!)
# i( o1 J/ I$ {& w. ~+ b
5 L; l* g8 j+ ? h$ ^% \原版本1080P视频
- g2 }/ K$ Z! _4 N! f5 ?" Q& b+ g
6 r# L* \$ n& \2 m/ m. @4 {家里的显示器很大,于是我把视频拖回家里慢慢欣赏的,结果令我很不满意!9 z/ k( j- x+ c% D
9 |3 C* {* ?* i6 o
先报配置:0 _& Q- j- N8 Q$ J; x
显卡:HD4850 驱动10.107 }) y8 l4 i+ a0 @( a# A
CPU:奕龙ii*3 710
% i, n6 |4 Z' }/ E" X" A4 t; { K显示器:三星P2494 (23.6寸显示器,在1920*1080分辨率)) y7 _0 {) M1 Q
) Z0 z! a, N. o3 ]8 b' D; C- @+ }
用了多款播放器测试:QQ影音、暴风影音、KMP、TMT3(都是最新版本)
! C! h/ c o9 W' s3 F在1920*1080分辨率下,都无法正常播放。(KMP、TMT3稍微好点,速度没有拖)
' M0 r g2 S t1 z5 [: w7 ?; C0 M6 f0 K9 O
那视频出现严重的问题:3 A1 `& i- L, ]1 D6 ^7 T: W/ q8 `
1、速度明显拖慢,一些地方拉影拉的很厉害!色块很多!
7 b" e2 Z0 g6 u& G3 B: M% N2、不能硬件加速(开了等于没开,CPU狂飙到60%)! o) U: z' |+ g" n0 B& Y' @4 D
3、截个图差不多要卡死!
/ s. a9 r( c: |! W4 \/ ^3 O8 {% U! |4、不能重编码!(我表哥告诉我的!)7 A7 I( w, |! |! |4 V( d- D
" E% `$ Q$ w% i9 t以下是使用“TMT3”播放器截图(此截图非 官方修正版)+ h9 U% `- V8 ]4 _
基本上我要暂停播放才能截图,否则要么就是卡死要么就是截得不像样的!: y1 e3 Y) m5 f$ g( J4 v. `9 {5 W
- n) d" f, K6 d* G7 t 3 M6 z! |( q4 ]) I. j
5 A) _( W/ M9 G

& Z, \2 ]6 `0 d0 }# y ' `3 {( E$ d: O& E, J" P1 R

& O) ~' q. `; G; y
; l/ ^; J* |1 v) M# D
Y5 E! s+ f, r/ O* x
* X1 A3 a5 O) G4 E1 v4 {8 Lhttp://my.poco.cn/album/album_show_photo_list.php?user_id=55520969&set_hash=3611955095 相册:变形金刚3 首部预告!6 f( E5 ^+ n% U7 Q+ O
* f9 P& j6 c/ B" U6 V( w# \
有剧透!谨慎阅读!
+ l! X {) q4 z2 c7 b1 C以下内容转自TF社区(观望侠)
3 H# T- }- c8 h7 F) | k- ]
3 S+ n z# D4 j! b4 \0 B% K } 著名的电影消息网站www.collider.com的报道记者昨天有幸对"变3"导演迈克尔.贝进行了三个多钟头的个人采访. 采访主要是在导演的"变3"的后期制作中心进行的. 首先记者和派拉蒙的几个高层人物一道观看了"变3"的预告片和一些还在制作中的电影片段后. 然后进行了简短提问回答的采访. 最后COLLIDER.COM的报道记者被导演邀请驱车来到导演个人的"变3"后期剪接室, 观看了更多的细节片段后, 开始了三个多钟头的私人采访.
( Z! Z% V' t! T: c, Z
# v9 R2 I" ]% }9 g 观看了不在少数的还在制作完善中的"变3"片段后, 虽然不能向外界公开片段的内容, 但记者感到这部片不但是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系列的种作, 而且是部最好的留在最后的作品.
' `9 A6 |2 z% E! k
, s5 c# D. ?/ _4 U: f2 f 采访的内容涵盖了不少的主题, 观望侠整理和翻译了其中几个可能迷友会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5 [3 l: t* M8 q" L9 j* O7 W
; j m# E. [( G; h
0 _+ `, ?5 t% J# M9 G/ w0 r# l& Z" U. I9 j
! d8 P- H& c# }( Q) b7 H
% G' J0 m0 n! y" f, E0 N, A: E( x2 i. v* k! Z) u1 {7 p
一:境外拍摄下月开始!) R9 ~+ |7 c: b0 L& A+ T6 j( l
' ~! B* R4 `8 J K
) r" y# ~+ ^/ D0 ~ 整个后期制作才进行了三个星期左右, 一些在海外的取景拍摄还没有开始, 非洲大陆和中国是被导演正式确定的两个地点. 非洲的取景就在下个月开始.! W" R, x8 z d3 U. F- Y: k. ?
# i( |( n% q- Z( j2 u3 K
6 H1 u/ @0 @: [$ @( d& y* B1 b
1 X* o' L6 K D
, O- b6 ^4 U, c: r+ T) I4 o# S$ N' J
# u7 h4 F0 E6 g) I) Y6 Q/ |
3 O, o" z8 ?/ y8 \1 f+ t2 f二:关于本次预告片的幕后故事!6 e3 Y) d# J6 r7 o. S0 {3 O
( F- H7 G: F: n 马上要公布的首部"变3"的官方预告片的内容实际上没有达到成片要表现的画面效果, 估计只达到了不到80%的成片质量. 可能一些人物和效果还未最终被加到片段里面. 譬如有个用直升飞机拍摄的 月球的预告片片段里, 人物和背景的融化处理就还未达到标准, 宇航员的形象在飞船内和背景的融和度就比在飞船外月球上要差. 还有一些3D成像的渲染目前还没有完成而显得破散, 如3D立体重影的"大黄蜂"... 这样的前期预告片实际上制作了两部, 导演自己觉得还行, 只是没有达到那种让人振奋的好.
' z) x h% X( O2 m% F) y) o4 U7 f$ F% V T
4 l# n I5 S6 Y6 M
! b6 f# ?; y) }; U- Y" K' m9 `7 {* V三:关于月球!
+ B! }. |9 t7 y
5 z3 Y* N, l/ `/ [ 导演自己为拍这部电影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交谈过, 导演自己确信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是事实. 这个宇航员现实中的本人也对"变3"电影的拍摄出了份力. (观望侠: 不确定他本人会不会上镜头)* j7 t9 U. X9 g1 f
* c' h8 j; [/ r' H ?6 s+ o2 n* u) `& P" p- R+ Q
/ e7 }1 M6 i& F2 q: K" h四:惊爆!詹姆斯·卡梅隆助力变3拍3D!
# g' y C% v, a7 Q/ T
1 f6 ?) S, Z7 S: R
' F+ ^; W- [8 K4 }2 Z 拍"变3"3D立体版本的决定并不是因为派拉蒙, 竟然主要是詹姆斯.卡梅隆不断的打电话要求. 在迈克尔.贝第一次应邀在"阿凡达"的拍摄现场时拜访卡梅隆时, 他被这些无尘带空调的蓝屏幕拍摄棚给吓住了, 加上他本人更喜欢实际拍摄的方式, 刚开始时他并不想把"变3"拍成3D版. 但经过后来5个多月的研究和调查和对拍摄器材的落实后(当然还有卡梅隆的无私援助), 尽管拍摄时间可能冒险性的被延长, 还有其他可能出现的重重技术上的难题, 但是经过一些3D镜头的测试后, 迈克尔.贝最终还是对"变3"的3D版开了绿灯.
$ Y9 k8 q3 p$ A3 Y4 j
( v- m0 m! T2 b! F; D; ^' c 搞立体3D的拍摄是个苦差事, 每一个镜头都要被不断的研究和细腻化, 但是目前整个"变3"的3D版本的后期制作进程领先于时刻表.
- ~7 R# L* r' H# L# G$ h$ A$ z5 }1 V. ^6 i
3D电影的制作相当的昂贵, 起价3千万美元, 要细致话的话更会要贵很多. 譬如制作3D立体重影的变形金刚角色, 每个影像都要被渲染, 让它们能够结合在一起, 制造立体效果..."变3"里会有类似"阿凡达"剧终大决战里那种天空飞翔战斗的镜头.
% j' j' O. Y! b4 v& y0 p5 F
" M8 o; i8 J: F | 当时在决定到底是采用后期转3D的方法, 还是直接采用3D立体摄影机拍摄之前, 导演已经对拍立体电影进行了近5个月的个人研究. "变3"70%的内容是直接用立体摄影机拍摄, 剩下的30%还是采用后期的2D转3D的立体化的方式制作, 而这些主要都是人物脸部的大特写镜头, 因为这些镜头的转立体化是比较方便的.; g8 U! M/ B0 Q$ p/ J: d% V) _3 Z2 c
7 \2 t8 _" Z0 _
"变3"的电脑动画特技75%是由"工业光魔(ILM)"制作. 25%是由另外的公司"数码站(DIGITAL DOMAIN)"制作.+ w0 n4 S8 b- U( a/ c" D
7 Y9 T" e, l( H6 T- P7 X" b
$ X' z5 l% d0 R1 d4 ]; G) w$ N# P4 c, P# T' P% ~' e1 Y
五:关于女主角罗西!
- ?$ v* A. E8 D. e2 C1 ^8 h( f2 O6 O1 a% y
: j9 ?4 m @ l; u' E% E- }3 w 内衣模特罗西只所以被选择取代梅根.狐狸拍摄"变3"的女一号, 是因为她在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选女演员中除了凭借本身让评委们吃惊不小的潜在的演艺素质外, 还有就是她可爱的英国口音的英文最终让她在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 当然, 这一点最后还是经过斯皮瓦伯格观片后亲自点头许可的. 罗西本人刚开始还有点犹豫是不是来参加海选. 而且在"变3"拍摄的前期中, 她还被配备了专业的演技老师.
1 Z' p0 R9 O! y' U! V, x" ]4 G. m% k8 `0 y: ]7 T Z5 a3 p- T
罗西在剧中扮演的角色卡丽在英国驻华盛顿特区领事馆里担任助理的工作. 她在电影里保留她的英国口音. "变3"里山姆被米凯拉给甩掉了, 他和卡丽在一起租房子住, 不过卡丽一个人担负所有的房租, 因为山姆还没有找到工作. (尽管山姆在剧中是国家英雄, 但是导演没有给这个角色安排一份在政府部门的工作): ~) l# B y2 `% K$ s3 k( a+ M
/ A) x& Z5 v, ~" y& }% V4 i3 a
, b* g! B/ a" k* q: X5 h$ ]六:其他不得不看的重要细节!
N/ @7 ?% g" q0 w
1 s; k& Z8 g7 \9 e7 l6 I8 M 1.导演本人对"变3"动作戏制作的新思路是要让战斗镜头里的人物可以得到比前两部更集中的表现, 以此展现剧中人物个人的性格特征, (观望侠: 不像"变1","变2"里拍的那么散, 让人搞不清都是谁在和谁打). 另一个不同点是在"变3"的动作戏里不会像前两部那样有美军的援军在最后来扳回战局. "变3"里不会有这类的援军. "变3"更像是"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 主要体现就是那一小队人马的孤军奋战, 他们在这部电影里像"黑鹰坠落"里那样身陷绝境, 气氛比前两部要压抑. ; E9 W2 N) m s: _8 M' T8 p
2 u# C9 y' d) n# c1 ]/ T
2.变形金刚的存在在"变3"里已经对公众公开, 人类的政府部门在电影里扮演个或明或暗的角色. 其中代表人物是个国家安全顾问. 不过是个不重要的配角. 剧情会更加集中在变形金刚之间的矛盾上.
$ M; Y% r6 a% k6 d' _
: ]0 m2 n# [' y6 R, q 3."霸天虎"和"汽车人"上场的数量目前不能公开.3 B0 C9 D8 R; q& L p, J
- i' p, Z4 u' C2 r9 x2 W8 e' z% x
4.导演认为变红色"法拉利"的变形金刚是个有趣的角色, 他在电影里竟然会说带意大利口音的英文. 导演不知道这个角色和其他变形金刚角色的玩具到时会被"孩之宝"如何命名, 但是导演自己现在管他叫"恐怖盒(DREADBOX)", 另外, 电影里还会有个发明东西和修理的新"汽车人"角色./ f6 r- ^/ `" j6 H% j9 j
; |! Y: @! P% l4 A* @! j
5."变3"结束时会两件事还可以继续拍, 譬如塞伯顿...但是就算是电影公司要拍续集的话, 也不可能是由现在的原班人马来继续了.
/ s3 [! v7 d% v" |; D' _
1 _. F& U; M" T, f* C 6."变3"的故事要比匆匆制作的"变2"严肃的多. 里面死去的人物不会再复活, 情节处理上导演更是下足了功夫. 按导演自己的话说, 这是对"变2"的一种弥补吧 4 ?2 A8 A/ T5 v3 J' w3 U" N3 w0 p! F
1 v7 F# j; C9 C8 n! w" V, v" Q
原文见http://www.collider.com/2010/12/ ... oon-edit-bay-vis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