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沙利昂 于 2010-10-2 16:08 编辑 & [7 R5 P! D0 [1 B0 f
4 F. t, D- q3 T( ~
' i/ g ]/ P$ P. K: t# T+ ?4 j
由德国科隆国家歌剧院制作的现代的莫扎特经典歌剧《唐-璜》昨晚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近年来,科隆国家歌剧院大胆尝试剧目创新,被誉为德国“最具探险精神”的剧院。而这部新版《唐-璜》今年6月刚刚在德国成功首演,堪称科隆国家歌剧院最新代表作。
) W: P2 ^( l# Z" k" j: o/ V4 c5 g! B' G6 ?. M! k% C% }7 g
一个你身边的“唐-璜”
. ~; t+ s9 O; L
+ F+ N/ j' d3 v9 d 该剧导演乌韦-埃里克-劳芬伯格擅长以现代手法演绎经典作品。在之前的采访中谈及为何要将《唐-璜》“老戏新编”时,他认为:“在莫扎特时代,唐-璜是一个和社会道德相悖、备受批判的角色,虽然历经220多年,但当今社会中依然有“唐-璜”的影子我希望能通过这个版本重新审视被消费和享乐包裹的现代生活,追问现代人如何看待唐-璜。”
2 ^3 m. K- s n! g' \) K0 i0 W* _$ S- i2 g
在昨晚的演出中,唐-璜手持iPhone、住豪华酒店式公寓、穿高级定制时装,吃精致日本寿司。舞台设计也充满现代元素,简洁的白墙充满玄机,一扇门的开合之间,时而变成主人公豪华公寓,时而变成热闹非凡的夏威夷海滩。多媒体巧妙应用,紧贴剧情,充满暗喻色彩。这些现代化的包装很难让观众在看戏同时联想到这是200多年前莫扎特所写的歌剧,但这也许正是其魅力所在,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下,唐璜一次又一次的复活。昨晚的演出再次证明,这部诞生于18世纪的歌剧经典与现代人可以没有任何的隔阂与距离。
' A1 s ]5 z, ^4 I! Q
" N$ ]# _# ?. y* u$ r6 I7 _4 }; M% K 马尔特曼风流倜傥迷众生& }* R% h+ |8 N& m/ m3 ^
9 a! Z" D: U- D6 l 在昨晚的演出中,唐-璜的饰演者,著名男中音克里斯托弗?马尔特曼把一个手拿Iphone的现代登徒子演绎得惟妙惟肖。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中,他举重若轻,辉煌饱满的音色、充满情感的演绎打动了很多现场观众。尤其是唐-璜与朴实的农家女采莉娜之间一段暧昧的咏叹调——“把你的小手给我吧”中,马尔特曼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个风流倜傥、满嘴谎言、却又对女性温柔备至的“大情圣”。剧中其他几位演员同样有不俗表现,他们时而高亢兴奋,时而缠绵哀伤,时而歇斯底里,牢牢吸引住了全场观众的目光,无论是唱功还是表演都可圈可点。
9 [1 R/ j# U3 l: R5 n8 y- i- C% r
1 J7 t% W. v: Q8 \+ N e' W7 a- x 复古音乐妙不可言 诺基亚铃声也是伴奏
8 l& G8 D; F! o; h' I5 r" l2 e/ T" Y/ w; R/ v
之前在上海演出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科隆国家歌剧院常任指挥马库斯-史坦兹与科隆爱乐乐团的演奏得到了乐评人与媒体的一致赞誉,评价他们表现出了“最具爆发力的瓦格纳音乐”。而昨晚,他们的表现再次令人惊讶不已。莫扎特与瓦格纳的音乐风格相差甚远,前者精致通透、后者极具张力。而史坦兹与科隆爱乐昨晚所呈现出的音乐,已完全听不到之前瓦格纳残留的痕迹。乐队演奏都采用“本真演奏”的方式,将音乐完全复原到18世纪的莫扎特时代。史坦兹对音乐速度及张力的拿捏也恰到好处,为台上的演员提供了充足的展示空间。而贯穿全剧的古钢琴不仅使音乐的复古气息更加浓厚,也为推动剧情向前发展起了奇妙的架构作用。此外,当晚这部现代版《唐-璜》的音乐中还加入了诺基亚手机的经典铃声,也为这部喜歌剧增添了不少现代笑料。$ a( e. U" K O
7 w9 I7 h, u. P$ \" r
在国家大剧院、吴氏策划的合作下,这部“新版”莫扎特歌剧《唐璜》,还将于9月30日与10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为观众讲述一个当代“情圣”关于罪恶与悔恨、爱情与死亡的“情感独白”。
# t# Q5 Q1 {/ M=================
) Z: ^' _! G1 m, A z$ ?国外编剧们难道受了天朝所谓的网络文学校园文学的影响爱起穿越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