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能] Easy RealMedia Producer 高级设置

Kiver 发布于2010-5-10 08:36 2604 次浏览 14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分享主题]
本文归纳了在《Real Video 10 参数简介》里与Easy RealMedia Producer有关的参数介绍,方便大家对Easy RealMedia Producer的设置进行研究,并加入其他经验,并非原创。欢迎大家讨论给出意见!$ n, O  S3 x# R) Q1 p$ k

# U' P. k+ |. \% S8 j* C, X1 T) J3 ]0 g! OPS:先汗一个,自前年开始就没再压片了,现在又有兴趣了,所以有更新这张贴了,但只是更新一些不管痛痒的资料,算了,我又重出江湖了,呵呵,现在我会在各个解释旁边加入我个人的看法。, A3 a2 [& l6 S$ a: R0 y$ r( {
3 h5 e5 ?5 L) a* C/ U6 t
打开Easy RealMedia Producer ,点击右上角的rv9/10高级设置,可以看见如下设置项目:
# ^9 b, k$ J: ~( v
! `2 }+ f% s3 Y# G0 ]" g9 X; }编码一般选项:
! B3 n# S2 o1 x5 q  GEHQ模式 High/Medium/Low/Custom(自定义)
9 a5 f! v. Q( ]/ H' ^各模式编码复杂度如下所示+ o  X* V7 ^' I, i
100: Very High (95-100)
! d  u* ?; I: m% z0 k90 : High (85-94) ** 官方推荐 real10最高质量
" u3 I6 t: @8 a2 V! [* T& Q  e9 R9 r  K80 : Medium-High (78-84) ** 第二推荐
/ W0 u! f3 D5 q' w& {70 : Medium (70-77) imkow注:此为real9的最高质量,也是real10的最低质量
& F, q/ r* e0 b/ T: C60 : Low (60-69) imkow注:此为real9的最低" x. L4 w) V9 G9 B
50 : Very Low (50-59) real8左右的质量
% J9 {: n$ N4 A$ L/ @7 a5 x0 r
/ e4 f) R; |  z2 k& L+ g首次编码复杂度当选择二次编码及ehq custom时候有效,默认65,一般2pass时候1pass可以50,增加速度
1 f/ ~5 {3 A; }- a编码复杂度当ehq custom时候可以改写,默认为85 【1PASS=50,2PASS=90(机子好的最好100)】
4 z' y1 T/ m$ G- N0 [
) r' i( F5 i6 h" H9 _, R自定义包大小 customPacketSize
- }# K, `$ a0 p' j强迫编码使用知道的包(片)大小。可以为任何数。大过16000值的不被早期的realone以前的版本解码,即不兼容realone。
# a) ?! C* s/ H  c" R4 [默认值: 从压缩器确定(大于450k位率的VBR使用15000,或者值1352对小位率,由位率决定) 【如果进行2PASS的话就打开,否则不必】! C% k1 h- s. s8 c
使用二次编码2 c( M# g$ P/ U; B" k
三种模式:
2 I  W% l7 W; h& p/ j/ e) [0 l1st & 2nd :完整两次编码模式;(连续进行1pas及2pass压缩且输出rmvb文件)9 F' t  D. r2 J( J1 b0 F
1st Pass :单独做两次编码中的首次编码;(需启用新速率控制。输出文件null文件,该文件大小与直接1pass时生成文件大小类似,可打开此文件继续进行2pass)
) x( z0 d4 Y) r& A: F/ G9 o' G2nd Pass :单独做两次编码中的第二次编码,前提是首次编码的信息统计文件已在。(需启用新速率控制)
% i% q6 y; ?4 f
7 D+ U+ }3 e& _5 x! J图像高质量重新采样+ G" z- p  T- c  @: l. r0 V5 p
即Reference Picture Resampling。具体原理不详(Real专利保护)
7 j: F4 a- `9 q" \2 T: q4 `% M  k(官方说适合在【原始图像大小】下工作较好,即不改动片原图像尺寸。)$ C4 X, o% k: Y5 y
默认 : 打开
% s3 J4 V$ @1 G推荐打开 【打开】, ~: D5 U: _, d3 B

. M  B7 J7 ?* G自动插入关键帧 enableAutoKeyFrames
/ t4 Y( f3 Q/ O$ C; T% o& \; Y对帧变化剧烈的图像自动插入关键帧1 ^+ d8 J+ O4 g% Z
默认: 打开, 在线编码cpu不足时为假
3 x5 w; _) |' x( H3 Q推荐打开 【不打开】' y7 L: m2 l8 O3 x) [
5 r2 P! o  v8 E0 x/ p
使用新速率控制! l( O5 x4 e+ A
可以使用下面的新速率控制设置(2pass时候有效)
# d- J/ |  h# C1 G4 n( W
" B3 h  g) ~8 u0 x; A允许计算信噪比 calcPSNR
& Q8 `% n3 U# B开启或关闭在rv9log.txt中记录PSNR信噪比和其他参数。" D/ h5 `) B/ w8 O
默认值: 关闭 推荐打开 【不打开】, z" K8 F  c6 P1 y2 s

: i* h% e6 l3 D7 E0 W6 J5 |+ ]边缘反干扰滤镜 noisyEdgeFilter
3 p$ B1 U' J/ E8 @一种平滑边缘的滤镜。打开后信噪比变差,增加失真,但是优化边缘效果。
. \7 e. q3 [+ Q, ?4 b% O默认 :打开, 如果 calcPSNR计算信噪比打开时为假
/ g; `+ k: H$ F0 q2 u" G推荐关闭 【不打开】- n' ?4 V' ]; l( K6 |
% J3 K" F$ a3 Q6 |3 [
B frames 0/1/3% o0 u: w) @* V6 x8 F; |1 [
参数开启了B帧的自适应性,但是由于目前的编码限制B帧的最大连续数设置只能是1或者3,或者0关闭。/ p( v  A! Z$ Y2 L- r5 n
总之,如果你压缩的电影是25~30祯,就选3,21~25就选1,,21以下就选0. 【根据需要来选吧】
% ?3 Q: C! o, B: h( R2 D, w8 N4 M5 x

# Z# j1 Q$ N' w0 v8 H% m2 ]新速率控制设置(仅当开启2pass时候有效)6 r3 _: t" G! k9 _% Z
目标视频大小 TargetVideoSize
+ }( Y' G7 m: Y+ R只对视频有效,如果想得到合适大小还要靠自己计算音频大小, t% B& O1 ^% _( J: g
如果想压缩到87m左右可以设置为76800# W4 J6 v3 x0 T' P* X2 \9 Z* K

: h) u2 V% @+ ]1 w. kKeyFrameBoost 关键帧激增数量
$ n* o' |" e# h+ t  J* q指定【激烈画面】下【关键帧】的【增加数量】,单位【百分比】(imkow:这里的激烈画面指高位率画面,包括动作和画面复杂的画面)- Q/ Y( Q7 t8 f* t0 _
一般设置10-20为佳 【不是很清楚,一般不用,如果压制火影忍者等动作夺得动画,就20吧,柯南的不用也行】
5 F+ I1 e; W/ W4 X- Y( G- B: S
HighBitrateReduce高位率帧数减少量
2 i6 t. F  t7 W6 |4 j; s遇到【激烈画面】时,画面帧数地【削减数量】,单位【百分比】(爱用shapest image朋友注意这里啊)
: _* v; L( G9 F/ ^2 }1 C用于改善平均信噪比。(即改善平均画面质量) 【不清楚。。。】) J: ]' l/ ?4 i1 a9 }# N% ]1 g% T

5 S7 w# u, E8 F, M; [LowBitrateBoost 低位率帧数增加量
1 o8 _( a# {" g2 N
【低位率画面】增加帧数,提高平静画面的质量,单位百分比 【不清楚。。。。。。】
- n& V/ e1 H& w( }片源的fps*1000
, p( R. p  R$ n6 l. v( u
1 Z$ x" s' x. P/ a9 n* J一定要根据片源的fps设置,不过由于用到TargetVideoSize,这里不需设置w6 u' r! u! a+ |) y
PFrameRefQuant 3 `2 z6 H2 q9 t, U3 W; K
BFrameRefQuant ( H) C9 d, m+ I* K
P帧和B帧的量化参数,范围【0-30】
* h" E9 @- ^( t% b; @1 a# \- Y官方:不要改动,除非你知道具体作用。参数不和mpeg4/xvid/divx相同。 【????人家都说不要改动了,就由它去吧。。。】
+ i9 K" T8 }  ]$ @9 ~/ B' l- _9 Z8 {" \: y1 T: [9 T
2 Y% v4 L" B7 k2 b  P
Inloop filter option 内回环滤镜选项
- E" H2 E. G" a" O% e, jCutOffQuant 内回环启动(切断)量

/ }* Q! w1 b) ^/ D3 n/ r  B即内回环阀值,如果图像分析结果在这个量子值以下,内回环滤镜将不起作用。设置0将始终使用内回环 2 ?0 J$ n1 t" [3 Y6 r. o- \
官方:0为默认值,但在实际运用中默认的等级是9左右。设置成31将完全关闭。但量子数量低于设置值,编码器会在位流中写入一个比特数据,解码器也一样。(imkow:即不通过inloop滤镜计算)1 s# n5 \  p. z# k" Y
【在中、低位率时使用请注意,内回环滤镜不会像mpeg4量子一样降低信噪比】- ~2 @3 g3 v" V0 y
(即内回环滤镜对中低位率运用意义不大)
$ G# ^- x2 d$ ^' s
7 \0 ]% l* _, T! j! uCutOffCompatible 内回环启动(切断)兼容
) C1 m  X" A% t& m8 Z: \使输出位流和早期的real解码器兼容,这意味着【关键帧】将在强制使用【默认的量子参数】下被内回环过滤。早期的版本的realplayer解码器不能 关闭用内回环解码关键帧,(不像rp10gold),如果关闭此兼容性后压缩的图像会引起早期的解码器解码图像出现【很少】的不匹配错误,即看不到那一 帧。这里的早期版本指除了Realplayer 10 Gold之前的所有版本。
4 B. ?- C6 v0 J: B# x' }- ]默认值: 关闭
4 W  {2 T+ j/ o, U- N8 [1 t+ u* J! O) ?' n
CutOffBUseRefQuant B帧内回环切断是否使用参考帧量
( J/ w% e  ~* K
如果为真,允许B帧进行内回环,并使用【参考帧】量子值做为极限值进行内回环。如果为假,使用B帧的量子值。(imkow:设置对B帧使用参考帧值,或者B帧值进行内循环)) `7 h6 E7 _1 [3 a# X
默认值: false
1 F3 X/ x* O2 }0 v2 j5 G
9 ]+ C3 X" D; W3 _( j官方最新的“Sharpest Images"压缩模式下的内循环参数默认设置。3 Z1 v$ a- ]5 n. |1 n( D! v
(Sharpest Images和其他模式之间的区别就是这些值的设置)- v" B6 v& z" q3 }+ }' I
inloopCutOffQuant = 10' z/ n6 p2 @5 ^. @
inloopCutOffCompatible = false
+ U# h, y  \6 T  q" R" YinloopCutOffBUseRefQuant = true + n* [7 P; D9 W8 o9 D9 Q( Z( x
OverFlowControlStrength 位率溢出控制强度' k0 c* V- Q0 s( v
1 }+ h1 I- F9 i' E
参考设置为7  B- c4 F; n7 J/ b
MaxOverflowImprovement 位率最大溢出改善度; ~- H; v: l- ^: K& w: s
参考设置为10
. q# F8 s) U; U8 eMaxOverflowDegradation 位率最大溢出降级度
5 s- u7 I) B) i: ]1 x! p4 {) X9 d参考设置为10! _: k9 d7 {9 g. N9 X
以上为码率修正,值越高修正越快,不过过高时码率分配会不佳

已有(14)人评论

Kiver 发表于 2010-5-10 08: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Easy RealMedia Producer视频软件详解(参考1)

一、常用设置& }) }, t9 v6 w1 V: \9 S5 W
第一 动态码率 的 平均码率 450K 最大码率 900K; s+ u9 p4 B) P! C0 s7 }# o& h

0 \  N% w- B$ w& R  Q( V  你会问为什么这样设置?其实网上对码率设置讨论也是很多,但始终没有统一的说法,压制经验很丰富的COPD写过界点码率压制方案首先认为rmvb最大码率700-1000k足够编码。这个码率下,可以保证火花、水花,快镜头的编码,背景在合适的画面大小下基本细腻,他还给提供了另外2个码率450-900,380-900。究竟多少才准那?我凭自己压制片子的感觉,450-900是可以接受的,最后压制出的片子的码率有过553K,还有过447K,还有过537K,虽然码率不同但画面质量差不太多,都是可以接受的。5 O. T5 q$ K2 A7 s# T& {1 H5 d

+ @* I6 F% ~8 s  `: f. k    你会问为什么最后的压制出来的码率是有差别的?在一定码率范围内有差别也是正常的,不会差很多的,万一有相差过多的情况,那就是码率的严重错位,失败的作品。8 h* o5 A1 M0 y! E. N, W, I' i

  C6 v# f0 D* s6 h& [" w7 N: D    最后说一点码率越大压制出的RMVB的文件越大,如果你可以在低码率压制的片子,和别人在高码率压制的RMVB的效果差不多,那你的就是精品,现在流行小巧高清晰的RMVB的潮流嘛,关于码率的设置你也可以多试试,多些体会. (码率大点也没什么,效果会好些; 码率小点也行的,画面会有几乎看不出来的模糊,就是压制时选择平均码率,可以小掉一些,根据你的硬盘大小来确定)
8 H- U" a5 P, v! }3 Y+ G8 d
6 q9 ^. O" k2 D" Y第二 视频模式 这个要根据你的片源来选择。 ) X$ T/ d  e$ A" A+ d  ^
Normal Motion Video 普通动作视频;一般影片可以选择这项
, u0 U1 f% t9 i: a0 g. JSmoothest Motion 很平滑的动作视频;如动画片等就可以选择这项
3 t  C* l; n" V% Z/ f" ZSharpest Image 很尖锐的动作视频;如一些动作画面很多的大片,可以选择这项
* ^4 y% i. ~4 J8 X% i4 K& k4 OSlide Show ; 有幻灯片一样的影片吗,如果你有就可以用这个选项 2 n5 [# G( R! Q" _  Q+ |, o
No Video ; 如果你决定只要片源中的音频可以选择它;
( r& M4 Y% ?+ N8 ~  b( q9 ^(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D% Z" g) M6 A' n% O4 k
* |2 G7 |. e( b
第三音频模式:Music的效果比Voice好。你也可以压缩哑巴电影选择 No Audio;我选Music   U8 v. C) C' D9 B$ ^9 K
  T% c0 E* D# o6 `7 Y+ Y. A( }2 `
第四视频编码:因为采用了动态码率所以我用RealVideo9。 (我坚持这个)
; R$ b* n# G' R" G3 u+ Z3 m" x* c) p: r1 M) H6 Z+ E+ ^
第五音频编码:stere立体声;Surround:环绕;High Response:高保真;+ C- c, O" I+ t* X4 W) ^; i
( ?( q: [/ V0 I# ]8 W: o
    因为音频的码率越大,音频文件也就越大,最后压制出来的RMVB也就越大,但为了追求高音效有人说码率在450kbs以上的,建议选择 96 Kbps 的音频编码 或者更高(如 96 Kbps Stereo Music - RA10);其实是没有必要的,44 Kbps Stereo Music High Response - RA10 或是 44 Kbps Stereo Music High Response - RA8 足以,RA8 和RA10有多大的差距?我都尝试过,出来的声音效果差不多。我在这里选择的是44 Kbps Stereo Music High Response - RA8。 (LIVE & PV 什么的,大家还是采用 96 Kbps 的比较好)
  F* u4 d/ D7 v) r4 a; C/ X- r$ u, @5 o
第六设定FPS(帧速率):图像质量和帧速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图像质量提高时,帧速率将降低。如果维持帧速率较为重要,那么可以降低图像质量设置。使用23或25都可以,太高没有必要,太小影响效果。 (我一般都是用25fps的,因为电视画面的fps也是25)
+ F0 E$ G0 t- d8 H6 v' W% z3 F8 c+ [3 s/ b
第七播放缓冲时间:缓冲区越大,能够适应的图像质量越高,但同时用户在视频开始前必须等待的时间也越长,原因是播放机需要等到它的缓冲区充满后才会开始播放。通常情况下,缓冲延迟的时间(以秒计)与编码器中设置的缓冲区大小相匹配。但是,如果您计划通过RealPlay服务器进行流式播放,那么可以在编码器中设置较大的缓冲区大小。RealPlay中有一个称为“快速启动”的功能,能够使播放机比实际时间更快地填满缓冲区(假设有足够的带宽)。这意味着初始的缓冲延迟可能会短得多。例如,当用户尝试通过 DSL 或电缆调制解调器播放 56 Kbps 的编码内容时,启动延迟时间可能只有一两秒,而编码过程中的缓冲区大小设置则可能远远不止这些。 我设置为4秒。 + \- M$ Z/ G" ?% m

6 l' \0 a7 B9 O9 U8 t. @( i; D9 R6 M第八关键帧间隔时间:如果使用的关键帧间隔较长,那么在必要时(例如场景变化时)会插入附加的关键帧。对于动作较少的内容,通常设置为 10 秒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比特率较高的内容,应当缩短关键帧间隔。我设置为10秒。
  R# B8 f+ r5 A$ i& I, ]  L
1 O3 h" y8 j  T( x4 `3 x  t第九调节音量:最大12。个人喜好最大音量。
  y' V. W. U# r4 b0 {  K$ M$ {; \/ ]- S# m+ u' j( ?) h3 p
第十减少视频杂波:它能移除视频中失真的或多余静态的画面.选不选没有大影响。
% [2 k8 M; Q' F0 ?# e" ^6 `
5 f/ d. y: s4 q/ @; r( |7 i第十一剪辑信息和路径:随便怎么设置都可以。* T* e/ t9 r' l5 S& U% U

" a6 _. P# y8 e  T; e( R* o; S第十二在对RV10/9的高级设置中EHQ MODE就是画面质量和压缩速度的权衡。
4 c  E: c( Q- q  high就是质量高,速度慢;low就是质量低,速度快;我压制时不选它,因为选它增加了压制时间,最后出来的效果反而和不选它的效果差不多,成了脱了裤子放屁--费2便事,网上有人坚持必须选,有人认为没有用,你自己体会下把。我个人不选。- |. B' s# n# f7 P
- S7 w# U9 ]! E+ i" v- M2 S
第十三高质量重新采样:我的经验选上好。不选看出差距了。
4 q) J& N$ s$ ]' x9 g& Q4 a) x1 C& c, E9 U
第十四二次编码就是人们常说的2PASS,不选它就是一次编码1PASS。是否使用二次编码那?如果你是非常的注重文件大小、视频质量 可以选中它。这样你所花的时间将会加倍,我试了多次但最后的效果不明显。有点使大劲放小屁的感觉。我不愿意选。
9 }4 U" [8 S+ t8 ~3 l- s. r& H1 a) }' [' I
第十五“更多设置” * p4 T3 C  g) Z/ [, r
画面裁剪设置:! g) J: o! ~9 P5 O6 K
! a( s# C2 w2 g9 N6 I$ [
调整左右边界:前提条件 片源 宽度大于32
' s* q" z% t) ?! @6 L& f+ z9 E) f左边界:取值范围 0 —— (片源宽度-32);左边界以左的画面会被裁剪掉。7 T! t: D* `4 j; {+ U3 c; D6 ]. @
右边界:取值范围 (左边界+32) —— 片源宽度;右边界以右的画面会被裁剪掉。
6 ~2 F5 y; }( y% y( g& M:右边界设为0时,程序会自动将它设为片源的宽度值。
* y5 {* c9 k' u" D调整上下边界:前提条件 片源 高度大于326 I& V+ Y, U! e( H& R

5 g% W7 u- b; I" p$ q: g上边界:取值范围 0 —— (片源高度-32);裁剪掉上边界以上的画面会被裁剪掉。
# w' }9 U- m4 Q( \/ `下边界:取值范围 (上边界+32) —— 片源高度;下边界以下的画面会被裁剪掉。+ D% p7 F- O" j- g" u) l+ q: I9 z
:下边界设为0时,程序会自动将它设为片源的高度值。
/ O1 r: `+ T. a% M' Y/ C$ _:当使用画面栽剪功能时,右边界值(下边界)减左边界值(上边界)的差为四的倍数。6 M5 r" k% y0 ^5 a6 Q% _! b, \
原始画面的左上角 是坐标原点0 ?4 K8 K# ~; C) |3 b; W
四个边界 围起来的 矩形区域就是 就是 你期望的画面区域。
7 p( z9 O- B& a7 t, j/ v: f/ m这个区域需要 大于等于 32 X 32. 3 s- p2 h6 v( @+ f& f! Y

) b. |( q9 t& D5 R" w+ l  我个人在压制电影DVDRIP-RMVB的时候喜欢默认的画面设置。如果在压制电视剧时就要减黑边了。但现在我只压制电影,所以不用这项。你可以操作下试试。( k/ u: P  q" \) }
AVIsynth :是编辑AVS脚本。我不用这个编辑,我都是单写个AVS编辑,上面已经说了。5 r5 J6 E" ~  j
允许压缩时御览视频:不是用说了把,意思明了。; u; E& B5 b: r
5 {! p+ T: n4 e; g7 g
调整画面的颜色和亮度:一般的片源都不错,不好的直接删。所以这项我也不用。如果你好奇就是试。
( a# H! g# _8 V, B+ k/ ^3 d8 ^注:压制东西是对你的机子的考验! 512K的内存,硬盘嘛~那个越大越好哩, 否则小心死机,压东西的时候,CPU使用率是很高的,最好别干其他需要用机子的事.你可以选择外出睡觉,在压制时选择完成后自动关机,等压完后你一觉醒来或者回来,就可以验收成果了
+ n$ k" p$ W2 j( [8 z  K4 s2 ~* Z# h1 s& J2 ]
--------------------------------------------------------------------------------! h* u7 D3 P2 t
二、常用参数和术语解释含义和对视频的影响9 g; r# Q$ s, t- f# S& m
    视频压缩经常会遇到一些,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含义和对视频的影响。
" a. k+ T, a0 i+ b2 H, a-------------------------------------------------------------------------------- 5 A9 c( _9 X& m. \& c
) N, Z' ]1 p5 b9 v5 e, N/ J
固定码率:
% \9 y0 h+ C) W' C- \3 B7 }  h  在流式播放方案中使用固定码率最为有效。使用固定码率时,比特率在流的进行过程中基本保持恒定并且接近目标比特率,始终处于由缓冲区大小确定的时间窗内。固定码率的缺点在于编码内容的质量不稳定。因为内容的某些片段要比其他片段更难压缩,所以图像的某些部分质量就比其他部分差。此外,固定码率会导致相邻流的质量不同。通常在较低比特率下,质量的变化会更加明显。
4 h3 _: W# S5 ?0 r* q  随着 RealNetworks 公司支持 VBR 的 R9/R10 的出现,现在压片基本上已经都不用固定码率了,不过对于 VCD 这样画质的视频用 CBR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4 W- k3 U0 a/ |# E
-------------------------------------------------------------------------------- 6 ~( @/ H; ~- y2 R% M2 I' P& D

" r0 ~5 m# N1 m# l  d) d: G动态码率: " U" [+ u7 P7 o( `; O
  当计划提供内容供用户下载、将内容在本地播放或者在读取速度有限的设备(如 CD 或 DVD 播放机)上播放时,请使用动态码率。(计划流式播放内容时也可以采用峰值动态码率模式。)当编码内容中混有简单数据和复杂数据(例如,在快动作和慢动作间切换的视频)时,动态码率是很有优势的。使用动态码率时,系统将自动为内容的简单部分分配较少的比特,从而留出足量的比特用于生成高质量的复杂部分。这意味着复杂性恒定的内容(例如新闻播音)不会受益于动态码率。对混合内容使用动态码率时,在文件大小相同的条件下,动态码率的输出结果要比固定码率的输出结果质量好得多。在某些情况下,与固定码率文件质量相同的动态码率文件,其大小可能只有前者的一半。 ; w7 C$ h7 S) z, K
  现在大部分视频作品无论是 RMVB 还是 DVDrip 基本上都是采用 VBR 编码的,推荐。RMVB 里的“VB”就是动态码率的意思,有别于以前的 RM。
8 r; j6 [2 F0 H! O. Q+ i-------------------------------------------------------------------------------- ) g# L9 ]5 }+ E5 H0 W+ h

. J% W+ S# s- G1 u7 ]" e动态码率中的平均码率: 3 f% o! d3 n" }2 l3 T
  使用基于动态码率中的平均码率时,可以指定所需的平均比特率。在某一点上,比特率有可能超过平均比特率,但是整体的比特率则不会超过平均比特率。基于动态码率使用两次通过编码。第一次通过时,数据的复杂程度将得到分析。然后在第二次通过时,系统将设置适当的质量级别以达到平均比特率。基于比特率的 VBR 编码的优点在于,压缩后的流将尽可能达到最优的质量级别,同时保持在可预测的平均带宽之内。
. `7 n3 G5 g" q; }" g* [( U0 ]  y  用 RealPlayer 播放视频时会看到该视频的码率,这就是平均码率。比如 450 Kbps。
& w' x7 ^' v9 a9 X8 C1 U1 n--------------------------------------------------------------------------------
! x8 t1 }5 B4 v( K5 ]9 ?% X7 S1 r% D' G4 H! X5 p# l- g
动态码率中的质量码率: 8 N+ \$ c* X- F' `7 {! \( v
  使用基于质量的动态码率编码时,可以指定所需的质量级别(从 0 到 100)。然后在编码过程中,比特率将根据流的复杂程度发生波动 — 将较高的比特率用于表现丰富的细节或大量的动作,将较低的比特率用于简单的内容。基于质量的动态码率编码的优点在于,对于所有指定了相同质量设置的流,其质量都将保持一致。而缺点在于,编码前无法预知编码内容的文件大小或带宽要求。基于质量的动态码率编码使用一次通过编码。此模式有助于对内容进行存档。 : P+ |4 ?9 n0 ^; ?$ ^/ s# Z
  现在很少有用质量码率的。 & v( H" B6 S) Y% }3 U7 h: N
--------------------------------------------------------------------------------
- P' n% B- c& T7 t" i1 T. s9 L5 x# q0 n1 q" ~3 u8 j  t
EHQ MODE:; t5 z6 J( e3 X" m4 R
EHQ MODE:就是画面质量和压缩速度的权衡。 . G8 Y3 n; r- B
High:就是质量高,压缩速度慢。
: A# t/ V2 R, A' kLow:就是质量低,压缩速度快。9 B; V% z, C- D
  不过就本人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加了这个滤镜会影响压缩速度。 & ^7 Z7 M, P9 Q
-------------------------------------------------------------------------------- % ^9 ~# P! J5 `# G6 y
7 B5 u/ l+ `2 l) M% p. e
FPS(帧速率):
( P0 P8 s( ]# _( P6 m; u  图像质量和帧速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图像质量提高时,帧速率将降低。如果维持帧速率较为重要,那么可以降低图像质量设置。
) t) n5 v6 f$ o! x" R" q  s8 F  人眼分辨不出24帧和30帧的区别,而30帧将会导致画面偏暗以及文件容量变大,而一般电影胶片是23.976帧,所以推荐采用24帧,而目前所有压制软件的默认帧速都是30,这也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地方。
9 q: z8 c0 P# _- ?5 V-------------------------------------------------------------------------------- 1 W$ d! A8 l9 C7 n5 e
7 l2 o8 [2 W/ j( T9 W  T* A
播放缓冲时间: * C% q. |6 m$ u% ^6 E% f
  缓冲区越大,能够适应的图像质量越高,但同时用户在视频开始前必须等待的时间也越长,原因是播放机需要等到它的缓冲区充满后才会开始播放。通常情况下,缓冲延迟的时间(以秒计)与编码器中设置的缓冲区大小相匹配。但是,如果您计划通过RealPlay服务器进行流式播放,那么可以在编码器中设置较大的缓冲区大小。RealPlay中有一个称为“快速启动”的功能,能够使播放机比实际时间更快地填满缓冲区(假设有足够的带宽)。这意味着初始的缓冲延迟可能会短得多。0 l" X- z: d) ]( x: g: Q
  例如,当用户尝试通过 DSL 或电缆调制解调器播放 56 Kbps 的编码内容时,启动延迟时间可能只有一两秒,而编码过程中的缓冲区大小设置则可能远远不止这些。 # L# i+ d0 f8 C" H
-------------------------------------------------------------------------------- . D( x. A% {2 V% t1 O  F* ]0 U3 e) b( E

+ K& x* A3 o4 N* M3 y关键帧间隔时间:
- m; ]+ X- g: H* c; `# t3 j  如果使用的关键帧间隔较长,那么在必要时(例如场景变化时)会插入附加的关键帧。对于动作较少的内容,通常设置为 10 秒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比特率较高的内容,应当缩短关键帧间隔。 9 B# [1 `; z+ C2 D( ^
  前面的关于视频剪切部分就涉及到这个问题。
$ m% H( N8 ]9 T# f3 P$ v. Z8 a  M-------------------------------------------------------------------------------- 1 f: e* I/ A1 E& U; i6 O" L

1 s: P. Y1 {% ~/ ~7 G2 {5 m! _8 n1pass 和 2pass:
& B+ ^* a0 |4 f  说的通俗一点,1pass 就是直接按照设定的码率进行压缩,而 2pass 是先对整个视频进行分析一遍以后,再压缩,从而使码率更加接近设定的平均码率,但是代价是要耗费2倍的时间。3 O! T2 K2 ^) Y& E

5 ^1 d) P3 \5 N! Y' D- O3 A, D' R  个人推荐采用 1pass,本来压片就是个耗时的工作,2倍时间,呵呵,我可等不了,然而,最重要的并不是时间问题,而是 2pass 在经历了2倍的时间以后,画质并没有什么提高,个人认为 2pass 的作用仅仅是使最终文件的码率尽可能的接近当初设定的平均码率,举个例子:有一段最终幻想X2的动画,就是 Yuna 唱歌的那段,就这4分钟的视频,画面基本上都是光影效果很强烈的,所以设定平均450,最大900的话,1pass 最终出来的文件平均码率是800左右,虽然偏离设定的450不少,但是这段视频所表现的场景就是这么复杂,只有用这样的码率才会使画面看起来不是很差,同样,还是450和900,采用 2pass,最终出来的文件平均码率是540左右,更接近于450,但是画面却惨不忍睹,所以如果是一部电影,时间较长,里面既有画面激烈的场景,又有画面平和的场景,平均起来,最终文件的码率基本上还是不会偏离设定码率太远的,所以推荐采用 1pass。 # U0 Y4 o2 O$ O$ K
-------------------------------------------------------------------------------- & v& f+ N, o8 z5 D1 [  Q

! O! W1 l, a6 I9 M  f画面大小、分辨率:, b; E7 A8 J! d
  严格的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咱们就姑且认为是一回事。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很多有水平的 DVDrip 或者 RMVB 作品的画面都是固定的那么几个大小,而实际上它们都是按照电影银幕的高宽来进行设定的。而 rmvb 是一种高度压缩的格式,高度压缩格式在高度压缩进程中,应该进行一系列优化才能达到清晰而又小巧的效果。 合适的画面大小是 RMVB 压制人性化的体现!大画面的 RMVB 非常耗费系统资源,配置低的机器播放时会非常卡。) \! P" |" s" w# p& X; V$ r

. |( e  b: R$ C1 X5 }  下面列出三种主要的宽高比,分辨率(画面大小)的实际应用条件: + T3 J, w! t2 L3 t: Z! B# k
1:2.35:640×272(DVDRIP/RMVB);608×256(DVDRIP/RMVB)
2 c( a' e, Q' v3 |& [1:1.85:640×352(DVDRIP);608×336(DVDRIP/RMVB);576×312(DVDRIP/RMVB)
5 I- @* U- {6 f; P0 w1:1.33:640×480;576×432(DVDRIP);512×384,480×360(DVDRIP/RMVB) ( \0 n. ^3 G4 C, h' @
注: 0 |- v2 W5 x% Y4 U0 c* u. W7 t3 x" n
1:2.35是传统电影的宽银幕,常见的 DVDRIP 画面大小是 608×,640×,压制 rmvb 时默认即可。
1 N+ {& U/ ], s1 q3 f1:1.85是DVD的变形宽银幕,640×是最常见的画面大小,压制时可以默认。640×以上的必须缩放,建议到608×
; k/ R7 Z8 A: d3 L' F1:1.33是标准的4:3全屏模式,压缩时缩放到 512×384。这种画面现多见于动漫片。动漫片的压制画面应该统一缩放到这个数值。0 {) {( r( d" Y# q3 S' X8 j' Y

1 k" W) N9 m4 T$ W7 L) P6 A  VCD 实际上是4:3的画面,但是无论 N 制还是 P 制都不是整整好好的4:3,N 制是 352×240;P 制是 352×288。所以,压制 VCD 时建议设定画面大小为 384×288。如果原 VCD 画质清晰,可以按比例放大到 400×300,以达到最佳效果!
& l' _" X" n# Q$ X/ E  r  另外,DVD 光碟的视频画面大小都是很大的,通常都是720×,所以 DVD 直接转制 RMVB 必须缩小画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iver 发表于 2010-5-10 08: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Easy RealMedia Producer压制RMVB时的值得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提示(参考2)

压制RMVB时的值得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提示。
% S6 f- R/ D# q" g, E" k. i- F: m
写几个压制中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是因为看到烂压的太多。提示这里新手或疏忽者(ripper老手出外),,希望能抛砖引玉。 & c5 L+ I* |( [  |! ?% |5 _3 [

( u6 I0 F  l/ d+ u·【弄清楚你的片源编码】 % t. A$ M5 T3 ~; }4 X
特指AVI2rmvb,有经验的人会看属性看出avi的视频、音频编码。没有经验去找GSpot软件可以帮助你找出avi的编码类型。会dvdrip的,肯定是会看编码的。 9 ?( G+ ]1 A  ?/ S; n. h8 _' `
; }9 r5 x3 T8 ]6 R0 X
·【把你的解码器解码质量调到最大】 8 n8 |: g0 e2 ?- z( i% t
很多初学视频的人以为real压缩是属于文件转换,不是的。real转换是一种播放-再录制的过程。由于很多影片是divx5/divx/xvid的,其解码器都有在播放时降低画面细节保证画面流畅的功能。你的dix解码器的回放质量、细节、解块等等一定要调最大。才能保证你的源画质的完整输入。同样音频解码器也要检查。
$ v4 c5 t0 s  V' Z- T% F% g! \5 }( f; `3 h
·【截黑边和其他不需要的地方】
- }8 z0 a6 J1 Z8 N: X每次看到黑边一大片的rmvb就觉得不爽,太浪费我的硬盘了,去掉黑边以后,既节约了空间可使画面更有效的被压缩。另外字幕也做在画面之内,贴住底边5个象素以内的地区,这样能节约空间而不影响画面。
. d) q4 q9 t4 W& ?5 H2 C2 ~  O; |. w6 Z3 x4 f! U
·【遇到不能压缩的情况,不要慌,赶快看log文件】
3 \9 i$ b, m! W/ w) r7 o各种REAL压缩器都有记录出错原因的log文件,可以帮助你找到出错原因。比如ERP的就是
( e& j. e3 O4 c, Y( I$ c3 U5 i; @C:\Program Files\Easy RealMedia Tools\Producer.Log这个文件 * _" U* j8 z4 \- ^1 y5 f1 x
' r% H; [" |6 z
·【尽可能使用2pass】。
: y" ]! A- l( k+ V' N* s9 l& m如果你的时间充裕,请尽量使用。2pass保证平常画面和激烈画面的过渡时质量稳定,而不是先模糊再变清晰。这是科学不是感觉。 * W9 _+ n5 _, a2 l. q2 }

8 Q1 _, c. R! h, r" V/ |5 F! H, L·【尽可能使用先进的REAL10视频编码】。
) q( l7 c0 j$ s- ~如果你的压片机器够快(不够快例外), 尽量使用EHQ(EnHance Quality增强画质) mode-High/85以上以得到对画质的提升。在我看来real video 10/9+EHQ codec确实提升了画质,但是对播放机器的解码运算要求也高了。700Mhz以下的机器是很难完美播放DVD大小的RV10的。不过历史是发展的,还是那句话,有时间就用它。 1 a1 h/ Z7 n% Z' Z' e: U; \+ m! \

. c. W2 V6 g% ~0 G·【位率的使用不应过低或过高】 1 H) W2 f% q0 {5 p8 J+ u
Real视频压缩都会有质量损失,就是不可能有完美的转换(transcode)。最求好的画质就要牺牲容量。
& Y8 |9 J* o5 e! p: R8 @( j% y# A3 ]) D2 Q7 ?. l
个人推荐(除去音频的Real Video9为准,RV10可以降低5-10%):   u7 j8 Y% \9 m# I9 }' R$ N1 y
$ O$ e: i' w3 O
基本位率:
5 C: p7 w9 K+ f5 q8 z, J  cVCD画质(3xx*2xx): 在线播70-100kbps,中等质量150-200kbs,很好质量250
/ y! F) m; b& m" }" A中小画质(4xx*3xx): 在线播150-200,中等质量:200-250kbs,很好质量300-350 ) l( w' K0 a+ e. C0 |' ?+ y
DVD画质(5xx*3xx): 中等350-400,很好450 - j: I# i, F" }5 {# P  |
DVD画质(6xx,7xx):中等450-550,很好600-700
* v; p7 F" B9 ~) [1 `3 o最高位率为平均位率的2倍到3倍。不应太高。 $ Z, N$ n, k2 n+ ]

. n, r: m; w( G$ n& X7 a; @7 Q! L. J; @·【帧数最大24】
5 |, ^5 M8 s/ V$ f人眼在24帧以下开始感觉到画面的不连续,15帧是人眼区分闪烁和连续动作的界限。除非你是在100kbps以下广播,都应该高于15帧。由于许多avi是23.997帧的,可以降到23或者22帧来压制。相同位率下,帧数越少画面越不连续,由于帧数减少有更多的数据来压单帧,单帧画面也会更清晰。
  y& {2 j! D+ M, g+ N; z7 q1 y6 G" `值得指出的是,压缩时使用极低帧数的行为(比如17帧)是一种在低位率下取得清晰画面的偷鸡行为,损失的是动作场面的质量,但是也适合一些慢镜头多的片。选择Sharpest image模式压缩的也是才用剧烈降低帧数来保证画质的一种方法,是牺牲连续性保证清晰度的方法。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遇到动作场面出现时快时慢,一跳一跳。 5 [' B3 x/ ~+ z2 T4 G9 _6 n
直播广播是例外,可以使用12-15的低帧,以达到70-100kbps下较清晰的的VCD画面。 / ^* ~% ]0 H4 f% w; D: B! f+ P
8 A2 M+ B+ T: ?8 _, @( c
·【音频的使用的几条】
$ F% _/ ?, ^$ h: WVoice codec: % w+ `3 l; G2 g8 @. T+ `, Y
该码适用于以节约空间为目的的压缩。用来压评书、演讲录音、音频书,但是绝不适合压电影。使用5kbps就能听懂人话,16kbps已经非常清晰,32kbps以上就还不如用立体声的32kbps stereo music 压,还能包括音乐呢。推荐:16kbps,8kbps,5kbps。(还可用于16kbps以下的广播,别指望用16k以下播音乐,那不是给人听的。播点新闻还很清晰。)
* O0 e% i5 \5 O: L9 e$ W' E- x& z1 z. @6 R3 u" o) `
Stereo music codec: ) n% t" f7 A8 X! i- w6 ^* \! J
该码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尽量使用有ra8和ra10标记的, 32kbps high ra8是压缩44khz立体声音乐的起点(普通版32kbps ra8是22Khz)。
! A+ A# y1 ?2 ]2 e' G. p6 ?# r推荐的电影音频编码有:44kbps stereo high ra8(马马虎虎的立体声), 64kbps ra10(基本上有低音了), 96kbps ra10(细节比较清晰). 3 l$ G  a. m9 l" n9 \. z
推荐的音乐广播编码有: 12kbps stereo ra8(嗡嗡转播音乐),16kbps stereo ra8((朦胧转播音乐),20kbps stereo (酬和听调子),32k stereo high(调子完整无高低音细节) # x1 v3 C; @8 F6 x

3 U, A5 D0 Z7 ?' z$ c; @其他提示:可以把ac3音频在打开多声道输出的基础上压制成real surround stereo music codec环绕声编码,可以保存一些ac3的环绕效果。以目前的片源条件和大众硬件条件,multichannal多声道编码是没什么意义的,不要用。 + l% d) _: @! q* p: x5 ]* \" A3 P% A
3 ]$ ~4 w9 O; C  U+ m/ x) Z
关于Real Audio 10 plus编码 & g5 p3 k0 t/ p  [$ I# e. r2 Y) o( z
即HH-AAC编码的Real版本,就是AAC编码的低频音+加上声学模型模拟计算出的高频音(神似MIDI这么理解比较容易)。由于是模拟计算出来的,在低位率情况下,比如64kbps以下是很少保存极高频音区或极低频音音区,HH-AAC由于有模拟高频音区,就比其他编码没有强很多,使得HHAAC在低位率目前没有敌手,击败包括使用同样技术的mp3pro编码;在高位率情况下比如128kbps(通常以mp3的128kbps为近cd音质的标准)以上,大多数编码包括mp3在内都已经能较完整地直接保存高频音,HH-AAC模拟计算出的高频音反而导致失真。 - E" t" W. q, G, c+ I' G
. V; E7 N" v& ?+ T4 s6 T7 i1 m
Real networks的RA10plus编码并不是运用于其编码优势所在的64kbps以下低位率,而是从64kbps起步,有64kbps、96kbps、128kbps三个版本。从使用效果来看,在音量小的情况下,使用ra10plus技术的音频的由于模拟效果太明显反而嘈杂,在音量较大的环境下,使用ra10plus的会比较清晰,而且real公司不是同时在所有平台推出RA10plus,适用性有保留。所以一般不推荐使用。& E" ?' e4 y3 M. P1 N
5 i( R2 V5 W! y1 Z) d: @* w) B1 u, @

+ }6 [  A0 N0 T/ R) c; {5 a2 S1,“每次看到黑边一大片的rmvb就觉得不爽,太浪费我的硬盘了,去掉黑边以后,既节约了空间可使画面更有效的被压缩。” " ]; c( E" m% ?! @) j
如果不说,“太浪费我的硬盘”,姑且还可认为其“节约空间”是指显示器的空间倒情有可原。实际全屏后又何来空间的概念。 $ _: S9 S( D5 Y1 k" L7 k
# U5 }1 g8 m7 q9 m. ?! H/ Q
这里说明一点:毫无经验可言的想当然!
! B! }3 t5 U& O! G3 {" e5 y3 z, ]& Y6 Z' z8 }% M# q- U0 U7 d, o; {/ A6 R
黑边等对画质和码率影响微乎其微,在乎的只是个人品味而已! ; Z6 h+ w8 w5 G2 [; t9 W
( v+ l* i" c( d$ r! F0 c# E
真正的黑边裁减需要结合技巧,尽管简单,不过对于其人也够他琢磨一段时间了! $ M' u  H. s4 _( u6 F4 [* G" x
8 f6 J5 [1 ?: X3 m) k# r: N7 v
2,【尽可能使用2pass】
- }, ^% N# s$ I( c盲目乌和官方的苟且之辈的经典教条。动漫论坛部分高手和我针锋相对时,也只是退居到要用高码率来说明1pass/2pass的特点,何况是这鼠辈!不用2pass压制绝对不是耗时的问题,而是2pass有损画质。更何况1pass压制错位的情况也不多。 8 e6 h8 S, w$ g6 @" n0 l

3 K7 u) D' S" t) g8 I3,【尽可能使用先进的REAL10视频编码】 9 C6 v3 `8 c2 j- r0 i- h% u
先打好动态码率的压制基础再说。有经验的应该说明这种获得的效果和压制的代价和播放等是否成正比。如此才算对得起新手!
7 g6 |- r3 c% {, t5 o3 T; U. o" Z
4,【弄清楚你的片源编码】
4 ~% L/ b% o: L/ M" b7 }! i不懂的人还以为有什么玄机。
9 h% r9 t3 i, n1 P, C+ U; M* i( N/ L- n2 v, }/ C
我就直接给出常见源的码率情况:   x; ^8 ~# P) g
VCD(dat/mpge1)900-1200k左右,SVCD(bin)的2000k左右,avi(divx/xivd/vp6/wmv3/9)的800-2000k,DVD vob上M,就另当别论了! / O/ `8 u( w1 i2 B9 L( \0 D

* j3 o: B- }! P. l0 L不过rmvb压制码率的设置和这些源的码率时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这是目前论坛压制rmvb的一个误区。rmvb作为高度压缩格式有其自身的编码特点,低码下的优势是明显的。在压缩意义上的码率下,过大的设置最大码率是造成1pass错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3 E/ }3 _  N3 H
) d& K! |; U$ A2 g

( p# c4 Y2 k  a  E" {( L3 x下面阐述下我关于rmvb压制的界点码率设置要点
" R- k5 @7 g% {4 l3 r6 c' j0 t1 d* ?  v) ~) i0 r5 V: V
2pass压制损失画质,事倍功半,而1pass压制如果过度错位就失去其小巧的特点。那么在保证清晰度下,采用1pass压制,同时控制码率错位,岂不事半功倍?这是我压制rmvb的主导思想。 ! L9 J* K. u. A) \

! Z2 S# K' k7 U' j4 {: m有实际压缩经验的可以了解,码率错位和初始平均码率和最大码率密切相关。450-900k的码率,或者450-1500k的码率如果片子不错位,码率都控制在447.*k。(而我没有必要刻意去无视VBR到1500k的效果,只是我不会单纯那么想,我考虑的是,为什么VBR到1500k的最终码率也是控制的那么好,既然设置了Max大码率用于高动态画面的编码,没有道理最终码率是一致的)。但是如果错位呢(码率加大的那种),一般错位30k上下的可以忽略不计。450k-900k可以错位到550k以上,而450k-1500k可以错位到更大。 ; D; k- w5 N3 {! E( O$ ^

! \7 A/ x6 t/ k% g那么就控制最大码率先,发现VBR到翻倍编码的效果和VBR到1500k的在高动态画面并非有质的差异,因为1pass压制下,VBR码率的浮动并非不受控制,还是严格在平均码率水平做上下浮动。官方设置的翻倍码率倒是有其道理所在! . `5 U. X! |. }) L
  m9 a- ~$ O" X( G
然后控制初始码率,将初始平均码率降低,那么降低到多少合适呢,在保证清晰的前提下?一开始用420k,之后我干脆就降低到380k这个界点水平,在这个码率下,基本将绝大多数错位的可以控制在550k以下,这样的rmvb还是可以接受的!一般片子不错位,430k-480k左右的码率基本是最佳的码率范围,而480-550k是错位后允许的码率,因此对于目前的所谓的主流520k压制码率(从刻盘角度)我是嗤之以鼻的!因为这种码率如果不错位,可以接受。但是错位呢?出来个600k以上的甚至700k左右的也不稀奇! & l" s! ]& `8 B) I6 B

4 M. a$ n) l* J  @5 _% U. l我的界点码率压制方案是使用r9格式1pass压制,选用合适的压缩软件,配合ffdhow和或avs,控制1pass压制码率错位,得到体积/清晰度/压制时间3者最佳性价比的rmvb。清晰且小巧二者兼得才是真正的rmvb!才是适合网络共享交流的rmvb!而事办功倍的效率才可更加丰富我们的影视论坛! ; R2 ~5 m3 b! W$ D+ i1 X  O
! [2 w5 A( K* o* @
rmvb压制多大的码率足够 + \5 v+ X$ h% h( `8 x, y" ]6 c. s
这是界点码率压缩方案首先需要认识的问题,也是我反复强调的问题。一般,我首先问他们,他们是否会想到到用380k或者更低的码率去压制?第二,有没有体会VBR到1500k和VBR到翻倍的码率对编码所谓的高动态画面效果提升多少?第三,avi和rmvb各具特点,很大程度上不具可比性。细节是rmvb本质上的弱点,片源或者编码的特点,部分rmvb会犯糊,不过对于这类片子,380kVBR压制出什么效果,450kVBR以上的码率压制出来的,仍旧不能摆脱这个弱点。而他们认为压制出来清晰的rmvb,500k以上压制出来什么效果,我界点码率压制出来效果也不会差。更何况如果只是单纯压制,码率再大,效果仍旧不会好。 $ t8 L, I9 @" o) W1 W$ G

. y/ B/ P- f' h/ [& x( _rmvb的压制效果只是受限于rmvb这种高度压缩格式自身的遗憾了,而不是说单纯只是加大码率就可以改善的问题! 9 }0 j2 n1 o' V' M; H2 L7 v/ l

! G6 m8 o8 g7 ^, V" s8 _5 d2 d这里先补充说明一点,对于官方的450k VBR Download模板,其音频占用96k,那么视频实际也就是在360k左右。450kVBR模板默认压制曾经一度是论坛的主流码率,只要是1pass压制,那么什么效果相信影视论坛网邻在2年左右的朋友应该有体会   P" p) m  E  U: F1 W  C

5 M! ]- \1 A2 X& {1 D& R: q; K最大码率设置到1500k以上,以为遇到高动态画面软件就会用1500k去编码吗?所以我一直提到,rmvb的压制,应该让经常完整的压制和观看rmvb的朋友来说明更含蓄。450kVBR,如果片子不错位基本都是在447.*k左右的码率水平!而有的偏低错位,可能最终还不到400k。而如果从这样的片子中,每隔10分钟左右,截取个片断,你就会发现1pass编码的特点!就会对最大码率的设置有体会!而不是随便挑选个不到5分钟的片断(甚至不到1分钟的,这些在动漫论坛和doom9比比皆是,这样得出的数据,只是加上个术语包装而已,能落实到实际的压缩中吗?),rmvb的压制,就得从完整的片子中去体会! / q; [( b  H& p9 U; ~

* F: D# t% v8 e, q: `: l1 ~1pass压制码率错位是其不利因素!但也是10部里3部这样一个比例!就拿这个码率设置来说吧,450-2000k,如果片子不错位(并不是说不错位是因为片子不够动态!)那么就是最大到3000k,最终码率也是在450k上下(实际障眼法就是在这里,因为1pass码率压制下,错位的毕竟不多,所以部分觉得VBR到2000k很好,但是一旦错位,部分就开始抱怨1pass!而部分更是鼓吹2pass压制了:VBR到2000k,然后用2pass来控制码率,这些想当然的做法一直都在糟蹋rmvb的制作!让人痛心疾首!)!但是一旦码率错位,450-900k和450-2000k的码率差距就很大!而380-900k和450k-2000k的码率相差就更大!那么有多少人能认识 到多大的码率编码足够呢?你们以为380k的码率会低吗?想要1pass压制,首先就要明确多大的码率编码足够!如此就不会盲目的设置VBR码率,那么错位自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得到的rmvb自然是清晰而小巧的!而实际上,real的最大码率是根据初始平均码率有所控制的。不是说设置了最大码率,遇到高动态画面就会用VBR max码率值去编码。
; I6 ]' {  Y# h4 l; p/ C( Q6 f/ }" Z( n1 k) v5 o0 K/ J( M
界点码率压制方案首先认为rmvb最大码率700-1000k足够编码。这个码率下,可以保证火花、水花,快镜头的编码,背景在合适的画面大小下基本细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yo1983 发表于 2010-5-10 09: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K社分享好嘢9 |* c3 M, O7 ~5 ?* X) \4 J7 H0 C

0 ^5 r3 A; m0 w7 k# ?9 y# x* f以前做tvrip既时候用既都系呢款软件,不过真正深入研究既话就未点试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evinchan 发表于 2010-5-10 09: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K社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迪格斯 发表于 2010-5-10 09: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年都仲有用呢个压rmvb的软件的,不过发觉有更加细又好的264编码就唔用呢个了,容量又细又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risrex 发表于 2010-5-10 09: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请教一下,1pass压制系指乜嘢?系指"使用二次编码"中嘅"1st pass" ,  定係干脆就连"使用二次编码"都唔勾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iver 发表于 2010-5-10 11: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请教一下,1pass压制系指乜嘢?系指"使用二次编码"中嘅"1st pass" ,  定係干脆就连"使用二次编码"都唔勾上?& g3 H( `' `: |' {3 I
chrisrex 发表于 2010-5-10 09:46
- c" C: \! G% X% Q/ T/ m
' S- n$ A+ w4 ~: ?! W* f
( o+ ^7 c$ j- h
    1PASS就是指压缩过程只进行一次预读并压缩处理过程
: L5 C% Y% _* f5 D" l; Q* Q; ?) f    2PASS就是指压缩过程进行一次预读并分析试压缩处理,之后再正式压缩处理;这个就等同于压缩两次,第一次预压缩只是用于判断压缩后的效果,第二则是正式生成,这个过程是同步的
6 x4 N, A' h* l  F1 a
" m1 e9 }& Z7 f+ T0 |" X   不同于2nd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risrex 发表于 2010-5-10 11: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1PASS就是指压缩过程只进行一次预读并压缩处理过程
/ ]! n8 d$ _5 w# l/ ~$ t2 I3 L9 I1 @    2PASS就是指压缩过程进行一次预读并分析 ..." n9 D6 v. ~3 V
Kiver 发表于 2010-5-10 11:01 AM

6 E8 M) }& t6 ~- }7 g+ s& P% ]( ^. ]8 A+ [) u  O$ j
2 |: H2 Z( y7 K" U5 g: f  }6 g
    咁上面所讲嘅"1PASS压制码率错位"係咪用"使用二次编码"中嘅"1st pass"压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ental 发表于 2010-5-10 1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复杂好复杂,虽然自己搞得好就会好开心;但系搞唔好就 系打击自信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iver 发表于 2010-5-10 14: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咁上面所讲嘅"1PASS压制码率错位"係咪用"使用二次编码"中嘅"1st pass"压制呢?7 L' i/ C% }  h0 `$ [, K
chrisrex 发表于 2010-5-10 11:59
1 O- I7 d+ x8 l7 m9 B

; b: {# n) ]1 q# [+ e7 ?* M; j$ F$ t5 h. o6 Z5 y% J- |
    压制码率错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risrex 发表于 2010-5-10 15: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压制码率错位?% D6 J5 a8 T& \( F" B1 w& m
Kiver 发表于 2010-5-10 02:34 PM

6 @1 s0 N; u4 m
; \& @' f. _) Z8 ^2 u
. D' L) m- |+ a1 B2 x" L    1pass 和 2pass: 0 y! w3 S5 b. y5 j; u6 I9 i  V- w( `
4 Q% e: H0 Z3 x# P  ""说的通俗一点,1pass 就是直接按照设定的码率进行压缩,而 2pass 是先对整个视频进行分析一遍以后,再压缩,从而使码率更加接近设定的平均码率,但是代价是要耗费2倍的时间。
7 H2 @/ l8 e* F# g   个人推荐采用 1pass,本来压片就是个耗时的工作,2倍时间,呵呵,我可等不了,然而,最重要的并不是时间问题,而是 2pass 在经历了2倍的时间以后,画质并没有什么提高,个人认为 2pass 的作用仅仅是使最终文件的码率尽可能的接近当初设定的平均码率,举个例子:有一段最终幻想X2的动画,就是 Yuna 唱歌的那段,就这4分钟的视频,画面基本上都是光影效果很强烈的,所以设定平均450,最大900的话,1pass 最终出来的文件平均码率是800左右,虽然偏离设定的450不少,但是这段视频所表现的场景就是这么复杂,只有用这样的码率才会使画面看起来不是很差,同样,还是450和900,采用 2pass,最终出来的文件平均码率是540左右,更接近于450,但是画面却惨不忍睹,所以如果是一部电影,时间较长,里面既有画面激烈的场景,又有画面平和的场景,平均起来,最终文件的码率基本上还是不会偏离设定码率太远的,所以推荐采用 1pass。""

+ V: W/ t" u! ?2 m; M0 G4 B9 H& t; H: n- b3 C% k

0 H$ F' U9 k2 M& R  O; q上面话用1pass压制好,但係我唔知佢所讲嘅1pass系指完全唔勾取"使用二次编码",定係勾取"使用二次编码"中嘅"1st pass"嚟压制,点解咁问呢,因为我用"1st pass"压制出嘅*.null文件都可以播放,咁我就唔知到嗰个1pass指嘅系上面边一种情况,抑或系另外嘅一种情况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