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繪圖雙雄均會先設計高階繪圖晶片,然後按照高階設計作出刪減,並移植至中低階的產品上,不過 AMD 已連續數代在高階市場上失利,不單效能未及對手,連推出時程也一直延宕,更甚的是連累到中低階的推出時程。
, `7 u3 U3 b- Q6 ]! V' |8 d9 @$ W9 a+ l F# z& f
根據市調機構 Jon Peddie Research 於 2006 年作出的調查指出,高階繪圖卡市場 ($250 美元以上 )的規模只佔整體繪圖卡市場 4% ,但效能級市場 ($150-$249 美元 ) 卻佔上 75% ,儘管高階毛利較高,但其實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s6 S: [. Q% I3 I
% x: c; r1 S* Z4 }/ P但為了解決進程一直落後的問題, ATI 早 在 2006 年已在研究,利用兩顆效能級繪圖卡晶片,組成高階繪圖卡的可能性,代號「 Gemini」計劃,把研發資源主要用於效能級繪圖晶片上,以節省成本、時間,再以效能級晶片設計移植至中低階,高階市場則以雙效能級晶片補上。) n; U, X, X8 }1 Q" A
$ `0 X' c4 ~' r) R按照 AMD 繪圖卡最新規劃,首款雙晶片組高階繪圖卡,代號為「 R680 」將命名為 Radeon HD 3870 X2 ,定價 $399 至 $449 美元 ,而下代 R700 高階繪圖卡亦會按照此模式,採用雙晶片設計。5 I: b' E/ p4 Y! j6 d" i6 x5 c
4 |, l0 P- r4 K. @) O; v7 p不過,在高階產品效能領先的 NVIDIA ,並沒有意圖用兩顆效能級繪圖晶片,取代高階繪圖晶片,而是針對終極遊戲玩家市場,提供更強大的繪圖運算效能。6 E$ Q0 q6 w% O2 o) {
4 g9 l9 N0 V/ C
其實早於 06 年 6 月, NVIDIA 已推出相類似的雙晶片繪圖卡產品 GeForce 7950 GX2,成為當時效能最強的繪圖卡產品,更首次支援 Quad SLI技術,氣勢一時無兩,但其高昂售價卻不是一般遊戲玩家所能負擔,技術宣示意義大於實際,只為追求「 The Fastest GraphicsCard On the Planet 」頭銜。4 h9 M9 Y. y% ?% b* n
, [' x+ Z1 k7 x1 e今代 GeForce 9800 GX2 同樣以追求終極運算效能為目標,同樣是 $599-649 美元天價,取代原有的 GeForce 8800Ultra ,相比對手 Radeon HD 3870 X2 高出約 $200 美元,完全無視對手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