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级
- 暗黑组织
- 等级进度
- 积分
- 3004
- 阅读权限
- 100
- 主题
- 精华
- 社区币
- 星梦
- 注册时间
- 2004-8-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div class="box2"><span class="Tit">西维吉尼亚州</span></div><table class="htb 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div class="box2 p14"><a href="http://baike.baidu.com/pic/29/11760112368354181.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alt="" hspace="5" src="http://baike.baidu.com/pic/29/11760112368354181_small.jpg" align="right" vspace="5" border="0"/></a> 西维吉尼亚州,亦可称为维珍妮亚洲(中国大陆的正式译名为-{西弗吉尼亚州}-)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有著名的阿帕拉契山脉,景观优美,别称为「山脉之州」。 <br/><br/>今日仍有相当多人认为西维吉尼亚州属於美国南方,在西维吉尼亚州北边长臂处却已经充满了美国北方色彩,与此州南边的文化大为不同,简单的代表城市可为匹兹堡和华盛顿特区的文化差异。西维吉尼亚州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当时的维吉尼亚州所分裂出来的。今日的西维吉尼亚州以煤矿废墟闻名,也在美国工会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r/><br/>西维吉尼亚州的天然景观由於地势起伏较大的关系,相当丰富,旅游胜地包括有新河峡大桥﹙New River Gorge Bridge﹚长3030呎,高876呎,全美第二高,在联邦规定的筑桥纪念日﹙Bridge day﹚时,准许跳伞跟高空弹跳。此外也有许多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 <br/><br/>西维吉尼亚州同时也是国家广播电台天文观测所﹙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放置绿堤天文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 之处。 <br/><br/>历史<br/><br/>西维吉尼亚州的第一个有记载的殖民者是1726年的摩根·摩根〈Morgan Morgan〉。 <br/><br/>1861年4月, 美国内战爆发, 弗吉尼亚州退出联邦. 该州西部各县由于经济结构和东部不同, 奴隶制并不普及, 所以并不支持从联邦分离. 联邦军队在麦克莱伦的领导下, 于该年夏天控制了现在的西弗吉尼亚. 1863年, 西弗吉尼亚被国会接纳为美国的第35个州 <br/><br/>[编辑]法律与政府<br/><br/>西维吉尼亚州的立法采两院制,有众议院和参议院。立法者是兼任制,而非全职制,简要的说,就是立法者自己本身拥在他们所属的社区有全职的工作。此点让西维吉尼亚州与邻州如宾州、马里兰州、俄亥俄州相当不同。 <br/><br/>[编辑]地理<br/><br/>西维吉尼亚州的地理基本上分为三块,分别是:阿帕拉契高原、阿帕拉契山脊与山谷区、以及东部狭长区。其中阿帕拉契高原占全洲80%的面积。西维吉尼亚州的主要河流则包括有俄亥俄河、大珊蒂河、普塔麦克河、以及雪兰多河。 <br/><br/>[编辑]旅游与观光资讯<br/><br/>新河峡国家公园﹙New River Gorge National River﹚ <br/><br/>查尔斯城(Charles Town) <br/><br/>卡佛尔德大桥(Covered Bridge) <br/><br/>格来福溪丘(Grave Creek Mound) <br/><br/>贝克利煤矿展示场(Beckley Exhibition Coal Mine) <br/><br/>凯斯‧西尼克铁路(Cass Scenic Rail Road) <br/><br/>哈普斯渡船口海岬(The Point of Harpers Ferry) <br/><br/>马里兰高地小径﹙Maryland Heights Trail﹚ <br/><br/>蓝嵴山脉﹙Blue Ridge Mountains﹚ <br/><br/>柏克莱泉﹙Berkeley Springs﹚美国第一个洗三温暖的地区,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曾常来拜访。 <br/><br/>南北战争的古战场 ﹙Antietam﹚ <br/><br/>[编辑]经济<br/><br/>西维吉尼亚州盛产煤矿,采矿历史悠久,并曾发生过多起工会运动事件,是美国煤矿史的重要地点。 <br/><br/>经济总体比较落后。 <br/><br/>[编辑]人口<br/><br/>依据美国2003年的人口普查, 西维吉尼亚州大概是美国各州中移民第二少的州。 此州只有1.1% 的居民是外国出生的, 最少的是华盛顿特区。此外,西维吉尼亚州是全美「英语非母语」人数最少的州,根据资料,本州英语非母语的人口仅有2.7%。 <br/><br/>由于经济的衰落,近几十年来该州人口不断减少。 <br/><br/>[编辑]重要城镇<br/><br/>西维吉尼亚州的重要城镇有本州的首府查理斯敦(Charleston)、以及交通大城杭廷顿(Huntington)、威灵(Wheeling)、以及帕克尔斯堡(Parkersburg)。 <br/><br/>[编辑]教育<br/><br/>[编辑]大学<br/><br/>[编辑]州立大学<br/><br/>西维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br/><br/>马歇尔大学(Marshall University) <br/><br/>蓝田州立学院(Bluefield State College) <br/><br/>肯寇尔德学院(Concord College) <br/><br/>费尔门特州立学院(Fairmont State College) <br/><br/>格兰维尔州立学院(Glenville State College) <br/><br/>薜普尔学院(Shepherd College) <br/><br/>西自由州立学院(West Liberty State College) <br/><br/>西维吉尼亚科技学院(West Virgi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r/><br/>西维吉尼亚州立学院(West Virginia State College) <br/><br/>[编辑]私立大学<br/><br/>欧德森-柏若德斯学院(Alderson – Broaddus College) <br/><br/>贝森尼学院(Bethany College) <br/><br/>大卫斯与艾尔肯斯学院(Davis and Elkins College) <br/><br/>查尔斯顿大学(University of Charleston) <br/><br/>赛勒姆学院(Salem College) <br/><br/>俄亥俄山谷学院(Ohio Valley College) <br/><br/>西维吉尼亚卫理公会学院(West Virginia Wesleyan College) <br/><br/>威灵耶稣大学(Wheeling Jesuit College) <br/><br/>[编辑]重要体育团体<br/><br/>[编辑]美式足球<br/><br/>NCAA <br/><br/>西维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Mountaineers) <br/><br/>[编辑]篮球<br/><br/>NCAA <br/><br/>西维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Mountaineers) <br/><br/>[编辑]棒球<br/><br/>西维吉尼亚州的小联盟棒球队代表是: <br/><br/>蓝田金莺(Bluefield Orioles,新人级阿帕拉契联盟,母队:巴尔的摩金莺)─是西维吉尼亚州和维吉尼亚州两个同名的蓝田市市队代表, 主场比赛在维吉尼亚州的蓝田市) <br/><br/>普林斯顿蝠魟(Princeton Devil Rays,新人级阿帕拉契联盟,母队:坦帕湾蝠魟) <br/><br/>西维吉尼亚力量(West Virginia Power,1A级南大西洋联盟,母队:密尔瓦基酿酒人─主场地在查尔斯顿) <br/><br/>小联盟曲棍球队是: <br/><br/>威灵钉工队(Wheeling Nailers) <br/><br/>[编辑]其他资讯<br/><br/>西维吉尼亚州的威尔顿市(Weirton),为美国唯一横跨两州州界的城镇。 <br/><br/>[编辑]外部联结<br/><br/>新河峡大桥之日 - 中文 <br/><br/>The Charleston Gazette 英文日报 <br/><br/>西维吉尼亚大学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英文 </div></td></tr></tbody></table><p></p><p></p><p>更详細:<a href="http://www.wiki.cn/wiki/%E8%A5%BF%E7%B6%AD%E5%90%89%E5%B0%BC%E4%BA%9E%E5%B7%9E">http://www.wiki.cn/wiki/%E8%A5%BF%E7%B6%AD%E5%90%89%E5%B0%BC%E4%BA%9E%E5%B7%9E</a></p><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