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归来--- Rivatuner新版精解

Kiver 发布于2004-7-31 18:53 913 次浏览 6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分享主题]
<B>[Rivatuner2.0 RC1的主要改进]</B>
1 M8 M7 G0 g) H5 M5 [4 f“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Rivatuner在显卡辅助调整工具里的权威地位也不是一天树立的,在过去和现在的每一次的改卡破解风暴里,在每一个“老鸟”的TOOLS文件夹里,都可以找到Rivatuner的名字。它自从2000年7月17日第一版发布以来,凭着丰富实用的调节功能和独树一帜的软件超频破解能力日渐奠基了它在第三方显卡设置工具里的权威地位,在每一次最新版本发布之后便立刻引起无数人的密切关注。2004年6月30日最新的Rivatuner2.0 RC15版强撼推出了。9 m% J) j; Q0 z' S! k! K
  g5 W# a! {( H0 D7 m3 y
Rivatuner2.0 RC15版的改进超过了以前所有的版本,我们将通过和RC14版本进行比较,让每一个玩家都能掌握这款“神兵利器”。7 v! m& t, K" J8 g# @# U" T

1 a: o4 J6 i0 h3 a我们先列出Rivatuner最新增加的功能,然后再进行详细的分类解说:: u* M, W. T( L1 l* h
  ]& ?. s" ]: x. s
Rivatuner2.0 RC15新增的主要功能:% L, S2 l5 W  E) ~

+ G: w5 b6 ]0 {1 z) o, }0 g  a&#61548; 增加了对Nvidia GFX6800和ATi X800全系列的硬件支持。
8 B% E  ^1 y2 A2 a4 e1 i, g&#61548; 提供了从ForceWare 56.xx 一直到最新的 ForceWare 61.71全系列驱动支持,同时更新了对应驱动中的ForceWare驱动抗保护和NVStrap DeviceID抗保护脚本。
8 K6 b' j6 ~$ S. L1 }! `8 z( t1 J. W! U& g0 @- b0 X
&#61548; 提供了从Catalyst 4.1 到4.7b的驱动支持,更新了4.1-4.7b驱动在SoftR9x00中的验证,也就是说在最新的催化剂中你依然可以用SoftR9x00来将你的Radeon9500破解为Radeon9700或9800SE破解为9800标准版。不过SoftR9x00的核心并没有任何改进。
6 j6 r: e9 m0 F5 l6 n2 u* `! ^: R! |  H5 P4 `
&#61548; 采用了Nvidia的不同应用程序分离设置技术,Rivatuner也允许用户针对不同的应用程序采用的不同的设置,解决不同游戏性能和质量之间的冲突。# A+ O8 {9 d6 s8 h

8 ^0 G& F; m9 O/ j& d& u0 @&#61548; 在色彩及伽玛调整方面,新版本做了较大的改进。除了传统的GDI标准伽玛调整模式外,新增加了“Direct access to RAMDAC palette”伽玛调整模式,通过直接访问显卡的RAMDAC(数字模拟信号转换器)颜色寄存器来实现颜色和伽玛值的设置,同时增加了类似NV控制面板里的“color curve”(颜色曲线)调整方式,用户可以拖动颜色曲线来自定义颜色设置。% u8 c, K5 A% v! ~# }$ {

3 j1 [3 u0 o, k9 z, A4 [+ c&#61548; 增加了时钟频率的可超频范围,最大可达到默认时钟频率的300%,增加了性能调整级别“Low Power 3D”模式和显存频率重设保护向导,缺省状态下隐藏了一些不安全设置,但高级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注册表编辑器来打开它们。
# b, E1 \- [! ~6 X% W( ^3 z. C% p
+ f7 q5 [. v0 A5 E+ Q&#61548; 加速了第一次运行软件时免重启状态下的频率侦测速度,提高了对核心和时钟频率检测的准确率,同时大大缩短了更改时钟频率后的测试等待时间。
, h- y& r% O8 @( Z% z1 @( q1 F( Q1 K- Z* F% K4 u( j: w$ L2 Q
&#61548; 移除了许多没有实用功能的选项,改进了Rivatuner的一系列数据库文件的文件存储格式,加块了数据库在载入和编辑更新时的速度。
4 g  B# r- m- D$ z7 M2 V* L! _% I( X' l% _, X+ U- G$ L0 z
&#61548; 对不同的显卡增加了不同的优化项目,加入了早期雷管及Forceware驱动中的某些Bug补丁。针对GFX6800、5700、5800、5950U以及Radeon9600XT、9800XT、X800等显卡各自实际情况加入了对核心温度、环境温度、核心电压等的监控选项。
! ?  @" j) k7 f7 P2 f* I
! F9 Q8 \/ K. [* k0 O8 g- `这仅仅只是比较明显的改进,下面我们将通过与比RC14版的比较来领略新版本的风采。

已有(6)人评论

Kiver 发表于 2004-7-31 18: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x"><FONT color=#000000><B>[新旧界面对比与应用程序分离设置] </B>
8 {; y' i/ j) [0 p! J6 p2 U4 P1 c+ a
% J" ^4 w3 J1 G在此之前强烈建议每一位朋友先记下用好<B>Rivatuner的第一条宝典秘诀:</B>Rivatuner的上下文帮助非常详细实用,经常用<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01.jpg">会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帮助。比如为什么有些选项反灰不能用?有些不明白的选项是什么作用?如何通过注册表编辑器打开一些高级设定?
+ ^, a( x, ~9 Q+ u& q. a+ \' o2 t3 h! S+ w
我们先来看一下R14和R15两版在主界面上的区别:) ~! X& T" Z* ^% o7 @' q9 t
0 [! `7 n# U. c) l! w( B+ M7 f% V* L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02.jpg"></DIV>, e0 ~. {( \$ ]% r5 v9 A, H* r+ _
RivatunerRC14
- w. z0 p3 c$ @! i( a) V+ n# A) @+ }( X: [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03.jpg"></DIV>7 W; [3 \# H6 n
7 d% G: J( `6 b; _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04.jpg"></DIV># S; }) |$ j" o
RivatunerRC15 2 O- d: n. S& v4 A1 }4 c
( r8 D7 P7 f6 \# L$ f
主界面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全局设置和应用程序分离设置选项,这个功能和Forceware控制面板中的“应用程序配置文件”作用是类似的。其实它的原理就是通过调用Forceware驱动的注册表键值来实现这一支持的,因此即使启动不加载Rivatuner甚至卸载它你所做的设置照样会起作用。Forceware驱动在默认情况下隐藏了许多设置,限制了许多D3D选项在应用程序中的使用(对OpenGL选项则没有这样的限制),这也使得Rivatuner先天便具有了“免升级”的能力,只要Nvidia在后续版本里解除这些限制,Rivatuner便自动会打开这些选项。1 H. e" D6 L/ P+ ^& Q
点击<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05.jpg">按钮,弹出应用程序设置窗口:( i5 a# K. Z8 p

. S( A8 F+ E  p; H<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06.jpg"></DIV>: s. _5 e, q: k7 f* S% {
# C9 o9 T2 o4 L3 ]/ X
在第一行里输入你准备建立的配置文件的名字,比如你准备专门针对CS制定一个优化的配置文件那就可以在这里输入“CS”,点击“浏览”按钮通过Windows文件管理对话框找到你的CS安装文件的位置,选中CS应用程序文件,连续几次确定后回到主界面,你便可以专门针对CS进行一些OpenGL方面的优化设置了。# y+ \; [: R% W" I. Q+ E5 V
点击<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07.jpg">按钮,弹出如下窗口:& S* [; M( g: t$ \4 z! }5 n+ d# {
- q& p  D: l$ @4 ^" u- ?5 n4 Q6 l5 ]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08.jpg"></DIV>8 W! k1 w+ q/ }/ u/ Q& b6 i" d1 r

6 V. r  S/ J' j0 V% k' U2 v这里列出了一些已有配置文件,如果你的系统中安装有对应的游戏,你就可以直接加载这些优化过的配置文件了。- o8 e, N+ z3 A& A

6 ^9 o* R8 ^4 G( ^6 T7 V- T: R9 r# n) ?7 n<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09.jpg">这两个按钮作用分别是编辑和删除当前的选定的配置文件,只对单独的应用程序配置文件起作用。
! P' }/ _1 P9 F8 d. V+ w9 ~
4 {" X( d7 S0 y: ^0 Z3 I9 F<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10.jpg"></DIV></FONT>
Kiver 发表于 2004-7-31 18: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x"><FONT color=#000000><B>[分门别类—硬件系统设置详解] </B>
( a4 {( i* @/ M! ]5 [. N
% \* k; f' J  J- ]" ]$ ZRivatuner高人一筹的地方就是可以分别从硬件层和驱动层对显卡进行各种设置,驱动层设置是通过各种API函数和驱动程序的注册表键值调用来对显卡进行设置,它的特点是提供了比驱动程序控制面板里更丰富的调整选项,同时可以单独配置应用程序避免全局设置失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硬件层设置选项相对较少,它通过高级程序语言直接对底层硬件进行访问,因此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提供了对A卡和N卡的完美支持,对时钟频率发生器、寄存器、逻辑电路等的直接操作访问,也保证了获取的数据的准确性,但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使用者对硬件有一定了解。 我们先从硬件层设置来说起:
; c' M, ^& u; H7 _: k+ _4 v2 r+ @9 i3 U) C5 t2 V+ O% V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11.jpg"></DIV>
- b4 f) Q8 W7 D( ^7 u+ n4 D9 K0 T# P4 ]4 X+ K! k; D
点击系统设置按钮进入硬件层频率系统设置窗口:
. }2 u$ D& m; j
; J. q8 q6 x" A0 q3 A6 D) F- R" I<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12.jpg"></DIV>$ o, g/ z% x7 U) [

% K5 E/ ]; e% s) w  e3 B, J第一次进入设置时,会弹出一个窗口,让你确定是“重新启动”、“立即侦测”还是“放弃”,第一次强烈建议重新启动这样得出的时钟频率会比较准确。表面上这个窗口的设置和RC14版比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还是有许多变化的,首先缩短了第一次启动时的“免重启检测时钟频率“的时间,提高了时钟频率检测的准确性,同时为了防止生手将频率设定值超出显卡承受范围时引发的死机重启情况,新版本吸收了Forceware驱动控制面板里的时钟频率测试技术,对于GeForceFX系列板卡,当设定值超出显卡承受范围时,除了在左边核心和显存图标上会出现黄色警叹号外,点测试后不再像RC14版本那样出现一个很长的检测进度条,系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确定出你所设定的频率是不是超出了显卡的承受范围,不会再出现设置不当而引发的花屏和死机重启现象了。同时要说明给大家的是对于不同档次的显卡,这里出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GeForceFX系列板卡,因为其2D和3D时钟频率是分开的,为了避免和驱动层频率设定相冲突,这里的超频设置是不可用的,同时“休眠唤醒后恢复频率设定”也只在安装了雷管和早期Forceware驱动的情况下可用,有任何疑问的朋友都可以用<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01.jpg">来得到解答的。
2 j# I( T9 V6 `) n, K4 v6 ?4 m* e" U" M! H' e) p! a0 x* c
点击“More”进入与频率设置相关的子选项窗口:
/ O" e( I$ {9 l2 C/ G* }; L% J* `# F4 z" {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13.jpg"></DIV>
- k/ a: i# z7 O" r+ w4 _: ^' w
4 ]1 |  N1 h+ h" d相关小知识:PLL电路又称为频率发生器,显卡即是利用PLL芯片及其附近的14.3MHz晶体振荡器来产生不同的时钟信号,以便提供给显卡核心和显存不同的晶振频率,在PLL电路内部可以根据多种组合输出多种晶振来确定硬件工作的时钟频率或频率调整时的步进值。
- x2 u2 v, R/ c: {- k
2 G0 Y* n# \/ f5 W在时钟频率精确度下拉选框里有五个选项:分别是自定义、低精确度(最安全)、正常精确度(驱动层频率调整采用此)、高精确度(安全系数小)、最大精确度(安全系数最小),一般情况下在这里做出选取后,下面的核心和显存频率选项里会自动地应用或取消一些选项,由于这些选项直接控制着频率发生器和晶振的工作状态,因此普通用户只需在四种推荐模式中任选其一即可,只有对这些选项非常清楚的用户才建议进行自定义选取., x5 a" m* w5 c5 Q5 E0 [( e) Y
9 ?% |# B  X  E/ g! {- D, K& Y
回到系统设置主界面,点击上面的“AGP”标签,进入AGP设置页:
9 I8 \7 Q  B, W& r- m/ R& @  t2 H/ e+ M2 \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14.jpg"></DIV>
0 W# ~5 t9 y  _+ P" W! y3 V- c<B>小知识:</B>2 R. e. v0 h7 ~0 W
) g2 L( I; T1 {4 K2 G! }3 a3 A' n
边带寻址:它是指一种独立的地址和指令总线。在AGP 2x标准推出时把其中的地址总线从数据总线中单独分离了出来,在理论上如同给AGP总线另添加了8条额外的边带线路。它允许图形控制芯片并行的向系统内存发出新的AGP数据请求和传输指令,同时又不干扰其他数据连续不断地通过AGP总线的主32位地址数据传输线路,从而把AGP总线的传输效率与吞吐量都发挥到极至。
1 J+ Y4 s3 J1 p" B. K
; e3 t% c! [3 yAGP快写:快写特性本身属于AGP 2.0规格的一部分。它允许CPU将数据直接传给图形处理器的显存单元,而不必经过系统内存,从而缩短数据传输的时间提高3D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
1 w  Y. n% c! X# r9 q2 R  j; A) Z. u9 s# f( v
对于最新的显卡来说,上面的选项并不需要设置即可,这些设置主要针对那些早期的主板和显卡,例如主板BIOS中并未提供对两个选项的支持或显卡工作在某种状态下不稳定时可以通过上面的选项强行打开或关闭,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或者提高兼容性。基于AGP3.0标准的显卡这些选项是灰色不可选的。
9 @4 ?3 ]8 I/ {0 V) S$ ~1 `9 R7 }) K4 E1 Z; u" E* F0 }# D& N7 |$ X
点击第三个标签项“NVStrap driver”进入NVStrap驱动设置页。. g+ `2 b- g4 W5 s0 Y
9 {5 T' p/ A1 j" q3 t  V2 d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15.jpg"></DIV>
) P* x- [, H* Z% `: m. K( k, l8 T0 v, Y) w3 l  a! E
硬件层精华设置部分就在这儿了,在这里有必要先对DeviceID进行说明,对于每一个图形处理核心来说都有一个唯一用于区别其他型号的ID号,它决定了显卡是5200、5600、5800还是Quadro550、Quadro1100。就目前情况看我们基本上已经可以证明图形专业卡和家用级显卡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分别的,差别最大的的即是图形卡配套了专门优化过的驱动程序。因此自从TNT时代开始,将家用级显卡破解为专业卡就成了一代代DIY玩家乐此不疲的追求。NVStrap Driver字面的意思可译为绑定的NV显卡驱动,它是一个极小的程序,安装之后它即嵌入操作系统内部,并在驱动程序之前率先载入接替驱动程序实现硬件和驱动程序之间的对话,它先将显卡反馈给系统的ID号伪装成Quadro卡的ID号, 从而加载了专业卡的驱动程序,并且解除专业卡的所有特性设置,强制OpenGL ICD(接口控制文件)使用专门针对专业卡进行优化过的图形API,从而实现和专业卡相当的性能。关于这部分在具体操作中的应用,我们将在后文会出详细的实例说明。" l8 G0 A- @( V$ [3 K5 Y" j  @1 A, e
</FONT>
Kiver 发表于 2004-7-31 18: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x"><FONT color=#000000><B>[分门别类--刷新率设置、色彩设置、诊断设置、监控设置介绍] </B>6 [2 O8 A. c- g& v
点击<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16.jpg">进入刷新率设置:, L3 }" v) ], U0 J9 q5 [
: V  t; X) P$ o& V) `7 ~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17.jpg"></DIV>
  v$ a( M% L- J% h
* `' ]. x8 D2 I第一个选项是相当实用的刷新率锁定设置,经常在Windows2K/WindowsXP下玩游戏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比如桌面状态下你设置的刷新率明明是85MHz,可是一进入游戏里比如CS或Quake3游戏画面马上变得闪烁不定,长时间玩简直让人不堪忍受,这里我们可以给你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点击“添加锁定标准”按钮进入刷新率锁定设置页:
4 P6 m8 V1 M; K& J3 X% H/ _! [& g1 _4 \5 R/ d, Z; u) w) J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18.jpg"></DIV>7 l! a/ \8 Y0 g4 I
- I- I9 x8 I; ]* Z
请大家不要被这么多的设置选项所迷惑,拿上图来说也就是:只要你设定的桌面分辨率在640*480*-1024*768范围内,颜色质量在16位-32位之间,不管你将刷新率设置在60-200之间任一个数值,Rivatuner都将强制将刷新率锁定为85,这样就可以可以避免游戏下60MHz的问题也可以避免误将刷新率设置过高超过显示器能承受的范围。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如果你选取“显示器驱动支持的最大分辨率”一定要保证显示器不是被识别为“即插即用的显示器”、“默认的监视器”或“无法识别的监视器”,否则给出的最大刷新率可能过小或超出显示器所能承受的范围。
- X9 [" j+ u$ f4 `9 r
' d  L1 q, e' X* t* U+ i; F  g至于和主界面上的锁定模式,主要是因为进行锁定模式需要Rivatuner驻留在内存里,会和系统设置产生一些兼容问题,因此你可通过选取“性能模式”、“混和模式”、“兼容模式”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兼容性。4 u  S. Y3 F" v# p% @
/ h5 W, S; @7 [  G# ?7 H' V+ Q* y" F; h
“显示器驱动设置向导”允许你从显示器的EDID中或从安装的驱动中提取显示器的驱动程序信息生成一个INF安装文件,该项相对简单,因此不再细说。
( i( J/ v7 w$ S9 v* Z7 f$ o/ w% _: b! A7 Q" o
继续点击<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19.jpg">按钮进入桌面颜色设置窗口:
, I8 |: G+ i; S- |1 F/ S  d+ y0 a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20.gif"></DIV>
1 }" d8 k. v& V/ j7 M
6 T0 n$ n$ S. g' Y这里的改变也相当的大,最明显的是添加了“Direct access to RAMDAC palette”控制模式和“Custom color curv”调整模式。“Direct access to RAMDAC palette”它允许程序直接访问RAMDAC的颜色寄存器,从而实现对颜色的设置。GDI模式缺点在于不允许设置所有可能的gamma ramp值,它会检查gamma ramp,如果太复杂会拒绝执行。而后者对gamma ramp的调节范围要比GDI模式更为自由和灵活,允许用户设置单一的颜色,这是GDI模式所不能提供的。而且可以同时支持A卡和N卡。除此之外,另一个改变就是增加了类似Forceware驱动控制面板里类似的颜色曲线调整方式,允许你拖动颜色曲线进行自定义设置,比用滑块改变颜色设置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9 `0 q8 Q. {5 N- w

6 ^% B! g" j1 j, i  h5 D) F点击<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21.jpg">按钮进入图形子系统诊断窗口,在这里给出了系统主板和显卡项目的详细信息,除了可以了解系统的详细资料外,你还可以看到你的显卡是否工作正常。
! |) }$ N$ n" ]
& X) H, Q) h8 r/ q点击<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22.jpg">按钮进入硬件监控窗口:% P4 D" h& L* N+ T) T5 f3 f. h

! I1 G4 ^2 R, N; C* B% I相对老版本来说,硬件监控提供了更多的监控选项,例如针对NV3X系列、5700U、6800系列、ATI的9600XT、X800等提供了核心和环境温度监控选项,针对NV30/NV35/NV38系列显卡添加了核心电压监控选项,并允许你将某一项监控数据即时最小化显示在任务栏上。例如在对显卡核心超频后你担心显卡核心温度过高就可以通过设置将核心温度的即时变化数据最小化显示在任务栏,从而对显卡工作状态做到了若指掌。
  [9 O2 W2 W. t0 y# q( Z" K/ S% b2 o' C* h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23.jpg"></DIV></FONT>
Kiver 发表于 2004-7-31 18: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x"><FONT color=#000000><B>[发掘全部潜力---超频设置、开启D3D优化选项与图像质量优化] </B>/ a  Q. N) l# U5 ~  s: i
上面是硬件层的设置部分,下面我们将进入驱动层的设置,在驱动层里提供了更加众多的设置,掌握这一部分是也通往高手的必经之路。8 y3 y& R$ Z& u: L
" k/ A3 O6 O  }9 k! ~# W( b# s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24.jpg"></DIV>2 [/ ~0 h  q7 w7 [9 j3 G
点击<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25.jpg">进入第一项“系统设置”窗口:5 r' J& P5 C% m

3 D# s0 `, s/ `$ p* f9 d' I<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26.jpg"></DIV>5 X. }& b8 M2 C" Q( E: U4 E! L

3 Q- A. \2 b( }8 ]& ~8 B: K这里和老版本相比明显的改变有四处,第一个是增加了“low power 3D”状态下的时钟设定,允许显卡在运行3D程序时运行在一个较低的频率上。第二个改变是增加了一项”强制不变的工作状态“,例如你并不喜欢将显卡的时钟频率分为2D/Low power 3D/3D三种状态,你喜欢让显卡一直全速运行,那你可以在这里设置让程序强制显卡始终运行在3D状态下。默认下这两个选项为反灰且只对高级用户开放,我们给出大家<B>第二条宝典秘诀, </B>通过注册表编辑器打开全局库文件找到如下图键值并进行相同设置即可启用这两个选项。
7 ^! X, a; [" }' N7 y) w1 i7 D. C( d$ p* g, O* X1 X. Q2 r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27.jpg"></DIV>
* k2 g6 F8 o% h: B6 |第三个小的改变就是在启动选项下加入了“使用程序自带的后台驻留程序”,因为默认情况下允许应用程序在启动时加载你设定的时钟频率这个操作是通过调用驱动程序中的注册键值来实现的,对驱动程序有一定依赖,打开这个选项后,就可以保证你所设定的时钟频率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起作用,建议大家选上。
9 Y( F# _6 T5 t2 x$ Q0 Z+ B2 u; A# _# Y
第四项改变在硬件层频率设置时我们已讲过,吸取了Forceware的频率快速测试技术,大大缩短了更改时钟频率后的测试时间,而且也不用黑屏半天出现烦人的测试进度条了,不过如果你比较怀旧的话,可以在注册表中找到DisableInternalClockTest或DisableClockTest这两个键值将其改为1你就可以看到以前一样的情况了。
+ M& h9 I, S9 q* [/ e9 a- l/ `" V
3 V/ z3 k  B. n* v除了上面这三处明显的地方,另外一个最主要的一个更改是增加了“显存时钟频率重设保护向导”,默认情况下显卡在2D/3D状态下的核心时钟频率是可以分开进行设置的,但是显存频率并不允许你设置为不同,如果2D/3D状态下的显存时钟频率设置不同,程序会在设置时给出警告并会强制恢复。对于高级用户,我们给出<B>第三条宝典秘诀,</B>通过注册表编辑器打开全局库文件找到第二条秘诀用到的键值并找到“DisableMemClkResetProtectionWarning”将其值设为1即可。
' D8 O7 {. c& k( Q! U" \: @! a2 N$ O' B
系统设置后边三项并没有什么新改变因此就不再进行多说了,不明白的可参考我站以前测试文章。
& B$ B% e6 j9 ?- g2 O( T0 ?% I8 @* n' P0 d+ I
在进行D3D设置之前,我们再献给大家<B>第四条宝典秘决,</B>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默认情况下NV驱动在对单个应用程序进行D3D设置时隐藏禁用了好多选项,如下图:  z+ n" v  [1 k8 F" ]

2 J7 Q: p. I; S0 K/ x<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28.jpg"></DIV>
5 @5 W! I  I( I* h( [$ d: d解开锁定之前,“Application specific”下是空的
" x7 v7 x" P+ h<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29.jpg"></DIV>( n& B$ a) |' r/ b4 Y0 b7 q
<B>解开锁定之后,</B> “Application specific”下出现两个选项,你只需要在前边打开对号即可启用
  r# D# {6 i/ ~9 V6 V) {% L- U
1 n' J1 @! A, d' A$ m要想让所有的D3D设置对每一个应用程序都能起作用,必须同在“Application specific”下出现可选项并处于选取状态才会对单个应用程序起作用。我们可以从“Power user”里的注册表编辑器打开全局设置库文件展开Rivatuner2.0RC15\SYSTEM分支照下图设置即可。
; d6 e) G. z  z5 k
. Q2 \! W$ D( c: [) P<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30.jpg"></DIV># b% w. n3 j; `# D
) x& g% [' K/ L8 V- ?2 P$ S
哈哈!这个阿里巴巴找到宝藏了,你再进入D3D设置看看,是不是可以设置的变得很多了!* s# z: s# {' m9 Q2 T0 k" v" c' w
; K: Q2 L  J& L1 ^* }: P% B
点击<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31.jpg">按钮进入D3D设置窗口:$ R" [- Q# {) E1 m; i! A, Z
( s6 ^2 ^4 @9 g* E# x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32.jpg"></DIV>0 k9 n0 N, L2 F

7 s' B+ T0 i& {+ f, K游戏中的3D物体在构建好外观之后,便接着进行贴图操作,除非物体外观构造非常简单比如一张黑板可能只用一整张贴图就够了,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是非常少的,因为即使物体外观再简单,系统在渲染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光影效果的实现,因此只用单个的贴图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一般来说游戏事先就会提供有不同大小不同精细度的贴图单元供程序调用,如果全部使用精细度较高面积较小的贴图单元的话,物体的外观会看起来比较精细比较锐利,但是过多使用的话也会给系统性能带来一定影响。而全部使用精细度较低而面积较大的贴图单元虽然会带来性能的略微提升,但是物体最终的效果是可以想像会非常粗糙非常模糊的。因此贴图精细度的设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硬件配置和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设置。数值低于O会使贴图精细度较高而大于0则贴图精细度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推荐设置在-1即可。
( G; `% N  |3 r7 I1 \, m& f. Z' }7 ^, A# ~) \, n
<B>第四条宝典秘诀:</B>其实Rivatuner可供调整的贴图精细度远不止默认的-3-3,高级用户可以在“Power user”里通过内建的注册表编辑器找到这个分支将LODBiasRange的值设为15,退出程序再次进入你的贴图精细度范围即可变为-15-15了。
7 d* O. j+ U, _1 E1 \
( a3 s6 {  Z# o; H, N: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33.jpg"></DIV>: y* L" m. G1 u$ j" L# c

+ T% f/ f6 y9 H7 J“Enable user mipmap”选项允许应用程序自已确定使用何种细节度的贴图单元,这个选项建议大家不要关闭,在大多数情况下仅由驱动程序确定贴图单元精细度可能会在某些应用中导致性能下降,打开即可。* ?& K( s8 d* W; `
. ]: w- ~  i/ \/ g0 p* x8 }
“Allow mipmap dither”选项允许当那些在多纹理场景下不能很好执行三线性过滤的显卡使用纹理映射抖动来替换颜色的合成。这一选项主要针对TNT/TNT2那些不支持三线性过滤的显卡,一般情况下我们不用理会。# R( d5 ~! }' i6 q; |3 v
0 g. i% P0 b' D! K( N
而下边两项自动贴图映射的相关设置也主要是针对TNT/TNT2系列显卡,对于大多数显卡已经没有意义,因此不再多讲。" z: v( h/ v6 e7 h. d0 U
6 {. @7 e4 t1 b2 p7 X. l  X+ N: L
选取“Blltting”进入位图传送设置页,由于这项技术主要在早期的游戏中采用,目前的图形处理器能很好支持这项技术,按默认设置即可。
: z% u0 U  }9 O4 D8 q  I
' d5 S  k" v5 w) n! a; ]* R; R) B6 H<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34.jpg"></DIV>
/ n, t$ n: R0 K/ \8 `6 `, {/ D0 J  ^0 D
( ~6 o% E  h. Z小知识:Z-buffer和W-buffer:Z-buffer指用来存放场景象素深度的显存缓冲区,它保存着3D物体经过投影变换后的 z轴 坐标,用以区别物体的远近及空间上的纵深关系。W-buffer与Z-buffer作用相似,但精度更高,作用范围更小,可更为细致的对物体位置进行处理。缺点就是不能用较高的深度分辨率来表现近处的物体。从硬件支持情况看,几乎所有的硬件图形处理器都支持 z-buffer,而 w-buffer 的支持没有 z-buffer 那么广泛。. G, }+ l7 v- v$ h

# `7 o% [7 |4 E% u( i24位的Z-buffer会给显存带宽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性能受到一定程序的影响,但是关闭它对画面质量的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正常情况下还是强烈建议这项打开为妙。: t7 b: J* h. ]' p7 a8 j# h
8 `  f- ~$ b" D; l: t) l2 I
点击“LMA”进入光速显存体系设置窗口,在这个窗口里默认情况下第一项“Enable lossless Z-buffer compression”是打开的,不要关闭这一项,因为打开24位Z-buffer之后对系统内存带宽的消耗是相当大的,开启无损压缩可以在保证画面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出更多的带宽资源。
' H0 t  ~) K! a9 b0 N1 N7 D/ a: J, c; w+ R. q
点击“Shaders”标签进入着色器设置窗口,在这个窗口允许你对显卡所能支持的像素着色器和顶点着色器进行强制设置,它的主要用处是当你的显卡在对某项PS或VS版本不能很好支持时,强制关闭或用其他替换从而排队故障,或者你想比较一下不同PS或VS版本在性能上的差异时可以在这里设置。
- U1 R% T; v) ^6 E3 v. Q; o( n0 \# f5 \) d) M# I5 g" A" @; k# Z' @
后边四项设置大部分都和Forceware控制面板里的设置选项相似,新版本主要针对Forceware60版本以上驱动添加了特有的图像质量设置选项,针对GFX6800添加了特殊的全屏抗锯齿和各向异性过过滤设置,由于目前还没有条件进行测试,故这部分略去。4 f) G8 a9 w- ?2 a* T

+ }5 q/ d9 T, F3 MOpenGL设置和D3D设置相差不多,这部分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因此大家可以参考上面部分进行设置。& u6 t: J0 I! r1 C( y" p* M
  D9 P; g0 q! u& Q3 k
驱动层里颜色设置和刷新率设置部分和硬件层比较相似而且也比较简单,因此就不再扰舌了。
' e0 x7 a8 q. p3 r/ s1 I6 r: a* p</FONT>
Kiver 发表于 2004-7-31 18: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x"><FONT color=#000000><B>[高手的天地---Rivatuner库文件初探] </B>  [1 g& [, R, K2 o

8 Z) f0 T- |/ I' d( D5 \下面我们加到程序的主界面,主要看一下“Power user”选项,这里是Rivatuner高手一显身手的地方,我们先看下图:
9 ]  B* u, V7 J, x4 @& i1 r$ W  _' }( Q1 O* Q% p' `9 c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35.jpg"></DIV>
% _1 Z# P5 a) S( E8 w
: G+ W6 s$ \9 S# U% p# v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在这部分的改进也是比较大的,因为随时Rivatuner支持的驱动版本越来越多,程序在载入和操作过程中时间必然会变慢,因此新版本主要针对各种数据库文件存储格式索引等进行了优化,加速了编辑更新等操作的速度。不过这里最大的改变是将以前的“Open path script”(打开脚本文件)这一部分功能单独分离了出去,这里的操作主要是针对全局库文件设置和驱动设置,其实全局库文件的设置包含了Rivatuner的超频、桌面颜色刷新率设置、诊断、监控等所有功能模块。你在前面部分更改的值同样会反映在这里,不过对于许多危险的设置因为害怕生手出错在前面部分并不会给出,你可以通过第一个按钮打开全库局文件RivaTuner.rtd实现对全局设置,点击第二个带放大镜的按钮可以切换到对当前驱动程序的设置,点击该按钮同时按着Ctrl键又可切换到全局设置状态,对于第三个带加号的按钮它的主要功能是在你更改了全库设置或驱动程序设置之后可以将更改的部分单独导出保存为Rtp文件,在后面“Launcher”设置里允许你加载你自己定义好的设定,它的功能其实和前面讲过的应用程序分离设置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可以试一下,后边几个按钮的作用主要就是选择和取消选择工具,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说了这么多,而Rivatuner最另人激动人心的那些SOFTR9X、SoftQuadro4的设置哪里却了,原来这这一版本里,作者将它们单独分离出来,你只需要通过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打开这些文件双击直接运行就可以了。
# n3 w7 k- q2 c' Y, p
) S0 Y. z  r*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36.jpg"></DIV>
9 e4 R/ Z* V1 [' P& g  p% d; p( J% r9 f& b7 N) ?0 O
红线圈的是我们常用到的两个脚本,它们主要用在解除频率保护、更改DeviceID识别、破解普通卡为专业卡这几个方面,我们将在后面给出实例。
9 p% u# m6 ?" o7 i% s% S3 z
; R6 F! V4 D  S* f<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37.jpg"></DIV># M$ D2 l0 w3 M

2 L8 t! {* X1 X" j! o双击这些文件即可进行破解操作!其他几个选项卡下边的设置比较简单,大家可以自行试一下吧。好了,这一版的新增功能差不多终于介绍完了,下面我们将进入实例操作部分。小憩一刻,接着出发!2 d/ f+ P. N" d$ P/ [/ s+ ^
</FONT>
Kiver 发表于 2004-7-31 18: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x"><FONT color=#000000><B>[小试牛刀Rivatuner驱动破解实战] </B>
4 X6 i/ d, x! q% q# U/ y) F+ z
6 V: k2 l/ c. M5 u( k6 h) d2 Z& sRivatuner的功能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部分:一是完善强大的超频功能,这也是大家都熟知的功能。二是对显卡D3D和OpenGL的丰富全面的设置,这个在上面大家已经可以领略到。三是对桌面显示及颜色的设置,这部分功能随着Rivatuner版本的不断升级功能也日益强大和完善,给日常使用中的许多小问题都带来了完备的解决方案。除了上面三项我们最常用的设置以及功能目前还不错太强大的诊断和监控功能,Rivatuner还有两招“独门绝技”更是让Rivatuner名声远播,这就是对显卡驱动保护的破解和将普通显卡破解为专业显卡这两大必杀技。# `9 b5 A7 n% S9 k- i! D

" g& w1 R6 l: j. S0 G第一技:驱动保护破解
$ u* ?1 m" Y1 `$ `! C+ p3 i, j9 |' J* Q
当前,随着NV和ATI新产品研发时间的拉长,两家图形芯片巨头不约而同的采用了驱动保护这一招来锁定显卡频率设置或者阻止用户将显示应有的功能释放出来,因此也就无怪乎GFX5700LE、GFX5500、ATI的Radeon9500、Radeon9550、Radeon9800SE这些卡的出现了。这其中又以A卡可以破解的机率较高,因此我们给出Radeon9550和Radeon9800SE的破解步骤,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9 e4 [' L1 Y5 `
% m" R% N7 B1 T2 v' ^% l7 }4 NRadeon9550主要是ATI在驱动中加入了频率锁定,使得其超频范围受限。而Radeon9800SE则是被屏敝了四条渲染管线。RC15主要是在超频抗保护脚本和SoftR9x脚本中加入了对最新驱动的支持。下面我们先来开看看如何将Radeon9800SE的另外八条管线打开。. C& I' C+ [" X$ F$ T) s# ?' c7 }

- G/ F, ]1 H3 X( s我们采用的是ATI刚发布的催化剂4.7版,你可以先安装再破解,当然也可以破解后再安装。破解之前在软件识别的是四管线,如下图:3 A1 D) `  N- \6 L" J: h5 `: M/ Q

$ J/ t4 \* y( p& `2 W! M<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38.jpg"></DIV>
1 j$ s2 s5 Q9 l% ?% ]: Z# U! \# J6 M2 w9 {9 x
本例我们采用安装后破解的方法,先将Windows\system32\drivers\ati2mtag.sys文件单独拷出至另一位置,比如放在桌面上,接下执行以下步骤:
8 k5 z' m( g" _, k( I" z
# {* p- Z8 i0 l3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39.jpg"></DIV>* w/ b# \# I9 _# L
: l/ w$ b6 e; Y( y- O# i. d; d
打开SoftRx9x00文件夹,双击SoftR9x00 w2k文件,弹出如下窗口:/ M- ^' m; O% J9 Y7 l
' |8 A: q  z3 }! s' ?  b) q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40.jpg"></DIV>; D9 i5 Z  x0 Z

' H- k* Y' g8 v5 ~" r如图所示,在下拉框里选Radeon9800,然后点Continue,在弹出的窗口中找到桌面上的ati2mtag.sys文件,程序即可将其破解。重启后进入安全模式,将桌面上这个破解的文件拷贝到原来位置覆盖原文件,再重新启动,最后结果如下:: t' t# A% `% ~  z0 ^" i/ ~3 V

, k1 R6 W" \: G- L+ h<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41.jpg"></DIV>
3 N& U( y$ P$ x
% s6 h/ q2 q7 }' B: \' q为了验证打开八条管线后的成绩有多大提高,我们小跑了一把3Dmark03,成绩如下:% J, z, m$ Y; H7 y# [/ L

% l  b, g! t; x% }4 ~. B; u<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images/red-2004-07-21-image042.gif"></DIV># b; `" N" z1 |9 H% n% @0 @# [* ~

7 S3 H& K! I4 u" W5 w: F可以看出打开另外四条渲染管线后,成绩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不用拆机箱,不用动烙铁,动动鼠标,就可变9800SE为9800标准版,你说值不值?% u7 [- b4 K, a, }

7 t' I) d9 T: e3 o7 ?7 i( n, L7 L至于Radeon9550频率的破解就更简单了,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用到的脚本是ATIOverclockingAntiprotection目录下的脚本,方法与此相同,如果你实现不知道怎么办,可参考我站以前<a href="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200404271610_99398.ht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324e40 size=2>《打通任督二脉,镭9550变9600详解》</FONT></A>一文。% k# _# J9 ~6 H
  V  U1 _: ^0 [' H* T2 l9 Y1 t
对于N卡而言,Rivatuner最为实用的功能就是将普通显卡改造成专业显卡用了,就目前而言,最为常见的是将GF4系列卡改造为专业卡或5700U改造为Quadro1100,不过随着NV对专业卡重重设置使单靠软件来破解专业卡的机率已经非常小了。RC15的NVStrap脚本加入了对最新驱动的支持,不过对于SoftQuadro4脚本却并没有什么变化,并不提供对最新驱动程序的支持,因此我们目前仅靠软件来将5700U破解还不太可能实现。不过对于TI4200来说,截止到Forceware56.72版驱动对其的优化也没有多少吸引力,因此对于像GF4系列显卡而言,我们过去的破解方法依然还是可行的,具体的方法我们可以从我站<a href="http://hardware.mydrivers.com/pages/200310080112_71071.ht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324e40 size=2>《大时代点石成金术——Geforce4变Quadro4》</FONT></A>一文中了解到。SoftQuadro4目前能支持到的最高版本仅是雷管42.51,不过这也正是我们不断期待Rivatuner推出新版本的地方,其实对于RC15版来说最大的更新主要还是对ATI和NV最新驱动程序的支持了,毕竟对最新驱动程序的支持至少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开启驱动中那些本应该开启的门,对于作者而言,我想更新脚本对最新驱动程序的支持应该是早晚的事,因为毕竟雷管驱动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遥远了。不过对于Rivatuner已经提供给我们的这么多的实用的功能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就让我们再一次期望着Rivatuner最新版本的推出吧。
' }7 r. ?" i& z1 q9 L7 R</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