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er
发表于 2022-6-28 18:25:56
感谢分享绝版野啊
chijun
发表于 2022-6-29 17:39:08
本帖最后由 chijun 于 2022-6-29 18:18 编辑
艾班 发表于 2022-6-28 01:18
我都认识一些香港朋友的,他们虽然都是喜欢配音片,二选一的话,大部分人收片主要都收合成,有合成的话就好像 ...
本想說恰巧我較相熟的大陸朋友,真非得二選一也同樣會選合成為多呢。不過繼續用身邊圈子作例子也說不準,真的只能說各有所好而已,什麼人種都是獨立個體。
同樣的,「不暢順」算缺陷,還是開「不完整」算缺陷,也都是因人而異。或者兩邊都不至於叫缺陷,只是兩者皆有缺點,看怎樣取捨而已。
純粹為有趣而分享一個極端例子,我還真的見過有朋友不論合成還是錄影都不要,心心念念是第一次看過的戲院盜錄版,覺得需要有人頭在前面、有人走過才行。真的只能說鹹魚青菜,互相尊重就好了。
艾班
发表于 2022-6-29 19:25:04
chijun
发表于 2022-6-29 22:17:08
艾班 发表于 2022-6-29 19:25
確實說不准啊!只能說喜歡錄影還是合成,睇過個人suoxu
我睇到你剛才那個回復,所以大陸人也喜歡看電影或者 ...
想找回盜錄版收藏那位朋友的情況嘛,當然不屬於像「集體回憶」層面的情懷,但她就是自己「小時候」首次看這電影是看那盜錄版,所以想找回來,那就絕對是她「個人的情懷」了,不能說是喜歡那種氛圍,不然她所有電影都會找盜錄版,為甚麼只執著這部電影要那盜錄版呢?其實情況完全等於小時候我們看電視有台徽而想要找有台徽的一樣,是不是情懷,是看「自己」「當初」是接觸了哪一款。正如反過來有些電影我從前就是進戲院看的,就算電視台買來播放了,那個有台徽的版本才反而完全不符合我個人的「情懷」呢。
至於「一些不自覺的人拿資源放上網」這種行為十分不應該,這點我倒100%贊同!
最怕的情況是像早幾年,TVB重播初代《龍珠》時也重新配音了,
這麼紅的作品還好,都早有資源了,但如果日後一些冷門的萬一有幸重播,
卻也都這樣重配,就真的破壞「情懷」了 (雖然有粵配總比沒有好)
艾班
发表于 2022-6-29 22:32:40
chijun
发表于 2022-6-29 22:59:47
艾班 发表于 2022-6-29 22:32
首先,起碼我小時候的時候,雖然電影會有盜版出現,我地都是睇盜版,但我真是無見過有電影院盜錄版,還要有人 ...
講得沒很具體是因為很慘痛地...第一次打完字發出來,竟然失敗了,第二次重新打字時已只能憑印象補填了T.T....也沒精力再重看一次打了甚麼。T.T
不過話說很驚訝,小時候竟然會沒看過有人頭的盜錄版.....不過這種東西的確是廿年前我才見過有。當年的盜版有兩種,一種是把VCD/DVD 複製的,當然很正常,但另一種是,電影才剛剛上映,盜版商為了吃頭啖湯,馬上就賺一筆,就會自己進戲院直接錄屏幕,印象中大家大概叫它「搶先版」之類。當年有時候挑選買的時候沒為意...不小心買到這種,會很飲恨,因為就算不在意人頭黑影,收音和畫面都很差就是。
seoben
发表于 2022-6-29 23:58:06
邪流丸~呵呵呵
艾班
发表于 2022-6-30 00:17:44
chijun
发表于 2022-6-30 22:01:46
本帖最后由 chijun 于 2022-6-30 22:15 编辑
艾班 发表于 2022-6-30 00:17
90年代過時邊度可能盜錄到電影院的電影,90年代過時我地都是睇盜版光盤的。。。我記憶睇盜錄電影起碼是屬 ...
不明白「何時開始有盜錄碟」這個點有甚麼好質疑的 XDD 而且甚麼嘛,現在是2022,20年前2002是千禧年代啦,怎麼計算到是90年代 XD
大家瞎說自己對時間的印象也太不靠普,我就用一部電影做實際有力例子好了。西片《珍珠港》是2001年的電影,這套是我記得在東莞買過「戲院盜錄版VCD」給爸爸看的,但回到香港原來爸爸自己也在香港買了,當然也是盜錄版,因為電影才剛上映中,因為重複買了所以超記得。那千禧時代我在深圳羅湖口岸也買到了不少盜錄版 (我肯定,因為這十年我根本沒回大陸買過碟)。
另外之前說朋友想找回的那套盜錄版電影是2008年的《崖上的波兒》,也已不只十年了。
說是「這10年數碼科技進步才開始睇到盜錄版」才更奇怪吧,就是當年數碼技術不高才要盜錄,當年看VCD的大家也才會接受得到這麼差的聲畫。反觀現在數碼技術這麼高,很多西片在我國上映時,BT網/平台根已經可以找到很多4K片源了,反而用不著去盜錄。
你會這十年才接觸得到「戲院盜錄版」,會不會可能是地區不同的問題啊?還是說因為近十年大陸才開更多戲院,所以盜錄更方便所以市面更多?(這十年我沒回大陸,你會比較清楚)
艾班
发表于 2022-6-30 22:29:09
jiujun
发表于 2022-6-30 22:47:04
正,稳左好耐,多谢楼主分享
chijun
发表于 2022-6-30 23:13:44
本帖最后由 chijun 于 2022-6-30 23:25 编辑
艾班 发表于 2022-6-30 22:29
我說我的童年時期90年代,那個年代應該是對香港文化最深刻,接觸的香港事物最多,的確見過是見不過不少盜版V ...
那你要說清楚啊,我上上上面在說20年前(千禧)才見過有盜錄,而你緊接著回應包含質疑字眼的「90年代過時邊度可能有」.......誰看了會看得明不是在對焦回應我說的20年前...而是轉而自說自身的童年了 -.-
解答一下你的問題好了,我想你會一直覺得90年代的科技「不可能這麼好」,是因為你用「90年代的大陸」的眼光去看當時的世界。要知大陸是這十多年才光速發展,那時大陸根本落後香港20年也不誇張,當然現在都比香港發達了。所以就是大陸飛躍發展,令你覺得十年前、廿年前科技跟現在落差極大,但香港.....其實只是穩步發展而已。例如香港90年代中期就很多平民有電腦了(印象我1996左右就在看TVB官網),大陸也真的是這十年多才普及。
「怎樣盜錄」其實一點也不天馬行空,90年代也許大陸的科技沒那麼好,戲院沒那麼多。但香港90年代也早就有手提攝錄機了,當然體積是比較大。所以我說的千禧年代盜錄仍一定要放在包包裡,拉鏈剛露出鏡頭的大小去拍。當時大陸有賣的盜錄也基本肯定是在香港戲院拍的吧。大陸可能開始普及人人攝錄影片已經是像手機那麼細小,很多人完全跳過了大大件的「攝像機」沒接觸過吧。
所以很多大陸這十年來才看到的東西....不代表香港二三十年前「一定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