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ver 发表于 2020-4-21 20:38:31

英特尔十代处理器值得升级么?还是捂紧自己的钱包吧!

不出意外的话,Intel将在本月底正式发布自己的新一代桌面处理器,也就是代号Comet Lake-S的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很显然,这会在PC以及DIY领域又掀起一波新的讨论热潮。当然,且不管Intel的这一波处理器到底表现如何,对于更多人而言,关心的则是有没有必要升级?升级需要花出多大的代价?好吧,今天姐夫就来分析一下,看看Intel挤出的这点牙膏到底香不香!

处理器又换接口,想升级得买新主板

为什么说Intel没有AMD厚道?很大原因是AMD在几代处理器上都采用相同的接口,这样用户哪怕升级到最新的处理器,也可以继续使用之前相同接口的主板,委实可以省下一笔钱,比如X370的主板在升级BIOS后依然可以使用Ryzen 7 3800X这样的处理器。

可Intel就没这么厚道了,不说处理器兼容性,能隔两代再换接口就已经要谢天谢地了。LGA1151已经历经三代主板和处理器,基本可算是个奇迹了,所以这代Comet Lake-S自然也需要升级接口了。可以肯定的是,Comet Lake-S的处理器将升级为LGA1200,这也意味着过去的主板不可能再支持第十代Intel的桌面处理器了,什么魔改的方法都没用。

那么如果现有Intel的用户想升级换代,除了购买新的处理器外,还得购买新的主板。考虑到现在的经济环境,是不是要在升级的时候将处理器和主板一起更新了,大家的确得考量一下!

真土豪?看看主板和处理器的价格

当然,不排除一些用户是Intel铁粉,哪怕升级需要更换主板也在所不惜。不过或许升级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新一代主板和处理器的价格再做决断。

先说处理器,从目前北美和欧洲来看,新一代的处理器和上一代相比价格变化不是那么大,基本在换算汇率后,和国内目前在售的九代酷睿桌面版差异不是很大,中低端部分有的价格可能还会稍微低那么一点,考虑到第十代酷睿Intel全面放开了超线程能力,这样看的话性价比似乎还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在高端部分,Comet Lake-S的价格则有一定的提升,特别是在i7 10700以上的处理器尤为明显。这就说明如果是高端用户或者是发烧友,想要体验8核16线程,或者10核20线程,就得付出更多的银子。


如果说十代酷睿处理器的价格还能让大家接受的话,那么主板的价格的确给人一种“打扰了”的既视感。目前在欧洲一些厂商的400系列主板已经登上电商平台,甚至可以预定,比如说技嘉、微星等一线大厂的产品都在其中。但是纵观这些主板的价格,基本都比上一代300系列同级别的主板价格有很大的涨幅,比如技嘉的主板价格上涨了27.6%至53%,高端主板的价格甚至突破了900美元;微星的主板价格上涨了16.5%至59%,高端主板的价格来到了600美元的价位。


尽管这些主板的最终价格还没有确定,毕竟主板还没有上市,但涨价基本上已是一个事实。大家在升级换代的时候除了购买处理器之外,一些高端用户还要花几千元来购买主板,甚至于某些主板的价格已经超过了高端处理器,这是不是合理呢?按照现在公布的价格,未来升级一款高端10核心i9 10900处理器加上一个高端的主板所花的钱,在现在搭配一整套高性能PC完全不是问题。

这一刻,连笔者都要高喊:AMD真香!

功耗不容小觑,十代酷睿预定“最热处理器”?

这次十代酷睿处理器的TDP热功耗设定和上一代一样,后缀为T的低压版为35W,后缀不带K的锁频版为65W,后缀带K的超频版为125W,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知道官方公布的TDP和实际处理器使用时的功耗是完全不同的。


一般用户在使用时,软件都会尽量将处理器维持在一个较高频率上,所以此时的功耗远远大于官方公布的TDP功耗。从目前已经泄露的不带集显的i9 10900F的测试来看,该CPU的基础频率为2.80 GHz,最高频率为5.2 GHz(单核),官方标称TDP为65W,而在测试中,这款处理器的PL1功耗为170W、PL2功耗则是224W,该数据已经是官方65W TDP的3倍以上。要知道上一代的顶级酷睿i9-9900KS在最大负载情况下功率为170W,可见在第十代酷睿处理器上,Intel在功耗方面真是放飞自我了。


既然频率和功耗都这么高,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自然就是发热了。上一代顶级处理器在全核心超频到5G后,在普通散热器以及一些水冷散热下,超过90℃是很常见的事儿,甚至都能超过100℃,而第十代酷睿器则显得更为残酷。不能超频的i9 10900F拷机已经超过93℃,即使采用高端的双排240水冷,温度也在70℃以上。所以未来升级到第十代酷睿高端处理器的话,用户必须要考虑自己的散热,水冷基本会成为一个标配。嗯,有点憧憬最高端的i9 10900K超频到5G以上会是一个什么发热量……

事实上,除了在处理器、主板、散热器上投资,电源这部分,用户也是要考虑到的。基本上在主板、处理器这部分,至少要消耗300W的功率,如果考虑到超频用户希望稳固在5G以上的频率,那么可能要接近400W。再加上高端显卡以及其他设备,如果想要搭配一个高性能的十代酷睿桌面平台,用户最好得准备一个600W以上的电源,当然相信这对多数人不是什么问题。

性能提升?恐怕没预期这么好

Intel之所以号称为牙膏厂,很大原因就是每代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异不是那么大,而这代的酷睿处理器也是如此。Comet Lake-S依然采用Intel的14nm打造,同时在架构上,依然是恒久不变的Skylake架构,只不过由于加入了Flip Chip技术,加上制程进步塞入了更多的晶体管与核心,所以性能的确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不过这一代的酷睿,如果在同核心数量以及同频的前提下,和上一代进行对比,实际上差异依然不大。而且即使是i9 10900这样的顶级处理器,和AMD的高端八核心处理器相比,单核性能可以以频率取胜,而多核性能居然还不如AMD的R7 3800X,十核心打不赢八核心,不知道到底是Intel挤牙膏挤出毛病,还是AMD的确水平太高了。

所以如果是冲着极限性能,那么这一代的酷睿处理器肯定会因为更高的频率在各类跑分应用中获得一定的领先,但是如果是平常应用的话,那么Comet Lake-S则体现不出什么明显的优势。都2020年了,Intel还用着几年前的制程和架构,还在依靠拉升频率和堆核心来提升性能,这的确有点落伍了。


从现在来看,Comet Lake-S应该是最后一代同时使用14nm制程和老架构的桌面处理器了,下一代酷睿应该会有新的架构。而且从目前第十代酷睿处理器的功耗和发热来看,再拉高频率和堆核心,功耗都快超过300W了,发热问题更是难以解决。所以下一代处理器应该会对架构进行更新,和AMD一样以强化IPC为目的,而现在Intel这种简单粗暴且无技术含量的性能提升方案,到这一代酷睿就算是到头了。

现在就买?半年后第十一代处理器问世

4月30日应该是Intel的媒体解禁日,届时Intel会正式发布第十代酷睿桌面处理器,而要想看到具体的测试以及产品上市,解禁日应该是5月27日。基本上我们预估Comet Lake-S的产品会在6月和主板一起大量上市。

但问题是按照Intel的路线图,在2020年下半年就会正式发布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Rocket Lake-S……Rocket Lake-S大概率会继续使用LGA1200的接口,但处理器会采用全新的Willow Cove内核,同时处理器的IPC会有极大的提升,尽管有可能继续使用14nm制程(万年不变的14nm……),同时核心数量最高也只有8颗,但整体性能会有较大的提升。


不过这样一来,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很可能就变成了过渡性的产品,即便现在Comet Lake-S系列要登场了,但大概不到半年可能就又会被第十一代处理器取代,那现在就升级是不是早了点呢?

所以个人建议,如果没有迫切的需求,Intel处理器的用户还是应该再等待一下,至少等到下半年看情况再考虑要不要升级到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如果届时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推出,那么就没有必要购买第十代酷睿处理器了。


不过下半年AMD的Zen 3架构也将登场,看这架势,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第十代酷睿处理器都没法和AMD的Zen 3相抗衡,恐怕也只有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才有希望对抗AMD。从这个角度而言,面对Intel新一代的Comet Lake-S处理器,建议大家还是将钱包捂紧一些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特尔十代处理器值得升级么?还是捂紧自己的钱包吧!